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門怨[文學題材]

長門怨[文學題材]

《長門怨》是古琴曲中為愛失意的怨曲,是古琴流派里非常著名的“梅庵琴派”代表曲目之一。古琴曲中為愛失意的怨曲,是古琴流派里非常著名的“梅庵琴派”代表曲目之一。阿嬌雖用萬金求得司馬相如的華麗辭章,卻再也無法求回從前漢武帝的感情。琴曲《長門怨》,成為至今流傳的知名琴曲。

基本信息

簡介

《長門怨》 《長門怨》

《長門怨》是古琴曲中為愛失意的怨曲,是古琴流派里非常著名的“梅庵琴派”代表曲目之一。此曲清代始現,出於民間,作者無從考證,系根據漢武帝後陳阿嬌謫居長門宮之事譜成。阿嬌雖用萬金求得司馬相如的華麗辭章,卻再也無法求回從前漢武帝的感情。後人以司馬相如名篇《長門賦》之意為曲意,作得琴曲《長門怨》,成為至今流傳的知名琴曲。

《長門怨》,寫盡一個萬人之上的尊貴女子失寵後,如臨萬丈深淵的絕望和悲哀。淒切的鏇律表現了武帝皇后陳嬌失寵後被謫長門宮時的愁悶悲思,其情如泣如訴,傳神地描繪了陳阿嬌如臨萬丈深淵中的絕望和悲涼心情。

該曲在高音區有琴曲少見較激越的表現,低音區則哀婉淒麗,如泣如訴。現普遍用來表達世上被遺棄女子的悲傷。淒切的鏇律如泣如訴,低音哀婉淒麗,高音則呈現琴曲少有的激越。

淵源

漢武帝劉徹年幼時被封為膠東王,其姑母長公主有一女兒名陳阿嬌。一日長公主問劉徹:“徹兒長大後願娶誰為妻?”劉徹便答:“若能娶到阿嬌,願蓋金屋以貯之。”由此成就“金屋藏嬌”的佳話。

後來劉徹即位,新寵衛子夫生下一子劉據後,在宮中的地位獲得空前膨脹。陳皇后阿嬌又怨又氣,就求助巫蠱來迫害得寵的嬪妃。不想東窗事發,武帝大怒,將其皇后之位廢黜,謫貶長門宮。

· ·

阿嬌遭逢此禍,異常落寞。她不甘心終老冷宮,想起武帝曾對司馬相如的賦讚不絕口,就奉黃金百斤求得司馬相如的華麗辭章《長門賦》,訴說悲愁之辭,以圖打動武帝恢復從前的感情。但武帝看後,雖稱此賦為上乘之作,卻也沒回心轉意把阿嬌復位。可憐陳皇后終在淒清的冷宮中了卻殘生。

《長門賦》背後,一個千年來的愛情典故,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金屋藏嬌”。

古詩

第一首詩

天回北斗掛西樓,金屋無人螢火流。

月光欲到長門殿,

· ·

別作深宮一段愁。

第二首詩

【作者】:李白【朝代】:唐【體裁】:樂府【格律】:○平聲●仄聲⊙可平可仄△平韻▲仄韻

桂殿長愁不記春,

●●⊙○⊙●○

黃金四屋起秋塵。

○○●●●○△

夜懸明鏡青天上,

●⊙○●○○●

獨照長門宮裡人。

●●⊙○○●△

詩歌賞析

《長門怨》是一個古樂府詩題。據《樂府解題》記述:“《長門怨》者,為陳皇后作也。後退居長門宮,愁悶悲思。……相如為作《長門賦》。……後人因其《賦》而為《長門怨》。”陳皇后,小名阿嬌,是漢武帝皇后。武帝小時曾說:“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李白的這兩首詩是借這一舊題來泛寫宮人的愁怨。兩首詩表達的是同一主題,分別來看,落想布局,各不相同,合起來看,又有珠聯璧合之妙。

第一首,通篇寫景,不見人物。而景中之情,浮現紙上;畫外之人,呼之欲出。

詩的前兩句“天回北斗掛西樓,金屋無人螢火流”,點出時間是午夜,季節是涼秋,地點則是一座空曠寂寥的冷宮。唐人用《長門怨》題寫宮怨的詩很多,意境往往有相似之處。沈佺期的《長門怨》有“玉階聞墜葉,羅幌見飛螢”

句,張修之的《長門怨》有“玉階草露積,金屋網塵生”句,都是以類似的景物來渲染環境氣氛,但比不上李白這兩句詩的感染力之強。兩句中,上句著一“掛”字,下句著一“流”字,給人以異常淒涼之感。

