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播民族樂團

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是由1953年創立的原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和1949年創立的原中國電影樂團民族樂團重組整合而成的大型民族交響樂團。是中國廣播藝術團所屬電影交響樂團、廣播說唱團、廣播合唱團、廣播電聲樂團及廣播民族樂團五個分團之一。50多年來,這兩個舉足輕重的民族樂團演奏和錄製了幾千部集的電影、電視、廣播、磁帶、CD等等,為中國的廣播電影電視事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簡介

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中國廣播民族樂團

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是由1953年創立的原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和1949年創立的原中國電影樂團民族樂團重組整合而成的大型民族交響樂團。是中國廣播藝術團所屬電影交響樂團、廣播說唱團、廣播合唱團、廣播電聲樂團及廣播民族樂團五個分團之一。重組後的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擁有近百人的龐大演奏陣容,聲部整齊,樂器精良。演奏員技藝超群,年輕且充滿活力。每一位演奏家均畢業於國家重點音樂院校,再經過樂團嚴格的拉幕考試合格後獲得工作資格和演奏席位。多年來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一直是蜚聲海內外具有一流水準的演奏團體。

重組整合前的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和中國電影樂團民族樂團均是歷史悠久、成就卓著、影響深遠的國家級院團。原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在我國著名的指揮家、作曲家彭修文先生的積極倡導和不懈努力下,率先確立和奠定了以弓弦、彈撥、吹管和打擊樂為基礎的中國民族管弦樂隊基本構架,為此彭修文先生幾乎傾注了他的畢生心血。為使民族交響樂隊不斷的發展和完善,使之更加科學,彭修文先生等一批作曲家還創作了近千首民族管弦樂作品,為中國民族音樂的交響化作出了重大貢獻。當今中國廣播民族樂團的樂隊基本架構方式已經被海內外許多團體都廣泛參照或採用。原中國電影樂團民族樂團的前身為新影樂團民族樂團,後改為北京電影樂團民族樂團。以劉明源、胡海泉為代表的老一輩著名演奏家所特有的演奏風格是廣大聽眾所熟悉和津津樂道的。一些如《喜洋洋》、《紫竹調》、《翻身的日子》等著名作品也是從這裡飛向世界。

50多年來,這兩個舉足輕重的民族樂團演奏和錄製了幾千部集的電影、電視、廣播、磁帶、CD等等,為中國的廣播電影電視事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許多創作和演奏的作品已經成為本團和其他團體常演不衰的經典保留曲目。

在原兩團五十多年的藝術成就中,造就和湧現了彭修文、劉明源、胡海泉、張韶、俞良模、王國潼、劉森、王范地、簡廣義等著名演奏家。當前又有一批優秀的指揮家彭家鵬、張列,演奏家姜克美周東朝等日漸成熟,已逐漸為聽眾所熟知。

重組後的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嚴抓隊伍管理和隊伍建設,堅持每年一次的嚴格拉幕業務考核制度,將最優秀的演奏員選拔到最優秀的崗位上來。借目前樂團整體已具備了良好演奏狀態之機,我們推出了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民樂音樂季,這在中國內地是前所未有的。從2005年4月8日音樂季首場演出開始,每月演出一期,樂團將陸續邀請國內外最優秀的演奏家、指揮家和作曲家加盟精誠合作,把中華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精髓用交響化等形式向大家展示,同時與時俱進、相互交流、取長補短。為把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優秀樂團而不懈努力!

樂團實力

奧地利的維也納是歐洲乃至世界的“音樂之都”,能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出,是對音樂家、樂團莫大的肯定。據介紹,早在1957年,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參加了莫斯科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並榮獲金質獎章。此後的40多年,該團先後出訪20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多種形式的音樂會,受到廣泛讚譽。
進入新千年,中國廣播民族樂團連續兩年在奧地利維也納金色音樂大廳舉辦《龍年春節民族音樂會》、《新世紀中國民族交響音樂會》,獲得圓滿的成功。歐洲著名音樂評論家布拉威教授說:“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的樂團。”樂團應邀赴瑞士日內瓦,在聯合國大會堂和維克多里亞音樂廳舉行《聯合國文明對話年——中國民族音樂會》。4月,樂團應邀赴德國柏林、波茲坦、得累斯頓、漢諾瓦和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辦《中國民族交響音樂會》,獲得巨大的成功,為祖國和人民贏得了尊嚴和榮譽。
該樂團還先後為中國唱片總公司以及BMG、EMI、寶麗金等世界著名唱片公司錄製出版了數十個專輯唱片;為國內外電視台、廣播電台和多部電影故事片錄製了大量音樂;拍攝有大型文獻紀錄片《中國民族樂隊》;樂團錄製的《春江花月夜》榮獲首屆中國“金唱片獎”。

