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研究》

宣傳國家教育部關於課程教材建設的方針、政策,報導國內外課程研究和教材建設的最新動態,交流各地課程教材改革和實踐中的經驗,開展理論學術爭鳴,探討我國課程發展戰略。

基本信息

簡介

《課程研究》雜誌創辦於1994年,是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的課程理論學術內刊。從2006年起,《課程研究》雜誌作為中國教育學會課程專業委員會的會刊,刊發課程教學研究領域的前沿成果和學術動態,為課程教學理論研究工作者、從事課程改革實踐的一線教師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員搭建交流溝通的平台,提供學術爭鳴、觀點交鋒的園地。

編委成員

編委會主任:田慧生
編委會名單:(以姓氏筆畫為序)
馬雲鵬 文喆 王嘉毅 孫智昌 白月橋 叢立新 石鷗 呂達 劉志軍 李臣之 張芃 張廷凱
陳伯璋 陳向明 汪霞 余文森 陳時見 歐用生 和學新 郭曉明 鍾啟泉 郭元祥 郝德永 高峽 徐玉珍 高凌飈 顧泠沅 黃顯華黃甫全 崔允潡 靳玉樂 裴娣娜 廖哲
主編:高峽
副主編:孫智昌 馮新瑞 楊莉娟
編輯部成員:楊莉娟 馬延偉 宋時春 馮新瑞

投稿須知

1.文稿總體要求:論題新穎,見解獨到,論證嚴密,語言流暢,標點符合規範,篇幅以4000~6000字為宜。尤其歡迎能引起學術爭論的熱點、焦點文章。

2.文題:限20字以內,能夠準確反映文章的主要內容。

3.中英文摘要:4000字以上的文章需要作摘要。要確切記述文章的主要內容,包括研究的目的、研究的問題和主題、論點、結論等;不用“本文”、“作者”、“筆者”等做主語;不要寫成提綱或評論形式;字數一般控制在200字以內。

4.關鍵字(中英文):3~5個。

5.標題層次:一級用“一”;二級用“(一)”;三級用“1”。

6.引文注釋:文中引文(包括觀點、數據和材料等)須註明出處,即進行參考文獻著錄。本刊採用順序編碼制,按在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排列編號,並用圓括弧標註在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標點符號內)。格式如下:

引自期刊:①作者:《題名》,《刊名》,××××年第×期,第×頁

引自專著:②作者:《書名》,出版者及××××年版,第×頁

7.參考文獻: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要齊全,順序要規範。

引自期刊:[1]作者.提名[J].《刊名》,××××年第×期,第×頁.

引自專著:[2]作者.書名[M].版次(初版不寫).譯者(指譯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8.編排順序:來稿按以下順序編排:題目;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別、單位名稱、作者職稱/職務、最後學歷/學位、主要研究領域);中文摘要;中文關鍵字;正文;注釋;參考文獻;英文題目;漢語拼音的作者姓名;作者單位英文名稱;英文摘要;英文關鍵字;詳細通訊地址(包括郵政編碼、電話和電子信箱等,以便及時聯繫)。

9.列印要求:稿件宜採用5號宋體文字、1.5倍行距列印。文末標明全文總字數。作者自留底稿,概不退稿。

10.來稿文責自負。本編輯部有權作內容層次、語言文字和編輯規範方面的刪改。如不同意刪改,請在投稿時特別說明。

11.來稿請寄:北京北三環中路46號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課程研究》雜誌編輯部。郵政編碼:100088

選題要點

1.課程理論研究:反映當代課程與教學理論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國內外課程理論研究思潮、課程研究範式的介紹和分析,以及課程文化、課程領導、課程體制、課程決策、課程設計、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和教學方式、教學策略等方面的探索。
2.學術爭鳴園地:針對當前課程改革的理論和實踐中的熱點和焦點問題展開爭鳴和研討。如新課改的理論基礎問題、三維目標落實問題、學生評價問題及綜合實踐活動的理論基礎問題等。
3.學科課程與教學研究:反映各學科課程與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的最新成果。包括中國小各學科課程及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的理論和實踐探索,課程實施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地方和校本課程開發,學生學習方式變革研究等。
4.課程與教師:反映課程改革中教師的地位、權利、觀念、專業發展、培訓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教師的課程意識和課程開發的權利和能力、教師角色和觀念的轉變、教師專業發展、校本教學研究、師範院校課程設定與教師教育等內容的研究。
5.交流與分享:反映與課程和教學有關的調查和實驗研究成果。介紹地方與學校課程改革中的大膽探索及先進經驗。
6.專題研究:針對當前課程實施中某一方面的熱點問題開闢研究專欄。如高中課程改革,校本課程研究,研究性學習,校本教學研究,新教材研究等。
7.比較與借鑑:介紹值得我國內地借鑑的國外及港澳台地區課程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教學實踐探索的經驗。
8.學術動態:介紹、宣傳和綜述各類課程教學研究最新動向和學術活動信息。
9.書訊與書評:宣傳和介紹最新出版的課程教學方面的研究專著和譯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