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原國立中央研究院(1928年6月-1949年4月)是民國最高學術研究機構,直隸於國民政府。其任務主要有二方面:一是實行科學研究;二是指導、聯絡、獎勵學術研究。設有特任級院長一人,其下設行政、研究、評議三機構。
歷史
1928年6月中央研究院成立後,陸續按學科分科設定各研究所,到1937年抗戰發生時為止,已設立物理、化學、工程、地質、天文、氣象、歷史語言、心理、社會科學及動植物等十個研究所。理、化、工三研究所設在上海,其餘各所均設於南京,並在南京成賢街舊法制局內設立總辦事處(北極閣新址落成後,辦事處遷往新址辦公),以辦理全院一般行政事宜。抗戰期間,中央研究院各研究所分設於重慶、北碚、李莊、昆明四區。抗戰勝利後,數學研究所籌備處、物理研究所、化學研究所、動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醫學研究所籌備處、工學研究所、心理學研究所等八單位,暫設於上海,總辦事處及天文、地質、氣象、歷史語言、社會科學等五研究所,共六單位,設於南京。
中央研究院設院長一人,綜理全院行政事宜一人,承院長之命,處理全院行政事宜。研究所設所長務,並指導研究事宜。綜理所中央研究院的首任院長是蔡元培,繼任院長為朱家驊。總幹事先後為楊杏佛、丁文江、朱家驊、任鴻雋、傅斯年、葉企孫、李書華、薩本棟和錢臨照。
中央研究院設有學術評議會,為民國最高學術評議機構。1935年6月19日,成立第一屆評議會。1948年4月1日,中央研究院第二屆評議會第五屆年會選舉產生第一屆院士81人,其中數理組院士28人,生物組院士25人,人文組院士28人。
1948年12月,中央研究院開始向台灣搬遷。除總辦事處、數學以及歷史語言研究所較完整地遷台外,其餘各研究所大都留在南京和上海。在中央研究院81名院士中,遷至台灣的僅有凌鴻勛、林可勝、傅斯年、董作賓、李濟、王世傑、吳稚暉7人,在國外的有陳省身、李書華、趙元任、汪敬熙、胡適、吳大猷等12人,其餘五十餘人(除薩本棟等人去世外)均留在了大陸。1949年10月,中央研究院留在大陸的各機構都被中國科學院接收。
北京東路39號(原雞鳴寺路1號)是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以及地質研究所、歷史語言研究所和社會科學研究所所在地。
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現為中國科學院江蘇分院、江蘇省科學技術委員會、中共江蘇省科學技術工作委員會所在地。
總辦事處大樓坐北朝南,是一座仿明清宮殿式的建築。大門兩側及圍牆東側共建有三座方形攢尖頂警衛室,其風格與大樓一致。大樓建於1947年,由基泰工程司楊廷寶建築師設計,新金記康號營造廠建造。大樓高三層,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鋼筋混凝土結構,單檐歇山頂,屋面覆蓋綠色琉璃筒瓦,梁枋和檐口部分均仿木結構,漆以彩繪,清水磚牆,花格門窗,建築外形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
大樓建築平面呈"T"字形,入口處建有二層門廊及裝飾門套,經過穿堂來到後面突出部分,便是一座三層書庫;前樓西側建有小型演講廳,為學術活動場所;前樓中間部分採用內廊式布置,內廊南北兩側為辦公、科研用房。
地質研究所,位於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大樓的西北方,現為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和古生物陳列室所在地。
地質研究所大樓門朝東南,是一座仿明清宮殿式建築。樓前有兩層石階,石階之間有一座休息小平台,石階上部為一大平台,大樓就建在這個大平台上。大樓由基泰工程司建築師楊廷寶設計,朱森記營造廠承建。大樓建於1931年,依山而建,高二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面積約一千平方米,建築平面呈"凸"字形。單檐歇山頂,屋面覆蓋綠色琉璃瓦,梁枋及檐口部分為仿木結構,漆以彩繪。大樓前部,建有一座亭式門廊,兩側有欄桿,門廊雕樑畫棟。一樓中部設有地質標本陳列室,其餘為製作、資料、科研、辦公用房。在大樓東南角地下室內,建有鍋爐房。1932-1937年李四光曾在此主持工作。1951-1953年李四光曾擔任該所所長。
歷史語言研究所:位於中央研究院大院內總辦事處大樓的正北面,現為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設計
大樓為仿明清宮殿式建築,由基泰工程司建築師楊廷寶設計,六合營造廠承建。大樓建於1936年,高三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面積1700平方米。建築平面呈長方形,單檐歇山頂,屋面覆蓋綠色琉璃瓦,外牆上部為清水青磚牆,下部採用水泥仿假石粉刷。大樓2El'刁朝南,入口處建有一座仿木結構的單層門廊。在大樓的東西兩側,各闢有一個側門。大樓兩端為閱覽室和小型書庫,其餘部分為辦公、研究用房。
社會科學研究所:位於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大樓的東北面,現為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辦公樓。大樓建於1931年,高三層,人字頂,紅磚牆,坐北朝南,西南角有蔡元培先生題寫的奠基碑。
保護現狀
1993年,中央研究院建築群被列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