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徹底粉碎陳誠向魯南進攻的建議》

《關於徹底粉碎陳誠向魯南進攻的建議》

一九四七年一月下旬,華東野戰軍主力集結在山東臨沂地區,華東戰場的作戰重心轉入山東。敵判斷華東野戰軍將固守臨沂,於是,制訂了魯南會戰計畫,企圖與華東野戰軍在臨沂附近決戰。這是“會戰”發起前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的給華東軍區司令員陳毅、政治委員饒漱石、副司令員張雲逸、副政治委員黎玉和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副政治委員譚震林的電報。

背景

陳誠陳誠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軍在美國的支持下,於1946年6月,對我中原解放區大舉進攻,挑起了中國的全面內戰。到1947年1月底,中國人民解放軍已殲滅國民黨正規軍56個旅。此時,華東野戰軍在連續取得蘇中、宿北、魯南戰役共殲敵近20萬人的重大勝利後,主動放棄一些城市和地方,將主要戰場移到山東境內,主力部隊則集結在老根據地山東臨沂地區進行休整,對部隊進行了統一整編,組成了華東軍區和華東野戰軍。華東軍區下轄魯南、魯中、膠東渤海、蘇北、蘇中6個軍區和東江縱隊、濱海軍分區等部,共約30萬人;華東野戰軍下轄第1、第2、第3、第4、第6、第7、第8、第9、第10、第11、第12和特種兵縱隊等共約27萬多人。由於我軍主動放棄了一些地方,蔣介石便錯誤地判斷我軍“傷亡慘重,續戰能力不強”;又得知我軍主力集結在臨沂地區,認為臨沂為我山東解放區中心城市,我軍必將固守,從而急忙制訂了"魯南會戰"計畫,以23個師53旅約31萬多人的兵力,分別從隴海線徐州至海州段、津浦線徐州至濟南段和膠濟線中段等三個方面再次向我魯南地區進犯。其南線以整編第19軍軍長歐震指揮的8個整編師和20個旅的兵力自台兒莊、新安鎮、城頭一線兵分三路向臨沂進攻;右路為黃伯韜指揮的6個旅,中路為李天霞能揮的7個旅,左路為胡璉指揮的7個旅;另有以郝鵬舉的第42集團軍從連雲港以西的白塔埠和房山街地區沿鐵路西進臨沂,擔任翼側掩護任務。北線以徐州綏靖公署第2綏靖區副司令李仙洲所指揮的3個軍9個師由淄川、博山、明水(今章丘)南下萊蕪、新泰,與其魯南的部隊對我軍形成南北夾擊之勢。國民黨還從冀南、豫北戰場抽調王敬久集團軍的4個整編師,集結於魯西南地區,企圖阻止我晉冀魯豫野戰軍東援或華東野戰軍主力西去。
魯南戰役結束後,我華野首長即按照中央軍委和毛澤東同志關於進一步集中兵力殲滅敵人的指示,針對敵人進攻臨沂的情況,提出集中50個團的兵力先打南線右路之敵的初步方案。

內容

陳饒張黎粟譚:
為著徹底粉碎陳誠〔1〕向魯南之進攻,請你們注意下列各點:(一)集中絕對優勢兵力,你們將王建安、許世友、宋時輪〔2〕三部南調是很對的。(二)休整部隊,利用敵大舉進攻前夜全軍休整,多一天好一天,休整即是勝利。(三)誘敵深入,敵不動我不打,敵不進到有利於我、不利於敵之地點我亦不打,完全立於主動地位。(四)先打弱者,後打強者,可能進攻之敵二十二個旅中,戰力較強者約八個旅,較弱者約十四個旅。如我能首先殲滅較弱之十四個旅,此次進攻即算打破,然後再殲較強之八個旅,便很從容。(五)每次殲敵不要超過四個旅,最好是三個旅,一則保證速勝,二則手中留有未使用的大量兵力,可以接著打第二仗。這即是說,將你們手中的全部兵力分為兩個集團,輪番作戰與休息,準備在一個半月至兩個月內連續不斷打七八個大仗,徹底粉碎敵之進攻。以上各點,當作建議,究應如何辦理最為妥善,請按實情決定。
軍 委
醜江

人物注釋

〔1〕陳誠,當時任國民黨軍參謀總長。
〔2〕王建安,當時任華東野戰軍第八縱隊司令員。許世友,當時任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司令員。宋時輪,當時任華東野戰軍第十縱隊司令員。

出處

根據中央檔案館保存的毛澤東手稿刊印。

巧用山十六計

第二十八計上屋抽梯

[原文]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斷其援應,陷入死地。遇毒,位不當也。
[譯文]故意暴露破綻,給敵人的進攻提供方便條件,誘使敵人長驅直入,進至我方預設戰場,然後迅即切斷敵之前應於後援,使其陷入“口袋”予以殲滅。這就如《易經·噬嗑》卦中說的咬堅硬的臘肉而傷了牙齒一樣,敵人為貪求不應得的利益,必招滅頂之災。
[毛澤東論述]誘敵深入,敵不動我不打,敵不進到有利與我、不利於敵之地點我亦不打,完全立於主動地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