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丹東港位於遼東半島東北根部,鴨綠江入海口西岸,南臨黃海毗鄰大連,東與朝鮮半島隔江相望,水上距朝鮮南浦港119海里,距韓國仁川港232海里,距日本神戶港844海里,是我國大陸海岸線最北端的國際貿易商港, 也是我國與朝鮮半島及日本列島距離最近的港口之一。港口水陸交通暢達,已形成較完備的立體交通網路。港區鐵路連線沈丹、京哈、長大等幹線,並經鴨綠江大橋與朝鮮半島鐵路相通,可擔負國際聯運任務。公路以瀋丹高速、丹霍、鶴大、大盤為幹線,通向省內外各地。民航有定期航班直達北京、上海、三亞、深圳等城市。
丹東港(大東港區)屬溫帶溫潤地區,颱風影響甚少。由於朝鮮薪島列島作天然掩護,外海波浪很難傳入港區,0.6m以下的波浪占97%。港口屬於天然不凍港,流冰厚度一般為5~15cm,不影響船舶航行和靠泊作業。
從遼寧對外開放格局來看,丹東港是遼寧沿海港口群中唯一的東部港口。雖然目前丹東港的建設規模、吞吐能力弱於大連、營口樞紐港口,但其戰略位置和作用是其他港口所不能替代的。丹東港與朝鮮半島西海岸港口城市之間距離最近,無論從人緣和地緣的優勢上看,還是從經濟互補性上看,丹東港所處的位置和所發揮的經濟作用,在遼寧沿海港口群中都是獨具特色的。從港口經濟腹地分析,丹東港的直接經濟腹地是丹東及周邊地區,深層次腹地則是東北三省的東部地區,其經濟腹地不與其它港口相重疊。作為目前東北東部經濟地區唯一的重要出海口,它不僅大大縮短了東北三省東部地區貨物入關出海的距離,減輕東北中部鐵路、公路的運輸壓力,而且這一出海口可以使東北東部城市群形成一條“巨龍”,通過丹東港直接進入黃、渤海經濟區,通向我國的東南沿海、台灣、香港以及東南亞地區,極有利於促進東北東部經濟的迅速發展。因此,建設丹東港,為東北東部地區經濟發展服務,進而把丹東港建設成為溝通東北亞特別是朝鮮半島與我國內地經濟交流的樞紐,意義十分重大。
2005年下半年,丹東港將正式啟動建設廟溝挖入式港池,該港池可新增20餘個深水泊位。“十一五”期間,擬建設10個深水泊位,同時將航道浚深至滿足10~12萬噸級大型船舶安全進出港口的水深條件,預計總投資35億元。到2010年,丹東港吞吐量將突破5000萬噸,其中貨櫃達到50萬TEU。
地理優勢
丹東港位於遼東半島東部,鴨綠江口西岸,背負東北,南臨黃海,東與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隔江相望,是距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最近的國際化港口,是大陸海岸線最北端的不凍良港,鴨綠江與黃海的分界線橫貫港區。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格局中,作為國家遼寧沿海經濟帶東端起點和東北東部地區新出海通道的丹東港,在東北東部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和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承擔著樞紐港作用。丹東港依託遼、吉、黑、內蒙四省區廣闊腹地,隨著東北東部鐵路和丹通高速公路的開通,沿線輻射的糧食、煤炭、礦石、鋼材等大宗貨物將以最短運距通關出海,積聚臨港產業集群,形成東北東部地區專業化大型物流中心。發展規劃
丹東港現轄大東(海港)和浪頭(河港)兩個港區,共有生產性泊位19個,年吞吐能力4000萬噸。擁有堆場面積500萬平米,航道水深-9米。目前已於日本、朝鮮、韓國、俄羅斯等五十多個國家開通了散雜貨、貨櫃、客運航線。2009年,丹東港開始向深海全面挺進,開工新建兩座大型港池和10餘個大型泊位,大東溝1#10萬噸港池已經形成,大東溝2#港池圍堰正在快速建設。3座5萬噸級糧食泊位建設完成,5萬噸貨櫃、多用途泊位、10萬噸礦石、油品、通用泊位,20萬噸礦石、油品泊位前期各項工作全面展開。15萬噸級航道工程及迴旋區疏浚工程積極推進。500萬平米貨場、國際客運站、生產生活輔助區、港內鐵路、公路運輸網路等港口配套工程全面實施。此外,丹東修造船基地繼續擴展,形成建造大型船舶能力;200萬噸大豆油脂加工基地一期工程竣工。同時大力發展港口服務配套體系,建立港口綜合商務中心,大力開展電子口岸建設,使丹東港成為環保、節省、便捷的港口,到2010年實現6000萬噸能力,2015年以前達到1.5億噸現代大港規模。
