任恆鳳

任恆鳳

任恆鳳 :女,中學物理特級教師。1988年7月畢業於安慶師範學院物理系,現為合肥市四十二中學物理教師。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任恆鳳 任恆鳳

中學物理特級教師。1988年7月畢業於安慶師範學院物理系,同年分配至安徽省望江縣鴉灘中學,2002年7月調入合肥市四十二中學。2001年被評為第二屆安徽省“教壇新星”,2003年評為廬陽區教育系統先進個人,2005年評為廬陽區“三八紅旗手”,2007——2009年,先後評為廬陽區、合肥市和安徽省“優秀教師”。從教二十年來,有數十名學生在歷屆“全國國中物理套用知識競賽中”獲國家級一、二、三等獎,本人有多篇論文獲國家、省、市級獎,有數篇論文刊登在《中學物理教學參考》等國家級專業刊物上。

同行評價

從教幾十年,我沒有聽過一節特級教師的示範課,2010年10月20日下午,安徽省特級教師講師團的特級教師在潁上城區的六所學校同時進行現場授課,這可是潁上縣教育界幾十年來沒有過的重大喜事,因為我們可以不出家門就能學習到名師的教學理念、教學風格,可以與名師面對面交流。

合肥42中的任恆鳳老師講授的課題是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彈力彈簧測力計》。聽完任老師的課,我感受很多,現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賞析:

1、教學理念新穎,滲透思想、方法教育。物理教學的核心其時就是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的教學。任老師的這節課充分體現出“從生活走向物理”的新理念。對於彈性形變和塑性形變,任老師並沒直接說教,而是在複習舊知識的基礎上從生活中的現象如跳水、瓷碗掉地上等事例,再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橡皮筋和鐵絲,通過巧妙的設疑,引導學生一步步明白二者的特徵。對於彈簧測力計,任老師沒有在得出彈力的概念後就出示教具,而是出示了一個螺旋彈簧,並把它掛在鐵架台的橫桿上,引導學生觀察在彈簧下端掛上不同的重物時,彈簧有什麼變化,再在彈簧伸長的相應位置做上標記,當做出幾個標記後,可以說是任老師已帶領同學們“製造”出一個彈簧測力計,然後,任老師出示彈簧測力計並做簡要的介紹。至此同學們已明白了彈簧測力計的原理這一教學難點。

2、教學設計精煉。為了達成教學目標,任老師始終利用橡皮筋和鐵作為教具,通過提問、演示、分析、學生活動等手段,層層推進,由淺入深,教學主線明確,思路清晰。在沒有利用教材的情況下完成了教學目標。

3、教學特色鮮明,任老師始終重視物理概念的形成過程。實驗有創新,比如讓男、女學生分別拉鐵絲,誰用的力大?學生只能根據生活經驗去主觀判斷,但這不一定符合實情。接著,讓他們分別拉彈簧拉力器,結果,男生將拉力器的彈簧拉伸得較長,說明男生用的拉力較大。在如何觀察微小形變這一知識點上,任老師針對學生的正確回答給予充分肯定與鼓勵。

4、教學效果良好。雖然是師生第一次接觸,但任老師利用其特有的語言魅力在短時間內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在任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的思維活躍,情緒高漲,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課堂氣氛輕鬆、和諧。一課節下來,學生理解了彈力的產生、通過探究知道了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同時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薰陶和提升。應該說三維目標達成度良好。

然而,教學是遺憾的藝術,任老師的這節課有以下幾點還可以繼續改進:

1、在概念教學環節占用了太多的時間,以至於講到彈簧測力計時,時間所剩無幾,更沒有時間進行課堂小結及必要的鞏固與練習。

2、教學準備不充分,比如:老師既然使用了多媒體,在新課引入環節,可以利用視頻展示瓷碗掉地上及跳水的過程,這樣會比“教師說、學生想”的效果好。在演示小車壓彈簧的實驗中,教師在講桌上做演示,可見度太小,後面的學生及聽課教師根本看不到。

3、教學過程中語速較快,導致基礎差學生根不上老師的思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