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氯化硫

一氯化硫

一氯化硫(即二氯化二硫),有特殊氣味。在空氣中發煙霧,對黏膜有刺激性。能與苯、醚、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等多種有機溶劑相混溶;遇水、醇即分解。

基本信息

簡介

物理性質

分子結構分子結構
氯化硫是一種黃紅色液體,有刺激性、窒息性惡臭,在空氣中強烈發煙。遇水分解為硫、二氧化硫、氯化氫。溶於醚、苯、二硫化碳。二氯化二硫的熔點為-80℃,沸點137.1℃。密度為1.688g/cm3.蒸汽壓15hPa(20°C)。
化學性質
室溫下穩定,100°C時分解為相應單質,300°C時則完全分解。能被金屬還原為氯化物硫化物。與氯氣反應生成二氯化硫。能與金屬氧化物或硫化物反應生成金屬氯化物。

穩定性

在室溫下十分穩定,但在100℃時分解為硫和氯,在300℃時則完全分解。能被金屬還原生成氯化物和硫化物,用氯氣飽和可生成二氯化硫等。能與金屬氧化物或金屬硫化物反應生成金屬氯化物。在室溫下的乾燥一氯化硫對銅和鐵均無腐蝕性,但含有水分時則腐蝕性極強。

監測方法

氣相色譜法,參照《分析化學手冊》(第四分冊,色譜分析),化學工業出版社
環境標準
美國車間衛生標準5.5mg/m3

製備

由硫與限量氯氣在50~60°C反應16~20小時而得:2S+Cl2→S2Cl2;二硫化碳與氯氣在95~100°C反應製取四氯化碳,副產二氯化二硫:CS2+3Cl2→CCl4+S2Cl2.

對環境影響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急性毒性:LC50150ppm(小鼠吸入)
危險特性:遇高熱、明火或與氧化劑接觸,有引起燃燒的危險。受熱或遇水分解放熱,放出有毒的腐蝕性煙氣。
燃燒(分解)產物:氯化氫氧化硫硫化氫
3.現場應急監測方法:
4.實驗室監測方法:
氣相色譜法,參照《分析化學手冊》(第四分冊,色譜分析),化學工業出版社
5.環境標準:
美國車間衛生標準 5.5mg/m3

套用

用途

用作橡膠的低溫硫化劑和粘結劑。
在有機合成中用於引入C–S鍵。在氯化鋁存在下,與苯反應生成二苯硫醚。與乙烯反應生成芥子氣。也是Herz反應中的試劑。

環境影響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具有窒息性氣味,對眼和上呼吸道黏膜有強烈的刺激性,並可致嚴重皮膚燒傷。少數嚴重者可引起肺水腫。
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急性毒性:LC50150ppm(小鼠吸入)
危險特性:遇高熱、明火或與氧化劑接觸,有引起燃燒的危險。受熱或遇水分解放熱,放出有毒的腐蝕性煙氣。
燃燒(分解)產物:氯化氫、氧化硫、硫化氫。

應急處理

一、泄漏應急處理
疏散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污染區,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式呼吸器,穿化學防護服。合理通風,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勿使泄漏物與可燃物質(木材、紙、油等)接觸,在確保全全情況下堵漏。噴水霧減慢揮發(或擴散),但不要對泄漏物或泄漏點直接噴水。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後收集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如果大量泄漏,利用圍堤收容,最好不用水處理,在技術人員指導下清除。
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蒸氣或煙霧時,必須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氣式頭盔。緊急事態搶救或逃生時,建議佩帶自給式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防護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製作)。
手防護: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後,淋浴更衣。單獨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後再用。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立即用流動清水徹底沖洗。若有灼傷,就醫治療。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呼吸困難時給輸氧。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誤服者給飲牛奶或蛋清。立即就醫。
滅火方法: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