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局連雲港航標處

上海海事局連雲港航標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海事局連雲港航標處(簡稱上海海事局連雲港航標處或連雲港航標處),創建於1982年,隸屬於交通運輸部上海海事局,正處級單位,是所轄區域內的航標管理機關。

單位簡介

連雲港航標處隸屬於上海海事局,是所轄區域內的航標管理機關,正處級單位。連雲港航標處成立於1982年,現設航標管理科、運行保障中心、財務科、辦公室、政工科和工會等六個機關科室,下設養護中心、連雲航標站、大豐航標站、啟東航標站、洋口航標站和上海海事公安局第八派出所等六個基層單位。
連雲港航標處的轄區範圍為:北界線自點35°05′10″N,119°18′00″E 至平島北端 35°08′30″N,119°18′10″E概位再沿35°08′30″N緯線向東延伸線;南界線由31°40′N 緯線自江蘇啟東向東延伸線。
依照相關法律法規,連雲港航標處負責上述區域內航標的設定、維護和管理等工作。目前轄區內共有各類航標共253座,其中包括 燈塔4座、燈樁 60座(含專用標4座)、導標22座、大型燈浮2座、燈浮138座(含專用標55座)、雷達信標19座、RBN/DGPS站2座、指向標站2座、AIS監控中心1個、AIS基站1座、VHF 1台。轄區管理範圍為: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航標處負責上述區域內航標的設定、維護和管理等工作,目前轄區內共有各類航標共253座,其中包括 燈塔4座、燈樁 60座(含專用標4座)、導標22座、大型燈浮2座、燈浮138座(含專用標55座)、雷達信標19座、RBN/DGPS站2座、指向標站2座、AIS監控中心1個、AIS基站1座、VHF 1台。
截止2011年底,連雲港航標處在冊職工121名(其中高級職稱5人、中級職稱23人、初級職稱25人、技師5人、高級工41人),擁有航標基地和功能齊全的保養維護車間6158平方米,碼頭岸線60延米,海標103中型航標工程船1艘,1051海事(航標)巡邏艇1艘,1052高速巡檢船1艘,各種車輛10餘輛,管轄範圍內航標總數425座,其中:公用標304座,燈塔5座、燈樁94座、導標26座、燈船2座、燈浮121座、GPS差分台2座、雷達應答器18座、AIS岸台8座、AIS中繼站2座、AIS航標26座。

主要職責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航標條例》,按照《GB4696-1999中國海區水上助航標誌》、《海區航標設定管理辦法》、《海區航標作業管理規則》等國家法律法規,連雲港航標處依法履行下列主要職責:
(1) 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航標管理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標準及上級有關航標工作的指示、決定;
(2) 負責轄區沿海公用航標及港口航標的設定和維護管理工作;
(3) 負責傳送轄區航標動態;
(4) 依法對轄區內專用航標的設計、設定管理維護管理;
(5) 行使審核、監督、檢查等管理職能;
(6) 負責對危害、損害、破壞航標的違法行為進行調查處理工作。

管轄範圍

北界線自點35°05′10″N,119°18′00 ″E,至平島北端(35°08′30 ″N,119°54′30″E概位)再沿35°08′30 ″N緯線向東延伸線,南界線31°40′N緯線自江蘇啟東向東延伸線,轄區約945公里海岸線,海域面積3.75萬平方公里,水深在-15米以內淺海面積2.44萬平方公里,海塗面積約5100平方公里。擁有連線南北大通道的沿海航路和12條近岸航路。
擁有“三河九港”。“三河”主要是通海河流等級較高的臨洪河、灌河射陽河;“九港”指連雲港燕尾港、灌河諸港、濱海港射陽港大豐港洋口港、呂泗港、北支諸港,從而形成三個港口群;北部港口群以連雲港港為中心,輔以燕尾港、灌河諸港、海洲灣諸港;中部港口群以大豐港為中心,輔以濱海港、射陽港等;南部港口群以南通港為中心,輔以洋口港、呂泗港等。
沿海漁港分別有贛榆青口漁港、贛榆海頭漁港、連雲港高公島漁港、射陽黃沙港漁港、射陽新洋港、大豐鬥龍港、如東洋口漁港海門東灶漁港、海門東灶港海安老壩港、啟東呂泗漁港等41座;擁有海州灣水域、輻射狀沙脊群水域和啟東江海連線水域等重點水域。

組織機構

航標管理科
運保中心
政工科
辦公室
財務科
養護中心
工會
連雲航標站
大豐航標站
洋口航標站
啟東航標站

技術裝備

1、人才隊伍:
截止至2011年6月,連雲港航標處有在冊職工122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53人(其中:高級職稱5人、中級職稱19人)。
2、航標概況:
截止2011年6月底,我處轄區共管轄382座航標,其中燈塔5座;燈樁105座;導標26座;燈浮189座;AIS岸台7座,DGPS台站2座。
3、船舶設備:
連雲港航標處擁有中型航標船和航標巡檢船各一艘,擔負我處轄區382座燈浮標的維護保養工作,其中海標103輪配有12噸吊機和13.5噸絞盤機各一台,航行於我國近海航區和承擔沿海水域及港灣浮標敷設、撤換、維修、保養、尾拖水上助航標誌等工作及適當補給任務。
4、台站設施:
我處設有連雲航標站、大豐航標站、啟東航標站、洋口航標站。
5、新技術套用:
(1)AIS系統套用情況:
幾年來,我處建設了有效覆蓋江蘇沿海連雲港、燕尾港、濱海港、射陽港、大豐港、洋口港、呂四港以及長江口北支航道水域7個AIS基站,實現了對航行於轄區內安裝AIS設備的船舶的有效動態監控和跟蹤,提高船舶識別、通信的效率,增強海事信息化監管理的能力,有效地預防和減少了船舶交通事故,提高了轄區內船舶的航行安全。
(2)DGPS台站套用情況
我處燕尾港和蒿枝港RBN-DGPS台站被列為中國沿海RBN-DGPS系統“二、三期”建設項目,經歷了配套建設、設備安裝、系統調試、試運行、系統測試階段,分別在1999年和2001年建成並正式對外開放。台站建成滿足了航行於連雲港至長江口港口和我國南北海上公用幹線和沿岸的運輸船舶以及海洋測繪、海上交通安全管理、引航等高精度用戶需求,對保障海上航行船舶安全、改善航行條件、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3)航標遙測遙控套用情況
為提高我處航標維護管理的現代化水平,實現迅速確定航標設備故障,提高航標可利用率、降低航標運行管理費用、提高航標服務質量的總體目標,我處遙測遙控安裝標誌數255座,其公用標終端安裝率占可安裝公用標誌的94.1%。航標遙測遙控系統的可利用率為99.8%。航標遙測系統自建設以來,運行穩定可靠,滿足了航標監控與管理實際工作的需要,轉變了傳統的航標維護管理模式,提高了航標維護質量,有力地促進了航標管理現代化。

基本信息

地址:江蘇連雲港市海棠南路48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