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史
第一階段:美蘇爭霸
·太空:冷戰引發的一個挑戰
兩大政治體系對立的大國總是試圖尋找不冒任何軍事對搞的風險而置對方於死地的方法,“太空競賽”便是兩個超級大國施展技術、意識形態和政治手腕而無軍事衝突風險的戰場……
·前蘇聯遙遙領先
前蘇聯工程師位通過新的成就向世界宣傳展現他們的國家以及共產主義理想。這使前蘇聯成為第一個太空大國,同時也鞏固了其第一大技術領先國家的地位……
·美國全體總動員
1961年5月25日,甘迺迪在國會向世界宣布:“美國將在十年之內致力於將人送上月球,並將其安全送返地球。”這對於當時還沒有把人送上太空的美國來說可謂是驚人之舉……
·前蘇聯混亂的月球戰略
這個階段,前蘇聯並沒有準備將人送上月球。在過去厚厚的榮譽記錄下,前蘇聯拒絕相信美國的阿波羅計畫將會取得實質性的勝利。然而,前蘇聯還是認識到了阿波羅計畫的巨大進展……
·美蘇太空爭霸進入白熱化
探月競賽最終的結果是只有美國有能力將載人飛船發射到其他行星,前蘇聯則停留在地球跟前。當然,美國經過12年追上了前蘇聯,奪取了太空競賽的最後的獎牌……
世界航天大國的航天計畫
·布希宣布新航天計畫
美國目前的太空計畫主要內容是登月和探索火星。軍事目的是這類重大航天項目不可缺少的內容。其實,登月和探索火星本身就是軍事實力的一種象徵……
·俄羅斯推出新航天計畫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不僅無力支撐蘇聯時代的航天體系,甚至連正常的航天套用都已經無法維持,其主要太空活動,還是集中在商業發射和套用衛星兩個方面……
·日本出台長期航天計畫
日本的航天事業長期受到體制羈絆,幾家機構各管一片,缺乏合力,太空飛行器也頻頻出現各種問題……
·印度將在七年內實現載人航天計畫
印度最大的航天研究機構―印度航天研究組織主席馬德哈文.耐爾2004年稱,印度將在6至7年內實現載人航天。”……
·歐盟實施伽利略計畫
歐盟在火星探測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方面,都做出了自己的一套東西。這主要是出於歐洲對於自身獨立性的重視……
第二階段:群雄並起
·法國:第一個打破美蘇壟斷
法國在航天技術發展中具有獨特的地位。戰後,法國政府對航空航天技術給予了高度重視。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法國已經成為歐洲僅次於英國的第二大航空航天技術已開發國家……
·日本:亞洲新勢力
隨著日本本國工業整體水平的迅速提升,以及日本國家政府政策的隱性改變,日本的航天業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在綜合實力方面居世界前列……
·英國:歐洲的另一個航天技術中
英國的航天技術發展是通過研究固體探空火箭和液體彈道飛彈來進行的。二戰後,英國航空航天技術也有了一定的基礎,通過一部分從德國取得的技術,英國開始了自己的航天之路……
·印度:第三世界的生力軍
在第三世界國家裡,印度的空間技術甚至在世界範圍有著重要的地位。印度不僅製造出了自己的多種套用衛星,而且在運載火箭的開發方面也具有較高的水準……
第三階段:全球合作
·阿爾法國際空間站合作項目
1993年12月,以美國為首的“自由”號空間站和俄羅斯“和平”2號空間站的基礎上聯合建造“阿爾法”國際空間站(現稱“國際空間站”)……
·中巴資源衛星合作項目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是以我國為主研製的第一代傳輸型地球資源衛星,其主要任務是用先進的空間遙感技術,為調查、開發、利用和管理國土資源服務,其成果可廣泛套用於農、林、牧、水利等國民經濟眾多領域……
·歐美聯合木星探測
美航空航天局(NASA)和歐空局(ESA)合作研究的“卡西尼—惠更斯”土星探測器經過6年半35.2億公里的飛行,預計將於6月11日飛過土星的衛星—“月亮女神”,在7月1日同土星“見面”……
·俄歐航天合作邁出歷史性步伐
俄歐航天部門2005年1月19日在莫斯科簽署了有關開發、製造並套用運載火箭的長期合作協定。俄聯邦航天署署長佩爾米諾夫與歐洲航天局局長多爾丹在協定上籤字……
·中歐合作“雙星計畫”
我國首次和歐洲空間局合作的地球空間雙星探測計畫,昨日開始了有效載荷系統的聯試工作。這意味著我國醞釀六年的第一個國際空間探測計畫“雙星計畫”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
·印歐合作月球探測
歐洲航天局2005年3月21日宣布,該機構領導層於上周通過了一項與印度航天研究組織合作的協定,以支持印度的月球探測計畫……
大事記
1883年宇航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發表了使用火箭發射太空船的偉大構想.
