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學
病人和帶菌者是傳染源。經糞-口途徑傳播。人群普遍易感,兒童及青壯年多見。全年均有發生,7~9月為高峰季節。
疾病病因

發病機制

痢疾桿菌致病性很強,可釋放內毒素、產生外毒素。外毒素具有細胞毒性(可使腸黏膜細胞壞死)、神經毒性(吸收後產生神經系統表現)和腸毒性(使腸內分泌物增加)。痢疾桿菌經口進入結腸,侵入腸黏膜上皮細胞和黏膜固有層,在局部迅速繁殖並裂解,產生大量內毒素,形成內毒素血症,引起周身和(或)腦的急性微循環障礙,產生休克和(或)腦病。郵搐的發生與神經毒素有關。毒痢並無嚴重的結腸黏膜病變,其發病更主要的原因是機體對細菌毒素產生異常強烈的反應引起,致使全身小血管內皮細胞腫脹、血漿滲出、周圍組織水腫。此外,腦神經細胞變性、點狀出血。腎上腺皮質變薄、萎縮;胸腺可有肥大。
病理生理

症狀體徵
潛伏期多數為1—2天,短者數小時,起病、發展快,高熱可>40℃(少數不高)迅速發生呼吸衰竭、休克或昏迷,腸道症狀多不明顯甚至無腹痛與腹瀉,也有在發熱、膿血便後2—3天始發展為中毒型。根據其主要表現又可分為以下三型。
1、休克型(皮膚內臟微循環障礙型)主要表現為感染性休克,早期為微循環障礙,可見精神萎靡,面色灰白之四肢厥冷,脈細速、呼吸急促,血壓正常或偏低,脈壓小,後期微循環瘀血、缺氧、口唇及甲床發紺、皮膚花斑、血壓下降或測不出,可伴心、肺、血液、腎臟等多系統功能障礙。
2、腦型(腦微循環障礙型)因腦缺氧、水腫而發生反覆驚厥、昏迷和呼吸衰竭。早期有嗜睡、嘔吐、頭痛、血壓偏高、心率相對緩慢。隨病情進展很快進入昏迷、頻繁或持續驚厥。瞳孔大小不等,對光反射消失,呼吸深深淺不勻、節律不整、甚至呼吸停止。此型較嚴重,病死率高。
3、肺型(肺微循環障礙型)又稱呼吸窘迫綜合徵,以肺微循環障礙為主,常在中毒性痢疾腦型或休克型基礎上發展而來,病情危重、病死率高。
4、混合型上述兩型或三型同時或先後出現,是最為兇險的一型,病死率很高。
輔助檢查
1、大便常規病初可正常,以後出現膿血粘液便、鏡檢有成堆膿細胞、紅細胞和吞噬細胞。
2、大便培養可分理處志賀菌屬痢疾桿菌。
3、外周血象白細胞總數多增高至(10—20)×109/L以上,中性粒細胞為主,賓可見核左移,當有DIC時,血小板明顯減少。
4、免疫學檢測已經有關套用螢光物質標記的痢疾桿菌特異性多價抗體來檢測大便標本中的致病菌,方法各異,都較快速,但特異性有待進一步提高。
5、特異性核酸檢測採用核酸雜交或PCR可直接檢查糞便中的痢疾桿菌核酸,具有靈敏度高、特異性強、快速簡便,對於標本要求較低等優點,是較有發展前途的方法。2—7歲健壯兒童,夏秋季節突起高熱,伴反覆驚厥,腦病和(或)休克表現者,均應考慮中毒型菌痢,可用肛拭子或灌腸取糞便鏡檢有大量膿細胞或紅細胞可初步確診。
鑑別診斷

1、高熱驚厥多見於6個月—3歲小兒,常常再生上感體溫突然升高時出現驚厥,抽搐時間短、止驚後一般情況好、無感染中毒的其他症狀。一次病程多發生1次驚厥,分常規正常。
2、流行性乙型腦炎發病季節、高熱、驚厥與本病相似,但昏迷多在2—3天后發生、多不出現循環衰竭,腦脊液檢查可異常而糞便檢查正常。
3、與其他侵襲腸黏膜細菌所致腸炎、結腸炎的鑑別主要依據大便致病菌培養結果確診。
西醫治療
本型病情兇險,需採用綜合搶救措施:應迅速降溫,控制驚厥,解除微循環障礙,防治休克、腦水腫和呼吸衰竭,並及時給予抗菌藥物治療。

2.控制高熱與驚厥:套用退熱劑和物理降溫,無效者用亞冬眠療法,即氯丙嗪和異丙嗪1-2mg/kg肌注,最初2-4小時一次,穩定後4-6小時一次,冬眠時間不超過12-24小時,輔以物理降溫。驚厥不止者,可靜注地西泮,成人10-20mg/次,兒童每次0.1-0.4mg/kg,或水合氯醛,成人每次1-2g,兒童每次30-60mg/kg灌腸或苯巴比妥鈉5-8mg/kg肌注。3.抗休克治療:適用於休克型和混合型。
(1)補充血容量:首先給予平衡鹽液(或葡萄糖鹽水或生理鹽水),成人500ml、兒童15-20ml/kg快速靜滴或靜注。6%低分子右鏇糖酐,成人500ml,兒童20ml/kg快速靜滴或靜注。再用5%葡萄糖鹽水或生理鹽水維持,補液量視患者情況及尿量而定。待休克症狀明顯好轉後輸入3:1溶液(5%-10%葡萄糖液3份,生理鹽水1份)。輸液速度先快後慢。輸液量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和原心腎功能狀況而定。擴容治療要求達到:①組織灌注良好,神清,口唇紅潤,肢體溫暖,發紺消失。②收縮壓>90mmHg,脈壓差>30mmHg。③脈率100次份。④尿量>30ml/h。⑤血紅蛋白恢復至基礎水平,血液濃縮現象消失。
(2)糾正酸中毒:首次給5%碳酸氫鈉5ml/kg,可提高二氧化碳結合力4.5mmol/L,以後根據二氧化碳結合力測定結果調整用量。

