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由於文藝復興時代及其後的寫實主義藝術觀的影響, 中世紀美術曾在很長時期內沒有得到人們的充分認識,甚至稱為“黑暗時期”而加以否定。從19世紀開始,西方史學家們才開始重新認識和評價中世紀美術。在20世紀,中世紀美術成為美術史研究的重點之一。許多現代美術史學者分別從不同的角度,運用不同的方法,對各種中世紀美術風格進行深入的觀察和解釋。他們的研究越來越充分地揭示出中世紀美術所獨具的美學特徵及其在西方美術發展史中的地位和意義。
早期基督教美術(公元1世紀——5世紀)
公元313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頒布米蘭敕令,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並宣布這一曾經長期遭到羅馬帝國鎮壓的新宗教為國教。這時的羅馬帝國已處於分崩離析的前夜,基督教作為下層人民的信仰和意識,為結束古羅馬的千年帝國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取得了合法地位之後,又作為統治者的工具來控制人民的思想。早期基督教藝術就反映了這個過渡時期的一些典型特徵。
基督教在公元1世紀開始秘密流傳於羅馬帝國的疆域。因為處於非法地位,信徒們只能在私人宅邸內舉行宗教儀式,這種早期的秘密宗教場所被稱為"民古教堂"。後來為了逃避官方的搜查,這種儀式便轉移到一種公共地下墓窟,這種墓窟是用於合葬基督徒的,在墓窟的天頂和牆壁上畫滿了各種聖經題材的壁畫,因此它成為早期基督教藝術的寶庫。這種形式主要流行於羅馬城區,如羅馬的普里斯拉地下墓窟,約建於公元3世紀,其聞名於世的是天頂壁畫《善良的牧人》。這是早期基督教藝術最常見的的題材,在造型手法上還繼承著古典的傳統,形象準確而逼真。基督肩托羔羊站立,生氣勃勃,線條簡明流暢,使人聯想到古希臘瓶畫,四周的圖案暗示出基督教最重要的象徵十字架。
基督教合法化之後,它的集會和儀式便回到了地面上,也開始興建正式的基督教堂。但基督教沒有自己的建築傳統,只好借用羅馬現成的建築形式。羅馬有一種常見的公共建築,平面呈長方形,中廊較寬,兩旁有列柱分隔出過廊,平時供市民集會使用,稱為"巴西里卡"。基督教徒把它直接搬用過來,在一端加上祭壇,並飾以宗教題材繪畫,這種形式為以後的西方基督教堂的樣式定了基調。
拜占庭美術(公元5世紀——15世紀)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遷都拜占庭,即今天土耳其的伊斯坦堡,改稱君士坦丁堡。公元4世紀,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分為東、西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仍以羅馬為都城,而君士坦丁堡就成為東羅馬的國都,史稱拜占庭帝國。拜占庭帝國一直存在至1453年。而西羅馬帝國卻在公元5世紀被來自東方、北方的日耳曼人、汪達爾人等遊牧民族所滅。相比之下,東羅馬帝國受"蠻族"破壞較少,經濟、政治都比較穩定、繁榮。而且,東羅馬的主要疆域正是古代希臘文化發達的中心地區,昔日羅馬帝國的強盛之勢也在這兒留下了蹤跡,因此在拜占庭的藝術中可以明顯看到古希臘羅馬傳統的強大影響。而且早期基督教藝術與拜占庭藝術之間沒有明顯的界線,直到6世紀,東羅馬人與西羅馬人的藝術也並沒有顯著的不同。所以說在這之前,東、西兩個地區對早期基督教藝術都有貢獻。從君士丁大帝開始,羅馬帝國的政治中心就開始向東遷移,這種遷移當然也涉及到文化,直到查士丁尼皇帝時(527-563)才停止,這時的君士坦丁堡不但在政治上超過西方,而且也成為藝術上的中心 。