1926年3月16日美國科學家哥達德製造的世界第一枚液體燃料火箭試飛成功,飛行時間2.6秒.
1934年德國火箭專家馮.布勞恩把液體燃料火箭A2號發射到兩公里的高度.
1942年10月3日德國的V2液體燃料火箭在佩內明德試驗場發射成功,是世界第一枚飛彈的原型.
1957年6月蘇聯成功地發射重80噸,射程達八千公里,世界第一枚洲際飛彈T3號.
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波尼克1號",標緻航天時代的開始.
1958年1月31日美國成功發射其第一顆衛星"探險家1號",發現了范亞倫輻射帶.
1960年7月29日美國太空總署發布人類登入月球的"阿波羅計畫".
1961年2月16日美國用世界上第一具固體燃料四級運載火箭發射"探險家9號"成功.
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加加林駕駛的"東方一號"發射成功,環繞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這是人類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1965年11月26日法國第一枚人造衛星A-1升空.
1969年1月15日蘇聯飛船"聯盟4號"和"聯盟5號"完成世界上首次載人飛船的相互對接.
1969年7月16日美國用"土星5"運載火箭發射"阿波羅11號"成功;20日,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成功踏上月球.
1970年2月11日日本在內之浦發射其第一枚衛星"大隅號"成功.
1970年4月21日中國在酒泉用"長征1號"將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送入太空.
1972年12月7日美國"阿波羅17號"成功登入月球,這是"阿波羅計畫"的最後一次任務.
1977年9月5日美國發射了星際探測飛船"航海家1號".
1979年12月24日歐洲空間局從法屬蓋亞那,成功發射了第一枚阿里安運載火箭.
1981年4月12日美國第一架太空梭"哥倫比亞號"成功發射,並於14日乎安返回地球.
1999年11月20日中國在酒泉發射成功"神州1號"無人飛船,繞地飛行14圈後安全返回.
航天之最
1.最早進行太空飛行的航天員:(蘇聯)加加林
1961年4月12日,他乘坐"東方1號"載人飛船,以1小時48分的時間繞地球飛行了1圈並安全返回地面,成為人類進行太空飛行的第一人.1968年3月27日,加加林在一次練習飛行中因飛機失事遇難.
2.最先進行太空飛行的女航天員:(蘇聯)捷列什科娃
1963年6月16日,她乘坐"東方6號"飛船進行太空飛行,3天后返回地面,開創了婦女航天的先河.捷列什科娃在3天的太空飛行中繞地球飛行了48圈,完成了生物醫學實驗和科學考察工作,並證明了婦女能在太空正常生活和工作.
3.最先進行艙外活動的航天員:(蘇聯)列昂諾夫
1965年3月18日,他作為"上升2號"飛船上的副駕駛員同別利亞耶夫一起完成了太空飛行.在這飛行中,他走出飛船艙,在太空活動了24分鐘,其中自由"漂浮"12分鐘,實現了人類第一次太空行走.1975年7月15日-20日,他還作為蘇聯"聯盟19號"飛船的指令長參加了同美國"阿波羅18號"飛船的對接聯合飛行.
3.最先進行艙外活動的女航天員:(蘇聯)薩維茨卡婭
1984年7月25日,他走出"禮炮7號"空間站,在窗外進行了3小時39分鐘的太空活動,用萬能工具完成了切割,焊接和噴塗等複雜任務.
4.最先登上月球的航天員:(美國)尼爾.阿姆斯特朗
1969年7月16-24日,他作為"阿波羅11號"飛船的指今長與奧爾德林和科林斯共同完成了第1次載人登月飛行.7月21日,阿姆斯特朗打開飛船登月艙的艙門,順著梯子第1個踏上月球,實現人類幾千年的登月夢想.19分鐘後,奧爾林也踏上了月球,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停留了2.5小時.
5.在太空飛行時間最長的航天員:(俄)瓦列里.波利亞科夫
他於1995年3月22日從"和平號"空間站返回地面,在空間站單次連續飛行438天,創造了人在太空中飛行時間最長的世界紀錄.
