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打動人心,一部讓人忘了所有技術手段和形式構思的影片。《穀子和鯔魚》正是這樣一部作品。”這是中國導演張藝謀在第64屆威尼斯電影節上對《穀子和鯔魚》的評價。這部電影和大多自我陶醉、卿卿我我的法國小資影片大相逕庭,是新一代電影人在誠懇的現實風格和人文關愛中,對底層百姓生活的寫意描繪。寫實、細膩和對貧困階層的真誠關注,是影片打動人心的關鍵所在。《穀子和鯔魚》獲得第64屆威尼斯電影節評審會大獎及最佳新人獎。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法國南部一個工業蕭條的小港口城市。年過60的貝吉是阿拉伯移民,在船上做修理工。35年的辛苦賣命人到老年,被老闆毫不留情地辭退。生活中,雖然離了婚,但貝吉和前妻及三個成年孩子依然保持著密切聯繫。同時,時隱時現的微妙關係,卻因為拮据的經濟狀況而激化。生命進入另一周期,無論面對社會還是家人,貝吉都感到自己存在無用,這沉重的包袱壓得他鬱鬱寡歡。貝吉唯一的心愿是實現多年夢想,在一座廢棄的船上經營一家阿拉伯蒸粗麥粉的特色餐館。貝吉的繼女麗姆是個精力旺盛、美麗善良的女孩,她關心貝吉,全身心地投入到幫助貝吉實現夢想的計畫中:一老一少奔波於銀行申請貸款、政府批條和衛生部許可證等行政手續當中。然而,每個環節都象一個死結,和另外的環節層層相套。貝吉的計畫得到新人和朋友們的幫助,眼看困難一點點解決,成功已經向他招手,在最後關鍵的晚宴上,卻又有驚心動魄的意外發生……片名解讀
本片的法文原名是La Graine et le mulet,“mulet”在法文中有騾子的意思,但也有鯔(音zī)魚的意思。中文翻譯成《種子與騾子》不妥,應翻譯成《穀子與鯔魚》,因為片中多次提到的阿拉伯燴飯,來自阿拉伯特色佳肴——蒸粗麥粉。這道菜的原料是小麥磨成的碎面,片中這道菜使用的湯料,則來自鯔魚的烹飪。在導演看來,穀子不僅代表糧食,還寄託著生活的希望和再生這層寓意。
影片背景
阿拉伯人移民問題是當前法國社會的熱點問題,來源於法國前殖民地阿爾及利亞及其它北非國家的阿拉伯人在二戰後便開始移民法國。第一代移民往往集結在法國的城市郊區,所求不多辛勤勞動,但他們的後代出生在法國的土地上,卻被正宗的法國人視為“他者”。這些城市邊緣地帶的工人後代,他們在心理上與物質上都與生活在市中心的正宗的法國人有著巨大的差別。這個題材近年來一直是法國電影的熱門題材。這一方面由於法國現實社會中這個問題確實比較嚴重,2005年“法國騷亂”便是一例;另一方面,當今的全球化浪潮,使得“他者”與“認同”的話題被提到了中心位置。
本片導演柯胥西本身就是法國突尼西亞裔的第二代移民,以他的眼光來看待移民的歷史與現狀,使得本片展示出可貴的現實主義精神與對日常生活的細膩捕捉。
導演簡介
法國新生代導演阿布戴•柯西胥,1960年12月7日出生於北非國家突尼西亞。第一次觸電是1984年在導演阿卜杜克里姆•巴哈洛爾(Abdelkrim Bahloul)的電影《薄荷茶》(Thé à la menthe, Le)中擔任主要角色。此後還參與了一些電影的演出,而在2000年憑藉其處女作《伏爾泰的錯誤》在威尼斯電影節上贏得兩項大獎,可謂是一鳴驚人。柯胥西在2003年拍攝的一部小成本生活片《躲閃》,更是引起巨大轟動,法國電影傳媒界對此展開一系列討論,《首映》、《製片廠》和《電影手冊》先後發表文章評論《躲閃》的現實意義和審美情趣,同時還獲得了第30屆愷撒電影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原創/改編劇本三項大獎,並在《製片廠》雜誌評出的2004年十佳電影中名列第二。主演介紹
