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15.23萬平方千米,由相對完整的6個區域組成,占青海省總面積的21%,占三江源地區總面積的42%。涉及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瑪沁、甘德、久治、班瑪、達日6縣,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雜多、治多、曲麻萊、囊謙、玉樹6縣,海南藏族自治州的興海、同德2縣,黃南藏族自治州的澤庫和河南2縣,格爾木市代管的唐古拉山鄉,共16縣1市,行政區劃共由70個鄉鎮組成。
主要保護對象為:高原濕地生態系統,重點是長江源區的各拉丹冬雪山群,尕恰迪如崗雪山群,崗欽雪山群,黃河流域的阿尼瑪卿雪山,脫洛崗雪山和瑪尼特雪山群,瀾滄江流域的色的日冰川群;當曲,果宗木查,約古宗列,星宿海,楚瑪爾河沿岸等主要沼澤;以及列入中國重要濕地名錄的扎陵湖,鄂陵湖,瑪多湖,黃河源區崗納格瑪錯,依然錯,多爾改錯等濕地群。
野生動植物: 國家與青海省重點保護的藏羚、野氂牛、雪豹、藏野驢、黑頸鶴、岩羊、藏原羚、冬蟲夏草;典型的高寒草甸與高山草原植被;青海(川西)雲杉林,祁連(大果)圓柏林,山地圓柏疏林高原森林生態系統及高寒灌叢,冰緣植被,流石坡植被等特有植被以及蘭科植物等珍稀和有經濟價值的野生動植物物種及棲息地。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和建設,從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保護民眾生產生活和促進地區經濟發展三方面統籌考慮,確定以生態保護與建設、農牧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保護支撐項目為主要內容。
生態保護與建設包括退牧還草、退耕還林、封山育林、黑土灘治理、沙漠化土地防治、重點濕地保護、森林草原防火、鼠害治理、水土保持等建設內容;農牧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生態移民工程、 小城鎮建設工程、草地保護配套工程、人畜飲水工程;生態保護支撐項目包括人工增雨工程、科技支撐及生態監測、農牧民培訓。
地理
黑龍江三江自然保護區位於黑龍江省撫遠縣和同江市境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33°43′20″--134°46′40″,北緯47°26′--48°22′50″,總面積198089公頃。保護區於1994年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 是一個以沼澤濕地為主要保護對象地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所在地域海拔一般在40-66m之間,地面起伏不大,一般相對高度為10m左右,坡降較小,一般為1/8000—1/10000,大片低洼處積水形成沼澤。屬於溫帶濕潤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長而嚴寒,夏季短而炎熱,降水充沛,光照充足,平均氣溫為2.2℃。河流總屬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兩大水系。保護區境內一級支流有三條,即濃江河、 鴨綠河和別拉洪河。其它尚有二、三級支流三十餘條。保護區沿江河地帶多湖泡,總計210多個,其中水面在6hm2以上的較大湖泡有13個。自然環境
本區地處黑龍江與烏蘇里江匯流的三角地帶,屬低沖積平原沼澤濕地,為三江平原東端受人為干擾最小的濕地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也是全球少見的淡沼澤濕地之一。區內泡沼遍布,河流縱橫,自然植被以沼澤化草甸為主,並間有島狀森林分布,均保持著原始自然狀態。
保護區內特殊的自然環境,良好的植被和水文條件為各種野生動物提供棲息和繁衍場所,據初步調查,共有脊椎動物291種,其中獸類5目12科37種,鳥類15目167種,爬行類2目3科5種,兩棲類2目 2科5種,魚類9目17科77種,列為國家一級保護的野生動物有白鸛、丹頂鶴,白尾海雕等9種,列為國家二級保護的野生動物有大天鵝、白枕鶴、雷鳥、水獺、猞猁等32種。區內野生植物資源也比較豐富,有高等植物近500種,其中野大豆、黃鳳梨、水曲柳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
重要意義
