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清 道光年間,英國商人每年向中國輸入近兩千噸 鴉片,清政府流失白銀三千萬兩。鴉片,使中國人變成“ 東亞病夫”, 嚴重威脅著大清帝國。為此,道光皇帝被迫下詔,命湖廣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禁菸。以水師總兵為首的腐敗官吏寫英國商人顛地里通外應,使鴉片順利進關。益和行老闆何敬容為謀暴利,對內賄賂守關總督,對外為英商販賣鴉片,林則徐禁菸舉步維艱。
林則徐一到廣州,立即處死一批煙販;革職一批吸毒官吏;將何敬容關進監獄;並派兵圍住了洋商住地,英商以絕食抗議,拒不交出已販運到中國的鴉片。
英駐華商務總監義律到商館,讓英商交出鴉片,一方面緩和林則徐與英商的矛盾,另一方面卻策劃更大的陰謀。
道光十九年六月三日,廣州虎門 海灘上,林則徐指揮兵勇,將鴉片倒入化煙池,兩萬多箱鴉片被化成黑流流進大海,海岸邊人山人海在觀看,無不拍手稱快。
義律回英國後四處遊說,最終議會以微弱多數通過、維多利亞女王同意對華宣戰。
英海軍封住珠江口,很快攻下定海,到達塘沽。道光皇帝責怪林則徐惹怒洋人,撤免林則徐,派直隸總督琦善為欽差大臣,前去解決與英爭端。琦善知清軍敵不過洋人的堅船火炮,只得求和。義律提出割地賠款。道光不忍割地,便下令水師迎戰。
虎門炮台,關天培率兵拚命死戰,終因武器落後,全體為國捐軀。
琦善因欺君賣國被免職,林則徐被發配新疆。
1842年,中英簽署《 南京條約》,香港從此淪為英國殖民地達半個世紀。
角色簡介
鮑國安,
1946年生於天津,山東萊州人。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國家一級演員,中央戲劇學院教授。因飾演《三國演義》中的曹操獲得第十三屆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獎。首屆全國百家德藝雙馨工作者(1998年)、國家監察部特邀監察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2003年)。鮑國安是國家一級演員,中央戲劇學院教授。憑藉在《三國演義》中的出色表演,獲得中國電視“飛天”,“金鷹”男主角雙獎。
鮑國安作品:
所拍電視劇:
《宋江》(《水滸》)宋江 (1987年)《 大唐名相》魏徵(1990年)
《三國演義》 曹操(1995年)
《武則天》唐太宗(1995年)
《孫武》 吳王僚(1997年)
《人間正道》吳明雄(1998年)
《 雙鳳奇案》(《拾玉鐲》)杜翰章 (1998年)
《劉伯溫》劉伯溫(2000年)
《女囚》梁老師 (2000年)
《包公生死劫》包拯(2001年)
《風雨乾坤》司馬民望(2002年)
《人大主任》齊恆壽(2002年)
《 拯救少年犯》鮑文同(2002年)
《竇娥冤》竇天章(2003年)
《權利2 裸雪》曹中(2003年)
《德潤江南》 (2003年)
《大明天子》朱元璋 (2003年)
《 鐵血長平》秦昭襄王(2003年)
《江山風雨情》洪承疇 (2003年)
《如此多嬌》林然 (2004年)
《 新鍘美案》包拯 (2004年)
《 無間光影》許諾 (2004年)
《大漢悲歌》蕭何 (2004年)
《國家機密》肖廳長 (2005年)
《開創盛世》隋煬帝 (2005年)
《拒絕成熟》書記 (2005年)
所拍電影:
《山下是故鄉》常茂 (1983年)
《決策》 (1986年)
《鴉片戰爭》林則徐(1997年)
《零點行動》 (1999年)
《真心》吳登雲(2001年)
《警之戀》 (2004年)
《核電鐵軍》李子華 (2004年)
《被剪的男人》梁老師 (2004年)(即《女囚》第一個案例)
所演話劇:
《天國春秋》 洪秀全
《麥克白斯》 麥克白斯(1981年)
《安娜.克里斯蒂》
所拍廣告:
“杜康”酒
“康腦靈”藥
“光州啤酒”
“沱牌麯酒”
朗誦作品:
《大江東去》-蘇軾作品朗誦(2003年)
參加晚會演出:
飛天獎頒獎晚會(1995年)
回歸頌(1997年)
以電視的名義--首屆德藝雙馨全國百佳電視藝術工作者頒獎晚會(1998年)
1997年度電影"華表獎"暨第二屆"夏衍電影文學獎"頒獎典禮(1998年)
攜手築長城--賑災義演(1998年)
劉少奇百年誕辰大型文藝晚會(1999年)
大道行--慶祝人民政協成立50周年文藝晚會(1999年)
春禧--文化部2000年春節聯歡晚會(2000年)
祝福平安--2000年公安部春節聯歡晚會(2000年)
2002年度中央電視台電視劇十佳演員(2002年)
2004年3.15之夜(2004年)
“青春中華”——首屆中國青年時尚服裝周開幕式晚會(《五彩中華》文藝晚會)(2004年)
中國曹禺文化周開幕式(2004年)