氣候
丹東港(大東港區)屬溫帶溫潤地區,颱風影響甚少。由於朝鮮薪島列島作天然掩護,外海波浪很難傳入港區,0.6m以下的波浪占97%。港口屬於天然不凍港,流冰厚度一般為5~15cm,不影響船舶航行和靠泊作業。意義
從遼寧對外開放格局來看,丹東港是遼寧沿海港口群中唯一的東部港口。雖然目前丹東港的建設規模、吞吐能力弱於大連、營口樞紐港口,但其戰略位置和作用是其他港口所不能替代的。丹東港與朝鮮半島西海岸港口城市之間距離最近,無論從人緣和地緣的優勢上看,還是從經濟互補性上看,丹東港所處的位置和所發揮的經濟作用,在遼寧沿海港口群中都是獨具特色的。從港口經濟腹地分析,丹東港的直接經濟腹地是丹東及周邊地區,深層次腹地則是東北三省的東部地區,其經濟腹地不與其它港口相重疊。作為目前東北東部經濟地區唯一的重要出海口,它不僅大大縮短了東北三省東部地區貨物入關出海的距離,減輕東北中部鐵路、公路的運輸壓力,而且這一出海口可以使東北東部城市群形成一條“巨龍”,通過丹東港直接進入黃、渤海經濟區,通向我國的東南沿海、台灣、香港以及東南亞地區,極有利於促進東北東部經濟的迅速發展。因此,建設丹東港,為東北東部地區經濟發展服務,進而把丹東港建設成為溝通東北亞特別是朝鮮半島與我國內地經濟交流的樞紐,意義十分重大。2005年下半年,丹東港將正式啟動建設廟溝挖入式港池,該港池可新增20餘個深水泊位。“十一五”期間,擬建設10個深水泊位,同時將航道浚深至滿足10~12萬噸級大型船舶安全進出港口的水深條件,預計總投資35億元。到2010年,丹東港吞吐量將突破5000萬噸,其中貨櫃達到50萬TEU。
自然條件
風況:常風向東北。次常風向西北。各月平均風速以4月最大,為3.8米/秒,累年平均風速3.2米/秒。最大風速18米/秒,風向西北。降水:年最大降水量1320.7毫米,年最小降水量574.2毫米,年平均降水量875.4毫米。
霧況:年平均霧日31.6天(以水平能見度〈=1000米統計),最多為85天,最少為9天。
氣溫:年平均氣溫8.4℃,最高氣溫33.8℃,最低氣溫-28.2℃。
冰況:初冰日為12月上旬,盛冰日1月上旬開始,融冰日2月中旬開始,終冰日3月中旬,總冰期約100天,盛冰期約45天,港口屬於不凍港口,但有流水,冰期影響港口作業天數:外航道約15天,碼頭作業約10天。
最高潮位7.72米(廟溝驗潮零點,在黃海平均水面下3.549米,下同),最低潮位-0.57米,平均潮位3.52米,最大潮差6.93米,最小潮差1.6米,平均潮差4.58米,平均漲潮歷時6小時09分,平均落潮歷時6小時15分。航道吃水限制:浪頭港區:6.3米;大東港區:8.0米。
日落後能否進港航行:允許進港。
位置交通
丹東港位於遼寧省東南部、黃海鴨綠江口內右岸,屬遼寧省丹東市轄境,是我國大陸海岸線最北端的一個港口。丹東港交通暢達。港口鐵路專用線通過瀋丹鐵路聯接京瀋、長大線通往全國。公路交通以丹沈、丹普、丹寬、丹岫為主要幹線通往省內各市縣。民航可直通廣州、上海、北京、瀋陽、大連、哈爾濱等地。水上航線可通往全國及獨立國協、日本、韓國、東南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1985年9月,丹東港開始辦理國輪外貿運輸業務。基礎設施
港口現狀
丹東港由河港、海港兩部分組成,岸線總長度7公里。河港部分水域範圍從丹東鴨綠江舊鐵橋下游75米外起,至浪頭日隆山碼頭之間;海港部分水域範圍東起鴨綠江西水道廈子溝口,西至鴨綠江1號浮標領海分界線中國一側。丹東港有浪頭港區和大東港區兩個港區(原丹東港區已於1991年6月被丹東市政府闢為沿江開放區商貿小區),下設浪頭港務公司和大東港務公司。浪頭港區位於上距丹東市區11公里的浪頭鎮內。陸域範圍