三江保護區的建立,對於保護濕地生物多樣性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並為東北地區的氣候調節,水源涵養,洪澇災害控制及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時,本區與俄羅斯的三個保護區相鄰,在國際合作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979年,美國為了對濕地和深水生態環境進行分類,該局對濕地內涵進行了重新界定,認為“濕地是陸地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過渡的土地,該土地水位經常存在或接近地表,或者為淺水所覆蓋……”。1971年在拉姆薩爾通過了《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簡稱《濕地公約》),該公約將濕地定義為:“不問其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暫時之沼澤地、濕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鹹水或鹹水水體者,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m的水域。中國對沼澤、灘涂等濕地研究具有豐富的積累,在實踐中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濕地分類系統,通常認為“濕地系指海洋和內陸常年有淺層積水或土壤過濕的地段。”儘管濕地的概念目前尚無統一,但它們有一共同特點:從不同的角度認為濕地是一種特殊的生態系統,該系統不同於陸地生態系統,也有別於水生生態系統,它是介於兩者之間的過渡生態系統。
生態特徵
(1)系統的生物多樣性。
由於濕地是陸地與水體的過渡地帶,因此它同時兼具豐富的陸生和水生動植物資源,形成了其它任何單一生態系統都無法比擬的天然基因庫和獨特的生境,特殊的水文、土壤和氣候提供了複雜且完備的動植物群落,它對於保護物種、維持生物多樣性具有難以替代的生態價值。
(2)系統的生態脆弱性。
濕地水文、土壤、氣候相互作用,形成了濕地生態系統環境主要素。每一因素的改變,都或多或少地導致生態系統的變化,特別是水文,當它受到自然或人為活動干擾時,生態系統穩定性受到一定程度破壞,進而影響生物群落結構,改變濕地生態系統。
(3)生產力高效性。
濕地生態系統同其它任何生態系統相比,初級生產力較高。據報導,濕地生態系統每年平均生產蛋白質9g/m2,是陸地生態系統的3.5倍。
(4)效益的綜合性。
濕地具有綜合效益,它既具有調蓄水源、調節氣候、淨化水質、保存物種、提供野生動物棲息地等基本生態效益,也具有為工業、農業、能源、醫療業等提供大量生產原料的經濟效益,同時還有作為物種研究和教育基地、提供旅遊等社會效益。
(5)生態系統的易變性。
易變性是濕地生態系統脆弱性表現的特殊形態之一,當水量減少 以至乾涸時,濕地生態系統演潛為陸地生態系統,當水量增加時,該系統又演化為濕地生態系統,水文決定了系統的狀態。
生態功能
廣闊眾多的濕地具有多種生態功能,蘊育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腎”、物種貯存庫、氣候調節器,在保護生態環境、保持生物多樣性以及發展經濟社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濕地是蓄水調洪的巨大貯庫。每年汛期洪水到來,眾多的濕地以其自身的龐大容積、深厚疏鬆的底層土壤(沉積物)蓄存洪水,從而起到分洪削峰,調節水位,緩解堤壩壓力的重要作用。全國天然湖泊和各類水庫調洪能力不下2000億立方米。長江22個通江湖泊儘管面積銳減,目前容水量仍達600多億立方米,洞庭、鄱陽兩湖蓄洪能力不少於200億立方米,對於調節長江洪水、消減洪災依然起著關鍵作用。同時,濕地汛期蓄存的洪水,汛後又緩慢排出多餘水量,可以調節河川徑流,有利於保持流域水量平衡。
濕地是重要的水源地濕地之水,除了江河、溪溝的水流外, 湖泊、 水庫、 池塘的蓄水,都是生產、生活用水的重要來源。據估算,我國僅湖泊淡水貯量即達225億立方米,占淡水總貯量的8%。某些濕地通過滲透還可以補充地下蓄水層的水源,對維持周圍地下水的水位,保證持續供水具有重要作用。濕地是生態環境的 最佳化器大面積的濕地,通過蒸騰作用能夠產生大量水蒸氣,不僅可以提高周圍地區空氣濕度,減少土壤水分喪失,還可誘發降雨,增加地表和地下水資源。據一些地方的調查,濕地周圍的空氣濕度比遠離濕地地區的空氣濕度要高5%至20%以上,降水量相對也多。因此,濕地有助於調節區域小氣候,最佳化自然環境,對減少風沙乾旱等自然災害十分有利。濕地還可以通過水生植物的作用,以及化學、生物過程,吸收、固定、轉化土壤和水中營養物質含量,降解有毒和污染物質,淨化水體,消減環境污染的重要作用。
