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中國歷史上有四大京,分別是東京汴梁,西京長安,南京建康,北京幽州。
東京汴梁汴梁是開封在元明時代的稱呼。
開封建城距今已近3000年。現在的開封城垣,是清代的開封府城,也是解放前的河南省城。這是河南現存規模最大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也是全國著名的中州古城,是我國僅次於南京城牆的第二大古城垣建築。相傳在2000多年前,周文王之子畢公高,曾經在此築城。而“開封”之名始於春秋,是鄭莊公取“開拓封疆”之意而得名的。戰國時,魏惠王將國都遷到這裡,定名“大梁”。五代梁太祖建都開封,改名“東都”。後漢、後周、北宋均沿稱“東京開封府”。金滅北宋後,改東京為“汴京”。元明時代,開封又曾稱為“汴梁”和“北京”。因此,開封素有七朝古都之美譽。
開封市位於河南省中部偏東,是黃河沖積扇平原的尖端。東臨商丘地區,西連省會鄭州市,南接許昌市、周口地區,北靠黃河,與中原油田隔河相望。總面積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362平方公里。
遠在新石器時代早期開封一帶就有人類活動。夏朝(公元前21世紀至前16世紀),夏第七世帝杼遷都於老丘(今開封市東約22公里),至12世胤,歷經六世約157年。春秋時期,公元前743年至前701年,鄭莊公在開封城南朱仙鎮古城村築“啟封”城。戰國時期,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從山西安邑遷都今開封市所在地,時稱大梁。公元前225年,秦滅魏,置碭郡,立浚儀(大梁)、啟封兩縣。兩漢景帝元年(前156年),因避漢景帝劉啟之諱,改啟封縣為開封縣。東魏在開封設定梁州。北周滅北齊後改梁州為汴州。公元712年,開封縣治移置汴州城內與浚儀縣同廓。公元907年,後梁建都開封,升汴州為開封府,號稱東都。後晉、後漢、後周相繼建都開封。公元938年稱開封為東京。公元960年,後周禁軍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定都開封,建立北宋。北宋開封人口達150萬,不僅是國內經濟、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萬國鹹通”的國際大都市。公元1126年金攻陷開封,改開封為汴京。公元1214年金朝遷都開封。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設河南江北行中書省於開封。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棣為周王駐藩開封。明代,開封經濟繁榮,號稱“八省通衢”、“勢若兩京”。公元1642年,李自成攻打開封,明軍扒開黃河,開封城遭破壞,城中37萬人,僅剩3萬餘人。清代設開封府,清末開封闢為商埠,民族資本工業興起,先後創辦了機械、兵器、麵粉、火柴、菸草等工廠。民國期間,開封為河南省會。
1948年10月24日開封解放,同年11月6日成立開封特別市人民民主市政府,12月23日改稱開封市人民民主市政府。建國初期,開封為河南省會;1954年10月省會遷鄭州,開封為省轄市。1982年開封被國務院首批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開封歷史悠久,名人眾多,如蔡邕、蔡文姬、蔡漠、阮籍、崔顥、鍾嗣成、王延相等。這裡地勢低洼,湖泊眾多,號稱"北方水城",名勝古蹟眾多,以鐵塔、龍亭、相國寺、繁塔、延慶觀、禹王台、包公祠、朱仙鎮岳飛廟等為最著名。
開封地處豫東平原、黃河下游大沖積扇南翼,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年平均氣溫14.24°C-14.50°C之間,無霜期213-215天,年均降雨量670毫米,林木覆蓋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遊玩開封的最佳時節莫過於9、10月間,天氣溫和,降水量適中,還能觀賞盛開的菊花。
西京長安
長安簡介
我國古都之首。西安的舊稱,古代中國鼎盛時期(強漢、盛唐)的都城,意為“長治久安”。長安與開羅、雅典、羅馬並稱“世界四大古都”。
漢高帝五年置縣,七年,定都於此。此後西漢、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都定都於此,東漢、三國·魏、五代·唐皆以此為陪都。西漢末綠林、赤眉,唐末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也曾建都於此。漢唐時代,又是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中心。西漢時城內有專為外人而設的居住處。唐時僑居的外人,來自亞洲各地,遠至波蘭、大食,多時數以百萬。
古都長安
1、歷史地位:
