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看點
![封面](/img/5/b9a/nBnauM3X0AzN2QzMzkjM1cDNwMTMxETOyIDMxADMwAzMxAzL5I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內容簡介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這個事件的意義是結束了兩千年的帝制,趕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是全面現代化的起點,是現代民族國家重建的開始。辛亥革命的目標是刻意模仿美利堅合眾國,是要建立美國式的政治架構;辛亥革命的政治手段,是刻意模仿一百二十年前的法國大革命,是要以暴力手段打碎一個舊世界,建設一個新中國。
辛亥革命的前半場確實是按照法國大革命的劇本在演出,孫中山等先行者經過十幾年艱辛奮鬥,終於將“一個人的革命”演化成全民族覺醒,只是當武昌起義爆發後,特別是當清政府陣前換將,啟用袁世凱職掌朝政,南北對峙一下子由滿漢之間的種族衝突變成了漢人之間的對決。辛亥革命後半場放棄了法國大革命的老套,在經過短暫和談後,南北握手言歡,清帝退位,五族共和。
對於辛亥革命這個結果,見仁見智,許多人覺得這場革命在列強和資產階級介入後變質,革命歸於失敗。辛亥革命其實是對法國大革命的超越,不僅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而且避免了一場內戰一場血腥,這是中國智慧的最高體現,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完勝,既合乎國際社會的期待,也合乎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者簡介
馬勇,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現代文化學會副會長及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