資源條件
濕地是重要的物種資源庫,中國濕地分布於高原平川、丘陵、海塗多種地域,跨越寒、溫、熱多種氣候帶,生境類型多樣,生物資源十分豐富。據初步調查統計,全國內陸濕地已知的高等植物有1548種,高等動物有1500種;海岸濕地生物物種約有8200種,其中植物5000種、動物3200種。在濕地物種中,淡水魚類有770多種,鳥類300餘種。特別是鳥類在我國和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據資料反映,濕地鳥的種類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其中有不少珍稀種。世界166種雁鴨中,中國有50種,占30%;世界15種鶴類,中國有9種,占60%,在鄱陽湖越冬的白鶴,占世界總數的95%。亞洲57種瀕危鳥類中,中國濕地內就有31種,占54%。這些物種不僅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還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
研究黑龍江三江自然保護區狍冬季臥息地的選擇性結果表明,狍晝間偏好選擇位於島狀林和蘆葦叢、覆蓋度〉10%、當年生枝條數〉30枝、隱蔽級90%-99%、距水源距離〈400m、距農田距離〈500m、保溫性〉0.2℃、雪深〉31cm、人為干擾距離〉1000m等生境因子的臥息地;狍夜間偏好選擇位於島狀林、覆蓋度〉10%、當年生枝條數〉30枝、隱蔽級為〈90%、距水源距離〈700m、距農田距離〉500m、保溫性〉0.2℃、雪深〉31cm、人為干擾距離〉1000m等生境因子的臥息地。狍晝間與夜間臥息地在是否刨走積雪等鬆軟物質、距農田距離、雪深、人為干擾距離和臥息地寬度上差異顯著(P〈0.05)。與夜間臥息地相比,狍晝間偏愛的臥息地具有接近農田、雪覆蓋深和臥息地寬度較小等特徵。狍對晝間臥息地資源選擇函式為:logit(P)=-13.999—0.446X植被類型-0.003X距水源距離-0.003X距農田距離+0.915X保溫性+0.487X雪深+0.001×人為干擾距離,選擇機率為P=e^logit(p)/1+e^logit(p),模型的正確預測率為90.9%;狍對夜間臥息地資源選擇函式為:logit(P)=-0.009-1.863X植被類型-0.004X距水源距離+0.946×保溫性+0.002X人為干擾距離,選擇機率為P=e^logit(p)/1+e^logit(p),模型的正確預測率為91.8%。
濕地是重要的物產和能源基地廣闊多樣的濕地,蓄藏有豐富的淡水、動植物、礦產及能源等自然資源,可以為社會生產提供水產、禽蛋、蓮藕等多種食品,以及工業原材料、礦產品等。濕地水能資源豐富,可以發展水電、水運,增加電力和交能運輸能力。許多濕地自然環境獨特,風光秀麗,也不乏人文景觀,是人們旅遊、度假、療養的理想佳地,發展旅遊業大有可為。此外,濕地還是進行科學研究、教學實習、科普宣傳的重要場所。
管理狀況
20世紀後半葉,三江平原進行了大規模的開發,雖然為國家糧食供應做出了貢獻,但大片濕地遭到破壞。為拯救中國這塊唯一保持原始面貌的淡水濕地,許多人士四處奔走呼籲,1994年,黑龍江省政府批准建立了“黑龍江三江省級自然保護區”。1995年又批准建立了“黑龍江三江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保護區工作人員風餐露宿,踏查濕地,確定權屬,劃定界限。最終沿黑龍江、烏蘇里江闢建了總面積19.81萬公頃的濕地保護區,其中核心區6.6萬多公頃,緩衝區近3萬公頃,實驗區10.4萬多公頃。
2000年4 月,三江自然保護區被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起了科研辦公綜合樓,購置了大批科研設施和森林防火設備。今年1月,保護區又被國際濕地局批准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加入世界保護區行列,為爭取國際援助創造了良好條件。目前,保護區已接受國際中國濕地(GEF)項目資助的自動化辦公設備、攝像機、衛星定位系統、巡護艇等18台套,進一步增強了保護區的功能。
