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細跳月》

《阿細跳月》

阿細跳月阿細跳月也稱“阿西跳月”、“跳月”。自稱“阿西”、“撒尼”的彝族民間傳統舞蹈。流行於雲南彌勒、路南、瀘西等地。青年男女社交娛樂形式。男舞者彈大三弦或吹笛子,女子合著節拍與男對舞。或者牽手圍圈,左右擺動,拍掌踹腳,鏇轉而舞。彝族撒尼人和阿細人的民間舞蹈之一。流行於雲南彝族地區。主要動作有三步一蹦跳、拍掌、跳轉等。節奏鮮明,情緒歡快。又稱跳樂。

《阿細跳月》阿細跳月
阿細跳月

基本簡介

《阿細跳月》阿細跳月
在彌勒這塊美麗、神奇的紅土地上,多彩多姿的民歌像山裡的泉水一樣甜,絢麗浪漫的舞蹈像山裡的流嵐一般美。居住在西山地區彝族支系阿細人的集體舞蹈“阿細跳月”,是出落這歌舞海洋中一枝獨秀的山茶花。它像清爽的山風,像歡快的山溪,像燃燒的火把,半個多世紀以來久跳不衰,美名播四海,備受國內文藝界和國際友人的青睞。阿細是彝族的一個支系,自稱“阿細璞”,聚居在雲南省紅河州彌勒縣的西山一帶。阿細人能歌善舞。“阿細跳月”是他們最喜愛、最普及的民間優秀集體舞蹈之一。“阿細跳月”原稱“跳樂”,因常相聚於月下舞蹈,且有求偶的含意,故避開長輩,於夜晚相約到村外的山野林間趁著月色、或圍著篝火跳,抗日戰爭時期始稱“阿細跳月”。“跳月”來歷傳說頗多,但都與火相關:一說源於勞動,在古代刀耕火種時,燒過的灌木樁容易刺傷腳掌,撬窩播種時常跳起跳落,演化而成舞蹈;一說阿細山寨因“天火”成災,阿細兒女阿者與阿娥率民眾奮勇撲火,因大地被燒燙,便雙腳輪換彈跳,而形成今天“跳月”的基本動作。

“阿細跳月”節奏明快,舞姿粗獷奔放,有老人舞和青年舞。老人舞彈的是小三弦,舞步輕慢穩重。青年舞則熱情激越,是男女青年溝通感情,選擇對象的自娛活動。每當節日或農閒,鄰近村寨未婚的成年男女青年先約定聚會的時間地點,屆時,如一方失約,另一方則於路中用石頭壓上樹枝,表示“壓魂”(魂是彝族對生命的詮釋),被壓一方須說明原委,道歉並得到諒解,可再訂日期。這種約會,甲村來男,乙村只能來女。相會前,女方在林中梳妝打扮,故意磨時間,男方明知女方在梳妝,也故意把短笛吹得短促,把大三弦彈得急迫,一方急,一方緩,別有一番情趣。就在笛悠弦揚時,女方拍著清脆的掌聲跳出樹林,在草坪上列隊與男方歡歌起舞,曲調合著舞步,弦聲扣著心聲,間或爆發“喔!喔!”的吼聲。其音樂為宮調或大三度五拍節,歡快熱烈,粗獷奔放;舞蹈步法似踏火彈跳,先用一隻腳跳三下成三拍,雙腳落地成四拍,再換另一隻腳起跳,如此不斷反覆。在載歌載舞中,尋找稱心如意的伴侶,然後變換隊形,一男一女對舞。由於“阿細跳月”舞蹈強度大,尤其是男青年肩挎四五公斤重的大三弦,彈、唱、跳、鏇,常常跳得滿頭大汗,但頗具感召力的“阿細跳月”,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吸引著青年男女盡興盡情通宵達旦地進行。