詩的後兩句“月光欲到長門殿,別作深宮一段愁”,點出題意,巧妙地通過月光引出愁思。沈佺期、張修之的《長門怨》也寫到月光和長門宮殿。沈詩云:“月皎風泠泠,長門次掖庭”,張詩云:“長門落景盡,洞房秋月明”,寫得都比較平實板直,也不如李白的這兩句詩之超妙深曲。本是宮人見月生愁,或是月光照到愁人,但這兩句詩卻不讓人物出場,把愁說成是月光所“作”,運筆空靈,構想奇特。前一句妙在“欲到”兩字,似乎月光自由運行天上,有意到此作愁;如果說“照到”或“已到”,就成了尋常語言,變得索然無味了。後一句妙在“別作”兩字,其中含意,耐人尋思。它的言外之意是:深宮之中,愁深似海,月光照處,遍地皆愁,到長門殿,只是“別作”一段愁而已。也可以理解為:宮中本是一個不平等的世界,樂者自樂,苦者自苦,正如裴交泰的一首《長門怨》所說,“一種蛾眉明月夜,南宮歌管北宮愁”,月光先到皇帝所在的南宮,照見歡樂,再到宮人居住的長門,“別作”愁苦。

從整首詩看,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幅以斗柄橫斜為遠景、以空屋流螢為近景的月夜深宮圖。境界是這樣陰森冷寂,讀者不必看到居住其中的人,而其人處境之苦、愁思之深已經可想而知了。

第二首詩,著重言情。通篇是以我觀物,緣情寫景,使景物都染上極其濃厚的感情色彩。上首到結尾處才寫到“愁”,這首一開頭就揭出“愁”字,說明下面所寫的一切都是愁人眼中所見、心中所感。

詩的首句“桂殿長愁不記春”,不僅揭出“愁”字,而且這個愁是“長愁”,也就是說,詩中人並非因當前秋夜的淒涼景色才引起愁思,乃是長年都在愁怨之中,即令春臨大地,萬象更新,也絲毫不能減輕這種愁怨;而由於愁怨難遣,她是感受不到春天的,甚至在她的記憶中已經沒有春天了。詩的第二句“黃金四屋起秋塵”,與前首第二句遙相綰合。因為“金屋無人”,所以“黃金四屋”生塵;因是“螢火流”的季節,所以是“起秋塵”。下面三、四兩句“夜懸明鏡青天上,獨照長門宮裡人”,又與前首三、四兩句遙相呼應。前首寫月光欲到長門,是將到未到;這裡則寫明月高懸中天,已經照到長門,並讓讀者最後在月光下看到了“長門宮裡人”。

這位“長門宮裡人”對季節、對環境、對月光的感受,都是與眾不同的。春季年年來臨,而說“不記春”,似乎春天久已不到人間;屋中的塵土是不屬於任何季節的,而說“起秋塵”,給了塵土以蕭瑟的季節感;明月高懸天上,是普照眾生的,而說“獨照”,仿佛“月之有意相苦”(唐汝詢《唐詩解》中語)。這些都是賀裳在《皺水軒詞筌》中所說的“無理而妙”,以見傷心人別有懷抱。整首詩採用的是深一層的寫法。

這兩首詩的後兩句與王昌齡《西宮秋怨》末句“空懸明月待君王”一樣,都出自司馬相如《長門賦》“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但王詩中的主角是在愁怨中希冀得到君王的寵幸,命意是不可取的。李詩則活用《賦》語,另成境界,雖然以《長門怨》為題,卻並不抱泥於陳皇后的故實。詩中展現的,是在人間地獄的深宮中過著孤寂淒涼生活的廣大宮人的悲慘景況,揭開的是冷酷的封建制度的一角。

解釋見長門怨·桂殿長愁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俠。從25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遊,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公元742年(天寶元年)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遭權貴讒毀,僅一年餘即離開長安。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杜甫結交。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懷著平亂的志願,於公元756年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爭奪帝位失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卒於當塗(今屬安徽)。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劉皂作品

長門怨(其一)