音樂家薈萃

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此次來泉共有80人,其中包括彭家鵬、姜克美、張方鳴、周東朝等一批在民族音樂方面卓有成就的音樂家。
彭家鵬是中國廣播民族樂團首席指揮,中國東方交響樂團藝術總監,烏克蘭國家交響樂團常任客席指揮,在國內外樂壇十分活躍。在最近舉辦的中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上,只要觀眾留心一下就能發現,大獎賽的首席評審就是彭家鵬。
姜克美是我國著名胡琴演奏家,被譽為“當代最傑出和最受歡迎的胡琴全才”,出版有《京風》、《中國板胡》、《胡琴輕音樂》等個人專輯唱片,並先後為20多家海內外電視台、電台錄製了大量的音樂節目和專題。
張方鳴是國內著名二胡演奏家,曾多次在日本、葡萄牙和中國台灣等地成功舉行獨奏音樂會和教學講座,並與新加坡華樂團、澳門中樂團等合作演出二胡協奏曲,出版有《張方鳴二胡獨奏專輯》。
嗩吶演奏家周東朝錄製有《金嗩吶》、《嗩吶金曲》、《望平川》、《東南西北》等個人獨奏專集。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曾在“華夏音符”、“神州樂壇”等欄目多次介紹他的演奏藝術。
泉州的高雅音樂演出不斷,自蘇幼敏小提琴音樂會、劉詩昆鋼琴獨奏音樂會成功舉辦之後,國家最高級別的民族樂團又要來泉獻演。究竟泉州人對民族音樂的興趣有多大,我們將拭目以待。

演出

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中國廣播民族樂團

中國廣播民族樂團與“布拉格之春”的邂逅
1939年首創,1946年正式舉行的“布拉格之春”國際音樂節是捷克一年一度的音樂盛會至今已有60多屆,也是歐洲乃至世界古典樂壇最有影響、水平最高的音樂節之一。對於世界上任何一位傑出的音樂家來說,“布拉格之春”國際音樂節都是一個永久的藝術展示的舞台。
在千枝吐綠,百卉爭榮的春天,布拉格的居民們將採集來的紫丁香七葉樹隨意地布置在街頭巷尾,點綴著整個城市。
來自世界上最高水平的交響樂團、室內樂團、以及所有偉大的音樂家們都聚集到這座美麗的城市,共同創造著“布拉格之春”璀璨的聲譽。它已經成為全世界的音樂家、樂評人和廣大樂迷嚮往的節日。
布拉格金碧輝煌的老市政廳斯梅塔那音樂廳,響起了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悠揚的樂聲。
斯梅塔那音樂廳是捷克著名的音樂殿堂,也是“布拉格之春”國際音樂節開幕式的演奏之地。偌大的音樂廳座無虛席,人們凝神靜聽,聆聽來自中國的民族音樂。
樂團獻上了《抒情變奏曲》、《流水操》、《達勃河隨想曲》、《夜深沉》等曲目,這些飽含中國民族風格,又極具現代感的樂曲,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具有深厚音樂素養的捷克人聽得如痴如醉,一曲完畢,全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演出結束後,熱情的觀眾仍不肯退場,紛紛起立鼓掌,樂團不得不加演兩首改編的世界名曲,立即引起觀眾的強烈共鳴,興奮的觀眾跟著節奏打起拍子,演出氣氛達到了高潮,盛況空前。
作為半個世紀以來的第一個訪問捷克的大型中國民族管弦樂隊,中國廣播民族樂團籍以中國典雅的管弦絲竹,恢弘的大呂黃鐘,為傳播優秀民族音樂文化,促進兩國人民的了解和友誼,推進世界文化藝術的交流與繁榮,作出了貢獻。同時也標誌著中國民族音樂真正走入了世界主流音樂圈。
中國廣播樂團將在北京展覽館劇場舉辦“來自《布拉格之春》的問候”大型民族交響音樂會,再現“布拉格之春”演出的盛況,展示民族音樂的輝煌和神韻。
音樂會的曲目很具吸引力,既張顯了現階段中國民族管弦樂的發展成果,又體現了中國民族管弦樂隊的兼容性和表現力。聽眾不僅可以領略到《流水操》、《達勃河隨想曲》等經典民樂曲的非凡魅力;亦可欣賞到抒情優美、朝氣蓬勃的《熱情變奏曲》和大氣磅礴、激昂炫技的《龍舞》兩首現代民樂作品。而《卡琳卡》、《幽默曲》、《行星組曲—木星》則充分挖掘了民族樂隊的潛力,開拓了表現空間和色彩。至於為本次音樂會而量身編配的捷克著名作曲家斯梅塔那的《沃爾塔瓦河》和德沃夏克的第九交響樂(第四樂章),是“布拉格之春”必演曲目,音樂會將按照“布拉格之春”的慣例分別在開始和結束演奏這兩首經典作品。它將給人們帶來一份來自波西米亞音樂國度的浪漫和驚喜。在一定意義上是“布拉格之春”音樂節的濃縮版。
執棒音樂會的是著名青年指揮家彭家鵬。他連續六年在音樂聖殿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的成功演出,受到國際音樂界的一致好評,被譽為“兼有小澤征爾和穆蒂的指揮風範”。彭家鵬出類拔萃的才華和豪放熱情的氣質將是音樂會最閃耀的亮點。

