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三棱丸

京三棱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聖惠方》卷四十九。具有疏導氣血,消寒散積之功效。主治久痃癖氣,心腹脹滿,時時築心背痛,宿食不消,嘔逆,不思飲食;休息氣痢,喘促黃瘦,面目虛腫。

組成

京三棱(微煨,銼)三分、鱉甲(塗醋炙令黃,去裙襴)一兩、川大黃(銼碎,微炒)一兩半、木香半兩、當歸(銼,微炒)三分、白朮三分、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一兩、吳茱萸(湯浸七遍,焙乾,微炒)半兩、訶黎勒(煨,用皮)一兩、枳殼(麩炒微黃)一兩、麥櫱(炒微黃)一兩、神曲(銼,微炒)一兩、桂心一兩、檳榔一兩。

用法用量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以粥飲送下,不拘時候。

功用

疏導氣血,消寒散積。

主治

久痃癖氣,心腹脹滿,時時築心背痛,宿食不消,嘔逆,不思飲食;休息氣痢,喘促黃瘦,面目虛腫。

方義

本方治證,為數邪相合引起。究其病機有氣滯、血瘀、寒凝、食積等,故其治療遣藥,亦當全面兼顧。方中用木香、厚朴、枳殼通調一身之氣,以消氣滯;用三棱、當歸活血化瘀以祛血滯;麥芽、神曲消導化食以療食滯;吳茱萸、桂心祛寒溫陽以散寒凝。上藥均為治本之義。復用大黃泄濁通便,通達腹氣下行,以降濁而升清氣;鱉甲散結助陰,白朮健脾化濕,檳榔下氣導滯,行水除脹,訶子降氣斂咳。俾六者配合,則標去而有利於本復。綜觀全方,標本並治,氣血並調,邪正兼顧,升降有序,共奏疏導氣血,散寒消積之功。

加減化裁

食入復吐出者加代赭石、旋覆花、丁香、陳皮;久痢不止、腹痛隱隱者加黃連、葛根、黨參;喘促氣少、面色無華者加五味子、人參、蛤蚧、冬蟲夏草。

附方

名稱:京三棱丸

組成:京三棱、桂心、川大黃、檳榔、吳茱萸、乾漆、附子、木香、桃仁、青橘皮、鱉甲

用法:上為極細末,以醋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以溫酒送下

主治:久積聚,氣不消,心腹脹滿,食少體瘦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四十八

名稱:京三棱丸

組成:京三棱、蓬莪術、巴豆、檳榔、青橘皮、陳橘皮、木香、桂

用法:上八味,搗羅五味為末,用三味膏和搗為丸,如豌豆大。每服七丸至十丸,食後、臨臥熱生薑湯送下

主治:脾胃虛寒,宿食不消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四

功用:寬利胸膈,消化飲食

名稱:京三棱丸

組成:京三棱、檳榔、白朮、丁香、半夏、麝香、丹砂

用法:上為細末,入研者藥再研令勻,以生薑自然汁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以木香、生薑湯送下,不拘時候

主治:噫醋吞酸,或時噁心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七

功用:消積進飲食

名稱:京三棱丸

組成:京三棱、沉香、青橘皮、鱉甲、檳榔、巴豆

用法:上為末,水煮白麵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食後溫熟水送下

主治:五種膈氣

出處:《聖濟總錄》卷六十二

功用:利胸膈,散積滯,消腹脹,進飲食

名稱:京三棱丸

組成:京三棱、木香、當歸、桂、肉蓯蓉、牛膝、羌活、川芎、赤芍藥、防風、枳殼、白朮、檳榔、大黃、郁李仁

用法:上除郁李仁外,搗羅為末,與郁李,仁膏同研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米飲或溫酒送下。以利為度

主治:痃癖,注氣刺痛,大便秘澀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七

名稱:京三棱丸

組成:京三棱、鱉甲、木香、川大黃、當歸、白朮、厚朴、赤茯苓、乾薑、吳茱萸、陳橘皮、訶黎勒、防葵、桂心、檳榔、附子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以生薑、橘皮湯送下,不拘時候

主治:脾藏冷氣,及夙有積塊,時攻心腹疼痛,吐逆不思飲食,四肢羸瘦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