劉皂

雨滴長門秋夜長,愁心和雨到昭陽。

淚痕不學君恩斷,拭卻千行更萬行。

宮怨詩,出自樂府古題。

作者簡介

劉皂:鹹陽(今陝西鹹陽市)人,貞元間(785—805)在世,身世無可考。《全唐詩》錄存其詩五首。

據說漢代的陳皇后因為武帝寵幸衛子夫而失意,不得已退居長門宮,愁悶悲思,後來聽說蜀人司馬相如善寫辭賦,就派人送了一百斤黃金,請司馬相如為自己寫一篇解悶排愁的文章,結果司馬相如就為陳皇后寫了一篇有名的《長門賦》。沒想到後來漢武帝也看到了這篇辭賦,深受感動,因此又與陳皇后重歸於好。後人就以此為題材創作了以《長門怨》為題材的樂府詩。歷來有許多文人墨客寫過,因為漢武帝金屋藏嬌和陳皇后長門冷宮的故事,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的。但是由於各人的眼光和立場不同,所以寫出的詩文也就呈現出不同的傾向與感情。

幾乎所有的宮怨詞,都會提到夜間的天象,因為每到夜間,正是被打入冷宮的女子最為失意難捱的時候。當初,在受到寵愛時,她們最盼望的就是夜晚,與君王共度良宵,沐浴恩澤;而失寵後,她們最難打發的,就是那一個個無止無休的漫漫長夜。在百無聊賴、獨守空床之際,她們只能仰望天空,那些星星、月亮,都會引起無窮的遐想與憂思。

作品賞析

1.《長門怨》這首樂府舊曲,從它的起因和來歷看,就是專門描寫和抒發宮怨的作品。劉皂此作也不例外。封建帝王一個人霸占了無數婦女,所謂“後宮佳麗三千人”。大部分人都因為青春虛擲、幸福無望而極端痛苦。出於對這些婦女的同情,出於對不合理的妃嬪制度的不滿,宮怨——或者直揭慘狀,或者代婦女舒怨洩憤,便成為古代詩人作家常常表現的主題之一。

當然,同是宮怨,詩人所揭示的問題卻有多種,表現角度也頗多樣,具體方法更是變化無窮。劉皂的《長門怨》共三首,這裡選的是第三首。這三首的基本手法都是前二句寫失寵官人的形狀,後二句寫失寵宮人的心情,而重點則在後二句。例如,其一云:“淚痕不學君恩斷,拭卻千行更萬行”。將已斷的君恩與不斷的淚行作一鮮明對比。其二云:“珊瑚枕上千行淚,不是思君是恨君”,感情表達得強烈而明快。這一首作者稍稍弄了點狡獪,前二句寫宮人慵懶之態:蟬鬢慵梳,蛾眉不掃,故意製造了一種輕鬆隨便的氣氛和“慣承恩”的假象。後兩句乃揭出宮人的內心痛苦。她的心事人們未必知道,實際上她是每日以淚洗面,這才使她成了“一面殘妝”啊!由於採用欲抑先揚的手法,取得了更佳的藝術效果。

宮怨詩暴露了封建制度的殘忍不合理,這是其價值所在。但這類詩總是把基點放在宮人失寵,望寵以及與得寵者的矛盾上,而往往並不從根本上觸動妃嬪制度。這又是其明顯的局限性所在。

2.《長門怨》這首樂府舊曲,從它的起因和來歷看,就是專門描寫和抒發宮怨的作品.劉皂此作也不例外.封建帝王一個人霸占了無數婦女,所謂"後宮佳麗三千人".大部分人都因為青春虛擲、幸福無望而極端痛苦.出於對這些婦女的同情,出於對不合理的妃嬪制度的不滿,宮怨——或者直揭慘狀,或者代婦女舒怨洩憤,便成為古代詩人作家常常表現的主題之一.

當然,同是宮怨,詩人所揭示的問題卻有多種,表現角度也頗多樣,具體方法更是變化無窮.劉皂的《長門怨》共三首,這裡選的是第三首.這三首的基本手法都是前二句寫失寵官人的形狀,後二句寫失寵宮人的心情,而重點則在後二句.例如,其一雲:"淚痕不學君恩斷,拭卻千行更萬行".將已斷的君恩與不斷的淚行作一鮮明對比.其二雲:"珊瑚枕上千行淚,不是思君是恨君",感情表達得強烈而明快.這一首作者稍稍弄了點狡獪,前二句寫宮人慵懶之態:蟬鬢慵梳,蛾眉不掃,故意製造了一種輕鬆隨便的氣氛和"慣承恩"的假象.後兩句乃揭出宮人的內心痛苦.她的心事人們未必知道,實際上她是每日以淚洗面,這才使她成了"一面殘妝"啊!由於採用欲抑先揚的手法,取得了更佳的藝術效果.

宮怨詩暴露了封建制度的殘忍不合理,這是其價值所在.但這類詩總是把基點放在宮人失寵,望寵以及與得寵者的矛盾上,而往往並不從根本上觸動妃嬪制度.這又是其明顯的局限性所在.