6.最先進行太空飛行的太空梭:(美)後"哥倫比亞"號太空梭
1981年4月12日,第1架太空梭"哥倫比亞"號由兩名航天員駕駛,完成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首次軌道飛行.太空梭飛行54小肘後,順利返回地面.
7.最先進入太空運行的空間站:(蘇)"禮炮1號"試驗載人空間站
"禮炮1號"於1971年4月19日發射升空,該空間站長13.5米,最大直徑4.15米,重量18.6噸,曾有3名太空人在站上生活工作23天.1971年10月11日,該空間站墜入大氣層燒毀.
8.世界上最大的運載火箭:(美) "土星-5"號運載火箭
它是美國為實施"阿波羅"登月計畫而專門研製的一種巨型運載火箭.火箭為三級,全長110.6米,最大直徑10米,起飛重量2930噸,運載能力為127噸(低軌道)和48.8噸(逃逸軌道).第一級採用液氧和煤油推進劑,第二級和第三級採用液氧液氫推進劑.該火箭從1967年9月到1972年7月進行了發射,其中有7次進行載人登月飛行,成功6次,先後將12名航天員送上月球.
9.載人航天史上最大的悲劇:(美) "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
1986年1月28月,美國的"挑戰者"號太空梭在進行第10次發射時,發射後73秒鐘太空梭發生爆炸,造成7名航天員全部罹難.事後調查研究查明,太空梭爆炸是由於右側固體火箭助推器尾部密封圈失效造成的.
10.迄今為止在太空運行時間最長的空間站:(俄) "和平號"空間站
"和平號"空間站已在太空運行了14年,1986年2月20日,蘇聯用"質子號"運載火箭將空間站的核心艙送入太空.後經過不斷擴充,於1996年4月26日組裝完畢.
11.目前正在建造的最大的空間站:國際空間站
它是由美國,歐洲航天局,俄羅斯,日本和巴西合作建造的一個大型永久性載人空間站.該站規模龐大,結構複雜,將由參加國分別提供不同艙段和設備組成.建成後,空間站的總重量將達到423噸,長108米,寬88米,密封艙容積達到1202立方米,可供6-7名航天員長期居住和工作,在軌運行壽命為10-15年.1998年11月20日,俄羅斯首先用"質子號"火箭將空間站的第1個部件--多功能艙送上軌道,今後將用太空梭和大型運載火箭陸續把空間站的部件運送入靶.該站計畫2003-2004年建成.空間站建成後將成為下世紀初惟一在軌運行的大型載人軌道設施,作為各種科學研究與套用試驗門載人空間基地.
搶奪制天權
國際航天格局多元化
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尤里•加加林成功完成首次人類太空飛行的壯舉,開啟了人類探索太空的新紀元。從那之後到21世紀初的50年時間裡,全球已有400多名太空人完成了太空飛行,使得人類對宇宙和自身的認識不斷深入。
在冷戰結束和國際形勢發生變化後,航天探索一度進入“沉寂”狀態。但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與傳播,掌握航天技術的國家越來越多。為鞏固和提高自己在國際航天領域的地位,中、美、俄、日等國紛紛增加投資,制定新的航天發展戰略。國際航天業的格局也從冷戰時期蘇聯與美國典型的兩極格局,逐漸蛻變成合作、競爭並存,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分析指出,新一輪太空熱與蘇美的太空“競賽”不同,各國更為注重的是新世紀航天戰略的“競爭”,是對外層空間“話語權”的爭奪,體現的是大國間綜合國力的博弈。
第一梯隊美俄爭當“領頭羊”
從總體來看,在世界航天事業的排行榜上,美國與俄羅斯仍處於第一梯隊的位置。
美國:維護太空“霸權”三大太空梭全部退役
當前,無論從科技水平和投入力度,還是從產業規模,美國仍是當之無愧的航天第一大國。據介紹,美國軍事航天開支占全球總開支的95%,民用航天開支超過其它所有國家民用航天預算總和。目前,美國擁有約130顆軍用衛星,分別用於導航、通信、天氣預報、成像、偵察和飛彈發射的早期預警,占全球軍事衛星的半數以上。
美國正全力維護其太空“霸權”地位。從政策上來看,美國總統歐巴馬2010年4月公布了美國新太空探索計畫,將“國際空間站”的運行至少延長到2020年;投資數十億美元用於商業空間運輸系統和新技術的開發,努力使美國的太空探索活動持續、穩步發展。
