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都村

亳都村

亳都村是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坡頭彝族苗族白族鄉的一個行政村,位於坡頭彝族苗族白族鄉東南面10公里,國土面積為27.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460米,年平均氣溫18℃,適合種植玉米和烤菸等農作物。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亳都村是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坡頭彝族苗族白族鄉的一個行政村,位於坡頭彝族苗族白族鄉東南面10公里,到鎮的公路為彈石路,交通方便。從村委會到縣城有94.5公里,東面鄰新場村,南面鄰花果村,西面鄰

進村道路進村道路
德隆村,北面鄰坡頭村。轄大田、岩彎等38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871戶,共有7977人,其中農業人口總數為7965人,勞動力3320人。亳都村委會國土面積為27.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460米,年平均氣溫18℃,適合種植玉米和烤菸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7977畝,林地13740畝,人均耕地1畝。全村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74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60元。村內幹部與民眾關係融洽,社會治安穩定,人民安居樂業。今後亳都村委會的發展重點是:增加烤菸種植面積1000畝,經濟果林2000畝;增加養商品豬1000頭,肉牛500頭,養羊1000頭。想盡一切辦法增加農民的收入,力爭在十一五規劃結束時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000元。

自然資源

亳都村委會位於坡頭鎮東南面,距離坡頭鎮政府7.5公里,到鎮政府的公路已通土路。全村國

山地山地
土面積為27.5平方公里,海拔1460米,年平均氣溫16℃,耕地為7977畝,林地13740畝,人均耕地面積為1畝。主要適合種植烤菸和玉米等農作物。

基礎設施

亳都委會目前基本達到水、電、路、電話和電視通。整個村委會共有農戶315戶通自來水

電視塔電視塔
,還有1556戶飲用井水,1871戶飲水困難;1871戶通電,全村擁有電視機農戶有72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行動電話的有511戶,擁有行動電話的有463戶。全村建有沼氣池的農戶129戶,完成"一池三改"農戶129戶。該村委會進村道路為未硬化的土路,到鄉鎮交通方便,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土路。

農村經濟

2006年該村委會農村經濟總收入74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4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玉米玉米
的60.1%;畜牧業收入22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30.3%;林業收入2.4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0.3%;外出務工收入65.03萬元。人均總收入560元。
該村委會村民住房以磚木結構為主,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亳都村目前已有磚(鋼)混結構住房426戶,居住於磚木結構住房的有128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的59戶,還有1戶居住於其他結構住房。
2006底整個村委會共擁有拖拉機9輛,機車84輛,汽車6輛。

特色產業

亳都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於省內。20006年種植業銷售總收入446萬元,占

畜牧業畜牧業
農村經濟總收入的60%。
亳都村委會目前正在發展烤菸特色產業,今後計畫大力發展烤菸產業和畜牧業。

人口衛生

亳都村委會是漢族、苗族、彝族的混居地,其中:漢族5037人,彝族886人,苗族1442人,

藥櫃藥櫃
白族612人。亳都村委會現有農戶1871戶,共有7977人,其中男4148人,女3829人。農業人口為7965人,勞動力人數為3320人,從事第一產業的人數為3320人,外出務工的人數為960人。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增長,農村醫療、社會保障和衛生環境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農民也積極參加社會保障,有更多的農戶也加入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農村合作醫療。至2006年低全村參加合作醫療的有5765人,參合率為72%;享受低保的有646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委會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占地面積為7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委會距離鎮衛生院7.5公里。

文化教育

亳都村委會建有村國小8所,校舍面積2000平方米,擁有教師35人,在校學生1311人,距離坡頭鎮中學10公里。目前整個村委會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人數為1311人,其中小學生人數985人,中學生人數326人。

基層組織

亳都村委會建有黨總支部1個,下設16個黨支部,共有黨員139人。其中男性黨員126人,女性黨員13人,60歲以下的120人,60歲以上的19人。全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6個,有團員189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基礎設施薄弱;文化教育落後;醫療條件差,就醫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今後亳都村委會的發展重點是:增加烤菸種植面積1000畝,經濟果林2000畝;增加養商品豬1000頭,肉牛500頭,養羊1000頭。想盡一切辦法增加農民的收入,力爭在十一五規劃結束時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000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