起源

《阿細跳月》阿細跳月
阿細跳月,源遠流長。遠古時代,人類不知道怎樣用火,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有一天雷電擊中了枯木而引起一場大火,很多野獸被燒死,人們吃了,感到味道鮮美。從此才會用火燒肉充飢,燒起火來取暖。但在那風吹雨淋又沒有房屋棲身的原始生活中,要保存住一點火種,確實非常困難。暴雨一來,火種被澆滅了。沒有火了,人們就得挨凍,吃生肉喝冷水,給生活帶來不少的困難。有一天,人們在山上狩獵時,又冷又餓,實在支持不住了,便紛紛靠在樹上休息。有個名叫“木鄧”的小伙子,卻騎在一根朽木上面,邊休息,邊拾起一根細木棍兒,使勁地向朽木上鑽。鑽著鑽著突然從朽木中鑽出火來了。的再度出現,使人們欣喜若狂。大家拾柴架火,熊熊的火焰,照得大地通紅,烤得人體冒煙。於是圍著篝火,邊烤邊跳。這就是阿細跳月的最初起源。人們稱之為“木鄧比”,意為“跳篝火”。
至於阿細人為何在“三步弦”中始終要保持跳躍的舞姿,還有著一段傳說。相傳很久以前,阿細地區的人們一直過著刀耕火種的奴隸生活。每到播種季節,為了搶時間為奴隸主儘快燒荒、播種,人們等不到燒荒火星的熄滅,就赤著雙腳在滾燙的田野上開始翻地、勞作。為使雙腳少受田野上余火的灼燒,便兩腳一邊不停地跳躍一邊進行勞作。後來,人們在這種不停跳躍動態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蹬腳和上肢的左右甩擺、擊掌,而逐漸形成了今天被人們喜愛的《阿細跳月》。

發展

《阿細跳月》阿細跳月
阿細先民,原住在金沙江畔的“通鄧來若”。他們不堪忍受奴隸主的期負和壓迫,在阿真的帶領下奮起反抗。自農曆六月二十三日開始,攻打奴隸主的家園,可是奴隸主有槍有刀,有弩有箭,並有很多兵丁護衛,整整攻了一天也無法入破。聰明的阿真吩咐奴隸們趁黑夜在每隻羊的角上紮上火把。讓羊在前面沖,奴隸們持棍棒、鐮刀跟在羊群的後面,浩浩蕩蕩地沖向奴隸主的家園,攻破奴隸主的圍城,殺死了奴隸主,燒毀了奴隸主的家園。取得了勝利,獲得了人生的自由。奴隸解放了,便聚集在“冷衣黑”邊(一個叫冷衣的海邊),縱情歡唱,慶祝勝利,迎接自由。在三弦、笛子和刀叉相碰聲中跳押。跳得月兒落西坡,跳到紅日從東來,一直跳到六月底。這時的“跳 樂”,是具有“慶解放”、“迎自由”新內容,便稱為“里拉比”,意為“慶解放、迎自由”舞。 新中國成立後,阿細人民成了國家和民族的主人。“跳樂”已擺脫了種種禁忌,變為逢年過節或節日喜慶不可缺少的民眾性的民間文娛活動。

重要事件

《阿細跳月》阿細跳月
自古以來,阿細山寨就流傳著“活著不跳樂,白在世上活”,“大三弦一響,腳底板就癢”等諺語。新中國成立後,“阿細跳月”正式搬上文藝舞台。多次出省、進京演出。1954年,“阿細跳月”作為中國的優秀民間舞蹈,到波蘭華沙參加第三屆世界青年聯歡節,引起強烈的轟動效應;八十年代,“阿細跳月”樂曲被列為世界名曲之一;1992年2月,由彌勒縣西山地區彝族農民組成的阿細跳月藝術團破天荒作為全國唯一的縣級農民藝術團,列為第三屆中國藝術節大型文藝表演者之一,在昆明人民勝利堂一展讓人心動、誘人迷戀的“阿細跳月”風采,贏得了中外人士的讚譽。中國’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期間,彌勒縣組織200人的“阿細跳月表演團”參加世博會開幕式和開園儀式、中國館日、閉幕式演出,原汁原味的阿細跳月再度輝煌;新千年第一個春天,悠揚、歡快的“阿細跳月”鏇律在音樂聖殿維也納金色大廳作為全世界迎新春音樂會的開篇再次轟然奏響。它再次證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阿細跳月像一朵盛開在雲嶺高原上妍麗的山茶花,美麗著一方神奇的紅土地。

