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大運河包括明清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 )、 浙東運河 、 隋唐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和浙東運河北起北京,南至寧波,途徑天津、河北、山東省、江蘇、浙江諸省市。隋唐大運河則以洛陽為中心,北到涿州,南到杭州,途徑現在的河南、安徽、江蘇、浙江、山東、河北諸省。2006年京杭大運河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時將浙東運河和隋唐大運河與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京杭大運河合併,名稱改為“大運河”。2014年6月22日,大運河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隋唐大運河
隋唐大運河是隋代統一南北以後,將以前已有的自然水道加上隋代開鑿的運河組成了一條自江南一直到洛陽的路上水道,主要目的是運送首都所需的物資。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向北到涿郡,向西到大興,向南到餘杭。隋唐大運河是世界史上最長的運河。唐代詩人皮日休作詩道:“萬艘龍舸綠叢間,載到揚州盡不還。應是天教開汴水,一千餘里地無山。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汴河懷古二首》)但是隋朝大運河在其後部分河段失去通航功能,被元世祖 忽必烈所修的京杭大運河(僅古邗溝、江南運河等河段與隋朝大運河有重合)取代。隋唐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南起杭州,北到北京,隋朝開鑿全長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個緯度,縱貫在中國最富饒的東南沿海和華北大平原上,經過浙江、江蘇、安徽、河南、山東、河北、北京七個省市,通達 黃河、 淮河、 長江、 錢塘江、 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在中國的歷史上產生過巨大的作用,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建築工程,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後經元朝取直疏浚,全長1794公里,成為現今的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利用了隋朝大運河不少河段,縮短了900多公里的航程。 自清末改漕運為海運,大運河才不再是國家經濟的大動脈了。
隋代的政治和軍事中心位於目前的中國 渭河平原,尤其是中原地區,在平定南陳期間,為了運兵南下,開始修建運河。待開皇九年(589年)三月平定南陳後,為了將江南的糧食和紡織品運送到北方,又陸續開鑿了數條運河。最終形成洛陽為中心,首尾相連的幾條運河。
隋文帝開皇七年(587年),隋為興兵伐陳,從今淮安到 揚州,開山陽瀆,後又整治取直,中間不再繞道射陽湖。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開通濟渠,工程西段自今洛陽西郊引谷、洛二水入黃河,東段自滎陽汜水鎮東北引黃河水,循汴水(原淮河支流),經商丘、宿縣、泗縣入淮通濟渠,又名汴渠,是 漕運的幹道。隋煬帝大業四年608年又開永濟渠,引黃河支流沁水入今衛河至天津,繼溯永定河通今北京。公元610年繼開江南運河,由今鎮江引江水經無錫、蘇州、嘉興至杭州通錢塘江。至此,建成以洛陽為中心,由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運河連線而成,西接大興,南通餘杭,北通涿郡,全長折今2700餘公里的大運河。
