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宮鎮

九成宮鎮位於麟遊縣城所在地,2001年撤鄉並鎮時由兩鄉一鎮合併而成。總面積368.69平方公里。東接扶風縣和本縣常豐鄉,南臨岐山縣,西與風翔縣和本縣招賢鎮毗鄰,北和本縣崔木鎮接壤。有西麟、麟寶、眉麟三條省級公路穿插而過。全鎮共有21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80個村民小組,8499戶,25330人。其中:農業戶3597戶,農業人口14135人。耕地面積71868畝,人均耕地5.1畝,荒山面積18萬多畝,發展林牧業的條件得天獨厚。境內資源豐富,土特產種類繁多。其中肉羊、肉牛、核桃、蜂蜜、杏仁、藥材、黃玉米,各種名貴雜豆等享譽省內外。

基本信息

陝西省寶雞市麟遊縣九成宮鎮

基本概況

九成宮鎮位於麟遊縣城所在地,2001年撤鄉並鎮時由兩鄉一鎮合併而成。總面積368.69平方公里。東接扶風縣和本縣常豐鄉,南臨岐山縣,西與風翔縣和本縣招賢鎮毗鄰,北和本縣崔木鎮接壤。有西麟、麟寶、眉麟三條省級公路穿插而過。全鎮共有21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80個村民小組,8499戶,25330人。其中:農業戶3597戶,農業人口14135人。耕地面積71868畝,人均耕地5.1畝,荒山面積18萬多畝,發展林牧業的條件得天獨厚。境內資源豐富,土特產種類繁多。其中肉羊、肉牛、核桃、蜂密、杏仁、藥材、黃玉米,各種名貴雜豆等享譽省內外。
九成宮鎮是隋唐盛世的離宮之冠 — 仁壽宮和 “ 九成宮 ” 所在地,鎮內文物古蹟、自然景觀甚多,有舉世聞名的《九成宮醴泉銘碑》《萬年宮碑》,其中《九成宮醴泉銘碑》記書為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楷書,可稱楷法第一宗,弛名中外;鎮東4公里處有唐代建的皇家寺院 — 慈禪寺,寺內四尊天佛,雕技精巧,栩栩如生;鎮西南三十里處有摩崖雕造佛像 — 千佛院;鎮南十里處有唐武則天洗浴潭 — 玉女潭;還有石鼓峽、鳳凰山、石臼山等勝跡網布,而且群山結秀,諸水蜿蜒,風景宜人,是天然的避暑消夏,觀光旅遊勝地。

主導產業

近年來,鎮黨委、鎮政府緊緊圍繞 “ 主攻畜物、壯大林果、發展多經 ” 的經濟發展思路,狠調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主導產業,羊、果、草、藥、煙五大主導產業初見規模,並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一、布爾羊產業:98年從南非引進世界優秀純種肉羊和本地奶山羊雜交改良,經選優淘劣,橫交固本,逐步培育形成本地改良的肉羊新品種,尤其一、二代肉羊具有生長快,出肉率高,肉質鮮美等特點,是民眾脫貧致富的首選產業。目前,全鎮建有一個千隻肉羊育肥場和一個2年屠宰萬隻肉羊加工廠,6個布爾羊養殖小區,54個百隻以上養殖示範場。年飼養量達到55000隻,出售肉羊37000隻。同時,以秦川牛為主的養牛業發展較快,年飼養量達到12000頭,出售肉牛6800頭。
二、乾雜果產業:以優質核桃、仁用杏為主的乾雜果面積達到11698畝,人均0.8畝。乾雜果掛果面積2700畝,乾雜果年收入250萬元以上。
三、優質牧草產業:以優質苜蓿、紅豆草、黑麥草為主牧草面積達到8000多畝,年產乾草15000噸,產值450萬元。
四、中藥材產業:以黃芩、柴胡、板蘭根為主的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2000多畝,年產值200萬元以上。
五、優質烤菸產業:年種植面積1000畝以上,年產值80萬元以上。

優勢產品

全鎮具有競爭優勢的農產品、林產品、畜產品主要有三大類7個品種。
一、農產品主要有:優質玉米,名優雜豆中藥材等。
優質玉米:我鎮屬優質玉米適生區、種植規模大、產量高。年均種植面積穩定保持在25000畝以上,總產1250噸以上,除少量用於飼料外,其餘全部暢銷四川、重慶、去南、廣東等省市。
名優雜豆:以黑豆、懷豆、白豆和紅小豆種植為主,年種植面積10000畝以上,總產1500噸以上,暢售全國各地,一半以上供出口。
中藥材:以地道黃芩、柴胡、板蘭為主,種植面積達到2000畝以上,野生中藥材達20多種,年產中藥材1000噸以上,暢銷全國各地。
二、林產品主要有核桃、山杏等。
核桃:分布在全鎮21個村,山川皆有,尤其以鎮西南部沿千山山脈的10個村分布最多,產果最好,以仁肥、油飽味香而稱著。全鎮年產核桃400噸以上,暢銷全國各地。
山杏:以野生為主,遍布全鎮,分布廣,面積大。年產杏胡350噸以上,十分暢銷。
三、畜產品:主要有羊肉、牛肉。具有肉質鮮美,無污染等特點,是純天然綠色食品。

