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子瞻枯木》

《題子瞻枯木》是宋代詩人黃庭堅所作詩詞之一。

作者

黃庭堅

詩詞正文

折衝儒墨陣堂堂,書入顏楊鴻雁行
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風霜。

作品賞析

1088年(元祐三年),黃庭堅在史局任著作佐郎。春天,蘇軾知貢舉(主管考試),黃庭堅做他的屬官。蘇軾這年曾在酺池寺壁畫了小山枯木,黃庭堅作《題子瞻寺壁小山枯木》詩,蘇軾又畫枯木,黃庭堅題了這首詩。

任淵註:“第一句元作‘文章日月與爭光’,後改焉。”之所以改,可能是因為“文章日月與爭光”指蘇軾是大作家,與《題子瞻寺壁小山枯木》之二“海內文章非畫師”指蘇軾是大作家,意思有些重複,所以改了。開頭說:“折衝儒墨陣堂堂。”折衝,本義是拆壞敵方的戰車,即打退敵人的進攻,這裡是斟酌調停的意思。說蘇軾用堂堂之陣來平息儒墨之爭,學術不偏激,能得其平。“書入顏楊鴻雁行”,蘇軾的書法可跟唐朝顏真卿和後周的楊凝式相比。《晉書·王羲之傳》:“我書比鍾繇當抗行,比張芝草書猶當雁行也。”雁飛成行,指並列。這裡不是說蘇軾的書法像顏真卿、楊凝式,而是說他和顏、楊兩人一樣是當時第一流的書法家。

後兩句說,“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風霜。”任淵註:“此兩句元作‘筆端放浪有江海,臨深枯木飽風霜。’”之所以要改,是因為他的《題子瞻寺壁小山枯木》之一說:“白髮千丈濯滄浪。”“濯滄浪”跟“有江海”意思相近,所以改了。《世說新語·品藻》:“明帝問謝鯤:‘君自謂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廟堂,使百官準則,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謂過之。’”這裡指蘇軾胸中原來有一種高尚的境界,所以畫出老樹蟠曲,迎接風霜。這裡有以畫喻人的意思。老樹經過多年風霜的打擊,造成蟠曲,正與蘇軾歷經政敵攻擊而其節愈勁相似。這幅枯木,是他胸中的鬱結自然吐露的。跟凡庸之輩不同,所以落筆作畫,有“老木蟠風霜”之態。至於稱讚書法,當是畫上有題字的原故。這首詩的構思特點是,不光寫“老木蟠風霜”,還寫出了蘇軾的為人,寫出了他的“折衝儒墨”,寫出了他的“胸中丘壑”。

作者簡介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年間(1064—1067)進士。宋哲宗時以校書郎為《神宗實錄》檢討官,遷著作佐郎。後因修史“多誣”遭貶。早年以詩文受知於蘇軾,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並稱“蘇門四學士”。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詩以杜甫為宗,有“奪胎換骨”、“點鐵成金”之論,風格奇硬拗澀,開創江西詩派,在宋代影響頗大。又能詞。兼擅行書、草書,為“宋四家”之一。有《山谷集》、《山谷琴趣外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