保護區與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大赫黑契爾國家自然保護區於2002年7月2l—26日在黑龍江省撫遠縣召開兩區共同聯合保護烏蘇里江下游流域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並制定了2002-2003年兩區聯合保護行動計畫。兩區共同組織專家和保護區工作人員對兩區內珍稀物種分布情況、種群數量,一些物種的增長、減少趨勢進行考察,並研究討論切實可行的科研手段,拯救瀕危物種使其呈良性發展。將每年6月9日定為中俄兩區合作宣傳紀念日,各自宣傳對方保護區的情況。2003年6—8月份中俄兩區組織專家聯合考察黑龍江三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維管植物種數及分布情況。
經過近10年的保護,區內基本遏制了亂開濫墾、亂砍濫伐、亂捕濫獵的不法行為,濕地得到了明顯恢復和保存,生物的多樣性更加顯現。多年不見的荷花又在濕地湖泡里綻放,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東方白鸛、丹頂鶴等逐年增多,特別是今年又發現了多年不見的珍禽中華秋沙鴨。如今,在三江濕地保護區,雁鴨、鴛鴦成群結隊在水中嬉戲;丹頂鶴、金雕等搏擊長空;馬鹿、狍子在草地上奔走覓食;濕地中的大片小葉樟草在風中沙沙作響,為濕地增添了生機與活力。
綜合治理
一是合理調整並確定自然保護區的面積與範圍,並考慮青海省中、長期社會經濟發展規劃,達到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當地經濟協調發展的雙贏目的。
二是建立適應的管理機構,形成管理局—分局—站三級管理網路體系。
三是重新編制好三江源保護區總體規劃,合理確定各核心區、緩衝區、實驗區。
四是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協作,發揮各業務部門的作用,加快保護區建設步伐。
五是對三江源保護區的評審進行個案處理,以保證其建設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青海省蘇森副省長在座談會上就三江源保護區的建設作了進一步的指示:
1、專家的意見十分誠懇,切合青海實際,在加快青海發展的現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是貫徹“三個代表”的體現,要做好保護區功能區的調整、完善工作,保護區域、對象要準確、適宜。同時要充分考慮全省中、長期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留有足夠的空間餘地,搞好生態建設。
2、儘快建立相適應的管理機構。
3、加強各部門之間的聯繫與溝通,相互協調,將管理建設落實到具體部門,發揮大家的作用。
4、要邀請國內外專家參與編制規劃,作好各建設項目的編制,爭取各方面的支持。
小貼士
景區門票:免費
適合季節:全年
最佳季節:5月,7月-9月
食宿建議:到訪三江,住宿首選東方第一哨賓館,緊靠第一哨哨塔,也可在當地百姓家借宿或在撫遠縣城、東方紅鎮過夜;如選擇宿營,切忌野外用火。三江魚美,5月初開江和11月封江時魚最肥美,九、十月份則是馬哈魚的季節。抓吉鎮烏蘇里酒家的生魚片享譽三江,撫遠縣城的人經常驅車而來,專為享用生魚片。烏蘇里酒家的生魚片主料為江鯉子,其他也有用新鮮狗魚做生魚片的。到撫遠,一定不能錯過這些河鮮。
注意事項:三江平原也有防火期,雖不似林區嚴格,也要切忌野外用火。
周邊景區:東方第一哨,撫遠黑龍江漁業博物館,八岔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街津山國家森林公園,八岔赫哲族風情,虎頭要塞,珍寶島
路書提示:佳木斯經富錦、同江到三江的二級路313省道平坦通暢,從313省道前往保護區核心區,有窄窄的水泥路,連線濃橋鎮、抓吉、東方第一哨和撫遠縣城,會車時宜互相謙讓;農忙時節夜行,需特別注意農用車輛,他們往往因超寬而占據路面和路肩。
撫遠到饒河、虎林的公路尚未全部硬化,從前鋒農場向南直到虎頭,都是砂石路,雨季極易翻漿,小車在進入前最好先了解路況。虎頭至虎林市的路段,2008年在半幅施工硬化,路窄車多,當心會車安全。
相關資料:黑龍江三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黑龍江省三江平原東北部,地跨撫遠、同江兩縣市,地理坐標為北緯47度26分0秒~48度22分50秒,東經133度43分20秒~134度46分40秒,屬濕地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始建於1994年,2000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198 089平方公頃,其中核心區66 050平方公頃,緩衝區27 964平方公頃,實驗區104 075平方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