(4)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套用:一般氫化可的松300-500mg/d或地塞米松20-40mg/d,療程1-3天。
(5)強心劑的套用:重度休克和休克後期或擴容後血壓不理想,考慮有心功能不全者,應及時給予快速強心劑,如毒毛花苷K或西地蘭,同時應給氧。
(6)DIC的治療:一旦確診DIC,應及早給予肝素治療,劑量為每次0.5-1mg/kg,每4-6小時靜注一次,使凝血時間(試管法)延長至正常的2-3倍,直至DIC完全控制方可停藥。如用肝素過量、出血明顯者可用魚精蛋白1mg對抗1mg肝素。
4.腦型菌痢的治療:如為混合型應與抗休克同時進行。
(1)脫水降顱內壓:用20%甘露醇每次1-2g/kg,快速靜注,每4-6小時一次,直至顱內高壓好轉後延長間隔時間,至停用。
(2)防治呼吸衰竭:
①保持呼吸道的通暢,及時吸痰、吸氧。
②呼吸興奮劑的套用(參見流行性乙型腦炎的治療)。
中藥治療
濕熱疫毒侵及腸道而成本病。夏秋季節,暑濕過盛,脾胃虛弱,如飲食不節或誤食不潔之品,或過食生冷,或過食肥甘厚味等損傷脾胃,人體抵抗力降低,濕熱疫毒乘機侵入胃腸,使濕熱內蘊或寒濕滯留,而致本病。本病的病位在於腸道。濕熱、疫毒、寒濕之邪壅滯腸中,使腸道氣血凝滯,傳導失司。氣滯則腹痛,里急後重。血瘀化膿則便膿血。急性痢疾多為濕熱疫毒蘊結腸中,表現為濕熱證候。
中毒性痢疾(稱為“疫毒痢”)乃疫毒內壅,熱邪灼盛,蒙蔽心包,引動肝風所致,甚者邪盛正虛,出現內閉外脫之危候。如果濕熱疫毒之邪上攻於胃,則胃不納食,成為噤口痢。慢性痢疾,遷延日久,正虛邪留,或時發時愈,形成休息痢。或濕熱傷陰,遂成陰虛痢。或脾腎兩虛,導致虛寒痢。有的也因飲食不當或受寒涼之邪,而致反覆發作,則可見寒熱夾雜證候。
治法:清熱涼血解毒。
方藥:白頭翁湯加減。

針灸治療

配穴:發熱配曲池、合谷;上腹痛配中脘;嘔吐配內關;里急後重配陰陵泉。
每天:1-2次,5-6天為1療程。
併發症

2、腸道外併發症:溶血尿毒綜合徵;呼吸系統可出現咳嗽、咯痰等,罕見有肺炎發生;類白血病反應;血小板減少症;關節炎。
護理評估
1、病史:患兒年齡、發病季節、平時健康狀況、有無不潔飲食史、痢疾病人接觸史腹瀉史。詢問大便的性質、次數、是否排粘液膿血便。有無高熱、驚厥表現。
2、身心狀況:重點檢查小兒神志、膚色、皮膚溫度及彈性、瞳孔、呼吸節律、血壓。了解家屬對住院有無顧慮、對現實的態度及對患兒健康的需要。
3、輔助檢查了解大便常規檢查結果是否有大量膿細胞、紅細胞及巨噬細胞。
護理措施


3、休克的護理:患兒取平臥位、注意保溫、密切監測病情。使用氨卞青黴素、頭抱哌酮等,應大劑量聯合靜脈給藥,對明顯尿少者,不宜立即使用腎毒性藥物,注意觀察藥物的副作用。用2:1溶液或低分子右鏇糖酐擴容並疏通微循環,待血壓回升後繼續輸液以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用5%碳酸氫鈉溶液糾正酸中毒。注意調節好輸液速度,速度過慢則休克難糾正,過快導致心衰、肺水腫。可加用西地蘭以維持正常心功能,記錄好出入水量。用山莨菪鹼(對呼吸衰竭伴微循環障礙者可選用東莨菪鹼)解除微血管痙攣,必要時可用多巴胺或間羥胺。有DIC者,用肝素抗凝治療。
4.腹瀉的護理:評估並記錄大便次數、性狀及量,正確估計水分丟失量作為補液參考。供給易消化流質飲食、多飲水,不能進食者靜脈補充營養。勤換尿布,使後及時清洗,防臀紅髮生。及時採集大便標本送檢,常規檢查標本應取膿血部分,細菌培養標本應取粘液微帶血部分(應在使用抗生素前、不可與尿混合),必要時用取便器或肛門拭子採取標本。

6.心理護理:保持環境安靜,護理病人時冷靜、耐心。主動向病人和家屬解釋病情,消除心理緊張和顧慮,使之配合治療並得到充分的休息。經常巡視病房,及時解決病人的問題。
7.健康教育:對家長及患兒進行衛生教育,講究飲食衛生,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提高保健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