拜占庭帝國的基督教文化是政教合一的產物,為宗教和王權服務。皇帝是當然的教會領袖,他不僅代表世俗權力,也象徵神的意志,因此體現這種精神的拜占庭藝術形象總是威嚴莊重、動人心魄的。嚴格程式化的藝術形式經高度提煉和簡化,更賦予形象以穩固、永恆的精神。拜占庭的神像必須在天神與君王之間取得統一,皇帝有權干涉教會,不讓教會利用神像過分地顯示自己的力量,9世紀的反偶像運動就是這種鬥爭的結果。偶像問題的鬥爭開始於公元726年,當時由於皇帝發布公告,禁止一切宗教製作偶像,使偶像與反偶像之爭延續了100多年。皇帝和東方行省的人民堅持反偶像,他們認為偶像會使宗教變為迷信,主張將宗教藝術變為抽象的象徵,以植物或動物象徵宗教人物。贊成偶像崇拜的是僧侶和西方行省的人民。這種爭論在教理方面牽涉到耶穌、人性與神性間的雙重關係。在政治和社會方面,鬥爭的根本問題在於政教雙方對權力的爭奪。
拜占庭的建築主要繼承羅馬風格,早期教堂建築主要沿用羅馬陵墓圓形或多邊形的平面結構和萬神廟式的圓穹頂。穹頂結構被加以變化,形成由大小不同的穹頂連續構成開闊高大的內部空間的特殊樣式。到拜占庭帝國的中後期,四邊側翼相等的希臘十字式平面取代了圓形、多邊形形式,成為教堂布局的主要模式,穹頂被沿用下來,成為控制內部空間和外部形象的主要因素,聖索菲亞大教堂是拜占庭藝術中最輝煌的成就之一。聖·索菲亞(Hagia Sophia)就是聖智慧的意思,這個教堂建於公元532-537年,是在532年君士坦丁堡暴亂中被燒毀的聖索菲亞教堂的廢墟上重建的。教堂在構思和技術上受羅馬萬神廟的影響很大,產要部分是一個巨大的半圓穹頂,東西兩頭連線著兩個半圓穹頂每個半圓左右兩端又接上更小的半圓穹,南北兩邊則是圓拱形牆體,下面由兩層列柱和厚實的牆體支撐,列柱後面又有側廊,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高大寬闊、氣勢磅礴而又節奏分明的內部空間。首先,它的平面結構、窗間壁柱外的飛梁仍能使我們想起巴西利卡式的特徵。其次,圓頂是在4個拱門之上,上面整個圓頂的重量都經過4個拱柱傳達到4個角的方塊柱上,而拱門下的牆並沒有負擔重量的功能。拱門上方的圓是圓形和三角形的中間體,是方的門與圓的頂的過渡,它可以使圓頂建得更高、更輕、更經濟。從這兩點上說,拜占庭的聖索菲亞教堂混合了東方與西方、過去與末來的結構,是一個氣魄雄偉的混合建築。我們從中能充分體會到圓頂在宗教建築中的心理功能。圓頂似乎是浮在教堂上方,下面有一圈窗子,中堂兩邊牆壁上也都開著窗,光線與圓頂的組合,仿佛造就了一個光芒萬丈的天堂。再加上那些閃亮的鑲嵌畫,仿佛使人置身在一個非現實的幻景里。15世紀土耳其人入侵後,把該教堂改成清真寺。
鑲嵌畫在拜占庭藝術中占有特殊的地位,這種以小彩色玻璃和石子鑲嵌而成的建築裝飾畫,成為教堂內部裝飾的主要形式。它最早出現在公元前3000年蘇美爾人的藝術中,當時使用的是小塊石膏,在古希臘羅馬則使用大理石。拜占庭鑲嵌畫以玻璃為主要材料,這是因為它能反射出強烈的光彩,好像是小型的反射鏡一樣排列在一起形成一片非物質的閃光幕簾,達到一種虛無縹緲的效果。這時期最著名的鑲嵌畫在義大利拉文納的聖維他爾教堂。蠻族藝術和加洛林文藝復興(公元5世紀——11世紀) 義大利文藝復興者把12、13世紀到他們時代之間的藝術稱為"哥德式"。他們認為那都是"蠻族"哥特人所作,事實上,這種藝術可以說與哥特人沒有多少關係。但是,哥德式藝術卻無疑是整箇中世紀藝術發展的一個頂點。它開始於建築方面,而後才逐漸波及到雕刻和繪畫。縱觀整個哥德式藝術,它的發展重點是從追求建築的效果而轉向繪畫的效果的:早期哥德式雕刻和繪畫都是巨大建築的一部分,而晚期的建築和雕刻則追求平面裝飾性的效果,不再追求結實和簡潔的處理。