其他詩人

長門怨——崔道融

長門花泣一枝春,

爭奈君恩別處新。

錯把黃金買詞賦,

相如自是薄情人。

長門怨——張祜

日映宮牆柳色寒,

笙歌遙指碧雲端。

珠鉛滴盡無心語,

強把花枝冷笑看。

長門怨(其一)——劉皂

雨滴長門秋夜長,愁心和雨到昭陽。

淚痕不學君恩斷,拭卻千行更萬行。

長門怨——(宋)岳珂

驚風不成雨,行雲去無蹤。

妾生三十年,著借長門宮。

宮車轆轆春雷曉,明星初熒綠雲擾。

增成丙舍爭迎鑾,似有長門閉花鳥。

黃門開玉匙,畫史圖蛾眉。

金鋪振瓊鑰,玉秀生銅池。

朝陽才回金屋在,轉盼不堪人事改。

入宮已作鄭袖啼,出塞那知延壽賣。

花殘鳥語頻,長門春復春。

花鳥易驚老,況復門內人。

東風動地夜來惡,萬翠千紅繞簾幙。

當熊自有匪石心,肯肩班姬秋扉薄。

長門勿輕怨,視此篋中扇。

白華兮綠衣,知古兮有之

長門怨——陸游

寒風號有聲寒日慘無暉

空房不敢恨但懷歲暮悲

早知獲譴速悔不承恩遲

聲當徹九天淚當達九泉

死猶復見思生當長棄捐

長門怨二——陸游

未央宮中花月夕,歌舞稱觴天咫尺。

從來所恃獨君王,一日讒興誰為直?咫尺之天今萬里,空在長安一城裡。

春風時送簫韶聲,獨掩羅巾淚如洗。

淚如洗兮天不知,此生再見應無期,不如南粵匈奴使,航海梯山有到時!

