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特色
三里河遺址遺址是山東大學歷史系教授劉敦願先生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根據清代著名書畫家高鳳翰的作品《博古圖》發現的。1974年和1975年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山東隊對該遺址進行了兩次挖掘,總挖掘面積1570平方米。遺址地層明顯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距今約4500年的大汶口文化,下層為距今約4300年至3800年的龍山文化,兩次挖掘共出土文物兩千餘件。
三里河原始社會遺址,是我國考古事業上的一次重大發現。遺址分上下兩層,這種疊加的發現,不僅證實了大汶口文化早於龍山文化的相對年代,更重要的是明確了這一地區的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的基本面貌和龍山文化對大汶口文化的繼承關係。
出土文物
經兩次發掘,出土文物達2000余件,出土了許多造型奇特、製作精緻的陶器等,這些文物堪稱我國工藝美術史上的珍品。
出土文物中還有兩件鑽形黃銅器,是目前我國發現年代最早的銅器,比歐洲出現黃銅早二、三千年。另外,從發現的魚骨和魚鱗分析,該遺址是首次被確認的一處具有海濱特色的古文化遺址其中,薄胎黑陶器(又稱蛋殼陶器)是中國龍山文化獨有的文化遺存,工藝之精,實屬罕見。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展出的1件該遺址出土的黑陶高柄杯,高20厘米,重39克,口盤部分僅厚0.3毫米,薄如蛋殼,光亮如鏡,堪稱絕世佳作。另外,還發現龍山文化類型墓葬近百座,大汶口文化類型墓葬60餘座及房屋遺蹟、窯穴等。從而證實了考古界早年提出的認為典型龍山文化是起源於東方一支古老文化的論點。
以上種種以被發掘出的遺存說明,東夷人的史前文化發展至少與中原同步,甚至在某些方面還處於領先地位。三里河遺址的發掘,為研究東夷文化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