6月28日,歐巴馬又發布了新的《國家空間政策》,作為美國今後開展航天活動的指導性檔案,並明確提出,允許私人企業參與宇宙飛船的設計和製造,賦予商業太空探索更多活力。
從實踐上來看,2010年,美國發射了15顆各種用途的太空飛行器,其中3顆為“首創”性質的“第一顆”,分別是5月28日發射的第一顆GPS-2F導航衛星、8月14日入軌的第一顆“先進極高頻”軍用通信衛星、9月25日發射的首顆“天基空間監視衛星”。
在太空梭的先進性方面,美國可謂“獨領風騷”。2010年,美國太空梭3次出動,下一代太空梭X-37B也在2010年成功進行試射,並在太空逗留7個多月。報導指出,X-37B將成為未來幾年最為先進的航天運載工具。
不過,2011年,美國面臨的窘境是:引以為豪的3大太空梭都得退出歷史舞台。2011年3月9日,“發現”號太空梭在執行最後一次去往國際空間站的任務後返回地球,完成“絕唱”之旅,正式退役。
當地時間2011年5月16日,美國“奮進”號太空梭成功發射,展開“謝幕之旅”
今年5月16日,“奮進”號太空梭發射升空。這是其第25次,也是最後一次升空,它的任務主要是向國際空間站運送“阿爾法”磁譜儀等科研設備。而另一架太空梭“阿特蘭蒂斯”號也將在今夏退役。
3大太空梭全體退役後,美國太空人只能依靠俄羅斯的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
俄羅斯:發射次數獨占鰲頭創新難敵美國
俄羅斯為爭奪世界航天業“領頭羊”的地位,其航天力量呈現“復興”之勢。今年4月7日,俄總理普京在俄航天事業發展會議上說,航天領域是俄羅斯引以為豪並具有現實競爭力的領域之一,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停下腳步。
普京表示,俄羅斯將繼續提高航天發射數量,全面發展在全球航天市場的存在。除繼續研發輕型、重型運載火箭來搭載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外,還將在2015年前研發出30餘個新型太空飛行器和系統,包括核能太空飛船。俄還將積極開發遠程空間通信、遙感探測、氣象預報、導航、環境監測等技術。
分析稱,俄將對航天工業進行徹底的現代化改造,並向科研和設計部門投入大筆資金,加大“輸血”,使俄航天業迎來“全面加速期”。
當地時間2010年12月5日,俄羅斯“質子-M”火箭搭載三顆“格洛納斯-M”導航衛星發射升空,三顆衛星沒有進入預定軌道,墜入太平洋。
據介紹,俄羅斯在2010年進行的航天發射次數為31次,發射大體進展順利。但當年年底,俄“質子-M”運載火箭攜帶3顆“格洛納斯-M”衛星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升空,3顆衛星沒有按構想進入軌道,而是墜入太平洋,造成約25億盧布的損失,被評為俄航天史上最令人“窘迫”的時刻之一。俄總統梅德韋傑夫下令徹查,並隨後解除相關人員職務。
去年,俄還先後5次發射貨運飛船,每艘貨運飛船都搭載著運向“國際空間站”約2.5噸重的食品、水、燃料和科研設備。這些設計上得到改進的貨運飛船與空間站對接原本應更準確,但在7月初和10月底,飛船的自動對接裝置兩次出現故障,其中一次手動對接也沒有成功。
2011年3月,“聯盟TMA-21”載人飛船又因技術故障推遲升空。5月29日,俄總理普京下令免除俄航空航天署署長阿納托利•佩爾米諾夫職務,任命新署長。法新社猜測,上述事件可能是壓垮佩爾米諾夫的“最後一根稻草”。
分析稱,從太空飛行器發射數量上看,2010年俄羅斯31次發射居世界之首,明顯占據上風,而美國的15次差不多才是俄的一半。俄“質子”號火箭29個月發射29次,遠遠超過競爭對手歐航局的“阿麗亞娜5”型火箭,創下紀錄。但從所發射的太空飛行器技術水平上來看,美國“技高一籌”,創造了很多“第一”,代表了未來太空飛行器的發展方向,而俄羅斯新上天的太空飛行器沒有太多新亮點。
第二梯隊歐亞各有喜憂
在世界航天業第二梯隊中,歐洲與亞洲的中國、日本、印度等國各有優勢。
歐洲:強調“獨立”望體現外交軟實力
在歐洲,2011年4月,歐盟委員會公布了航天工業發展目標,重申要自主發展,建立“獨立、具有競爭力”的航天工業,鼓勵航天與其它工業共享成果和共同發展,以科技創新帶動競爭力的提升。
