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 |
作者:王志綱著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ISBN:9787301148587
出版時間:2009-02-01
版次:1
頁數:193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勵志與成功>人在職場
正文語種:中文
定價:¥28.00
編輯推薦
《謀生:王志剛縱論人生之道》是一位智者以其非凡閱歷,廣博視野,獨到見解為你答疑解惑,剖析“謀生”之道。生活其實也是一種博弈,你不去規劃它,它就要來規劃你。有些人一不小心踩到一塊西瓜皮,卻感覺蹬上了風火輪。其實那只是幻覺,踩著西瓜皮往前溜,遲早要摔跤。有的人一生削尖了腦袋往官場裡鑽,到了晚年往事不堪回首,常發出“做人莫當差,當差不自在。”的感慨。有的人從商,賺了些錢,卻總在抱怨:“老闆這活真不是人幹的!”除了紅、黃而外,有沒有第三種生存方式?作為知識分子,知識的價值永遠是你的力量,把握住這一點·你進可攻。退可守,遊刃有餘。人生需要舞台,而能創造舞台者風毛麟角,多數人得藉助舞台。小人物需要大舞台來提升,小舞台需要大人物來支撐。大多數人都需要藉助別人的舞台來唱戲,如何能夠在別人的舞台上唱好戲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我總結了這么三句話:讓別人接受你;讓別人喜歡你;讓別人離不開你。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在何處,要向何方?平順人生,成功人生,傳奇人生,當然還有失敗人生,如何避害趨利?·《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61折超低價搶購>>·《愛在左,管教在右:金韻蓉的親子書》
內容簡介
他將對世界格局、中國走向的分析和對人生細膩高揚的體悟結合起來,寫就了一部不同尋常的“謀生之道”。王志綱歷經萬端事,閱人無數,他的這部獨特的作品,是一位智者對少年的忠告、對青年的鼓舞和對中年的規誡。值得每一位在謀生路上辛苦跋涉的讀者細細品讀。不管經濟起落,無論稟賦高低.誰都逃不開“謀生”這個話題謀生,就是謀求生計,策劃生活。或者說,謀生是對人生的設計。站在眼下看未來是展望;站在未來想眼下才是設計。王志綱先生,中國頂尖的戰略策劃師,從社科院到新華社,從碧桂園、星河灣的地產策劃開創者,到成都、麗江、煙臺等城市區域規劃的戰略推動者,他始終站在中國變革發展的風口浪尖,他用知識和智慧充分去冒險和探索,為中國創造了一個蓬勃的行業,而他的《謀事在人》《第三種生存》《找魂》等著作,更是深入影響了一代知識分子。作者簡介
王志綱,他是一位“50後”,他是實至名歸的“民間智囊”。改革開放30年,他活出了6個王志綱:他曾是杜科院的青年學者——從事經濟理論研究他曾是新華社資深記者——撰寫《百萬移民下珠江》《中國走勢採訪錄》《走向市場經濟的中國》他作為電視紀錄片製作人——主持拍攝《大潮湧珠江》《北方的躁動》《南方的河》他是地產策劃的開創者——創造碧桂園、奧林匹克花園、星河灣、龍湖花園等眾多經典案例
他是城市區域戰略推動者——參與成都、天津、煙臺,麗江、呼倫貝爾諸多城市,以及三峽旅遊戰略、北部灣和東北亞等沿邊開放戰略規劃他還是思想的傳播者——出版《謀事在人》《行成於思》《城市中國》《第三種生存》《找魂》等十餘部著作。
前言
誰也不能選擇時代,但誰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我們所處的時代儘管還有種種不足,但她仍無愧於一個偉大的時代,因為人們終於有了過去不曾有過的,自由選擇人生道路的權利。我常說我們躬逢其盛,有幸身處中國“數千年未遇之變局”,時代給我們提供了按照自己的意願嘗試各種可能的機會。這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人生,使我們活這一輩子相當於我們父輩的幾輩子。曾幾何時,在政治掛帥集體至上的社會里,組織的需要就是個人的志願,每個個體只是社會這台巨型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只能聽憑命運的安排。而三十年後的今天,人們面對太多的選擇,卻“亂花漸欲迷人眼”。我們身邊有許多孩子經過十幾年的苦讀考上了大學,卻不知道應該如何選擇專業,全憑父母安排,如果選擇的是一個自己並不喜歡的專業,之後便是度日如年;還有不少同學即將跨出校門,面對外部世界心中卻一片茫然,不知要向何處去;許多剛剛畢業的學生,他們要么是盲目自大,頻繁跳槽,處處碰壁,要么是自卑恐懼,與社會格格不入;而不少在社會上闖蕩多年,已經不再年輕的人,其實也一直是在並不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奔忙,苦苦掙扎卻不知所以;更多的人往往是腳踩西瓜皮,溜到哪裡算哪裡,隨波逐流,不知不覺中老之將至,人生困厄,何言幸福?人生是一場博弈,你不去規劃人生,人生就要來規劃你。如果說過去人們面對的是一種因匱乏和限制而無法選擇的痛苦,那么今天人們遭遇的則是因為豐富和誘惑而難以抉擇的茫然。一個人的迷茫是一個人的痛苦,而一個群體乃至一代人的迷茫則是一種社會危機。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最大限度地釋放自我,過得幸福而充實,不走或少走彎路?