音樂季

2005年春暖花開時節,中國廣播藝術團所屬中國廣播民族樂又有新的舉措,將正式實行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演出音樂季制度。2005年音樂季的序幕從4月8日拉開,到2005年12月3日為止,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每月在北京音樂廳定期舉行一場純正的民族音樂會,作為2005年的文化大餐奉獻給廣大觀眾。音樂季將整體展現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以及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所代表的中國民樂五十年來發展的最高成就和最新成果。樂團將廣泛地與國內外知名的指揮家、演奏家合作,體現中國民族音樂豐厚的神韻和風格的多樣性。前兩場演出曲目日前已經敲定,首場為中國當代傑出的民族音樂大師彭修文作品音樂會,第二場為中國當代優秀作曲家劉文金、顧冠仁、譚盾唐建平、郭文景精品音樂會。指揮彭家鵬。
中國民族音樂“音樂季”的推出,在中國內地民樂界尚屬首次嘗試。音樂季的概念,是西洋音樂團體長期職業化發展探索的結晶,近年來,已為中國許多優秀的交響樂團在不同層次上、不同規模上所普遍採用。應當說在中國音樂季至今仍處於移植與摸索的階段。在這一時期,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果斷地率先在中國民族音樂領域採用促進團體發展的先進模式,既是一個新的嘗試,也是突破自我、追求走向職業化更高目標的一個具體行動。
作為當代中國歷史悠久、成就卓越、影響深遠的著名民族樂團,曾經為中國民族管弦樂隊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為提升中國民族音樂的品位、推動中國民族音樂走向世界開闢了廣闊的前景,在新的世紀、在市場經濟下,樂團吸取國內外一切成功經驗,積極探索,與時俱進地不斷發展,這就成為中國廣播民族樂團舉辦“音樂季”動因所在。經過一年多的中國廣播藝術團和中國電影樂團的整合,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已經磨合成一支百人組成的高水平的樂隊,並秉承了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五十多年來所形成的“典雅睿智、激情豪放”的風格。彭修文先生為中國民族音樂以及中國廣播民族樂團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首次音樂季,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將其作品音樂會作為開篇,既是對彭修文先生的最好紀念,同時也是表明樂團將沿著彭先生所開創的中國民族音樂交響化的道路走下去,在符合世界的潮流中彰顯中國民族音樂的獨特神韻。
中國廣播民族樂團的音樂季,不僅是中國民族音樂的一次盛會、一次集中展示,更是探索現代民族音樂團體發展模式的積極努力。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所嘗試的中國民族音樂“音樂季”,將和樂團五十年來所做出的諸多開創性的事業一起,為時代認可、為觀眾認可、為歷史認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