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聖武記》敘創作年代:清代
作者:魏源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乃敬敘其端曰(17):天地以五行戰陰陽,聖人飭五官則戰勝於廟堂(18)。戰勝廟堂者如之何?曰聖清尚矣(19)。請言聖清以前之世。今夫財用不足,國非貧,人材不競之謂貧(20);令不行於海外,國非羸(21),令不行於境內之謂。故先王不患財用而惟亟人材(22),不擾不逞志於四夷,而憂不逞志於四鏡。官無不材,則國楨富(23);境無廢令,則國柄強(24)。楨富柄強,則以之詰奸,奸不處(25);以之治材,財不蠹(26);以之蒐器,器不窳(27);以之練士,士無虛伍。如是,何患於四夷,何憂乎禦侮!斯之謂折衝於尊俎(28)。嘗觀周、漢、唐、宋、金、元、明之中葉矣,瞻其闕,夫豈無懸令(29)?詢其廷,夫豈無充拉(30)?人見其令雷行於九服(31),而不知其令未出階闥也(32);人見其材雲布乎九列十二牧(33)。而不知其槁伏於灌莽也(34)。無一政能申軍法,則佚民玩(35);無一材堪充軍吏,則敖民狂(36);無一事非耗軍實,則四民皆荒。佚民玩則畫棰不能令一羊(37),敖民狂則蟄雷不能破一牆,四民皆荒。然且今日揖於堂,明日觴於隍(38),後日胠於藏(39),以節制輕桓、文(40),以富強歸管、商(41),以火烈金肅議成湯(42),奚必更問其勝負於疆場矣。
《記》曰:“物恥足以振之,國恥足以興之(43)。”故昔帝王處蒙業久安之世,當渙汗大號之日(44),必虩然以軍令飾天下之人心(45),皇然以軍食延天下之人材(46)。人材進則軍政修,人心肅則國威遒(47),一喜四海春,一怒四海秋。五官強,五兵昌,禁止令行,四夷來王,是之謂戰勝於廟堂。是以後聖師前聖,後王師前王,師前聖前王,莫近於我烈祖神宗矣。《書》曰(48):“其克詰爾戎兵以陟禹之跡(49),方行天下,至於海表,以覲文王之耿光,以揚武王之大烈(50)。”用敢拜手稽首(51),作《聖武記》。
作品注釋
(1)荊楚:泛指今湖南、湖北一帶。(2)乾隆:清高宗年號(1736—1796)。楚苗:指1795年(乾隆六十年)的苗民起義。魏源生於1794年,所以說“生於乾隆征楚苗之前一歲”。
(3)中更:中間經歷。嘉慶:清仁宗年號(1796—1820)。教匪:指1796年—1804年(嘉慶元年至九年)的白蓮教大起義。海寇:指1810年(嘉慶十五年)以前蔡牽、朱濆領導的東南海上起義軍。
(4)畿(jī)輔:泛指京城地區。靖賊:指1813年(嘉慶十八年)清政府對天理教起義的鎮壓,魏源稱正義軍為匪、寇、賊,有其歷史局限性。貢京師:指1813年魏源由湖南省學政選優拔出,保送入京。
(5)道光:清宣宗年號(1821—1850)。征回疆:指1820年—1827年(嘉慶二十五年至道光七年)張格爾掀起南疆西四城的暴亂,後被平定。筮(shì)仕:古人將出仕,先占吉凶。後稱入官為筮仕。
(6)掌故:國家的典章制度。
(7)史館:官修史書的機構。清代分國史館、實錄館。秘閣:古代禁中藏書的地方。
(8)磊落:錯落分明。
(9)旁薄:即磅礴。
(10)溯回:回顧。
(11)訊息:消減、增長。即盛衰變化。
(12)僑:寄居。江淮:指江寧(南京)、揚州。
(13)海警:海防警報。飆忽:急如暴風。
(14)軍問:軍事訊息。
(15)櫝(dú)藏:書櫃裡收藏的。
(16)排比經緯:排列整理、編輯。
(17)端:緣由。
(18)“天地”句:古人以陰陽、五行解釋天地萬物的變化。飭:整頓、整治。五官:泛指百官。戰勝於廟堂:決勝於朝廷之上。
(19)尚:久遠。
(20)不競:不強。
(21)羸(léi):弱。
(22)亟(qì):通“昵”,昵愛。
(23)楨:築牆時豎立在兩邊的木樁。引申為主幹、支柱。
(24)國柄:國家權力。
(25)詰:審訊。不處:無處藏身。
(26)蠹(dù):侵奪、損害。
(27)蒐(sōu):通“搜”。求索。器:此處指有才能的人。窳(yǔ):懶惰。
(28)折衝尊俎:比喻不以武力而在宴會談判中制勝對方。
(29)闕:宮門。懸令:古代公布的法令,都懸掛在宮闕,故稱懸令。
(30)充位:各種職位都很充實。
(31)九服:古代指京都以外的九個分區。這裡泛指全國各地。
(32)闥(tà):小門。
(33)九列十二牧:泛指全國地方官。
(34)槁:枯木。
(35)佚民:逸民。玩:玩世。
(36)敖民:遊民。
(37)畫棰(chuí):馬鞭。
(38)隍:無水的城壕。
(39)胠(qū):盜竊。藏(zàng):儲存東西的地方。
(40)節制:紀律嚴明。桓:齊桓公。文:晉文公。
(41)歸:通“愧”。管:管仲。商:商鞅。
(42)火烈:火勢猛烈,引申為威勢之猛。金:兵器。肅:肅殺,森嚴。成湯:商開國之君。
(43)《記》曰:出自《禮記·哀公問》。
(44)渙汗大號:出自《易經》。比喻帝王發布號令,如汗出於身,不能收回。
(45)虩(x)然:恐懼的樣子。飾:通“飭”,整治。
(46)皇然:通“惶然”。
(47)遒:強勁。
(48)《書》:出自《尚書·立政》。
(49)其:當。克:能。詰:整治。陟禹之跡:踏遍九州。
(50)覲(jìn):晉見帝王。耿:光明。烈:功業。用:因此。敢:自言冒昧的詞。拜手稽首:古代跪拜禮。
作品賞析
這篇文章選自《魏源集》。作者著有《聖武記》十四卷,四十多萬字。此文是其著作的序言部分。文中特意指出:《聖武記》“告成於海夷就款江寧之日”,即1842年8月清政府簽訂了割地賠款的中英《南京條約》之日。此事觸發了作者內心的“積感”,於是憤然而作《聖武記》,試圖借宣揚清代的“武功”來激勵人心,發憤圖強,抵禦外侮。文中強調人才的重要說:“人材進則軍政修,人心肅則國威遒。”希望當朝者師法“前聖前王”。所以此文是作者為拯救民族危機而大聲疾呼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