對於這份新出爐的發展目標,歐洲有媒體評論歐盟的心態是“不甘在衛星導航系統上落後於美國、俄羅斯和中國”。歐盟委員會表示,它將與重要的航天合作夥伴美國和俄羅斯繼續保持對話,並與中國和其它航天國家開始相關討論,以尋求更多合作。有分析稱,航天技術將是歐盟對外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某種程度上是歐盟“外交軟實力”的體現。
去年,歐洲多國除發射各自的衛星外,也在載人航天領域取得顯著成就,其研製的用於擴展“國際空間站”的“寧靜”號節點艙-3和“瞭望塔”號觀測艙投入套用;2011年2月,歐洲最重無人運載飛船成功發射。3月,歐航局宣布,歐洲同步衛星導航覆蓋服務正式進軍航空領域,為執行緊急任務的飛機安全著陸提供保障,目前正為歐盟27國免費服務。
然而,分析稱,歐盟各國在資金和技術水平上參差不齊,難以達成一致,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各國也紛紛縮減航天領域財政預算。根據新計畫,歐盟將與歐航局和成員國加強協調,推動資源互補,優先支持航天工業的技術研發。
中國:發展迅猛多項技術將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報導指出,這幾年,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環境下,中國航空航天產業依舊堅挺,而且發展勢頭迅猛,正努力由航天大國轉變為航天強國。
繼嫦娥一號衛星圓滿完成我國首次繞月探測工程之後,嫦娥二號繞月探測衛星作為我國探月工程二期的先行者,又踏上了奔月的征程。
據報導,2010年全年,包括“嫦娥二號”月球探測衛星、5顆北斗導航衛星等在內,中國共進行了15次航天發射,全部獲得成功。這也是冷戰以來首次有國家發射的衛星數量趕上美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王永志說:“毫無疑問,我國已經邁入航天大國行列。”
神舟飛船原總設計師戚發軔透露,2011年,中國的航天活動將更密集,將完成20多次宇航發射任務。在載人航天方面,中國將在下半年發射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神州八號”飛船,並在年內完成第一次無人交會對接試驗。另外,中國將繼續加緊建造“北斗”導航衛星系統,準備在2012年前建立由12顆衛星組成的區域導航衛星系統,2020年前建成由35顆衛星組成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使其具備覆蓋全球的服務能力。
國防大學軍事後勤與軍事科技裝備教研部教授李大光介紹說,在航天方面,中國的航天產業在套用端有著五六百億元的產業規模,截至目前成功發射自主研製的太空飛行器100多顆,特別是“十一五”期間成功進行了45次運作火箭發射,將自主研製的51顆衛星發射上天,形成了氣象、資源探測等多個衛星系列。
據介紹,到“十二五”規劃末期,中國的運載火箭、衛星平台、動力與推進技術率先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同時,鞏固空間飛行器有效載荷、衛星套用、航天電子等技術領域的優勢地位;確立一批新興技術領域的主導地位;顯著增強戰術飛彈武器系統的競爭能力。
“失意”的印度、日本、韓國:都有失敗經歷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龐之浩在文中分析稱,與中國相比,其它亞洲國家去年的航天活動就不盡如人意了,不僅發射次數很少,還陸續發生嚴重事故。
日本雖然成功進行了2次重要的航天發射,由歐洲火箭發射的日本BSAT-3B通信衛星也順利入軌,並回收了“隼鳥”號小行星探測器,但日本金星探測器沒能按計畫進入運行軌道,這對其空間探測計畫產生較大影響,可能導致原本加緊開展的月球著陸器研製進度延遲,技術難度也將降低。