唐興,還都大興城,渭水猶不足用,高宗間,常就食洛陽。天寶元載,以韋堅為使治渠。乃占鹹陽,壅渭為堰,絕灞、滻而東,因古渠,過望春樓,注永豐倉下,復與渭合,二年而成,名曰廣運潭。是歲,渠漕山東粟四百萬石。天寶中,每歲水陸運二百五十萬石入關。
大運河為後世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在大運河修築成功和此後發揮作用的五百餘年時間之內成為溝通隋唐大運河沿線的重要政治、經濟、文化的紐帶。但在隋煬帝大業年間修建過程中過重的勞役加重了普通百姓的負擔,使得民怨沸騰,成為隋末民變的誘因之一。
京杭大運河
古代陸上運輸只能依靠人力和畜力,速度緩慢,運量又小,費用和消耗卻甚大。所以大宗貨物都儘量採用水路運輸。中國天然形成的大江大河大都是從西往東橫向流動的。但是在黃河流域歷經戰亂破壞,而長江流域得到開發以後,中國就逐漸形成了經濟文化中心在南方,而政治軍事中心在北方的局面。為保證南北兩大中心的聯繫,保證南方的賦稅和物資能夠源源不斷的運往京城,開闢並維持一條縱貫南北的水路運輸幹線,對於歷代朝廷就變得極其重要,明清兩代更在淮安府城(今淮安市淮安區)中心專門設立漕運總督和下屬龐大的機構,負責漕運事宜。在海運和現代陸路交通興起以前,京杭大運河的貨物運輸量一般占到全國的3/4。歷史上,京杭大運河在隋、唐、元、明、清時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延伸、擴寬,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江南一帶在全國農業發展地位不斷加強、物流需求日益加大所導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也對京杭大運河進行過多次疏浚。
歷史
從周至隋大運河始鑿於春秋末期。公元前486年 吳王夫差為了爭霸中原,利用長 江三角洲的天然河湖港汊,疏通了由今蘇州經無錫至 常州北入長江到揚州的“古故水道”,並開鑿邗溝(自揚州到江水,東北通過射陽湖,再向西北至淮安入淮河)。後來秦、漢、魏、晉和南北朝繼續施工延伸河道。 公元587年,隋為興兵伐陳,從今淮安到 揚州,開山陽瀆,後又整治取直,中間不再繞道射陽湖。煬帝即位後,都城由長安遷至洛陽,經濟要依靠江淮。605年,他下令開通濟渠。工程西段自今洛陽西郊引谷、洛二水入黃河;工程東段自滎陽縣汜水鎮東北引黃河水,循汴水(原淮河支流),經商丘、宿縣、泗縣入淮。通濟渠又名汴渠,是漕運的幹道。公元608年又開永濟渠,引黃河支流沁水入今衛河至天津,繼溯永定河通今北京。610年繼開江南運河,由今鎮江引江水經無錫、蘇州、嘉興至杭州通錢塘江。至此,建成以 洛陽為中心,由永濟渠、通濟渠、山陽瀆和江南運河連線而成,南通杭州,北通北京,全長2700餘公里的大運河。
唐宋兩代
唐、宋兩代對大運河繼續進行疏浚整修。唐時浚河培堤築岸,以利漕運纖挽。將自晉以來在運河上興建的通航堰埭,相繼改建為既能調節運河通航水深,又能使漕船往返通過的單插板門船閘。宋時將運河土岸改建為石駁岸纖道,並改單插板門船閘為有上下閘門的複式插板門船閘(現代船閘的雛型),使船舶能安全過閘。運河的通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北宋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為解決汴河(通濟渠)引黃河水所引起的淤積問題,進行了清汴工程,開渠50里,直接引伊洛水入汴河,不再與黃河相連。這一工程兼有引水、蓄水、排泄、治理等多方面的作用。在運輸組織方面,唐、宋都專設有轉運使和發運使,統管全國運河和 漕運。隨著運河通航條件的改善和運輸管理的加強,運河每年的漕運量由唐初的20萬石,逐淅增大到400萬石,最高達700萬石(約合今 11.62億公斤)。由於航運的發展和商業的繁榮,運河沿岸逐漸形成名城蘇州和杭州,造船工業基地鎮江和無錫,對外貿易港口揚州等重要城市。
元代
