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弦樂器顧名思義:由弓與弦組成的樂器,是以弓擦奏琴弦而發音的弓奏弦鳴樂器。所以又稱為拉弦樂器。弓弦樂器一般多為竹木與絲弦的組合。由甲骨文看“樂”字:“ 絲”懸於木之上。在項陽《與中國弓弦樂器相關的幾個問題的探討》中說道:絲據考證在距今八千年左右的磁山——裴李崗文化,老官台——李家村文化中陶製紡輪紡錘就有存在。特別是在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河姆渡遺址中,則出土有骨棱、骨形器、木製絞紗棒、打緯刀,經軸以及陶紡輪等大批紡織工具,在一件骨匕上還陰刻有編織紋。從出土的蠶形圖像來看,當時可能已經有了紡織技術。稍候的錢山漾、梅堰、草鞋山等遺址中,則出土了綢片、絲絨、絲帶、麻布片等物,材料於品種呈多樣化。還應看到,作為最初的弦樂器,其弦可能是絲,也可能是動物的毛皮腸衣,植物的藤蔓纖維,這種現象在歷史上可以說是俯拾即是。最具代表性的是廣西與雲南等地尚存的竹筒琴,在竹筒上挑起竹絲為弦是最好的證明。
中國弓弦樂器的起源⒈肖興華先生認為:早期的弓弦樂器的產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彈撥樂器箏的基礎上經過改制和發展逐步形成的。它的形成大概有在公元八世紀之前。這是一種頗具代表性的觀點,即是將中國弓弦樂器有彈弦樂器箏演變而來的。
⒉項陽在《化石樂器“挫琴”的啟示》一文中認為:築是一種向弓弦樂器演變過程中的樂器,即過渡性樂器。在築身上完成了由擊弦到軋弦的重大轉變。它是弓弦樂器的先驅。
⒊高耀華在《二胡的源流》中對於弓弦樂器起源的看法是:我國的弓弦樂器的鼻祖乃是由弦鞀演變發展而成得奚琴,經過了一千多年的流傳和改進,逐漸形成了近代廣泛套用的各種類型的弓弦樂器。
⒋歐洲學者宋內拉認為:弓弦樂器源自印度。林謙三先生講到:哪裡都找不到弓擦法的起源,而只好歸之於印度吧
⒌在周菁葆的《胡琴的演變》一文中還提到一種觀點:弓弦樂器最早產生於阿拉伯半島,公元3000年,希伯來人就已使用阿拉伯人發明的“拉巴卜”了
⒍朱岱弘在《我國弓弦樂器源流》認為:我國的弓弦樂器產生於唐代,最早的弓弦樂器是用竹片來拉奏的。是彈撥樂器發展而來的。我國弓弦樂器將弓置於兩弦間拉奏的特點,是區別於各國弓弦樂器的重要標誌。
弓弦樂器在唐代(公元七世紀)開始出現,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但對於具有八、九千年的舞陽賈湖骨笛和兩、三千年以上的古琴、古箏,以及各類編鐘、編磬、笙、管、笛、簫等樂器來說,弓弦樂器可謂相當年輕。弓弦樂器雖然比吹奏樂器及彈奏樂器出現的晚,但其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從唐宋至今,由其是明清以來,弓弦樂器隨著各地區的地方戲曲和梆子戲的發展,以及人們不斷的創造,逐步繁衍出了各種各樣的弓弦樂器,以適應戲曲的伴奏要求。如梆子戲的"板胡",京劇的"京胡、粵劇的"粵胡"及越劇、錫劇的二胡等等。
據統計,弓弦樂器的發展卻非常迅猛,百餘年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體系,其成員有二胡、板胡、中胡、高胡、京胡、京二胡、以及各地流行的多種多樣的弓弦樂器,它們共同構成了中國傳統音樂之中的“胡琴家族”。現今已有五十多種弓弦樂器。
弓弦樂器的發聲原理是套用琴弓上的弓毛磨擦琴弦而發聲,演奏者將弓與弦放成直角,再以適當的速度和壓力拉動琴弦使琴弦振動。改變拉弓的速度或壓力,可以改變振幅而使音量產生變化。至於音高的變化,則是靠左手按弦,改變琴弦的振動長度而達成;而其音色的控制,主要取決於弓法(運弓技巧)及左手按弦的技巧,如抖音。
