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毛綱
形態 體長圓柱形,分節,背、腹稍扁。可分為頭部、軀幹部和尾部。頭部 位於蟲體前端,多由口前葉和圍口節組成:①口前葉,又稱頭節、頭葉或前口節。由擔輪幼體前纖毛輪前的區域演化而來。在成體為口前的一個體節。自由主動覓食的類群(沙蠶、裂蟲、磯沙蠶、葉須蟲、吻沙蠶等科),口前葉較發達,多具附肢(觸手、觸角)和眼;固著濾食的類群(纓鰓蟲、龍介蟲等科),口前葉多退化,或與圍口節或體前幾節癒合,附肢常特化為濾食和呼吸的鰓冠。口前葉觸手主司觸覺,受腦發出的神經支配;觸角具觸、味、嗅覺和攝食的功能,受腦和圍咽神經環發出的兩條神經支配。②圍口節,由擔輪幼體前纖毛輪區演化而來。但在成體,常把口前葉後的一至若干體節統稱為圍口節。圍口節腹面具口,兩側多具數目不等的觸鬚。不同類群的多毛類由於適應不同的生境取食方式不同,前消化道(尤其是咽部)變化較大,多數自由攝食者的咽部富有肌肉,吻可外翻;而穴居或吞食泥沙為生者的咽部常缺少肌肉,若能外翻則成囊狀吻。有的肌肉質吻上還具幾丁質大顎、顎片或小齒,用以咀嚼和磨碎食物。而固著生活類群的咽則不能外翻。
軀幹部(體部、口後部) 由數個至數百個體節組成,是動物體的主要體區。可由彼此相似(同律分節)的體節或不相似的體節(異律分節)組成。異律分節的多毛類軀幹部又可分為體前部(胸部)和體後部(腹部),甚至更多的體區。軀幹部的體節具疣足和剛毛。疣足為體節兩側扁平的肉質狀突起物,司運動、呼吸甚至孵卵的功能。疣足分為:雙葉型,由背葉和腹葉、背剛毛和腹剛毛、背足刺和腹足刺、背須和腹須組成;單葉型,無背葉和背剛毛;偽雙葉型,背葉退化,僅留背足刺。有的種疣足具結構簡單的鰓。剛毛,是疣足內部和外部的幾丁質刺毛,由剛毛囊分泌,具輔助運動、捕食甚至築管的功能。疣足內部的剛毛較粗,亦稱足刺或內剛毛。
尾部 位於身體最後的一節或數節,又稱肛部。
生殖 多毛綱的生殖方式多種多樣。無性生殖常見於裂蟲、絲鰓蟲、櫛蟲、磷蟲、纓鰓蟲、龍介蟲等科。其中,斷裂生殖的片段一般都能獨自發育成一個常與有性生殖有關的新個體;而出芽生殖,在裂蟲科特別發達,但不同種之間變化很大。不過,多毛綱以有性生殖為主,常雌雄異體,兩性多同形,生殖腺由幾個或許多體節圍髒膜的不同部位細胞團發育而來。在性成熟時,生殖細胞充滿體腔,通過特殊的輸導管(生殖管或腎管)或體壁臨時的裂口排出體外。在沙蠶科、裂蟲科、磯沙蠶科的一些種,性成熟個體的若干體節常發生形態變化並具成熟的生殖細胞稱為有性節,而無形態變化的體節則稱為無性節。具有性節的個體被稱為異沙蠶體或異裂蟲體,其口前葉、眼、疣足和剛毛以及肌肉和消化道的變化極大(見沙蠶科)。在一定的環境因素(月光、溫度等)的作用下,由底棲轉入浮游(群浮),卵、精排入水中進行受精。此外,有的多毛類則產卵在膠質卵袋中(巴西沙蠋等)、蟲管內(龍介蟲)、腹部的卵囊或把卵附著在母體疣足上或鱗片下。受精卵經螺鏇卵裂、擔輪體、疣足等幼蟲期變態為幼體。
生態習性 多毛類環節動物是軟底質中最常見的動物類群,廣泛分布於潮間帶至深海各處,也有若干種進入河口或淡水中生活,少數種陸生、寄生或在其他動物的鰓腔或身體上共棲。底棲性種類多鑽入泥沙或在石縫、海藻叢中(沙蠶、葉須蟲、裂蟲等)生活,有的能分泌粘液、角質或石灰質管營管棲或附著生活(纓鰓蟲、帚毛蟲、扇毛蟲、蟄龍介、龍介蟲等)。有的體表多具色彩的花紋(仙蟲、海女蟲、磯沙蠶等),有的能發光(磷蟲、多鱗蟲等)。多毛類環節動物多為肉食性或雜食性,捕食小甲殼類、貝類等;有些以海藻為食;小頭蟲、沙蠋、海蛹、錐頭蟲等則吞食泥沙,消化其中的有機物和小型生物。具鰓冠的帚毛蟲、歐文蟲、纓鰓蟲和龍介蟲等,以濾食水中的微小生物和碎屑為生。終生營浮游生活的多毛類個體較小,身體薄而透明。(見彩圖) 經濟意義 多毛類是海洋食物鏈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水螅、扁蟲、軟體動物、棘皮動物、甲殼類、魚類及其他多毛動物的餌料。多毛類幼體在浮游生物中占一定數量,是經濟動物幼體的攝食對象。群浮生殖的種類在海面大量出現時,會引起魚類的集群,對漁場的形成及魚類對產卵場的選擇都有較密切的關係。沙蠶可做漁業上的鉤餌,中國南方沿海居民有炒食沙蠶的習慣。
多毛類可作海洋生態環境的指示生物。例如,耐低氧的小頭蟲、奇異稚齒蟲等出現的多寡可指示底質污染的程度。
國內外已大量生產的新型殺蟲劑殺螟丹就是從多毛動物異足索沙蠶中得到啟發後人工合成的。殺螟丹對家蠅、螞蟻、水稻害蟲有毒殺作用,對人和家畜無毒性(因溫血動物能將其分解排出)而且不易使昆蟲產生抗藥性,是一種廣譜、高效、低毒的神經性毒劑,稱沙蠶毒素。
在附著多毛類中具石灰質棲管的龍介蟲(石灰蟲)和螺鏇蟲多附於岩石、貝類、珊瑚、海藻葉片、船隻和碼頭上,才女蟲對珍珠貝的鑿穴等則對人類經濟和生產活動有極大的危害。(見沙蠶科、海稚蟲科、龍介蟲科)
參考書目
吳寶玲、孫瑞平、楊德漸:《中國近海沙蠶科研究》,海洋出版社,北京,1981。
楊德漸、孫瑞平:《中國海習見多毛環節動物》,農業出版社,北京,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