1194年,黃河在今河南武陽決口,灌封丘南下,奪 泗水,從今淮陰奪淮入海。元朝建都大都(今北京)。初期漕運路線,是由江淮溯黃河向西北至封丘(開封北)縣中礫鎮,轉陸運180里至新鄉入衛河,水運經天津至今通縣,再陸運至大都。這條運輸路線不僅繞道過遠,且要水陸轉運。1282年動工開挖濟州河,自今濟寧引洸、汶、泗水為源,向北開河150里接濟水(相當於後來的大清河位置,1855年黃河奪大清河入海)。濟州河開通後,漕船可由江淮溯黃河、泗水和濟州河直達安山下濟水。從濟水向北至天津的路線有二,一是由濟水入海,經 渤海灣至天津;一是由東阿旱站(東平北)向北陸運200里至臨清入今衛河。沿前一路線,漕船常遭海濤風浪之險,沿後一路線每遇夏秋霖潦,糧車跋涉艱難。於是在1289年,自濟州河向北經壽張,聊城至臨清開會通河,長250里,接通衛河。因為會通河位於海河和淮河之間的分水脊上,所以在會通河上修建了插板門船閘26座,並在濟寧設水櫃,南北分流,以調節航運用水,控制運河水位。會通河建成後,漕船可由濟州河、會通河、衛河,再溯白河至 通縣。1291~1293年,元朝從今通縣到大都開通惠河,建閘20座。從此,漕船可由通縣入通惠河,直達今北京城內的積水潭。至此,今天的大運河的路線走向才告初步形成。大運河建成後,元朝專設都漕司正、副二使,總管運河和漕運事宜。但因會通河航道窄淺,水源不足,年漕運量不到10萬石。
明清兩代
明、清兩代均建都北京,對 元朝大運河進行了擴建。明代整修通惠河閘壩,恢復通航;1411年擴建改造會通河,引汶水入 南旺湖,利用南旺湖地勢高的有利地形,修建南旺水櫃,十分之七的水北流,十分之三的水南流,解決了會通河水源問題,並增建船閘至51座。為使運河免受黃河泛濫的影響和避開 360里的黃河航程,明朝先後在1528~1567年和1595~1605年,自今山東濟寧南陽鎮以南的南四湖東相繼開河440里,使原經沛縣、徐州入黃河的原泗 水運河路線(今南四湖西線),改道為經夏鎮、韓莊, 台兒莊到邳縣入黃河的今南四湖東線,即韓莊運河線。此外,為保障運河通航安全,還修建了洪澤湖大堤和高郵湖一帶的運河西堤,並在運河東堤建平水閘,以調節運河水位。清朝於1681~1688年,在黃河東側,約由今駱馬湖以北至淮陰開中河、皂河近200里,北接韓莊運河,南接今裏運河,從而使運河路線完全與黃河河道分開。明清兩代規定運河漕船的載重量為400石。明朝漕船載重吃水不得超過3尺,年漕運量約400萬石。清代規定漕船載重吃水不得超過3尺5寸,年漕運量約400萬石。
1855年,黃河在河南省銅瓦廂決口北徙,在山東省奪大清河入海,大運河全線南北斷航。清朝後期和中華民國時期,曾幾度倡議治理運河,但均未付諸實施。
建國以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3年和1957年興建江陰船閘和楊柳青、宿遷千噸級船閘,開始了對古老的大運河的部分恢復和擴建工作。1959年以後,結合南水北調工程,重點擴建了徐州至長江段400餘公里的運河河段,使運河單向年通過能力達到近2000萬噸,並擴大了沿岸灌溉面積和排澇面積,確保里下河地區1500萬畝農田和800萬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取得了多方面的效益。
大運河濟寧以北河段,因水源不足,未能發揮航運效益。濟寧以南至杭州河段,已建成16座通航梯級,其中大型船閘12座。運河及其沿岸河流、湖泊已節節設閘控制,洪水期調泄,枯水期補給,江水北調工程已初具規模。徐州以南河段,船閘年通過船舶噸位已達1370餘萬噸,年貨運量達5500萬噸。為適應貨運任務的迅速增長,分流煤炭南運,濟寧至杭州段的運河擴建續建工程業已開始,將進一步浚深擴寬 航道,加建複線船閘,溝通運河至錢塘江的航道,擴大港口吞吐能力,使運河單向通過能力達到3500~4000萬噸,承擔起年運量1億噸的總貨運 任務。
河段
京杭大運河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組成的,全程可分為七段:(1) 通惠河:北京市區至通縣,連線溫榆河、昆明湖、白河,並加以疏通而成;
(2) 北運河:通縣至天津市,通縣至天津市,利用潮白河的下游挖成;
(3) 南運河:天津至臨清,利用衛河的下游挖成;
(4) 魯運河:臨清至 台兒莊,利用汶水、泗水的水源,沿途經東平湖、南陽湖、昭陽湖、微山湖等天然湖泊;
(5) 中運河:台兒莊至清江;