哥德式藝術開始於法國巴黎及其附近的地方,確切地說開始於1140-1144年路易七世的掌璽官蘇熱重修聖德尼教堂之時,而後才開始波及全歐洲。這次改建首次系統地套用了以肋穹結構為基礎的新建築體系,這套體系經歷了隨後百餘年的發展,到13世紀中葉趨於成熟。聖德尼教堂內部有雙層迴廊,但這並不使內部顯得擁擠,相反,細長的拱門、肋架和支持拱頂的圓柱使其格外通暢、輕巧。這種輕巧首先表現在彩色的玻璃窗已擴大到整面牆,其次是內部結構在形體上優雅而富有韻律。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建築師在玻璃窗外面修了一道扶牆,於是拱頂向外的衝力就被分擔了。當時所有土木工程的支持重點都集中在這些扶牆上,由於負重區域被挪到教堂外部,內部也就更為輕巧、空曠了。在聖德尼教堂中體現出一種不同的於以往的思想和精神,這種精神就是強調嚴謹的幾何形造型和對於明亮光線的追求。蘇熱在修建教堂工程中就一再強調這兩點,他認為比例的協調感就是美的根源。
由於 加洛林王朝重視恢復古典文化 在宮廷羅致了文人學者整理古籍,著書立說,自然也促進了書籍插圖藝術的發展。它在風格上力圖恢復古代的寫實手法,在構圖、造型和人物的精神狀態上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充分顯示了“宮廷派”繪畫所具有的寫實技巧。不僅如此,查理大帝統治時期,還模仿當時的拜占庭風格,建築和修繕了很多精美的宮殿與教堂,因此,加洛林王朝的教堂大多是以拜占廷建築為樣本的“巴西利卡”式建築。這些建築,充分地體現和發展了羅馬式的建築藝術風格,開創了建築史上羅馬式藝術風格的時代。應該說,查理大帝是從維護封建統治的角度來做這些工作的,然而,也恰恰是他的這些努力,在中世紀歐洲這個歷史上的“黑暗時代”里,為中世紀新的文化形態的形成,做了奠基性的工作。儘管中世紀的加洛林文藝復興更多地是對被毀壞文化的初步恢復,並且這種恢復又局限在宗教僧侶的狹小圈子中,而且還是為基督教所利用,但是,不可否認,它的出現,讓中世紀剛剛脫離開原始文化臍帶的日耳曼等“蠻族”感受到了人類古典文化的光芒並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延續了歐洲文化的生命。
羅馬式美術(公元11世紀——12世紀)
最豐富、最有地方色彩、最具有創新觀念的羅馬式建築風格在法國有生動的表現。南部圖魯茲省的聖賽爾南大教堂是我們討論羅馬風格的第一個例子。它和這時一些朝聖教堂一樣,建在朝向西班牙北部聖地亞哥的路線上。從平面上看,聖賽爾南部比奧托帝國的聖米迦勒教堂更為複雜也更為統一,它的平面圖是一個經過強調的拉丁十字架的形狀,重心在東部的一端。這也表明教堂的功能是用來容納眾多的善男信女,而不是給修道士修行的,從另一側面上反映出宗教的繁榮發展。教堂內部由立柱隔成許多個方形的小單元。在邊廊盡頭的塔樓和中堂里眾多穹頂進一步反映出它的羅馬式風格特徵,然而它只是羅馬式風格的開始,真正羅馬式風格的形成以英國杜勒姆教堂的建成為標誌。杜勒姆教堂在蘇格蘭和英格蘭邊界北部,它始建於1093年,雖然它的平面設計較為樸實,但是中堂卻是聖賽爾南教堂的3倍,這意味著它的拱頂必須更能負重。教堂東邊的拱頂完成於1107年,西邊的拱頂完成於1130年,它們架在有三層樓高的中堂上,這種設計可以容納更多的信徒。教堂內部由立柱隔成許多小長方形單元而不是以前的方形單元。中堂上的每個拱券與拱券之間有兩個"X"型的設計,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肋拱。它顯然是穩定穹頂的骨架,於是肋拱間的天花板可以非常薄,這樣一方面減少了天花板的承重,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它的堅固性,而且在頂上一邊可以加一個氣窗。這種肋拱的出現以杜勒姆教堂最早。早完成的拱頂是圓形,後完成的拱頂是尖形,顯然這是由建築師不斷改進嘗試的結果。作為代表性的羅馬建築還有德國的聖基列阿達教堂、義大利的比薩教堂。值得注意的是著名的比薩斜塔作為教堂的塔樓是與教堂的主體工程截然分開的。
