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蟲

1、介蟲亦稱“甲蟲”,我國古代所稱的“五蟲”之一,始見於《大戴禮記·易本命》。2、按介、甲同義,為甲殼之意。故本指有甲殼的蟲類及水族(如貝類、螃蟹、龜等)。也泛指除鱗、羽、毛、倮之外的其它動物,龜為介蟲之長。

簡要說明

1、 介蟲亦稱“甲蟲”,我國古代所稱的“五蟲”之一,始見於《大戴禮記·易本命》。
2、 按介、甲同義,為甲殼之意。故本指有甲殼的蟲類及水族(如貝類、螃蟹、龜等)。也泛指除鱗、羽、毛、倮之外的其它動物,龜為介蟲之長。

形態特徵

甲殼動物亞門的一綱,為具雙甲殼的水生無脊椎動物 。身體很小,體長一般不超過0.5毫米,最大達23毫米。頭胸甲由兩瓣介殼構成,整個身體完全包被在殼瓣內,殼瓣主要為鈣鎂質或幾丁質,兩性異形。左、右兩殼瓣等大或不等大,大殼常沿邊緣包覆小殼。殼體側視卵形、腎形、長方形、三角形等;殼面光滑,或網紋、具溝、隆起、脊、瘤、眼結節、卵育囊等;有些種類前端或前腹部具喙及凹痕。鉸合構造無齒,或具各類型齒。身體分節不明顯,末部向腹面彎曲,末端具尾叉。形狀隨種而異。附肢最多不超過7對。多數無鰓,少數具片狀鰓。肛門多數開於尾叉背面。多數具單眼。雌雄異體。多數種類雌性的卵產出後藏於身體背面兩殼之間,有的直接散布在水中。

古文

原文

海濱有介蟲焉,狀如蟛蠐(讀音peng、qi二聲,蟹的一種,體較小)八足二螯,惟右螯獨巨,長二寸許。潮退行沮洳(讀音ju四聲,ru四聲,低濕處)中,聞人聲,弗遜(退讓),豎其螯以待,若禦敵者然。土人取而烹之,螯雖熟不僵也。
嗚呼!螳螂奮臂以當車轍,漆園吏(莊周,因曾任漆園吏,故如此稱之)固笑之矣。彼夫恃其區區之才與力,殺人而不悟者多矣,之二蟲又何知焉?

譯文

海濱有一種介蟲,(它)形狀如同小螃蟹八隻腳兩隻螯,惟獨右螯特別巨大,長兩寸左右。潮退後在低濕處出沒,聽到人聲,不退讓,豎起它的螯等著,如同抵禦敵人的樣子。當地人抓取它們烹煮,螯就是熟了也不僵硬。
嗚呼!螳螂舉起臂膀在車轍旁阻擋馬車,莊周當然譏笑它。它們靠微弱的才和力(企圖)殺人而不省悟(自不量力)的東西(或人)多著呢,這兩種蟲又哪裡知道呢?(沒什麼新意,所以沒有感想。)

古代歷史

海介蟲是我國古代人民最早作為貨幣使用的。貝又叫海貝,產生在熱帶海洋的淺水海域中。因其色彩斑斕,非常美觀;質地堅實,不易損壞;小巧玲瓏,一隻就是一個單位,易作交易媒介;份量很輕,便於攜帶,故為古代人民所喜愛。他們到淺海中去採集,稍作加工便可作為裝飾品使用。人們為了互通有無,往往把它作為等價物使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