(6) 裏運河:清江至揚州,入長江;
(7) 江南運河:鎮江至杭州。
歷史作用
大運河充當中國漕運的重要通道歷時1200多年。清代中葉後, 山東 北運河淤塞。 道光五年 (1825年)江南糧米便改由海運至天津,再轉 北京 。1911年津浦鐵路通車,大運河就逐漸湮廢。到1949年前山東境內河段和中運河已不能通航。裏運河水位不穩,時常決堤成災。1949年後對裏運河進行了全面整治,興建船閘和節制閘,並開闢新河道使河湖分開。在裏運河的南段開闢瓦鋪至六圩港間的入江新航道,縮短了與江南運河間的航程。中運河也經過拓浚和改建。為便利 徐州 煤炭南運,沿微山湖西側辟了新航道。 江南 運河原由鎮江市區入江,由於河道狹窄淤淺,已改由諫壁口入江,在諫壁建有大型船閘控制水位。京杭大運河作為南北的交通大動脈,歷史上曾起過“半天下之財賦,悉由此路而進”的巨大作用。運河的通航,促進了沿岸城市的迅速發展。發展規劃
整個大運河,除北京到 天津、臨清到黃河兩段,其餘河段均已通航。正在規劃的 中國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實施後,大運河將是重要的輸水線路。已建成的江都水利樞紐工程和7個設在大運河上的梯級抽水站等配套工程,已能北調江水至隴海鐵路沿線;在江淮地區暴雨形成洪澇時,也能通過江都水利樞紐工程及時排澇入江,保證里下河地區66萬多公頃農田穩產豐收。隨著中國大陸 旅遊業的發展,大運河還將成為重要旅遊路線。現已開闢蘇州至杭州200多公里的大運河旅遊業務。浙東運河
浙東運河又名杭甬運河,是中國浙江省境內的一條運河,西起杭州市濱江區西興街道,跨曹娥江,經過紹興市,東至寧波市甬江入海口,全長239公里。運河最初開鑿的部分為位於紹興市境內的山陰故水道,始建於春秋時期。西晉時,會稽內史賀循主持開挖西興運河,此後與 曹娥江以東運河形成西起錢塘江,東到東海的完整運河。南宋建都臨安,浙東運河成為當時重要的航運河道。元代至清代,浙東運河重要性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暢通。直到近代,在新式交通方式的衝擊下,運河作用逐漸被取代。2002年,浙東運河全線進行改造,2007年底部分通航,2009年工程全部完成,但寧波段長時間無法貫通,至2013年年末方才通航。由於浙東地區地勢南高北低,河流多為南北向,因此,東西走向的浙東運河需要穿越多條自然河流。為維持不同區域的水位並使船只能夠通過水位不同的河段,運河中修建了許多碶閘和堰壩設施。這與數量眾多,形式各異的橋樑一起成為了浙東運河的特色,也成為了重要的運河遺產。
2013年5月,浙東運河被納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大運河項目的一部分。在此之前的2008年11月,作為京杭大運河的延伸段和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聯通的通道,浙東運河被列入中國大運河申遺項目,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並於2014年與京杭大運河和隋唐大運河一起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歷史
由於浙東地區水量充沛,因而修建運河較為容易,從而運河的修建過程常常並不見諸史料。據考證,浙東運河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的山陰故水道。根據《越絕書》載,山陰故水道起於范蠡修建山陰大城(大致相當於今紹興老城)東郭門,終於上虞東關練塘,長20.7公里。晉惠帝時,為滿足灌溉需要,由會稽內史賀循主持,修建從錢塘江東岸的西興至會稽城的西興運河。此後,這段運河與上虞以東運河以及姚江、甬江的自然水道形成了浙東運河。南北朝時,經過官方和民間的經營,運河的形制已經基本成型。唐代中葉,隨著江南運河沿線航運的日益繁忙,浙東地方官員主持疏浚浙東運河,增設堰碶設施,開挖新河道並疏浚鑑湖使之成為運河重要的水源。南宋定都臨安,宋金對立使得京杭大運河北部與江南聯繫中斷,因而浙東運河和江南運河一起成為南宋的生命線。加之 南宋重視對外貿易,而慶元府(今寧波)是當時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因而南宋政權格外重視對浙東運河的整修。南宋初年,宋高宗 趙構即徵發民夫修整浙東運河紹興及餘姚段。在整個南宋統治時期,浙東運河經過多次整飭,航運條件有了較大改善。據《嘉泰會稽志》,當時浙東運河在蕭山縣和上虞縣境內可通行二百石船隻,而山陰縣和姚江可通行五百石船隻。此時的運河航運條件和繁榮程度均達到極盛。
