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首先界定一下三國謀士。從公元184年黃巾起到281年滅吳止,是為三國時期。三國謀士,是指在三國時期那些為國家立法、行政以及相關決策活動,提供個人智力成果並發揮重要作用的人,所以凡是有謀士帶兵打仗做統帥的,也可以算在這個範疇內。參考資料以《三國志》為準,所以某些李儒之流,不在此範疇內;如果有諸葛亮型的,出得廳堂打硬仗下得廚房耍花樣的,則可以算作為全能謀士這一社會角色時的作為。
謀士代表
縱觀三國眾多謀士,靈感比較出色的,當數曹軍郭嘉。靈感即預知能力,它對於一個軍事家、謀略家都大有用處,如果一個軍師、將帥沒有靈感,他便會處於被動。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就需要此先知能力,說白一些就是判斷能力。郭嘉初仕袁紹,但其看出袁紹終成不了大事,遂經荀彧投入曹操麾下。此時,正值曹操唯才是舉方針的起始階段,直到“唯風”漸漸散去,眾軍之中,郭嘉脫穎而出。曹操在統一北方時,郭嘉頻頻獻計,為統一北方立下汗馬功勞。想必大家對郭嘉了解最多的,當數他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郭嘉遺計定遼東”的故事了。
周瑜周瑜翩翩君子風,羽扇綸巾,用兵如神。若說統率能力,周瑜也是出類拔萃。周瑜統領的水軍——眾所周知,一艘艘蒙沖,在周瑜的指揮下神速如絕影、赤兔;一座座樓船,在周瑜的統領下,攻如千軍萬馬,守亦固若金湯,可謂為江東之虎。只惜天妒英才,年僅36歲的公瑾與世長辭。
司馬懿說到三國的兵法,就不得不提司馬懿。大家都知道,他是孔明的宿敵,與孔明六番鬥法,令其“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司馬懿老謀深算,官場如戰場,他深明此理,裝聾作啞騙曹爽,隔岸觀火看大將軍帳下內亂,仲達無疑都是最大獲益者,可謂老謀深算。
龐統
早年便以“鳳雛”(就是鳳的雛,小鳳凰,假以時日,一定會高翔於九天,清鳴於雲中,這是別人給他這么一個綽號。)之名與諸葛亮(臥龍)齊名於荊州。當時徐庶曾對劉備評價他的經典言語是:“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天下也!”曾與東吳陸績、顧劭等臧否人物,自謂曰“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長。”(《龐統傳》)
諸葛亮可能是大家在三國中最熟悉的一個謀士,神乎其神的軍事才能,出類拔萃的內政、外交能力堪稱完美。
實則正史之中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是被誇大的,諸葛亮的軍事才能雖不是像大家想想中的神乎其神,但也不差.值得驕傲的就是第一次北伐出祁山,三郡都反叛魏國.可惜,馬謖無能.內政外交都是大師級的人物.可以說在三國上比軍事才能比諸葛亮強的很多,但比起政治、外交才能,誰能與丞相爭鋒。
綜合評論
最後說說綜合性的謀士,即以上四者全部涉及,並不是特別精通,但綜合運用之最者。個人認為是陸遜,但伯言並不擅長內政,以致捲入政變憂鬱而死;第二推選呂蒙,但同樣是內政問題,他是一個不太考慮後果的典型主戰派;第三當屬荀彧,但他只是紙上談兵(雖然談的比趙括和馬謖都強的多,但他畢竟沒有上過戰場,經驗不足。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羊祜,大家可能對他感到很陌生,但他卻是吳晉時期最出色的豪傑,有勇有謀,長髯飄飄,頗像關雲長,力爭東吳,但由於摯友陸抗是陸伯言之子是東吳主帥,故多番手下留情,最後託付杜預滅吳大任,一戰功成,雖然病故,但仍無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