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傳變,具有一般規律特徵。李積敏(字慎言)博士將其歸納為以下五大類型。
一.循傳在六經病症中,稱為“循經傳”,即按照傷寒六經的順序相傳,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在衛氣營血辨證中,李積敏將它稱之為“循分傳”,一般學術界稱為“順傳”。即病變從衛分開始,依次傳入,衛分→氣分→營分→血分。在三焦辨證中,李積敏將它稱為“循焦傳”,學術界仍稱之為“順傳”。即由上焦手太陰肺開始,依次傳入,上焦→中焦→下焦。
二.越傳在六經病症中,稱之為“越經傳”,即是隔一經或兩經以上相傳者。在衛氣營血辨證中,李積敏將它稱之為“越分傳”,學術界一般將此稱為“逆傳”,即邪入衛分後,不經過氣分階段而直接傳入營分或血分。在三焦辨證中,李積敏將它稱之為“越焦傳”,即邪自上焦越傳下焦。在三焦辨證中,學術界也有“逆傳”之說,但它是指病邪從肺衛而傳入心包者,並非我們所說“越焦傳”之概念。
三.直中在六經辨證中,傷寒病初起不從三陽經傳入,而病邪經直入於三陰病者,稱之“直中”。在衛氣營血辨證中,溫病發病之初無衛分證,而經見氣分證或營分證,李積敏將此稱之為“直中”。如“直中氣分”、“直中營分”、“直中血分”等。在三焦辨證中,起病即見中焦或下焦病症者,李積敏將它稱為“直中”。如“直中中焦”、“直中下焦”等。
四.合病在六經辨證中,傷寒病不經過傳變,兩經或三經同時出現的病證,稱之為“合病”。如太陽陽明合病、太陽太陰合病等。在衛氣營血辨證中,溫病未經傳變,而兩“分”或三“分”以上同時出現的病證,李積敏將此稱之為“合病”。如“氣營兩燔”、“氣血兩燔”等。在三焦辨證中,溫熱病未經傳變,而見兩焦病證錯綜互見或病邪瀰漫三焦者,李積敏把它稱之為“合病”。
五.並病在六經辨證中,傷寒病凡一經之證未罷,又見它經病證者,稱之為“並病”。如太陽少陰並病、太陰少陰並病等。在衛氣營血辨證中,溫病一“分”之證未罷或尚存,又出現它“分”病證者,李積敏將此稱之為“並病”。學術界稱它為“同病”,如“衛氣同病”。在三焦辨證中,一“焦”病證未罷而又見另一“焦”病證者,李積敏將此稱之為“並病”。如上焦病證未罷而又見中焦病證的,亦有中焦病證未除而又出現下焦病證者等等。
疾病在其傳變過程中,形式是非常複雜的。由於病邪的因素以及機體反應的特殊性,疾病也有不按上述五大規律傳變的。因此,在對疾病的判斷中,應全面蒐集臨床資料,綜合進行分析,才能正確地認識疾病、判斷病勢。
相關詞條
-
中醫疾病預測學
掌握住先兆的規律,加強對疾病進行預測,對疾病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預兆,即先兆。包括疾病的早期先兆,轉變預兆及不祥凶兆。無...
潛證在疾病預測中意義 先兆證在疾病預測學中意義 先兆概念 中醫疾病預測理論基礎 -
中醫診斷學
下診,診察了解;斷,分析判斷。“診斷”就是通過對病人的詢問、檢查,以掌握病情資料,從而對病人的健康狀態和病變的本質進行辨識,並對所患病、證作出概括性判斷...
概述 主要內容 發展簡史 診斷原理 診斷原則 -
中醫兒科
中醫兒科學,是以中醫學理論體系為指導,中國傳統的中藥、針灸、推拿等治療方法為手段,研究自胎兒至青少年這一時期小兒的生長發育、生理病理、餵養保健,以及各類...
發展簡史 生理特點 病理特點 中藥用量 兒科四診 -
中醫史
醫藥起源人類的醫療保健活動是和生產、生活實踐緊密相聯的。依靠古代的傳說和現代的考古發現,可以知道中國傳統醫學在沒有文字的遠古時期已經發源。
中醫史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中醫
中醫(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指中國傳統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一門學科。它承載著中國古代人...
簡介 古代史 近現代史 古典基礎理論 現代基礎理論 -
傳變
傳變(transmission),中醫學中病邪或病變的傳移、演變。又稱傳化。
簡介 外感病的傳變 內傷病的傳變 -
新中醫基礎理論
新中醫基礎理論是由中西醫結合如何切入,這是個難題,但可以看出西醫講解剖,中醫講辨證施治。中醫的證候學說,正是對人體新陳代謝所表現出的功能狀態的研究。這種...
現代中醫基礎理論的革命 經絡近代探索簡史 現代氣概念的原始創新英雄榜 陰陽現代發展簡史表 -
中醫內科學[中醫學科]
中醫內科學是以中醫理論闡述內科疾病的病因病機、證候特徵、辨證論治及預防、康 復、調攝規律的一門臨床學科。中醫內科學既是一門臨床學科,又是學習和研究中醫其...
基本信息 定義和性質 理論發展史 疾病分類命名 辨證論治綱要 -
中醫護理
中醫護理是在中醫基本理論指道下的護理工作。自古以來,中醫治病多以個體行醫為主,所以醫和護常不分家,沒有專職的護士。比如醫生到病人家裡出診,除了診斷處方,...
培養要求 基本特點 辨證施護 就業情況 包含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