民間文化

九成宮鎮民間文化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主要有三種:
一、社火。社火活動在我鎮最為普遍,很多村子從春節一直主要到元霄節。形式有高芯子、地台子、本社火、馬社火、跑旱船、走竹馬、耍獅子、舞龍燈等,城關、栗川、九成宮社火最為有名。
二、民間戲曲。主要是秦腔,流傳面廣,差不多人人都能哼唱幾句,許多村成立有自樂班,自編節目,逢年過節你拉我唱或自拉自唱,別具風采。蔡家河、城關、賈王塬等村愛好秦腔的最好。
三、打擊樂。主要有社火鑼鼓和跑鼓,社火鑼鼓樂譜種類繁多,打法各異,講究快慢節奏,陰陽起伏,複雜多變。跑鼓是我鎮流傳的一種古樸有趣的擊樂舞蹈,有雙人雙鼓、四人四鼓、雙人四鼓等形式,穿梭擊鼓,邊跑邊舞,配合緊湊,忙而不亂,且不斷變換步伐,走出園、方、八字等形,好聽好看。這兩種打擊樂在我鎮栗川、九成宮、城關流行最廣。

風土人情

九成宮鎮民情淳樸、民風淳厚。風土人情除沿襲中華民族傳統習慣外,尚保留著一些風俗習慣。
春節又叫過年,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 “ 掃舍 ” 、 “ 祭灶 ” ,除夕家家戶戶貼春聯、掛年畫、貼神像、供奉祖先牌位,雞叫頭遍放鞭炮,初一吃高標準的臊子麵和餃子,初二走親戚,初七吃 “ 接魂面 ” 等。正月十五 “ 元霄節 ” 小娃點燈籠、游燈籠,給有小孩的親戚送燈籠,做 “ 面花 ” ,吃包子、包餃子。晚上敲鑼鼓、唱大戲、放煙花、耍社火。清明節掃墓祭祖,端陽節炸油糕、包粽子、喝雄黃酒,端陽節流行最廣的要繡香包、擰花花繩、穿花裹肚,給小孩額頭點雄黃痣、門框上插艾葉,中秋節吃月餅等。
農業經濟發展
目前的現狀
到2003年底為止,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到1091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118元。目前我鎮的經濟資源情況,羊存欄55000隻,草的面積約8000多畝,乾雜果種植面積為2700畝,優質中草藥面積2000多畝。其中四大產業占據了農業生產總值的70.3%,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未來的構想

繼續按照 “ 主攻畜牧、壯大林果、發展多經 ” 的經濟發展思路,以加快鎮域經濟發展為主題,以建設小康社會為目標,進一步調整經濟結構,重點發展畜牧、林果、飼草、藥材四大產業,不斷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強重點項目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面推動全鎮經濟和社會事業快速健康發展。
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2004年工農業總產值達到1.2億元,2007年達到1.69億元,年遞增12%;2004年財政收入達到75.2萬元,2007年達到105.6萬元,年遞增12%;200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68元,2007年達到2000元,年淨增244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每年控制在5‰以內。

重點產業布局和發展目標是:

一、畜牧業產業:在擴張規模的基礎上,牛、羊並重,家禽並舉,重點抓好大村、大戶、示範場和養殖小區。到2007年,全鎮布爾羊飼養量達到147590隻,牛飼養量達到15000隻,實現人均十隻羊,一頭牛的目標,畜牧業產值達到8500萬元,占到農業總產值和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0%以上。
二、飼草飼料產業:在永安、九成宮、栗川、蔡家河、西坊、消水溝、良舍、縣北等川道區重點發展優質苜蓿和飼料玉米,在其他各村重點發展紅豆草和黑麥草生產基地。至2007年,全鎮飼草飼料面積達到41700畝,其中飼料玉米1萬畝,草業產值達4000萬元;80%的農戶達到舍飼養殖。
三、乾雜果產業:東片以仁用杏為主,中、西片以核桃和仁用杏為主,到2007年,全鎮乾雜果面積達到5.5萬畝,其中:仁用杏1.5萬畝,核桃4萬畝,實現產值1500萬元,真正使乾雜果成為強鎮富民的特色產業。
四、中藥材產業:東片以黃芩、柴胡、板蘭根、杜仲為主,中、西片以丹皮、薯芋、山萸為主,到2007年,全鎮藥材種植面積達到1萬畝,實現產值1200萬元,使中藥材生產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產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