籍貫:山東萊州;出生地:天津;現居地:北京;工作單位:中央戲劇學院研究所;職業:國家一級演員,中央戲劇學院教授;畢業院校:中央戲劇學院
作者簡介
謝晉
中國電影導演。生於浙江上虞。1941年入四川江安國立專科學校話劇科學習。1943年赴重慶加入中國青年劇社任演員。參加話劇《雞鳴早看天》等演出,1946年回戲校攻讀導演專業。1948年入大同電影企業公司任副導演。1950年後相繼在長江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任導演,執導影片二十餘部。其中《女籃五號》是中國第一部彩色體育故事片,獲1957年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獎;《紅色娘子軍》獲1962年首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導演獎,1964年獲第三屆亞洲電影節萬隆獎第三名;《舞台姊妹》獲1980年第二十四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學金獎,獲1981年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鷹獎;《啊,搖籃》獲文化部1979年優秀影片獎;《天雲山傳奇》獲1981年首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影片導演獎,第四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文化部1980年優秀影片獎,1982年香港第一屆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牧馬人》獲1983年第六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文化部1982年優秀影片獎;《高山下的花環》獲1985年第八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文化部1984年優秀影片獎;《芙蓉鎮》獲1987年第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影片獎、第十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廣電部1986~1987年優秀影片獎、第二十六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大獎水晶球獎、西班牙第三十三屆瓦亞多利德國際電影節評審特別表彰獎和觀眾獎,1989年法國第五屆蒙彼利埃電影節金熊貓獎,捷克斯洛伐克第四十屆勞動人民電影節榮譽獎。其作品把人物命運同社會有機結合起來,藝術感染力強。1983年任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評審,被授予'金鷹榮譽獎'。1983年和1985年分別在法日南特三大洲電影節和美國舊金山舉辦回顧展、1987年被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接納為會員。
謝晉 畢業院校 四川江安國立專科學校話劇科
幕後花絮
該片投資達一億多人民幣,創下當時國內電影投資的紀錄,也創下了國產片在國內的票房紀錄。該片製作陣容強大,資深導演謝晉執導,鮑國安、林連昆等著名演技派演員出演此片。
媒體報導
一部地球儀,中國人從未有過的地球儀,通過睜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則徐之手交給了落魄時的琦善,"有朝一日您能看見皇上,請代則徐一定將此物呈獻給皇上"。言語之時,林大人神情肅穆,琦善若有所思。這是影片《鴉片戰爭》中借送地球儀這一細節輝映主題創傷猶如畫龍點睛,通過微觀視照給予人們更廣闊的思考空間,進而揭開了百年歷史的沉重一頁,再現出那場屈辱戰爭的悲壯一幕。
地球儀,是放眼看世界的視窗。東方的秀美,西方的浪漫,南美的溫情盡收眼底。有了它才會有探尋的好奇,了解的欲望,才會有知彼知已、比學趕幫超的嚮往。1840年的中國沒有它,也就沒有了千奇百怪的種種構想。道光皇帝沒有它,也就關閉了門窗,封住了視野,任由目光在大清土地上掃來看去。正所謂,熟悉的地方沒有的景色,時間長了也就調不起他任何開拓性的激情來治國安邦了。
於是,後來才會有道光皇帝的大怒;那英吉利僅是個彈丸小島,做大清的屬國都不配,怎敢隨便給朕上書!於是有了琦善的自言自語:"洋人哪,茹毛欽血,生性好戰啊……"。 自尊,自傲。使得堅船開到家門利炮炸響在耳旁仍目空一切,狂妄自大,還有比這更可悲的么?! 愚腐,軟弱。刀架在脖子上還不知兇手的險惡用心,還有比這更可悲更可氣更可笑的嗎?!