面對諸多選擇,如何把握大勢、順應規律,主動地規劃人生之路,而不是被動地讓命運牽著走,則成了當今人們繞不開的一個命題。從做記者到後來做戰略諮詢的十幾年,我見過無數的成功者,更見過無數失敗的人。總結下來無論是小到一個人,還是大到一個企業、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區域、一個國家,其成功無不是因為能清楚地認識到發展的大勢、規律和自己所處的位置,順勢而為。孫中山所謂“世界潮流,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說的也是這個道理。不久前,我曾作為特邀嘉賓參與了中央電視台《我們》欄目關於生涯規劃的一期節目。主題是分別由50後、60後、80後三組嘉賓為一位19歲的大二學生設計他今後的人生道路。50後和60後兩組嘉賓根據這位同學開朗熱情、待人誠懇耐心、人緣好、熱心社團工作的特點,一致認為他適合從事公益事業,認為他朝這個方向努力,20年後也許會成為公益組織的領導者。但是幾位80後嘉賓則不贊同,他們認為這位同學應該是一個像馬雲一樣的創業者,20年後會有自己的公司,而且是上市公司。他們認為只有賺取更多財富才算成功。顯然,兩代人的著眼點不同。前者基於20年後的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非政府、非營利性的民間公益組織和機構將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更大的社會影響力;而後者眼睛盯著的是當今的成功者,並以此作為20年後的榜樣和目標。20年後的中國還是現在這個樣子嗎?顯然這種設計是刻舟求劍。因此,年輕人面臨未來人生道路的選擇時,把握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找準方向殊為關鍵。然而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機會頻生、喧囂浮躁的時代,本該超然的學生也變得短視和功利,難以靜下心來探尋事物的本質,很容易錯把那些一夜暴富的神話作為人生目標。我們不能苛求這些混沌未開的年輕人,想要減少個人乃至整個社會的悲劇,我想最好的辦法莫過於盡己所能,把一些識人閱世的經驗和分析事物的方法講給他們聽,幫助他們打開眼界,不再只是盲目地跟風,而是通過認識他們所處的社會、時代及未來的發展大勢,認清他們所應該選擇的方向和道路,使主觀與客觀有效結合,找到適合自己的幸福人生。正是基於這個原因,才有了2007年我在北京大學關於生涯規劃的系列講座。也正是基於這個原因,2008年我才應邀參加了幾次中央電視台有關生涯規劃的節目。然而,即便花再多時間,講座和電視節目的客群畢竟有限,於是便有了這本書。這本書定名為《謀生》。所謂謀生,第一層的意思是謀生計,也就是解決安身立命之本的問題。如果連生計問題都沒有解決的話,再美好的構想也只能是空中樓閣。年輕人容易好高騖遠,追求不切實際的目標,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不妨先問問自己的立身之本是什麼。任何人對於自己的生涯規劃都不能脫離這樣一個基本問題。精彩書摘
潮起潮落人們往往在經濟形勢好的時候忘乎所以,以至於忘記經濟發展的周期性規律,所以這場金融危機乃至經濟危機的影響超出很多人的預期。也打擊了許多年輕人對於就業和未來的信心。正如在日子好過的時候不應信心膨脹一樣,在經濟下行時也不用悲觀失望,其實只要著眼長遠,練好內功,潮落總有潮起時。2008年的中國如同坐過山車,年初巨觀政策是雙控,防止經濟過熱;年中一保一控;到了年底,轉瞬間變成了徹底放開,保增長成了重中之重。這樣的巨觀運勢基本反映了當下我們所處的世界經濟格局。在這樣一個已經高度全球化的時代,覆巢之下無完卵,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中國同樣面臨非常嚴峻的局面,而這也將要或者已經影響到我們每一個人。如何認識這場危機,如何應對這場危機就成了不可或缺的一課。
財智論語有些人一不小心踩到一塊西瓜皮,卻感覺蹬上了風火輪。其實那只是幻覺,踩著西瓜皮往前溜,遲早要摔跤。只有放棄一夜暴富的妄想,靜下心來思考十年二十年的人生道路,才是在危機之中的長遠之計。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來考察大勢,考察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才,再思考自己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發展道路。從這個意義上講,危機正是轉機的開始。這一年多以來,我參加過幾次涉及生涯規劃的活動。一次是給大學生做未來幾年的生涯規劃,另外一次是為一戶農民設計未來幾年的發展道路。這兩次節目做的時候我還沒太多感覺,但是播完之後反響很大,甚至有許多已經是人到中年的朋友都找到我,希望我能夠給他們指點迷津。這說明方向感的迷失確實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尤其是在巨觀形勢不是很樂觀的時候。形勢好的時候怎么走都可以,不好的時候好像怎么走都有問題,這時就更需要戰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這裡講的這些大勢,並不只是針對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