元明時期,官方對浙東運河的修繕和維護仍然在進行,使得浙東運河的航運一直不廢,但已不如南宋時的繁華。明代,浙東自然條件發生了變化。原先阻隔運河的錢清江窨塞,錢清南北堰拆除,因而蕭山、曹娥之間的水路不再有阻隔。隨著明代浙江各地海塘的建設和海塗的開發,運河沿線形成了湖泊密布的水系。清代,浙東運河日漸衰敗,運河沿線的驛傳多有撤併。據黃宗羲記敘,此時的浙東運河較大的船隻不過數十石,與南宋以百石記已不可同日而語。尤其是清末,隨著輪船和 杭甬鐵路的出現,浙東運河的作用逐漸被取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浙東運河經歷了數次整治,疏浚航道,同時新增附屬設施,以便利運輸和灌溉。
20世紀末,由於寧波港的開發,港口運輸成本日漸提高,重建浙東運河被提上議事日程。2009年,浙東運河改建工程完工。
作用
浙東運河在歷史上的作用可以大致分為航運、灌溉、漕運、水驛四個部分。航運
是浙東運河重要的功能。由於杭州灣潮水來勢兇猛,因而古代浙東船隻多取到浙東運河前往杭州。南宋時期,浙東運河曾經成為王朝對外貿易的重要通道。瓷器等出口產品通過浙東運河運往寧波,再通過海上 絲綢之路運往海外。日本、越南、高麗等地的產品也通過浙東運河運往京城。外國使節也往往從寧波登岸,再經由浙東運河前往臨安。明代,寧波成為接待日本貢船的唯一港口,貢品通過浙東運河前往京師。除了官方貿易之外,沿浙東運河的民間航運同樣發達。直到20世紀50年代末,浙東運河上的短程航運依然發達,20世紀80年代,隨著道路條件的改善,運河在航運方面的作用方才被較大程度地取代。
灌溉
浙東運河的一大重要任務為灌溉運河兩岸的耕地。西晉時修建的西興運河,其最初的用途即為灌溉。南朝時設定堰埭4座,唐代元和十年(815年)運河官塘得到修築,浙東運河蓄水排澇的功用得到完善。從宋代至明清,歷代修繕運河河網蓄泄設施,使得運河的閘壩節制系統較為完善。
漕運
浙東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漕糧徵發地區,因而浙東運河承擔了漕運的重要任務。唐代,運河設施即納入官辦,漕糧自浙東運河到達西興之後,渡過錢塘江,經由京杭大運河運抵京城。南宋時,浙東鹽米和各種物資大量由浙東運河運往臨安,而福建所運漕糧也自海路登岸,經由浙東運河運往臨安。元代實施漕糧海河聯運,寧波設立漕糧海運管理機構,浙東運河運輸的漕糧經由寧波(時稱慶元)港轉為海運。直到明代,經由浙東運河的漕運仍然較為發達。清代鹹豐年間再行海漕,運河漕運功能始廢。
水驛
浙東運河的另一項重要功能是作為驛道存在。運河的起點西興曾設立西興驛,途徑浙東運河轉發各地來往紹興、寧波、台州的公文。同時還設有遞鋪,負責郵政事務。[宋代,沿運河曾設定12處驛站,明代有所裁撤,清代 乾隆二十年後保留西興驛,其餘各縣設驛。光緒三十二年,近代郵政建立,遞鋪遂取消。宣統三年,清帝退位,驛站全部撤消,但運河仍然保留一定的郵政功能,直至鐵路和公路的普及。
由於浙東運河的作用,尤其是在漕運和海外貿易方面的作用,以 浙江大學陳橋驛教授為代表的一些學者認為,“中國大運河”應當包含浙東運河。
重要遺存
浙東運河沿線保留了大量相關文化遺蹟。其中包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近20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眾多,主要為水利設施,橋樑及其他相關設施。此外,運河沿岸也分布著一些受運河影響的古鎮。水利設施
