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者: 馬勇出版年: 2013-8頁數: 304定價: 39.00元目錄
序:重新認識近代中國第一次鴉片戰爭
被迫進入近代
停滯的帝國
睜眼看世界
中國與世界的差距
重回寧靜與安逸
五口通商的意義
入城與反入城
“民心可用”:高調、空談與誤國
拒絕交往:排外主義消極抵抗
第二次鴉片戰爭
小皇帝面臨新難題
交往需要坦誠
換約衝突一觸即發
和平換約變成武裝衝突
重回和平軌道
又回戰爭邊緣
錯綜複雜“多國殺”
和平漸行漸遠
大沽失陷:僧格林沁掛出免戰白旗
天津議和
通州談判
八里橋大戰:和平希望徹底破滅
洋務新政
辛酉政變
曾國藩的遠見
“中體西用”的初步嘗試
中國文明的“軟實力”
中法戰爭
朝鮮危機
甲午之殤
一心要戰的日本人
甲午陸戰:望風而逃一潰千里
黃海決戰的悲情與悲壯
甲午旅順之殤
甲午陸戰:棄守遼東
威海之戰:甲午戰爭的轉折
和比戰難:甲午經驗
李鴻章遇刺及其後果
李鴻章忍辱負重馬關講和
戊戌變法
膠州灣事件
搶占旅順和大連
威海衛之殤
康聖人的巴西移民計畫
西花廳問話
上清帝第六書
曇花一現的保國會
王照上書
官不聊生
光緒密詔
康聖人,你快離開北京吧
夜訪袁世凱
義和團運動
大阿哥事件
義和拳起山東
被綁架的義和團
北京來了義和團
八國聯軍進北京
辛丑條約的簽訂
清末新政
八國聯合改造中國
江楚會奏變法三折
廢除科舉好難
訓練新軍
現代法律體系的確立
新政的真誠與成效
辛亥革命
改良輸給了革命
武昌起義
湯化龍仗義而出:民國政治的起點
找個理由不革命:黎元洪們的第一選擇
被迫革命的黎元洪
出手不凡的湖北軍政府
隔岸觀火的袁世凱
袁世凱出山為推動君主立憲
清廷不覺醒讓革命燎原
內容簡介
本書是社科院馬勇教授關於晚清史的總結性著作。作者懷揣著溫情和敬意,從重新思考中國現代化的視角出發,敘說長遠看五口通商是一個“雙贏”的結果,洋務新政確立的中體西用富強道路並不錯,光緒帝推動改革並非想像那么難,八國聯軍是來拯救外交官和教民的,清政府廢除科舉並未使革命黨人增多……報以坦然和善意,以期可以重新理解一個國家曾經走過的路。作者簡介
馬勇,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主要著作有《1898年中國故事》《中國現代化歷程》《1911年中國大革命》《晚清二十年》《容忍歷史不完美》等。誰來決定歷史?——評《坦然面對歷史的傷》 文/楊霄真理總有其局限性,牛頓的慣性定律只適合巨觀世界,對於微觀的粒子世界,它沒有任何意義。歷史唯物主義同樣如此,在局部的歷史中,它總是無法對號入座。局部歷史的發展並不是人民民眾推動的,恰恰相反,個人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馬勇在重述1840-1911中,用“坦然面對歷史的傷”來審視這段歷史,他鮮活的文字是這段歷史的放大鏡,可以讓讀者看清每寸傷口。之所以把“1840-1911”的歷史叫傷,是因為這段晚清的屈辱史是人為造成的,原本可以修復,但僅僅因為一些“意外”,終究沒有修復。鴉片戰爭之後,中國最知名的英雄當屬林則徐,但是清政府罷免了他,使他僅獲得半世英明。當時的道光雖不是昏庸的皇帝,但絕對不夠智慧,只因為英國的一個小小詭計,他便用耆善代替了林則徐,隨後,這位肩負重任的替代者,卻因為一個《穿鼻條約》又被道光砍下了無辜的頭顱。我們現在無法揣測道光當時的心情,但是他的抉擇卻凸顯出了他的愚蠢。對於鴉片戰爭的爆發,馬勇認為當時中英之戰難免,戰則敗,敗則變。但清朝的皇帝一直在戰和之間猶疑不決,存在著僥倖和希望,既害怕失敗,又不想失去帝國尊嚴,所以對戰事一拖再拖,錯過了變革的時間。皇帝的保守思想,使他對英國的一切要求都異常敏感,僅僅是放開口岸,在今天來看,實在是互惠互利的事情,但是當時的清朝決策者卻以為是陰謀而拒絕通商。清朝因為最高領導的無智而一再錯過學習和變革的時機,像一個苟延殘喘的病人,拖一天就離死亡近一天。儘管慈禧執政的前三十年,使清朝出現了洋務運動,從而呈現了一段中興的繁榮,但是這應該歸功於曾國藩這些明智的漢臣,而不是清朝的當權者,慈禧終究是個女人,不算一個政治家。如果是明治天皇那樣的人物在清朝的末年出現,也許歷史真的會改寫。馬勇的文字沒有鞭撻任何人,也沒有刻意去褒揚任何人,但是每段的事實描述,卻叫我們振聾發聵,筆下的李鴻章和慈禧都是鮮活個性的人,並非歷史記載的冰冷政客,李鴻章為了少賠銀子對伊藤博文近乎乞求,堂堂一個中堂宰相在敵國面前哭訴,因要可憐其一把年紀,而要求討價還價,這也許就是當時真實的歷史。慈禧也並非不支持變革,只是面對被罷免的老臣們的哭訴,動了惻隱之心,在馬勇的筆下,這位權傾一時的太后終於還原成了一個女人。對慈禧而言,他與光緒皇帝並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甚至多數時候都是一致的,馬勇用一個“親情尚在”來解釋慈禧與光緒的分分合合,這更符合人性。慈禧作為光緒的姨媽,絕對不會害他,甚至對光緒一直都是疼愛和寬容的,而清廷的鬥爭也不像後來電視裡演的那樣機鋒相對。讀完馬勇的書,你會覺得真實的歷史就是一些簡單的人和一些簡單事的結合,任何歷史都會因為偶然事件而隨時改變,哪怕是具有轉折意義的歷史變革,也許最初僅僅源自於一場鬧劇。很多時候,一些“意外”或者是“偶然”就像一個調皮的孩子,隨時蹦出來,瞬間就會改變歷史的發展方向。比如,在當時來看,武昌起義如果沒有黎元洪,一定會失敗。而卻很少有人知道黎元洪參加起義的一個重要原因,竟然是他聽說這次起義的領導者是他的學生,他原本是想勸說他學生放棄革命,結果卻陰錯陽差被誤認為要參加革命而被推上了領導崗位。因此,在湯化龍叫其簽字之際,他十分不情願,最終還是別人代簽的,可當義軍攻下武漢三鎮之後,他的態度馬上發生了180度大轉彎,立刻決定支持革命。黎元洪也沒有大是大非或大智大勇,他和普通人沒什麼區別,只是那一刻他恰巧站在了歷史的轉折點上,從而被歷史記住。當歷史還原到某個場景的時候,決策者的大腦往往決定著下面一段歷史的走向。馬勇從人性出發去研究歷史,使我們看到最鮮活的歷史,最細微的真實。這並非與唯物史觀不合,而是把歷史切碎的時候,我們的確看到的只有人性,沒有規律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