羅馬式藝術復興的另一個顯著特徵就是石雕的復興,因為此前除了一些小型的金屬雕刻以外幾乎沒有什麼大的石刻,浮雕也都比較淺,稍微大型的雕刻傑羅的十字架也只是木雕而已。羅馬式石雕的復興最早發生在法國西南部和西班牙北部,也就是在通向聖地亞哥朝聖的路上。石雕的復興與朝聖的行程關係很密切,它們多分布在教堂的外部用來吸引、引導善男信女們。和羅馬式建築一樣,石雕在1050-1100間50年的快速發展,深深體現了當時人們對宗教的狂熱.在聖賽爾南教堂至今仍保存著當時的石雕,表現的是一個傳福音者,與早期的淺浮雕相比,它們更具有三度空間感。其粗獷、沉重的風格,顯然是為了吸引遠處的視線。結實的形體、古典的氣魄,都反映出羅馬晚期雕刻的影響。羅馬式教堂廣泛使用雕塑裝飾,在教堂正立面通常有一塊半圓形的凹進去的空間,俗稱"拱角板",這裡往往安裝一塊最大的浮雕構圖,取材於"最後的審判"。法國奧頓教堂上的這塊浮雕很有代表性,作為審判者的耶穌在構圖中央占有很顯著的位置,圍著他的是一個象徵榮譽光輝的橢圓圖形,左邊描繪的是接受善者入天堂的情景,右邊是天使為罪人衡量善惡比重把他們趕入地獄的場面,下面一層是復活的人們。人物都被誇張和變形,拉長的比例、細小的頭部、不自然的動態、恐怖的面部表情構成了中世紀藝術特有的造型。
在工藝品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哈斯廷之戰·諾曼入侵者渡過海峽》(1070-1080)。這是為紀念諾曼國王威廉占領英格蘭而製作的亞麻布羊毛刺繡。掛毯描繪了威廉征服英格蘭的過程。作品將故事性的敘述和裝飾趣味融合在一起。掛毯的主要部分用兩條長框線起來,上面有純裝飾性的圖案,下面是陣亡的戰士和馬匹。儘管是一件工藝品,但它仍能反映出和當時手抄本插圖一致的繪畫風格。以輪廓線來表現運動,在輪廓線中以鮮明、平塗的顏色填滿,於是畫面上的三度空間的感覺就減低成平面的重疊。這種抽象、明朗和新鮮的感覺是羅馬式藝術所特有的。從這件作品中,可以看到英格蘭傳統繪畫風格如何演變為一種"羅馬式"的盎格魯-諾曼風格,它也是這個時代極其難得的一件世俗題材的作品。
意義
中世紀美術是西方文化的特殊表現形式之一。它改變了希臘美術、羅馬美術的傳統,並在發展中逐漸形成自己的形式和內容體系,成為特定時期人們生活、觀念、思想、感情的特殊形式的表現。總的說來,中世紀美術屬於基督教美術。作為宗教信仰和神學的表達形式,這種藝術不注重客觀世界的真實描寫,而強調所謂精神世界的表現。為此,它往往以誇張、變形,改變真實空間序列等多種手法來達到強烈表現的目的。在這一總的特徵下,中世紀美術各種風格之間又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拜占庭美術以其東方式的裝飾性和抽象性與歐洲藝術分立而自成體系,並在約1000年的發展中始終保持著自己的獨立性。愛爾蘭-撒克遜和維金美術、奧托美術、加洛林美術、羅馬式美術和哥德式美術則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歐洲美術發展的不同時期,相繼以各自獨特的風格在美術史上占有其一席地位。 建築的高度發展是中世紀美術的最偉大成就。在中世紀,各種形式的大型宗教建築在各地大量修建。作為歷史紀念碑的許多拜占庭教堂、羅馬式教堂、哥德式教堂都在藝術上和工程設計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隨著大教堂的建設,雕刻、鑲嵌畫、壁畫也在不同時期獲得了不同形式的繁榮;中世紀藝術家的大量優秀雕刻和繪畫包括鑲嵌畫作品在大教堂內外創作出來。插圖畫和各種小型藝術也是中世紀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在中世紀曾獲得相當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