由於地理條件的原因,浙東運河必須穿過多條自然河流。為維持水位的穩定,並造福兩岸農業,浙東運河沿線設定了大量水利設施,主要由堰壩和閘門組成。運河幹流和支流中重要的堰壩有位於杭州市蕭山區的永興閘、位於上虞境內的曹娥堰、梁湖堰、通明堰、清水閘,位於餘姚境內的斗門閘、雲樓下壩和位於寧波市轄區內的西渡堰。
永興閘俗稱龍口閘,位於西興,距蕭山縣治10里,為浙東運河西起點。原為堰壩,萬曆十五年改為閘,用於阻擋錢塘江潮水。今存遺蹟。
曹娥堰位於曹娥江西岸,距紹興府城90里。原為閘,今存堰壩。目前設升船機。
梁湖堰位於曹娥江東岸,溝通曹娥江和四十里河,歷史上曾多次遷移。現址位於梁湖鎮外梁湖村,由於杭甬運河改建,此堰壩已不再使用。
通明堰位於上虞豐惠鎮,附近有北堰和南堰,今存遺址。
清水閘位於上虞蒿壩鎮,南宋嘉泰年間建清水閘橋,下設斗門,此後歷代重修。
斗門閘位於餘姚市,記載見於南宋,老閘現存但已不再使用,1983年建升船機,與老閘一起反映運河水利設施的演進。
下壩位於餘姚市,又名大江口壩,距餘姚縣城40里,溝通十八里河和姚江,曾為明代寧波至紹興的必經之路。今存遺址,後建有升船機。
西渡堰又名大西壩,位於寧波市鄞州區,始建於宋代,今址建於明代正統年間,聯通姚江和西塘河,是古代明州城進京的重要通道,至今保存完好。
目前,這些堰壩被列入浙江省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中的“錢塘江與運河運口水利航運設施”、“曹娥江運口水利航運及服務設施”、“通明堰遺址群”、“驛亭——五夫水利航運設施”、“清水閘及管理設施”、“姚江水利航運設施及相關遺產群”等項目予以保護。
古纖道
纖道是運河縴夫行走的道路,在浙東運河各個河段均有分布,但集中位於蕭山和紹興市境內。浙東運河纖道始建於唐元和十年(815年),全長近百里,其中以錢清板橋至上謝橋的全長7.5公里的纖道保存較為完整。浙東運河纖道具有單面靠岸和雙面臨水兩種形式,後者又可分為實體纖道和石墩纖道。雙面臨水纖道中常見哥一定距離設定橋樑用於船隻通行,有“白玉長堤”之稱。
目前,位於紹興市境內錢清鎮板橋至柯橋街道上謝橋的纖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蕭山纖道、紹興漁後橋纖道、紹興皋埠纖道、上虞纖道被納入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古橋
餘姚通濟橋浙東運河上古橋眾多,且橋樑形式多樣。主要的橋樑形式有半圓拱、七折邊拱、馬蹄型拱、立交橋以及其他類型的橋樑。不少橋樑被列入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在此之中,紹興市境內的部分橋樑以紹興古橋群的名義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八字橋位於紹興市越城區,始建於南宋,現存橋樑加固於1982年。橋樑跨越三條河道,兩側各設兩條落坡。
太平橋位於紹興市,始建於萬曆四十八年,重修於鹹豐八年,為單孔拱橋與八孔石樑橋結合。橋下設有棧道,這種形式被認為是中國早期立交橋的代表。
廣寧橋位於紹興市,始建於北宋,重修於明萬曆年間,為紹興現存最長的單孔七折拱橋。
涇口大橋位於紹興市柯橋區,由三孔馬蹄形拱橋和三孔石樑橋組成,現有橋樑重建於清代宣統年間。
通濟橋位於餘姚市,目前橋樑重建於清代雍正年間,為二墩三跨石拱橋,以大主跨而聞名,曾有“浙東第一橋”之稱。
古鎮
浙東運河沿線的許多城鎮都與運河密切相關。運河經過的城池有蕭山、山陰、會稽、上虞(舊治)、餘姚、慈谿(舊治)和寧波,各城池大都曾設定水門,以便利船隻出入。隨著現代城市建設,運河沿岸城鎮舊有的風貌多已不存在。但一些古鎮由於未經充分開發而保留下來。
西興古鎮是浙東運河的西端起點,基本定型於明代。其中有為數眾多的“過塘行”經營運河運輸業務。
慈城古縣城是原寧波府慈谿縣縣治所在地,始建於唐開元二十六年,保存了典型的江南縣城格局。
其他遺蹟
西興過塘行位於西興,承擔人貨中轉業務。出現於明代萬曆年間,清末民初最為繁榮,曾有72家半, 抗日戰爭時過塘行衰敗,目前部分建築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鑑湖位於紹興,開挖於東漢,曾經承擔運河蓄水泄洪的重要功能。南宋以後由於開墾,湖區面積逐漸萎縮,這一功能不復存在。
