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起源
“亳”是商王的都邑所在,它與“京”同義,在商民族的心目中,“亳”就是聖地。古代稱“亳”的地方很多,後人根據所在地域方位,把商丘之亳稱為“南亳”。商都南亳位於今商丘市虞城縣境內,雄踞睢水之濱,東望芒碭山,北瀕孟瀦澤,襟喉關陝,控扼淮海,堪稱華夏千年一代名都。史書所載,商族興起於黃河下游一帶,其始祖名契,因佐禹治水有功,被舜封於商,賜姓子氏。從契至湯,共14代。夏朝建立後,商先公是夏的臣屬,隨著商族勢力的日益強大,漸有問鼎之心。商先公們在夏的周邊地帶不斷遷徙,尋求發展的機緣,並欲取夏而代之。《書序》雲“自契至於成湯八遷”,說的就是商族播遷的移民史。史家對八遷的地點多有爭論,但在“湯始居亳”問題上卻取得了共識。
關於南亳地望所在,西晉初年著名學者皇甫謐在《帝王世紀》中指出:“谷熟為南亳,湯所都也。”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沿襲其說,他在《水經·睢水注》中云:“睢水,……又東逕亳城北,南亳也,即湯所都矣。”唐李泰撰《括地誌》時說得更加具體:“宋州谷熟縣西南三十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湯所都也。”漢唐谷熟縣治為今谷熟鎮,原屬商丘縣,1951年後劃歸谷熟縣,1954年穀熟縣制撤銷後併入虞城縣。今商丘市睢陽區塢牆集在虞城谷熟鎮西南35里處,其方位與里程均與史乘所載南亳地望相合。一般認為,南亳在今商丘睢陽區塢牆與高辛一帶。
不過,由於商丘是我國著名的黃泛區,歷史上黃河南泛時頻繁改道、洪泛及其相應的泥沙堆積,把這一千古名都深埋地下,巍巍宮室與繁華街肆,迄今不見蹤影,遂使這個標誌著華夏文明的中國“克里特島”,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被忘卻,有的學者甚至採取懷疑否定的態度,把它視為哥德巴赫猜想。我們認為,這種將南亳問題變成千古史謎的做法有欠公允,學術界應當對此重新審視,還其中國歷史上早期大都會的本來面目。
商朝國都
“亳”是商王的都邑所在,它與“京”同義,在商民族的心目中,“亳”就是聖地。由於商王朝數百年來多次遷都,商代稱“亳”為國都的地方很多,歷史文獻記載有:南亳、西亳、東亳等,後人根據所在地域方位,把商丘之亳稱為“南亳”。《墨子》﹑《孟子》和《尚書序》等歷史文獻均說湯居亳,但古地名亳者有若干處。
《尚書?立政》有“三亳”,晉人皇甫謐認為系三地:蒙為北亳,谷熟為南亳,偃師為西亳。據《括地誌》,南亳在宋州谷熟縣西南三十五里(今河南商丘東南),為湯都;景亳(即北亳)在宋州北五十里大蒙城(今商丘北)﹐為湯所盟地;西亳在河南偃師(今河南洛陽偃師西),為帝嚳及湯所都。因此,學者多主張湯先居南亳﹐後遷西亳﹐但也有專主北亳說的。
甲骨文《殷虛書契後編》有“在商貞〔今日步〕於亳”之語,聯繫其它有關材料,商應為商丘(今商丘南)﹐而亳與南亳位置適合。
《漢書·地理志》雲湯都在偃師屍鄉,即西亳。20世紀50年代﹐在河南偃師西的二里頭﹐發現並開始考古發掘了被稱為二里頭文化的遺址﹐面積約為三平方公里﹐年代約為公元前1900至前1500年。在遺址中發現有建築基址﹑作坊遺址﹑墓葬等﹐出土了青銅器﹑玉器﹑陶器等大量遺物。1983年﹐在距二里頭六公里的大槐樹村與洛河間,發現一座商代前期古城﹐初步發掘結果﹐城約建於二里岡下層時期﹐形近長方﹐南北長一千七百餘米﹐東西最寬處約一千二百餘米,已找到七處城門,城內發現有建築基址。二里頭遺址和上述商城,都有學者主張是西亳,後者從地望上看似更切合。據古本《竹書紀年》等書所載,自湯起,在亳建都的共有十王﹐至仲丁始遷於囂(即隞﹐今河南滎陽東北)。或說盤庚又遷回亳地,近代學者多不從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