長期以來,日本一直藉助美國的力量積極參與載人航天,但是,藉助別國太空梭獲取的經驗畢竟非常有限。2005年,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就曾提出目標,爭取到2025年擁有自主的載人航天技術。不過,日本要實現自主載人航天恐怕並不容易。分析認為日本自主研製的火箭的可靠性仍有待提高,日本尚未掌握太空飛行器返回技術,就目前情況而言,實現這些突破難度很大。
印度作為航天領域的後起之秀,已擁有4種系列的國產運載火箭,運用成熟的“一箭多星”技術將數十顆衛星送入軌道,其中許多是其它國家的商用衛星。印度已經擁有了低溫火箭技術,這是實現載人航天的關鍵技術之一。因此有人認為,印度甚至可能在日本之前實現載人航天。
2010年,印度只進行了3次航天發射,失敗了2次,這對其航天業是個沉重打擊,載人航天計畫也將因此推遲。有關分析認為,製造工藝不過硬,是造成印度火箭爆炸的主要原因;宏大的戰略目標與航天研發基礎也可能存在“脫節”。
韓電視台拍到“羅老”號爆炸並墜毀全過程
繼韓國第一枚“羅老”-1火箭2009年發射失敗後,該國第二枚“羅老”-1火箭在2010年又發射失敗。分析指,這表明韓國航天工業的基礎還沒打好,整個航天發展戰略和管理體系需要調整,真正進入世界“航天俱樂部”的路還很長。
此外,巴西、伊朗等國家的航天科技產業都在崛起,它們也試圖在外層空間勾勒各自的藍圖,立志加入“航天俱樂部”。
“星球大戰”爭奪“制天權”
從人類探索太空的進程來看,大致經歷了進入太空、認識太空、利用太空和控制太空四個階段。在進入太空和認識太空的發展階段,人類對太空探索基本處於非對抗性的激烈競爭狀態。
到了利用太空的第三個發展階段,人類不僅看到了航天在通信、導航、氣象、測繪和地質勘探等民用的巨大利用價值和廣闊發展前景,而且發現了其在蒐集情報、戰場通信、作戰指揮、武器制導等軍事方面的巨大優勢和潛在價值。
掌握了“制天權”,便可以獲得制信息權、制空權、制海權和制電磁權,因此,不少國家紛紛建立“天軍”,成立航天司令部。
1982年9月,美軍率先成立了全世界首家空軍航天司令部,該部負責制定航天需求,監督執行各種任務,包括發射與運作衛星,確保美國進入空間以及研製新的航天系統,並將這些功能在美軍作戰中得以運用。航天司令部還負責領導國防部的計算機網路攻擊與防禦任務。
《時代》封面:美國前總統里根與星球大戰計畫
20世紀80年代,美國里根政府提出的“星球大戰”計畫,就是旨在充分利用太空的巨大軍事價值,如今的美國飛彈防禦系統便是“星球大戰”計畫的衍生品。報導稱,美軍依託強大的太空信息支援體系,相繼在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及伊拉克戰爭中迅速取勝,充分展現了太空力量對現代戰爭的強大支持和增效作用。
早在1993年,俄軍就著手籌建太空作戰、預警和偵察系統,並於1997年合併完成了火箭部隊、軍事航天部隊和飛彈防禦部隊建設,到2001年正式創建了“天軍”。俄羅斯“天軍”編制9萬人,包括軍事航天部隊和空間飛彈防禦部隊兩部分,並編有1個飛彈航天防禦集團軍。
受和平憲法的限制,日本在軍隊組織結構上難有突破性的動作,因此採用“寓軍於民”的策略,以科研名義開發尖端航天技術。日本的深空探測也馬不停蹄,“隼鳥”號小行星探測器在經歷了幾年的太空航行後,已返回地球,顯示其在太空飛行器測控方面的強大實力。
太空武器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美國等航天大國已制定並開始實施太空武器研發計畫。據悉,為進一步增強其軍事航天力量,美國正積極發展先進極高頻衛星系統、轉型衛星通訊系統、國防通訊衛星系統,以增強網路中心戰能力;發展天基紅外系統、太空跟蹤與監視系統,以改進戰略預警能力;更新全球定位系統,以改進導航定位能力。美軍還以飛彈防禦為名,發展反衛星能力和天基對地打擊能力。
“施里弗”太空戰演習地點——美國科羅拉多州斯普林斯空軍基地航拍圖
2001年1月22日~26日,美國首次實施構想一些國家威脅美國太空系統的“施里弗—2001”太空戰演習,其後又多次模擬太空作戰。美國聲稱,這些演習是為了檢驗國防部當前和規劃的部隊轉型框架中的航天作戰能力,認為太空的爭奪將由現階段的太空支援發展為太空對抗戰。
面對美國咄咄逼人的太空競爭,俄羅斯於當年6月1日起正式組建獨立的航天兵部隊。僅就反衛星技術而言,俄航天部隊現已達到實戰水平。不僅如此,俄羅斯正在積極研發具有擊毀任何類型的飛彈和超音速航空器的S-500飛彈系統以及研製新式飛彈,以對抗美國計畫部署的天基飛彈系統。