平橋水則碑位於寧波,建於明代,石碑沒入水中,上書一“平”字,是寧波河網的水位觀測設施。
申遺
申遺概述
2011年大運河保護和申遺工作會議獲悉,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正式出爐,會議由國家文物局主辦,大運河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承辦。 國家 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長方茂田,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袁秋年,水利部建設與管理司副巡視員肖向紅,省文物局副局長劉謹勝出席會議,國家文物局文保司司長關強主持會議。全國65項遺產點入選申遺預備名單
2014年,“中國大運河”將正式向 聯合國 教科文組織提交申遺報告,經過多次論證、現場考察和集體評審,形成了專家推薦的大運河申遺預備名單,共包括132個運河遺產點和43段河段,其中遺產點有65個立即列入項目和67個後續列入項目;河段有31個立即列入項目和12個後續列入項目。
2013年8月前完成全部申遺
據介紹,大運河既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象徵之一,也是世界運河史上的里程碑,被國際工業遺產保護委員會在《國際運河古蹟名錄》中列為最具影響力的水道。涉及8個省( 直轄市 )35個地市的大運河遺產整體申報世界遺產,關係到整箇中華民族的利益。
2006年, 國務院 將京杭大運河整體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次在國家層面明確了大運河作為文化遺產的價值和法律地位。
據了解,按照2014年申遺成功的要求,我國要在2012年9月將申報文本提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預審,在2013年8月前完成全部申遺準備工作並接受專家評估考察。
預備名單
大運河申報 世界文化遺產 預備名單第一部分:立即列入項目
一、遺產點(共65項)
【北京】
1、 昆明 湖及繡漪閘
2、廣源閘、高梁閘、澄清上閘(含萬寧橋)、澄清中閘(含東不壓橋)
3、南新倉
4、平津上閘
【天津】
1、天妃宮遺址
【河北】
1、紅廟村金門閘
2、馬廠炮台及軍營遺址
3、捷地分洪設施(含捷地分洪閘、乾隆御書《捷地、興濟壩工紀事詩碑》、清代憲示碑、1933年德國西門子啟閉機)
4、東光碼頭沉船遺址
5、連鎮謝家壩
6、華家口夯土險工
7、鄭口挑水壩
8、油坊碼頭遺址及險工
【 山東 】
1、德州蘇祿王墓
2、德州四女寺樞紐
3、臨清片區(磚閘、會通閘、臨清閘、鰲頭磯、臨清運河鈔關)
4、東昌府運河大小碼頭
5、阿城鹽運司
6、濟寧樞紐(天井閘、堽城壩遺址、金口壩)
7、南旺樞紐(戴村壩、十里閘、邢通斗門遺址、徐建口斗門遺址、運河磚砌河堤、柳林閘、寺前鋪閘、上泉古泉群、南旺分水龍王廟遺址)
8、濟寧東大寺
9、會通河節制閘群(含23座閘:戴灣閘、土橋閘、梁鄉閘永通閘、李海務閘、周家店船閘、七級下閘、七級上閘、阿城下閘、阿城上閘、荊門下閘、荊門上閘、陶城鋪閘、戴廟閘、安山閘、靳口閘、袁口閘、通濟閘、仲淺閘、師莊閘、棗林閘、南陽閘、利建閘)
10、通惠閘
11、微山縣乾隆御碑
【 河南 】
1、含嘉倉遺址
2、回洛倉遺址
【 安徽 】
1、柳孜運河碼頭遺址
【江 蘇 】
1、龍王廟行宮(不含御碼頭和御馬路遺址)
2、窯灣鎮歷史街區
3、雙金閘
4、清江大閘
5、清口樞紐(洪澤湖引河堤防:臨湖堤、圈堰;濟運設施:濟運壩、塘河遺址;御黃束清設施:御黃壩、御黃二壩、束清壩、束清二壩、御壩及其順水堤、臨清堤;中運河堤壩:中運河北岸縷堤、中運河南岸縷堤、中運河頭壩、中運河二壩、中運河三壩;黃河故道堤工:黃河北岸格堤、縷堤、黃河南岸縷堤、汰黃堤、順黃壩堤;裏運河舊道堤壩:裏運河左右堤遺址、蓋壩、頭壩、二壩、三壩、四壩、五壩;轉水墩:康熙舊大墩、新大墩、乾隆新大墩;碼頭三閘:惠濟正越閘、通濟正越閘、福興正越閘;御製重修惠濟祠碑)
