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概況
目前是國家教育部211工程重點學科,上海市重中之重學科,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上海市衛生局醫學重點學科。本學科經過十餘年來國家的重點投資建設,尤其是自1987年起成立上海血液研究所以來,本學科已經建設成為學科門類較為齊全,臨床醫療和基礎研究緊密結合的特色學科。下設瑞金醫院血液科、瑞金醫院盧灣分院血液科、特需醫療中心血液病房和骨髓移植室、分子生物學研究室、臨床研究室、細胞生物學研究室、血栓與止血研究室、細胞形態學研究室等部門。並且在血液疾病的臨床和基礎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就,在白血病和血栓與出血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等方面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居國內領先地位。學科的特色包括:各類白血病和血液系統惡性疾病細胞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診斷診斷,白血病化療、特異性誘導分化和凋亡治療,造血幹細胞移植,血友病和血管性假血友病的分子診斷(包括產前診斷)和治療(包括手術矯形等)。床位數:床位數100張,骨髓移植床位2張。技術人員總體情況:在編職工總數131人,具有年輕化(45歲以下的中青年占72%)和高學歷(具有博士,碩士學歷的占46%)特點。高級職稱的20人,中級38人初級53人。
主任介紹
中心名譽主任:王振義,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終身教授,法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榮譽科學博士。1948年畢業於震旦大學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歷任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校長,上海血液學研究所所長,中華醫學會血液學會副主任委員,《中華血液學》雜誌名譽主編,中華血液學雜誌副主編,現任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名譽所長。王振義教授共發表論文280餘篇,主編專著4本,參編專著17本。由他主編的“血栓與止血-基礎理論止血”第二版(上海科技出版社1996年)獲第十屆華東地區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1998年出版的由其與陳竺共同主編的“腫瘤的誘導分化和凋亡療法”一書,獲1999年國家出版一等獎。他的研究成果在國際權威性《Blood》雜誌上所發表的文章,至今在國際上已被引證了1200餘次,是至今我國被外國引證次數最多的論文之一,並獲得了2001年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頒發的最佳引文獎。獲1990年上海市衛生系統“銀蛇獎”特別榮譽獎、1993年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勳章、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994年美國凱德林腫瘤研究大獎、1994年上海市首屆醫學榮譽獎、上海市科技功臣、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獎、1996年“求是”基金傑出科學家獎、1997年瑞士布魯巴赫腫瘤研究獎、1998年獲法國台爾杜加科學獎、199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二完成人)、2001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五完成人)。
中心主任:陳竺,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終身教授。1989年畢業於法國巴黎第七大學,獲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上海血液學研究所所長,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協常務委員,上海市科協副主席,中華醫學會遺傳學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遺傳學會人類遺傳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973”計畫首席科學家,國家“863”計畫生物與現代農業技術領域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義大利熱那亞大學名譽教授,國際血友病聯盟成員,國際人類基因組組織(HUGO)顧問委員會成員。
陳竺教授在國際著名刊物如《PNAS》、《BMBOJ》、《J Exp Med》、《JCI》、《Blood》、
《Am J Hum Genet》、《oncogene》、《Leukemia》等以及國核心心刊物發表論文200多篇,
據SCI統計被引用約4000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1993年三等獎、199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獎、1997年法國全國抗癌聯盟盧瓦茲獎、1998年度“求是”基金青年科學家獎、1999年長江學者成就獎一等獎、2001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衛生部、國家教委和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994年, 1997年和2002年)等多個獎項。2002年獲得法國政府頒發的“法蘭西共和國總統騎士榮譽勳章”。
中心副主任:沈志祥,現任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副所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血液科主任、內科學教授、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學會第五屆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血液學上海分會主任委員、博士生導師、《中華血液學雜誌》第五屆編輯委員會編輯委員、《新藥與臨床》、《臨床血液學》和《腫瘤雜誌》編輯委員會編輯委員、國務院津貼享受者。沈志祥醫師長期從事內科學血液專業的臨床醫學和科學研究工作,尤其對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和止凝血疾病有較深入研究和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多年來從事白血病誘導分化,巨核細胞-血小板系統生長發育調控研究,1997年獲上海市衛生局臨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