弓弦樂器的發音方式是依靠機械力量使張緊的弦線振動發音,故發音音量受到一定限制。 弓弦樂器一般以塗有松香的馬尾琴弓來摩擦琴弦以產生音響,另外也可以用撥奏的方法來演奏。弓弦樂器通常用不同的弦演奏不同的音,各種弓弦樂器都可以運用分弓,連弓,跳弓,斷弓,飛躍斷弓,撞弓和擊弓等特殊弓法來表現作曲家特殊的要求。也都可以使用弱音器來改變本來的音色。
弓弦樂器可以表現極強到極弱範圍很大的力度變化,可以製造各種濃稠和稀薄的音響效果。無論是合奏還是獨奏,都能發揮重要的作用。 弓弦樂器在古今的作曲家與演奏家的創作和演出中,演奏技巧和表現能力都日趨完美。
在古典音樂乃至現代輕音樂中,幾乎所有的抒情旋律都由弦樂聲部來演奏。可見,柔美、動聽是所有弦樂器的共同特徵。弦樂器的音色統一,有多層次的表現力:合奏時澎湃激昂,獨奏時溫柔婉約;又因為豐富多變的弓法而具有靈動的色彩。而弓弦樂器是弦樂器下的一種。
中國民族古典樂器中的弓弦樂器主要有二胡(南胡)、高胡(高音二胡、粵胡)、中胡(中音二胡)、四胡、板胡、京胡(胡琴)、革胡、低革胡(低音二胡)、椰胡、墜胡以及少數民族的艾捷克、馬頭琴、牛腿琴、馬骨胡、玎嘎那、納西胡琴等。
二胡是胡琴家族之一。琴筒由木或竹製成,一端蒙蛇皮,二根弦,竹弓,張弓尾夾於二弦之間拉奏。它的音色優美、柔和、表現力豐富。是民族樂隊中的樂器之王。現在的二胡已發展到大型協奏曲(如:長城隨想曲),甚至演奏現代派的音樂。
板胡屬弓弦樂器。因琴筒上蒙木板而得名。又稱梆胡、秦胡等,是梆子腔戲曲及其它若干北方戲曲、曲藝的主要伴奏樂器。它表面類似於二胡。板胡的音箱是椰殼或木製。面板用薄桐木板,琴桿用較硬的烏木或紅木,二根弦,馬毛。它音色明亮、高亢、清脆,特別富有鄉土氣息。是民族管弦樂隊中弓弦樂器組的一種特性樂器。它最適合表現熱烈、奔放、歡快的情緒。板胡曲《大起板》、《翻身的日子》等就充分運用了板胡特有的那種剛健潑辣的演奏技巧和它那明亮的音色,增添了音樂的陽剛之氣和鄉土氣息。
京胡最初也稱胡琴,是京戲的主要伴奏樂器。它是在胡琴的基礎上改制而成。它的琴桿、琴筒都是竹製的,琴桿置有千斤釣,筒口蒙蛇皮,用馬尾弓拉奏。據京劇界老藝人說,早期的京胡用軟弓子拉弦(就是弓毛鬆軟),十九世紀後才出現硬弓。而現在安徽、河南等省仍有人使用軟弓演奏。使用這種弓演奏,有一種特殊的碎弓效果,演奏技巧也是很高的,而硬弓的發音則剛勁、嘹亮。
高胡是廣東特性樂器之一,也稱粵胡。他的形質類似二胡,因此也有地區稱為二胡。實際上是根據二胡改革而成的。它的琴筒比二胡小,定音比二胡高四至五度,所以叫它高胡。它的外弦用鋼絲弦,內弦則用銅絲纏弦。演奏時兩腿夾持琴筒,以控制音量,減少沙音。高胡的音色秀麗、明亮、華美、飄逸,適合演奏抒情、華麗的樂曲。《春天來了》這首樂曲中充分發揮了高胡的樂器性能,清澈、明亮、華麗、抒情,生動地表現了山泉淙淙、鳥語花香的明媚春光,使人感受到了春的氣息。在大型民族樂隊中也用作高音弦樂器。也是廣東音樂中的主奏樂器。其樂曲有:《彩雲追月》、《步步高》、《雨打芭蕉》等。
中胡是在二胡的基礎上創製的。它主要為了加強樂隊中聲部表現力,是樂隊里中音聲部的弓弦樂器,也可用來獨奏,所以也稱中音二胡。中胡的琴筒比二胡大,琴桿比二胡長,構造與二胡相同。此樂器多用於合奏、伴奏,也用於獨奏。它是民族管弦樂隊中不可缺少的樂器之一。 它的音色較渾厚、廣闊飽滿,音色比較別致。《草原上》這首樂曲中就充分展示和發揮了中胡獨特的音色和技巧。
四胡是弓弦樂器的一種。蒙古族稱之為胡爾或四弦,它起源於古代奚琴。在清代《律呂正義後編》中還稱之為提琴,主要用於清代宮廷樂隊。在十八世紀以前已經流行於我國內蒙華北地區,是蒙 漢兩族人民常用的樂器。它主要用於京韻大鼓、西河大鼓、 天津時調、 湖北小曲、 紹興蓮花落、 二人台、 皮影、 戲曲等伴奏和民間器樂合奏。
它的琴筒是木製的,蒙蟒皮,琴桿用烏木或紅木製成。兩組弦(即四根),1 3弦為內弦,2 4弦為外弦,每組的音高相同。竹弓 馬尾分成兩股,分別夾在1 2弦和3 4弦之間,同時拉響兩根弦。四胡有大 小兩種之分,即大四胡和小四胡。大四胡多用於說唱音樂的伴奏,而小四胡多用於獨奏和民間器樂合奏,它的演奏方法與二胡大致相同,這種樂器由於結構特殊,音色特徵也別具一格。