6、洪澤湖大堤(包括險工、救生樁、水志、信壩、碑刻等)
7、吳公祠
8、鎮水鐵牛(高良澗鐵牛、邵伯鐵牛、三河鐵牛、高家堰鐵牛、馬棚灣鐵牛)
9、瘦西湖
10、普哈丁墓
11、兩淮都轉鹽運使司衙署(僅門廳)
12、揚州鹽業歷史遺蹟
13、盂城驛
14、邵伯古堤
15、邵伯老船閘
16、邵伯碼頭 17、清晏園
18、總督漕運公署遺址(不含 博物館 )、淮安府衙正堂、鎮淮樓
19、豐濟倉遺址
20、清江浦樓
21、淮安鈔關遺址
22、天寧寺行宮(含重寧寺)
23、西津渡古街
24、清名橋歷史街區
25、盤門
【浙江】
1、分水墩、落帆亭(不含杉青閘)
2、長安閘
3、南潯鎮歷史街區
4、杭州鳳山水城門遺址
5、杭州富義倉
6、洋關舊址
7、通益公紗廠舊址
8、杭州拱墅運河歷史街區(橋西歷史街區、杭州小河直街歷史街區)
9、水利通判廳遺址(含乾隆御碑)
10、西興過塘行及碼頭
11、清水閘(不含管理設施)
12、永豐庫遺址
13、寧波水則碑
14、寧波慶安會館
二、河道(共31項,其中需要細分的14段河段用*註明)
1、通惠河段主線
2、玉河故道
3、長河
4、北運河段主線*
5、南運河段主線*
6、會通河段主線*
7、小汶河
8、中河段主線*
9、淮揚運河段主線*
10、寶應宋涇河
11、寶應明清運河故道
12、高郵明清運河故道
13、邵伯明清運河故道
14、古邗溝故道(邗溝東道,揚州城區段)
15、鎮江城區運河故道
16、常州城區運河故道
17、無錫城區運河故道
18、現京杭運河無錫至蘇州段*
19、蘇州城區運河故道
20、現京杭運河蘇州至吳江段*
21、江南運河吳江-嘉興-杭州段*
22、杭州中河-龍山河*
23、頔塘東段(平望-南潯,含頔塘故道)*
24、浙東運河主線*
25、衛河(永濟渠)段主線*
26、通濟渠—滎陽故城段
27、汴河遺址商丘南關碼頭遺址段
28、汴河遺址百善老街及柳孜碼頭段
29、汴河遺址宿州段
30、汴河安徽泗縣-江蘇泗洪段*
31、淮河口段*
第二部分:後續列入項目
一、遺產點(共67項)
【北京】
1、永通橋(含御製通州石道碑)
2、通運橋
3、匯通祠
4、什剎海
5、白浮泉
【天津】
1、十四倉遺址
2、石家大院
【河北】
1、朱唐口險工
2、泊頭清真寺
3、大名府故城
【山東】
1、德州碼頭(含碼頭、德州倉儲)
2、會通河古橋(月徑橋、迎春橋)
3、臨清舍利寶塔
4、河隈張莊明清磚官窯遺址
5、聊城山陝會館
6、太和橋
7、漕井橋
8、濟寧河道總督府遺址
9、台兒莊月河段古碼頭群
10、濟寧浣筆泉遺址和泉林
【河南】
1、雲溪橋
2、合河石橋
3、枋城堰遺址
4、百泉和衛源廟
5、滎陽故城
6、北宋東京城遺址
7、洛口倉遺址
8、商丘古城
【安徽】
1、柳孜鎮遺址
2、花石綱遺址
3、濉溪縣百善鎮運河河道遺址剖面
【江蘇】
1、宿遷大王廟
2、清江清真寺
3、 揚州 城遺址
4、茱萸灣古閘
5、高郵南門大街歷史地段
6、平津堰遺址
7、鎮國寺塔
8、鎮江虎踞橋
9、常州飛虹橋
10、常州文亨橋
11、常州新坊橋
12、常州廣濟橋
13、蘇州下津橋
14、蘇州上津橋
15、蘇州吳門橋
16、蘇州滅渡橋
17、吳江三里橋
18、吳江安民橋
19、吳江安德橋
20、寶帶橋(蘇州)
21、十里亭
22、無錫黃埠墩及西水墩
23、蘇州覓度橋水文觀測站
24、吳江古纖道
【浙江】
1、長虹橋(嘉興)
2、拱宸橋(杭州)
3、廣濟橋(杭州)
4、長安鎮歷史街區
5、嘉興文生修道院和嘉興天主教堂
6、杭州運河古橋(隆興橋、歡喜永寧橋、桂芳橋)
7、龍山閘舊址
8、三塘五壩遺址
9、八字橋(紹興)
10、大小西壩
11、紹興曹娥江兩岸堰壩遺址
12、虞余運河水利航運設施(含五夫長壩及升船機、驛亭壩、西陡門閘壩遺址)
二、河道(共12項)
1、陶城鋪運河
2、儀揚運河
3、子嬰減河
4、丹徒河
5、古新河
6、餘杭塘河(倉前—杭州)
7、永濟渠遺址
8、百泉河
9、通濟渠—洛河隋唐洛陽城段
10、通濟渠—洛河洛口段
11、汴河遺址北宋東京城段
12、汴河濟陽鎮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