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跳龍門

鯉跳龍門

鯉跳龍門(又作鯉魚跳龍門),是古代中國的一個民間傳說,相傳由於黃河河水渾濁,一??般魚類不能存活,只有耐污的鯉魚生長十分良好,又由於其生長環境是黃色的泥水,所以黃河鯉魚身上長的是金黃色的鱗片。古人發現每年到了春季的時候,這些金色鯉魚會逆水上朔,在龍門形成跳躍的群體,但在瀑布以上,由於水流湍急,沒有任何魚類可以登上,所以古代人想像這些金色的鯉魚跳過龍門以後就會變化成龍升天而去。「鯉魚跳龍門」的傳說流傳下來,也影響了日本等地,日本風俗在男孩節懸掛鯉魚旗,就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長,像鯉魚一樣跳過龍門成龍。

基本信息

寓意

鯉魚跳龍門,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它寄託著祈盼飛躍高升、一朝交運的美好願望。尤其是那些指望子弟靠讀

鯉跳龍門鯉跳龍門
書應試博取功名前程的人家,都把它當作幸運來臨的象徵。鯉跳龍門-比喻中舉、升官等飛黃騰達之事,後來又用作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明確目標,堅定信念,排除萬難達到理想目標。

典故

第一種傳說

很早很早以前,龍門還未鑿開,伊水流到這裡被子龍門山擋住了,就在山南積聚了一個大湖。
居住在黃河裡的鯉魚聽說龍門風光好,都想去觀光。它們從孟津的黃河裡出發,通過洛河,又順伊河來到龍門水濺口的地方,但龍門山上無水路,上不去,它們只好聚在龍門的北山腳下。“我有個主意,咱們跳過這龍門山怎樣?”一條大紅鯉魚對大家說。“那么高,怎么跳啊?”“跳不好會摔死的!”,夥伴們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大線鯉魚便自告奮勇地說:“我先跳,試一試。”只見它從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離弦的箭,縱身一躍,一下子跳到半天雲里,帶動著空中的雲和雨往前走。一團天火從身後追來,燒掉了它的尾巴。它忍著疼痛,繼續朝前飛躍,終於越過龍門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變成了一條巨龍。山北的鯉魚們見此情景,一個個被嚇得縮在一塊,不敢再去冒這個險了。這時,忽見天上降下一條巨龍說:“不要怕,我就是你們的夥伴大紅鯉魚,因為我跳過了龍門,就變成了龍,你們也要勇敢地跳呀!”鯉魚們聽了這些話,受到鼓舞,開始一個個挨著跳龍門山。可是除了個別的跳過去化為龍以外,大多數都過不去。凡是跳不過去,從空中摔下來的,額頭上就落一個黑疤。直到今天,這個黑疤還長在黃河鯉魚的額頭上呢。
唐李白《贈崔侍御》詩:“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即用此典。

第二種傳說-禹鑿龍門

大禹鑿門鯉魚登龍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很廣,《水經注》、《三秦記》等古籍中均有

記載。《太平廣記》卷四六六“龍門”條引《三秦記》:“龍門山,在河東界。禹鑿山斷門闊一里余。黃河自中流下,兩岸不通車馬……每歲季春,有黃鯉魚,自海及諸川,爭來赴之。一歲中,登龍門者,不過七十二。初登龍門,即有雲雨隨之,天火自後燒其尾,乃化為龍矣。”而清張澍輯《三秦記》復云:“江海大魚薄集龍門下,數千,不得上。上則為龍,不上者魚,故云曝腮龍門。”後世民間傳說,遂謂為鯉魚跳龍門。人們還用“登龍門”來比喻因得到有力者的援引而致顯耀。在科舉時代,參加會試獲得進士功名的,也被稱作為“登龍門”。鯉魚跳龍門,既是這個優美傳說的形象表述,更寄託著祈盼飛躍高升、一朝交運的美好願望。尤其是那些指望子弟靠讀書應試博取功名前程的人家,都把它當作幸運來臨的象徵。真實出處

埤雅·釋魚》:“俗說魚躍龍門,過而為龍,唯鯉或然。”

同義詞

鯉魚跳龍門,是其簡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