此外,日本一直致力於開發多系列運載火箭,只要在這些火箭上加裝制導系統和彈頭,就可以發展成彈道飛彈。
迄今為止,具備航天能力的國家已由美俄兩個國家增加到60多個國家,已有近200個國家套用航天技術的先進成果,約有70%用於軍事目的。
開發太空需要“和平”競賽和國際合作
在世界航天格局日趨多元化的同時,航天領域的國際合作進一步加強,以進一步整合資源,共擔風險。俄羅斯廣泛開展國際航天合作,與印度合作將格洛納斯導航系統升級為軍民兩用的導航系統。歐洲太空局提出,要通過地區和國際航天合作,減少航天發展的成本。它與俄合作研製載人太空飛行器,並與俄、中、印共同研發“伽利略”導航系統。一些不具備航天發射能力的國家也通過交流和合作進入了太空時代。
2010年4月9日,“發現號”太空人進行了升空後第一次太空出艙活動,維護國際空間站。
人類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載人航天工程,是由美國主導、耗資600多億美元的國際空間站項目,吸引了16個國家參與建設。這項工程可謂標誌著各國共同探索宇宙劃時代的舉動。
報導指出,當前的太空是一個未劃界的區域,誰能搶先一步,誰就會在這個區域獲得更多利益。目前全球有130多個國家從事太空活動,許多國家把空間視為一種重要的資源,也將外層空間視為未來戰爭的重要戰場。
各國競相發展航天事業既帶來了擴大雙邊和多邊國際合作的機遇,也帶來了太空競爭和衝突的風險。包括目前已經出現的太空“圈地運動”、太空軍事化現象,以及將來可能出現的“太空戰”。
探索利用太空資源將極大地擴展人類的生存空間,造福人類。相反,太空軍事化是極度危險的。諸如“星球大戰”之類的計畫勢必將帶來極為嚴重的後果。有分析認為,美軍正在藉天基武器系統逐步建立可用於實戰的常規打擊能力,減少對核威懾的依賴。此舉或激起其它國家展開“制天權”爭奪戰,造成“和平利用太空”淪為空洞口號。
2011年4月7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李保東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言說,中國將始終恪守外空條約所確定的各項基本原則,堅持一切探索和利用外空的活動都應為全人類謀福利。
李保東說,中方願在探索和利用外空的過程中加強國際合作,使空間科技的進步惠及各國,特別是開發中國家。他指出,中方將繼續與其它國家一道,推動和平利用外空事業取得更大發展。
太空經濟潛力無限
航天科技對經濟發展具有很大的牽引作用。根據美國航天局專家的統計,向航天科技領域每投入1美元,就能從經濟領域得到8美元的回報。尤其是在金融危機席捲全球之後,各國更是希冀通過航天科技和產業,刺激經濟復甦。
從美國航天局前局長麥可格里芬2007年首次提出太空經濟的概念以來,短短几年內,太空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正在改變著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
美國航天基金會的報告顯示,全球太空經濟連年來保持增長勢頭,2010年,全球太空經濟總規模已達2765.2億美元。除國防、通信等傳統套用外,航天技術在醫療、育種、太空資源開發和能源利用等領域的套用蓬勃發展,前景廣闊。太空旅遊也悄然興起,國際空間站開始向太空發燒友賣票,甚至一些試驗性質的“旅遊”也得到了民眾的呼應。
比如,美國《宇宙學》雜誌2011年1月的報導稱,人類最快在20年後就可以展開私人贊助的火星單程之旅,雖然還沒有成真,但已有至少400人爭相表示,願意成為首批有去無回的“火星移民”。
英國維珍集團已建成全球首個民用航天機場,計畫2012年帶遊客上太空
2010年10月,英國維珍集團建設的全球首個供民用太空梭進行太空游的機場在美國新墨西哥州完工,標示著航天旅遊商業邁進了一大步。維珍老闆理察•布蘭森說,第一次商業航天飛行有望在2012年成為現實。
由此可見,航天業的影響力正不斷擴大,已從過去僅有少數幾國政府重視的領域,轉變為全球多國政府,以及社會和民眾都關注的熱點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