1840年,英國早已擁有了地球儀。他們用它劃出了一條通向東方古老民族的航線。鴉片成噸地隨船乘風而入,白銀
則成船地順海遠走;留給我們的是痛苦是眼淚是腐敗,帶走的是錢財是尊嚴是血汗。於是,在鴉片戰爭前奏的內客會議上,那位海軍上將才手指地球儀口出狂言:"我手裡有精確的中國沿海地圖,一艘英國軍艦可以消滅中國全部水師";於是,又有了商人顛地手指中國一個精美的的彩色瓷瓶囂張地說:"這就是清朝的形象,豐滿、渾圓、驕傲,瞧不起世界上的一切,它滿身自以為是,但只要輕輕一碰,它就會粉身碎骨。"如果說,通過這些話一方面看清了侵略者共有的罪惡本性的話,那么另一方面則使我們嘗到了落後於人的恥辱感。在恥辱中讓我們懂得了 不怨天不怨地,只怨自己不成器的真理之所在。令我們欣慰的是,吟頌著:"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佳句的林則徐走到鴉片戰爭的最前沿。影片沒有簡單的複述一個手拿地球儀的民族英雄的故事,而是將其思想的鋒刃一面指向了侵略掠奪的帝國主義政策以及極端罪惡的跨國毒品交易;把他思想鋒芒的另一面,十分明晰地指向了昏庸腐敗的滿清王朝及其統治者。在這樣的歷史對立激變中,林則徐對外禁毒退敵的立場和主題思想,就逐漸游離了皇權的本質,顯出了他個人命運同民族命運共存亡的內在本質,這也是小小地球儀輝映大世界的深刻特徵所在。 按照傳統的想像,地球儀那圓圓的造型至少說明了整個地球一個村的親密關係。
但是,那流血的炮台和撲向香港的戰船把那圓圓的地球儀撞擊得支離破碎。由此,它作為一個道具在影片中數次出現,給了人們一個不變的印記。"封閉必然落後,落後就要挨欺遭打"。如果說歷史是一面鏡子,"弱國無外交"則是其內蘊所在。從中可看出,地球儀提示的內涵是廣義的,它昭示的落後與先進是全方位的,軍事、經濟、政治、外交、科技、文化,包括政體吏治的落後與腐敗,它使我們既為堂堂中國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城下之盟而感到羞恥,更為當時中國上下的因循守舊,妄自尊大,愚昧無知,不思進取而慚愧。
值得我們高興的是,伴隨著迎空升起的響亮的瑰麗的奪目的禮花,地球儀上,一百多年前從祖國懷抱中被搶走的"明珠"回到母親身邊。歷史告訴我們,只有當一個民族站起來的時候,它才會反思自己的過去;
地球儀也告訴我們:和諧、進步、公正、合理是這個時代的主題!
精彩劇照
相關評論
幾天前慶香港回歸十周年,CCTV6又播《鴉片戰爭》。靜下心來重看了一遍,有幾個場景及幾句台詞讓我印象深刻。
場景一:琦善在皇上面前分析戰爭的起因。琦善把戰爭的起因全部歸罪於林則徐的虎門硝煙,在他分析的頭頭是道的同時,也把自己的懦弱和無恥暴露無遺。
場景二:那個青樓女子刺殺英國大使。一青樓女子尚知國恥國恨,以琦善為首的那群奴才卻在洋人面前卑供屈膝,國家重臣連風塵女子都不如,有如此的大臣,國不破又如何。
場景三:林則徐在談到英國人的時候說了一句話:“聽說洋人吃飯都用刀叉,一個連吃飯都用武器的民族,如何不會強大。”是啊,中國人吃飯用的是竹筷,人家用的卻是鐵做的刀叉,是不是也可以看作是兩種民族精神的對比呢?中國自古號稱禮儀之邦,可是當她弱小的時候,又有幾個侵略者對她講過禮儀呢?弱國無外交,這句話不止一次的被驗證,所幸的是中國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