長門怨——唐·李紳

宮殿沈沈曉欲分,昭陽更漏不堪聞。

珊瑚枕上千行淚,不是思君是恨君

長門怨——高啟

憎寵一時心,塵生舊屋金。苔滋銷履跡,花遠度鑾音。

暮雀重門迥,秋螢別殿陰。君明猶不察,妒極是情深。

長門怨——梁·柳惲

玉壺夜愔愔,應門重且深。秋風動桂樹,流月搖輕陰。

綺檐清露溽,網戶思蟲吟。嘆息下蘭合,含愁奏雅琴。

何由鳴曉佩,復得抱宵衾。無復金屋念,豈照長門心。

長門怨—費昶

向夕千愁起,自悔何嗟及。愁思且歸床,羅襦方掩泣。

絳樹搖風軟,黃鳥弄聲急。金屋貯嬌時,不言君不入。

長門怨——唐·徐賢妃

舊愛柏梁台,新寵昭陽殿。守分辭方輦,含情泣團扇。

一朝歌舞榮,夙昔詩書賤。頹恩誠已矣,復水難重薦

長門怨——沈佺期

月皎風冷冷,長門次掖庭。玉階聞墜葉,羅幌見飛螢。

清露凝珠綴,流塵下翠屏。妾心君未察,愁嘆劇繁星。

長門怨——吳少微

月出映曾城,孤圓上太清。君王春愛歇,枕席涼風生。

怨咽不能寢,踟躕步前楹。空階白露色,百草寒蟲鳴。

念昔金房裡,猶嫌玉座輕。如何嬌所誤,長夜泣恩情

長門怨——裴交泰

自閉長門經幾秋,羅衣濕盡淚還流。

一種蛾眉明月夜,南宮歌管北宮愁。

長門怨——袁暉

早知君愛歇,本自無縈妒。誰使恩情深,今來反相誤。

愁眠羅帳曉,泣坐金閨暮。獨有夢中魂,猶言意如故。

長門怨——李華

弱體鴛鴦薦,啼妝翡翠衾。鴉鳴秋殿曉,人靜禁門深。

每憶椒房寵,那堪永巷陰。日驚羅帶緩,非復舊來心。

長門怨——岑參

君王嫌妾妒,閉妾在長門。舞袖垂新寵,愁眉結舊恩。

綠錢生履跡,紅粉濕啼痕。羞被桃花笑,看春獨不言。

長門怨——齊澣

煢煢孤思逼,寂寂長門夕。妾妒亦非深,君恩那不惜。

攜琴就玉階,調悲聲未諧。將心托明月,流影入君懷

長門怨——劉長卿

何事長門閉,珠簾只自垂。月移深殿早,春向後宮遲。

蕙草生閒地,梨花發舊枝。芳菲自恩幸,看卻被風吹。

長門怨——盧綸

空宮古廊殿,寒月落斜暉。

臥聽未央曲,滿箱歌舞衣。

長門怨——僧皎然

春風日日閉長門,搖盪春心自夢魂

若遣花開只笑妾,不如桃李正無言

長門怨——戴叔倫

自憶專房寵,曾居第一流。移恩向何處,暫妒不容收。

夜久絲管絕,月明宮殿秋。空將舊時意,長望鳳凰樓。

長門怨——高啟

憎寵一時心,塵生舊屋金。苔滋銷履跡,花遠度鑾音。

暮雀重門迥,秋螢別殿陰。君明猶不察,妒極是情深。

相和歌辭·長門怨張祜

日映宮牆柳色寒,笙歌遙指碧雲端。

珠鉛滴盡無心語,強把花枝冷笑看。

相和歌辭·長門怨二首鄭谷

閒把羅衣泣鳳凰,先朝曾教舞霓裳。

春來卻羨庭花落,得逐晴風出禁牆。

流水君恩共不回,杏花爭忍掃成堆。

殘春未必多煙雨,淚滴閒階長綠苔。

相和歌辭·長門怨二首劉氏媛

雨滴梧桐秋夜長,愁心和雨到昭陽。

淚痕不學君恩斷,拭卻千行更萬行。

學畫蛾眉獨出群,當時人道便承恩。

經年不見君王面,花落黃昏空掩門。

長門怨——(唐)齊浣

宮殿沉沉月欲分,朝陽更漏不堪聞。

珊瑚枕上千行淚,半是思君半恨君。

相關琴曲

西漢武帝時,陳阿嬌皇后被貶至長門宮(冷宮),終日以淚洗面,遂輾轉想出一法,命一個心腹內監,攜了黃金千斤,向大文士司馬相如求得代做一篇賦,請他寫自己深居長門的閨怨。司馬相如得悉原因,揮毫落墨,落筆千言。這賦叫作《長門賦》,訴說一深宮永巷女子愁悶悲思,寫得委宛淒楚:“……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忽寢寐而夢想兮,魄若君之在旁……”乃陳後欲借文人筆墨,感悟主心,她命宮人日日傳誦,希望為武帝所聽到而回心轉意。但“長門賦”雖是千古佳文,卻終挽不轉武帝的舊情。到了其母竇太公主死後,陳氏寥落悲鬱異常,不久也魂歸黃泉。

而據考證,《大漢天子》劇中的琴曲實際上是古琴名曲《長門怨》,初出清代民間,作者不祥(見《梅庵琴譜》一九三一年版),是後人根據漢武帝後陳阿嬌謫居長門宮之事譜成。後人以司馬相如名篇《長門賦》之意為曲意,作得流傳至今的琴曲《長門怨》:

自從分別後,每日雙淚流.淚水流不盡,流出許多愁;

愁在春日裡,好景不常有;愁在秋日裡,落花逐水流;

當年金屋在,已成空悠悠;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愁;

朝聞機杼聲,暮見西山後;惟怨方寸地,哪得競自由;

青絲已成灰,淚作汪洋流;願得千杯飲,一枕黃粱游;

可憐桃花面,日日見消瘦;玉膚不禁衣,冰肌寒風透;

粉腮貼黃舊,蛾眉苦常皺;芳心哭欲碎,肝腸斷如朽.

猶記月下盟,不見紅舞袖;未聞楚歌聲,何忍長淚流;

心常含君王,龍體安康否;夜宴莫常開,豪飲當熱酒;

婀娜有時盡,甘泉鎖新秀;素顏亦盡歡,君王帶笑看;

三千怯風流,明朝怨白首;回眸百媚休,獨上長門樓;

輪迴應有時,恨叫無情咒;妾身漢武帝,君為女兒羞;

彼時再藏嬌,長門不復留;六宮粉黛棄,三生望情樓。

另有一版本(大漢天子中卓文君背的):

自從分別後,每日雙淚流,

淚水流不盡,流出許多愁,

愁在春天裡,好景不常有,

愁在秋日裡,落花逐水流,

當年金屋在,已成空悠悠,

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愁,

可憐桃花面,日日漸消瘦,

玉膚不禁衣,冰肌寒風透,

粉腮貼黃舊,娥眉苦常皺,

芳心哭欲碎,肝腸斷如朽.

不見君子面,一日如三秋,

不見君子面,常為君子憂,

大雁南飛去,龍體當衣裘,

夜宴莫常開,好飲須熱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