現今現狀

《阿細跳月》阿細跳月
現在的阿細跳月,分青年舞和老年舞兩種。老年舞緩慢輕鬆,隨著笛子的節奏,男子的彈起小三弦、月琴、拉起二胡坦然瀟灑,喜而不露的翩翩起舞;女的則雙手叉腰起舞,抬著腳,隨著笛聲、弦聲拍著雙手,鏇轉擺腿,時而圍圈齊跳,時而相對而舞,保持著集體舞的陣容,溫雅自如,情趣神怡。青年舞是在老年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跳時,先調好大三弦和笛子的音凶,隨即男青年率先背著大三弦舞,女青年隨之而成隊入伙,擊掌伴跳,男女青年各成一行,相向起舞,隊形隨著音樂鏇律而前後左右移動變化。青年舞節奏明快,粗獷豪放,歡騰激越。充分體現了阿細人民英勇豪放的氣概和濃厚的民族民間藝術風情。

火把節

《阿細跳月》火把節
解放後由於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使不少人都知道夏季的“火把節”是彝族的民族傳統節日,甚至知道在節日的夜晚彝人要圍篝火跳《大三弦舞》。但彝族為什麼在“火把節”上要跳《大三弦舞》?大概知道的人就不是很多了。對此要想得到了解,就必須先知道“火把節”的來歷和與它相關的彝族曆法。彝族早在13世紀,就創造出了自己的“十月太陽曆”,即現在天文學所稱的“彝夏太陽曆”。古代彝族把一年的365.25天平均分為10個月,每月36天,多餘的5天多,作為每年的“過年”日。彝族的新年和“火把節”關係密切,因“十月太陽曆”是根據日月星辰的方位變換而測定推算的。北斗星星柄每轉動一周為一年,星柄上指時,恰逢夏季的“大暑”節氣。再轉半周,則時值冬季的“大寒”節氣,彝族人民便把這兩個節氣統稱為“星回節”。同時把冬季的“星回節”定為彝族的新年;而夏季的“星回節”則為我們大家所熟悉的“火把節”。
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以最大的熱忱和最隆重的慶典迎接每個新年的來臨。“過年”,已成為全人類共同歡樂的節日。但在彝族,“過年”時沒有什麼慶典活動,人們全部的熱忱都放於製作美食上,使冬季星回節被俗稱為“吃節”。而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左右“大暑”節氣時的“星回節”,才是各地彝族進行隆重慶祝、熱鬧無比,俗稱“玩節”的傳統“火把節”。更有意思的是:有些彝族地區的人們,把“過年日”中的6天,特別留出3天來放在夏季“火把節”時使用,以便使人們在“火把節”時更為盡情、盡興和難忘。儘管各地區的彝族同胞歡度“火把節”節日的形式不同,但目前由男子每人彈撥用彩綢挎於肩上的大三弦樂器,一起歡跳《大三弦舞》,已成為彝族共同的娛樂形式之一。
《阿細跳月》阿細跳月
生活在雲南省路南彌勒邱北等縣,屬於彝族支系的阿細人,在夏季星回節的黃昏時節,高舉火把繞行田間以預祝來年豐收之後,便集中到村裡的曠場上舉行傳統的歡慶活動。屆時,成群的未婚男女,圍繞著噼啪作響的熊熊篝火頻頻起舞。頭戴環形頭飾、身著手繡短上衣、百褶裙,斜挎繡包的盛裝姑娘們,在著白衣黑褲、腰系紅色綢帶的英俊吹笛者帶領下,隨著錚錚作響的大三弦與男子相對而舞,在眉眼間傳遞著無限的情意、抒發著由衷的喜悅與歡樂。舞蹈中不時夾雜著的“阿嘖嘖!”呼號和尖嘯的口哨聲,為節日氣氛更加歡快與熱烈。雖說阿細人所跳的舞蹈也是“大三弦舞”,但認真地說,在男子所彈撥的大、中、小各式三弦和高、中、低不同音色竹笛的伴奏下,舞蹈始終保持跳躍狀態,雙臂左右擺動、按節拍擊掌的同時,換腳跳三步,空中蹬兩腳,由五拍組合成的這種“三步弦”,是阿細人在“火把節”時所特有的自娛性舞蹈。由於該舞多在月光下起舞,後又被人們稱為《阿細跳月》。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