長安,意為“長治久安”,現今西安城的舊稱,是我國七大古都之首。
是古代中國鼎盛時期(強漢、盛唐)的都城,與開羅、雅典、羅馬並稱“世界四大古都”。從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10世紀左右,先後有13個朝代或政權在長安建都及建立政權,歷時1100餘年。
自公元前約11世紀至公元9世紀末,長安曾長期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並歷來為地方行政機關——州、郡、府、路、省的治所。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將長安改為“西安府”,並在唐長安城皇城的基礎上,修建了城牆,奠定了今日西安城區的風貌。
2、漢唐長安:
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置縣,七年,定都於此。
漢長安是在秦鹹陽遺址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史記》:“漢長安,秦鹹陽也”,張衡《西京賦》云:西漢長安“乃覽秦制,跨周法”,《三輔黃圖·序》也云:“武昭,治鹹陽,因以漢都”。
《舊唐書 地理志》說:“京師,故秦之鹹陽,漢之長安也。”秦鹹陽從惠文王以後,就不斷向南擴展,在渭河以南修建了章台、興樂宮、甘泉宮、信宮、阿房宮及七廟等建築。劉邦奪得天下後,經婁敬、張良等的勸說,建都長安。修繕秦的興樂宮而改為長樂宮,在秦章台基礎上建未央宮。即漢長安城是在秦都鹹陽基礎上建立的,說明在都城選址上是漢承秦制的。 漢朝宮闕均在今西安市漢城保護區內,位於北二環以北,而漢代的武帝文帝景帝陵墓,在今鹹陽市境內。
此後西漢、東漢(獻帝初)、西晉(晉愍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皆定都於此,東漢、三國·魏、五代·唐皆以此為陪都。西漢末綠林、赤眉,唐末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也曾建都於此。漢唐時代,又是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中心。西漢時城內有專為外人而設的居住區,唐僑居的外人,來自亞洲各地,遠至波斯、大食,多時數以萬計。
隋開皇二年(582)在漢長安城東南建新都大興城,入唐後改稱長安,仍為都城,僅作了局部修建和擴充。唐長安城周長達35.56公里,面積約84平方公里,是現在西安城面積的9.7倍,漢長安城的2.4倍,北魏洛陽城的1.2倍,隋唐洛陽城的1.8倍,元大都的1.7倍,明南京城的1.9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公元447年所修君士坦丁堡的7倍,公元800年所修巴格達的6.2倍,古代羅馬城的7倍。至盛唐,長安為當時規模最大、最為繁華的國際都市。
唐長安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達到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唐長安的人口中,除居民、皇族、達官貴人、兵士、奴僕雜役、佛道僧尼、少數民族外,外國的商人、使者、留學生、留學僧等總數不下3萬人。當時來長安與唐通使的國家、地區多達300個。唐的科技文化、政治制度、飲食風尚等從長安傳播至世界各地。另外,西方文化通過唐長安城消化再創造後又輾轉傳至周邊的日本、朝鮮、緬甸等國家和地區。唐長安成為世界西方和東方商業、文化交流的匯集地,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大都會。
唐長安城由外郭城、宮城、皇城3部分構成,總面積80多平方千米。外郭城平面長方形,東西長9721米,南北寬8651.7米,周長36.7千米。每面有3座城門,除南面正門明德門為5個門道外,其餘皆為3個門道。宮城位於廓城北部中央,平面長方形、南北1492米,東西2820米。中部為太極宮(隋大興宮),正殿為太極殿(隋大興殿)。東為皇太子東宮,西為宮人所居的掖庭宮。皇城接宮城之南,有東西街7條,南北街5條,左宗廟,右社稷,並設有中央衙署及附屬機構。
長安城以寬達155米的朱雀大街為中軸線,11條南北向的大街和14條東西向的大街,把外郭城劃分為100多個整齊劃一的里坊。
3、長安遺址:
故城有二:漢城築於惠帝時,在今西安市西北,周圍二十五公里;隋城築於文帝時,號大興城,包有今西安城和城東、南、西一帶,周圍三十六公里。
唐昭宗天佑元年(公元904年)遷都洛陽後,因城中民房大半被拆毀,就舊城北部改築新城,即今西安城。解放後,對漢隋二城遺址,都進行了考古發掘。
