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例如新加坡幣的匯率便是與新加坡貿易夥伴國的一攬子貨幣掛鈎,亞洲金融風暴發生前的泰國和以色列,過去匯率也都是盯住一攬子貨幣。
一般來說,將貨幣盯住一攬子貨幣或某一特定貨幣(如美元),都是屬於可調整盯住匯率制度的一種。如果該國是屬於對單一國家貿易比重極高(像中國過去對外貿易九成是與美國),就適合採取盯住單一貨幣;反之,往來貿易對手國多的國家,可盯住一攬子貨幣。
中國的一攬子貨幣包括美元、歐元、日元、韓元、泰銖和俄羅斯盧布(即和中國有主要貿易的國家是美國、歐盟、日本、韓國、泰國和俄羅斯)。
政策
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當然和其它外幣的匯率也相應調整。中國過去的外貿結算和外匯儲備,主要是以美元進行,這樣就暗藏巨大的匯率風險。 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提出了“一攬子”
貨幣政策,就是和多種貨幣保持匯率,以規避單一美元帶來的匯率風險。
風險

在人民幣國際化的問題上,主要是關於風險的問題,還是要權衡利弊。如果利大於弊的話,另外一方面防範風險。所以在此前提下提出了人民幣國際化逐步走的原則,而且提出了2014年-2023年十年基本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的時間表安排
2014年-2015年,建立匯率目標區制度,目標區寬度為±5%;放寬對境內企業境外投資的匯兌限制,鼓勵企業走出去;放開大額定期存款的利率上限限制。
2016年-2017年,將匯率目標區的邊界擴大到±10%;取消對企業境外投資的匯兌限制,允許境外企業和個人投資A股市場及債券市場;放開小額定期存款的利率上限限制。
2018年-2019年,將匯率目標區的邊界擴大到±15%;基本取消對境內居民到境外投資的匯兌限制,允許商業銀行在境外發行貨幣市場基金;放開活期存款的利率上限限制。
2020年-2021年,將匯率目標區的邊界擴大到±30%;基本取消對金融信貸的匯兌限制,允許企業和個人在境外買賣金融衍生產品;允許商業銀行開展證券及保險等業務。
2022年-2023年,將實現浮動匯率制;基本取消對所有資本項目的匯兌限制,基本實現資本項目開放;基本完成金融系統的改革,實現國際化、市場化和系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