革胡是一種音量較大,音域較廣的低音弓弦樂器,它是在二胡的基礎上參考西洋大提琴的演奏方式改革而成的。
它張有四條弦,設有指板,琴筒橫置,由於有指板,按弦極為方便,不僅能拉奏,還能撥弦彈奏。主要用於合奏,也可擔任彈奏。其空弦定音為CGDA。
墜胡是由小三弦改制的,又名墜琴或墜子,又叫二弦。這種樂器既能獨奏又能合奏,它的音域非常寬,聲音柔和,音量也比較大,與別的樂器有所不同的是它可以惟妙惟肖的模仿人聲、唱歌、講話,艾捷克甚至鳥獸的叫聲等等。流行於我國中部,是河南墜子、深澤墜子、山東琴書、呂劇、曲藝的主要伴奏樂器。
椰胡是黎族、漢族弓拉弦鳴樂器。史稱潮提,又稱小胡。形似板胡,音色渾厚,用以合奏或伴奏。流行於海南、廣東、福建等省。
艾捷克又名哈爾扎克是新疆維吾爾族擦奏(拉弦)弦鳴樂器。流行於中國新疆維吾爾族地區。有古老的多朗艾捷克、新型艾捷克和低音艾捷克等數種。 艾捷克音箱呈半球形,用木頭製成,一面蒙羊皮。解放後,對艾捷克經過改進,琴弦改用四根金屬弦,音量增大。此外,在音箱底部的鐵柱上安一月牙形琴座,便於固定在膝上演奏。艾捷克的音色柔和、優美,富有民族特色,是維吾爾族民族樂隊重要的拉奏樂器,可用於獨奏、伴奏及合奏
馬頭琴是中國少數民族--蒙古族弓弦樂器,因琴桿上端雕有馬頭而得名。馬頭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樂器,不但在中國和世界樂器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間藝人,牧民家中所喜歡的樂器,馬頭琴所演奏的樂曲,具有深沉粗獷,激昂的特點,體現了蒙古民族的生產、生活和草原風格。馬頭琴的優秀曲目很多,傳統的琴曲風格多樣,富於草原特色,曲調委婉,多是描繪自然風光或對馬的歌唱。如《朱色烈》、《涼爽的杭蓋》、《四季》、《蒙古小調》、《鄂爾多斯的春天》、《清涼的泉水》、《走馬》和《馬的步伐》等。
牛腿琴是侗族弓拉弦鳴樂器。因琴體細長形似牛大腿而得名。 牛腿琴侗語稱“果吉”。琴用杉木製成瓢狀,面上裝薄板構成共鳴箱。兩根弦,五度定音,琴弓一般用二胡弓。因其形似牛腿,琴端二角似羊角,又稱“牛巴腿”、“羊角弦”。演奏時琴身放在左手腕上,左右來迴轉動,演奏方法和姿態略似小提琴。或自拉自唱,或男拉女唱。多用於走時彈唱愛情歌曲,低音演奏,柔聲歌唱,別具韻味。婚禮上用此琴與琵琶合奏,傳達出熱烈喜慶的氣氛。
馬骨胡是壯族弓弦樂器,因琴筒以馬骨製作而得名。主要流行於廣西左右江一帶,多為壯族獨腳戲伴奏,亦可用於獨奏、器樂合奏、地方戲曲和說唱音樂伴奏,在民樂中也可作為高音樂器。馬骨胡相傳已有二百餘年歷史,最初用於節日串寨演奏,稱“游院”,亦即壯族民間器樂合奏“八音”的早期形式。演奏時,琴筒置於腿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馬尾弓在兩弦間拉奏。音色近似京胡並較之柔美。常用技法有前挫弓、後挫弓、小跳弓、頓弓、打音、倚音、滑音等。用於獨奏、八音樂隊合奏、莫倫說唱和壯劇伴奏。是八音樂隊的主奏樂器,在壯劇樂隊中也居領奏地位。
玎嘎那是傣族弓拉弦鳴樂器。是傣族張有一條弦的獨弦琴。 因琴筒蒙以筍殼為面,故漢稱筍殼琴。玎嘎那形制較小。琴桿木製,多使用椿木或柚木製成,全長僅30厘米,上端琴頭處橫設一軸,弦軸木或竹製。琴筒竹製,圓筒形,多使用當地生長的大龍竹製作,筒長12厘米、直徑8厘米,筒前口蒙以筍殼為面,筒後端敞口。面板上置竹製琴馬,張一條絲弦。琴弓用細竹拴以馬尾而成。
納西胡琴是納西族弓拉弦鳴樂器。因飾龍頭和琴筒較大,納西族又稱其為龍頭胡琴和大胡。形制較為古樸,音色柔和渾厚,用於“白沙細樂”和“納西古樂”。流行於雲南省 麗江納西族自治縣。較著名的樂曲有:《步步佳》、《十供養》、《水龍吟》、《到春來》、《一江風》和《山坡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