南京建康 六朝古都,三國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先後在此建都,六朝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原名金陵。秦置縣,名秣陵。東漢建安十七年 (212),孫權在此築石頭城,改稱建業。西晉統一,仍名秣陵。太康三年 (282),分秣陵北另置建鄴縣。後避愍帝司馬鄴諱更名建康。東晉南朝相承不改。故城在今江蘇南京市。
建安十三年,諸葛亮出使江東,對孫權說:“秣陵地形,鐘山龍蟠,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孫吳建國,遂以為都。城周二十餘里。東傍鐘山,南枕秦淮,西倚大江,北臨後湖(玄武湖),處天然屏障之內。東晉南朝沿以為都,分置建康、秣陵二縣,城區範圍擴為東西南北各四十里。中心為宮城(台城)。北面白石壘(白下)、宣武城、南琅邪郡城,西面石頭城,西南冶城、西州城,東南東府城,南面丹陽郡城,都屯有重兵。地居形勝,守衛堅固,遂為六朝政治中心。
《隋書·地理志》稱:“(建康)小人率多商販,君子資於官祿,市廛列肆,埒(等)於二京(長安、洛陽)。”秦淮河上流方山置埭,有破岡瀆東接江南運河,以通吳會。秦淮兩岸手工業作坊和商業廛肆星羅棋布。著名手工業產品有“百鍊鋼”、“羅紋錦”等多種。商業廛肆有百貨俱全的“大市”,還有紗、谷、鹽、花、草和牛馬等專門小市。碼頭經常停泊數以萬計的中外商船。手工業、商業非常發達,物資充足,交通便利,建康又成為六朝經濟中心。 建康還是六朝文化中心。東晉時期,達官貴族雲集於此,談玄論道。南齊竟陵王蕭子良在雞籠山開“西邸”,廣延名士高僧,研討文化異同。鍾嶸的《詩品》、蕭統的《文選》、沈約的《四聲》(已佚)、劉勰的《文心雕龍》以及范縝的《神滅論》等名著,也都是在這裡完成的。
孫吳時期,佛教已傳到建業。南朝建康寺院達到五百餘座,僧尼十餘萬人。寺院建築金碧輝煌,壁畫光彩奪目,雕塑精美生動。佛教文化在此得到長足的發展。
繁華時的建康,人口達二十八萬戶。梁末侯景之亂,城市遭到破壞,人口大量散亡,始呈蕭條景象。陳時又加修葺。開皇九年 (589),隋兵滅陳,除石頭城(作為新置蔣州治所)外,把建康所有宮苑城池夷為平地。建康從此毀滅。
辛棄疾曾有一首詞的題目就叫《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中的建康與上文意思相同。
北京幽州古九州及漢十三刺史部之一;隋唐時北方的軍事重鎮、交通中心和商業都會。據《周禮·職方》載,“東北曰幽州”。其範圍大至包括今河北北部及遼寧一帶。周武王平殷,封召公於幽州故地,號燕。戰國時,燕與其他六國並為七雄。秦始皇滅燕,在燕地置漁陽、上谷、右北平、遼西、遼東等郡。漢高祖時分上谷置涿郡;此外又設燕國。漢武帝設幽州刺史部,部刺燕地諸郡國。武帝開邊,置玄菟、樂浪等郡,亦屬幽州。東漢時,轄郡、國十一,縣九十。幽州治所在薊縣,治所薊縣,故址在今北京市城區大興縣西南部的廣安門附近。轄境相當於今北京市、河北北部、遼寧南部及朝鮮西北部。 魏晉以後,幽州轄境日漸縮小,至北魏時僅領燕、范陽、漁陽三郡。隋煬帝大業初罷州置郡,故改幽州為涿郡。唐武德元年(618)復為幽州,天寶元年(742)改為范陽郡,乾元元年(758)又為幽州。州治薊縣。另有范陽縣,本幽州或范陽郡屬縣,大曆四年(769)後為涿州治所,故治即今河北涿縣,與此不同。
幽州原是河北平原北端陸路交通的樞紐。隋大業四年(608)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通黃河,北達涿郡;七年,隋煬帝楊廣乘龍舟自江都(今江蘇揚州)經黃河入永濟渠,至涿郡;同年,又動用江淮以南民夫、船隻運黎陽(在今河南濬縣東南)、洛口(在今河南鞏縣東北)諸倉米至涿郡,“舳艫相次千餘里”。由於永濟渠的鑿通,運河的終點涿郡又成為北方水陸交通的中心。
隋唐時,幽州的軍事地位十分突出。隋煬帝在涿郡築臨朔宮作為行宮,大業七年後三次用兵高麗,都以涿郡為基地,集結兵馬、軍器、糧儲。唐貞觀十八年(644)出兵高麗,分水陸兩路,陸路也以幽州為後方大本營。唐代中期,東北諸族勢力強盛,先天二年(713)置幽州節度使於此,以控制奚、契丹等族。天寶元年改為范陽節度使,兵力九萬餘人,約占全國十節度使兵力的五分之一。天寶末,安祿山身兼范陽、平盧(治柳城郡,今遼寧朝陽)、河東(治太原府,今山西太原西南晉源鎮一帶)三節度使、河北道採訪處置使,即以范陽為根據地,發兵反唐,掀起“安史之亂”。乾元二年(759)史思明自立為燕帝,以范陽為燕京。廣德元年(763)改范陽節度使為幽州節度使,史朝義部下李懷仙降,唐即授為幽州節度使;時平盧已沒於北族,惟存平州(今河北盧龍),平州城內駐有盧龍軍,幽州節度使遂兼領盧龍節度使。此後或稱幽州,或稱幽州盧龍,或只稱盧龍。幽州為安史亂後長期不奉朝命割據一方的河北三鎮之一。直至五代後梁乾化三年(913)十二月為晉王李存勗所滅,割據達一百五十年之久。天福元年(936),後晉石敬瑭以幽薊十六州割讓契丹,次年契丹以幽州為南京。據房山雲居寺石經題記,安史之亂前幽州城內有白米行、屠行、油行、五熟行、果子行、炭行、生鐵行、磨行、絲帛行等,行是當時經營同類行業的組織,可見當時幽州商業和手工業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