北起江岸制板廠抽水站南側,向內陸延伸110米至江堤,順堤沿港區圍牆再連線浪頭新港北端沿江岸至2200米處止,江岸總長3026米;大東港區位於丹東市東溝縣境內的鴨綠江與黃海分界線處距丹東市45公里。陸域範圍:鴨綠江護堤外三角灘地和江海分界線三號界標以南,東溝口西南部的灘地。丹東港現有生產用碼頭泊位6個,其中萬噸級深水泊位1個,碼頭生產岸線長886米。
錨地倉庫
中水道1號浮錨地、薪島6號浮錨地、14號錨地、1號浮錨地分別位於鴨綠江口海面和薪島,均為沙底。浪頭港區出港航道為鴨綠江,水深2-4米,有較完善的助航設施;大東港區出港航道,全長10海里,平均深9.1米。共有生產用倉庫總面積1.04萬平方米,堆場總面積16.2萬平方米。現有主要裝卸機械94台,最大單機起重能力為36噸。鐵路專用線總長度9476延長米,裝卸線4條,總計4310延長米。現有港作船舶13艘,合計功率3110千瓦,最大拖輪功率715千瓦。
助航信息
航道:浪頭港區出港航道為鴨綠江,水深2-4米,有較完善的助航設施;大東港區出港航道,全長10海里,平均深9.1米。錨地:共有錨地4處:中水道1號浮錨地、薪島6號浮錨地、14號錨地、1號浮錨地 分別位於鴨綠江口海面和薪島,均為沙底。
媒體報導
感受丹東港的億噸夢想
2009-07-25 遼寧日報記者/劉大毅鴨綠江口,黃海岸邊。
一艘艘萬噸級貨輪陸續駛進海港,徐徐停靠在指定泊位;一袋袋黃沙和水泥不斷被運入建設工地,等候的施工機械立即裝料鋪設……走進丹東港,港口運輸的繁忙和碼頭建設的火熱讓人振奮。
今年,丹東港進入了開港後發展速度最快、建設規模最大和經濟效益最好的時期。上半年,丹東港吞吐量累計完成2040萬噸,同比增長28.5%,貨櫃吞吐量完成13萬標箱,同比增長29%,吞吐量和經營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和增長速度均創丹東港歷史新高。同時,丹東港建設全面推進,上半年建設投資20億元。其中,廟溝港池的3座5萬噸級泊位將於8月投入使用;大東溝1號港池5月份實現圍堰合龍,3座各10萬噸級的礦石、油品和散貨泊位建設加速推進。
作為我國大陸海岸線北端的不凍良港,丹東港依託遼、吉、黑和內蒙古四省區,具有明顯的腹地優勢。在東北東部鐵路和丹通高速公路開通後,其腹地縱深將延伸至整個東北東部和俄羅斯遠東地區,沿線輻射鶴崗、佳木斯和雞西等十幾個資源型城市共22萬平方公里區域的糧食、煤炭、木材及鋼鐵等貨物,將成為東北東部13市中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
記者看到,在丹東港5萬噸和10萬噸級泊位旁邊,數十輛運石車正忙於填海工程。丹東港集團副總裁張洪江告訴記者,把丹東港建成億噸大港的需求越來越緊迫。據測算,僅東北東部鐵路的通車,就將使丹東港增加吞吐量3000萬噸以上,遠期則在6000萬噸以上。同時,在濱海大道實現港口與周圍陸路的全面連線後,匯聚的人流、物流、資金流等牽動了越來越多的臨港產業,急需擴大港口能力。
採訪中,記者深深感受到這一趨勢。
在丹東黃海汽車SUV乘用車生產基地,項目廠房主體框架已經完工。在丹東修造船基地,1號5萬噸船台土建工程已基本結束,另外一個同級船台和1個10萬噸船塢即將開工。在帕斯特穀物大豆有限公司,200萬噸大豆油脂加工基地一期工程已經竣工……
為應對更多的企業需求,3座5萬噸級糧食泊位、30萬噸級糧食筒倉、500萬平方米貨場、汽車滾裝等專業化泊位、國際客運站、生產生活輔助區和港內鐵路等港口配套工程目前已進入港口建設藍圖。
丹東港的發展規劃顯示,未來3至5年內將建成5至15萬噸大型港池4座,建成5至20萬噸大型泊位60餘個,港口綜合通過能力由目前的4000萬噸提高到1.5億噸。
丹東港站在了歷史的新起點,“前方大型專業泊位,後方大型臨港產業”的現代化億噸大港已初顯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