女主角阿弗西婭•赫茲是個做夢都想走上大銀幕的少女。在接受採訪時,她曾感慨地說,現在才知道做演員沒什麼是做不了的,只是你能全身心付出。做為電影處女作,為了表現影片中女孩麗姆的精力充沛和能量十足,她增肥15公斤;而影片最後是她的獨角戲,為了給貝吉解圍,麗姆一個人在台上狂舞,嫻熟和酣暢,讓人絕對想像不到,在拍攝這部影片之前她還是個和舞蹈從來不沾邊的女孩。為了學習舞蹈,她接受了六個月的強化訓練,在大家都很失望的時候,是導演的信任鼓勵她一直走到最後。執著和用心,出色的表演,終於讓阿弗西婭的演員夢在一夜之間變成現實。做為64屆威尼斯影展最佳新人獎的獲得者,在頒獎典禮上,也只有她,熱淚盈眶到喉哽無語。沒有人對她的獲獎置疑。影片賞析
首先是語言的多樣性和特殊性。《電影手冊》主編Jean-Michel Frodon在評論《穀子和鯔魚》這部影片時認為,導演通過人物的言語——這個即廣泛又細微的角度,切入了當今法國社會的肌膚,並揭示了極其深刻的一面。
雖然大多數觀眾並不懂法語,但卻完全可以理解細微的語言差異所暗含的生活方式、社會地位、社會權力的巨大差別。片中貝吉先生去銀行貸款,去政府申請許可證,辦公人員的法語發音,所使用的語彙,都與貝吉先生所處的移民群落的日常言語不一樣。這個巧妙的設計,使得一個社會內部的嚴重的分裂狀態暴露無疑,也使得相對於“法國人”來說,阿拉伯移民這個群體的“他者”身份再次得到了確認。再如聚餐上那個男人學阿拉伯語,又比如大兒子的老婆的俄語,則是出於日常生活本身的需要,承載了不同文化的交織和碰撞。最精彩的對話場景有兩處:一處是貝吉到大兒子家時俄羅斯兒媳婦的哭訴,那種冗長的斷斷續續的抽搐式的夾雜著外鄉口音的話語,一開始讓人同情,接著是覺得嘮叨,然後是煩躁,坐立不安,最後巴不得扭過頭詛咒怎么還不結束,而我們的貝吉老頭卻一動不動,一言不發,活活氣死你,但跳出此景的煩躁,貝吉的焦慮、無奈、憤怒在他看似毫無表情的內心中是呼之欲出的。另一處是麗姆勸說母親參加宴會的場景,讓人覺得原來“苦口婆心”的話語是如此消耗能量。大量啟用非職業演員使得每個人具備獨特表達的可能。更重要的是作為突尼西亞的後裔導演本身對語言的敏感和獨具匠心的眼光,加之和演員的深入交流和挖掘,才能激發出以身俱來的特質,從而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句式,語調和節奏。影片另外一個最大的創新則是鏡頭語言的獨具創新,就是特寫鏡頭的廣泛採用,特別是涉及到阿拉伯人的對話的時候。首先是多人聚會的場景,克西胥竟然大膽運用大量的特寫和快速切換,直逼說話時臉部的表情和動作,這樣直接產生的近似逼問的效果直接落在人的心坎上,和前面提到的獨特的語言形成了一種奇異的景觀,讓人無法迴避。更重要的是,這種切換和人物的性格,說話的方式、語調、語速,和當時畫面的氣氛是極其貼切的,很容易貼近人物,其內心世界直接穿透螢幕,進入觀者的心裡。特寫是最能收集人物特徵的景別,作為阿拉伯人,其在體貌、言語、肢體方面是和法蘭西人完全不一樣的。對他們的特寫,與其說是一種自我確認,不如說是一次態度的表達。這種態度證明了導演的誠實與勇氣,他毫無保留地展示著自己民族的臉孔的同時,也毫無保留地暴露了他對自身民族屬性的認同。長鏡頭也是耐心十足,這使得整個片子的節奏掌控遊刃有餘,其中的張力和近乎樂感的靈動自然湧現,穿梭自如。
幕後花絮
《穀子和鯔魚》從策劃到最後完成,可謂一波三折。最初的拍攝想法要追溯到十年前。作為在法國成長的突尼西亞移民後代,希望向父親代表的老一代移民致敬,是導演柯胥西的拍攝動機。最初曾將拍攝地選在自己生長的城市和長大的家庭。父親也是最初設定的男主人公。但父親的過世,使導演不得不選擇另一位演員。導演最後選中的男主人公貝吉的扮演者,曾是柯胥西父親生前好友,二人曾並肩工作在同一個工地上,有過艱辛的工作經歷和做為移民的直接感觸。本色上的接近,使這位連電影院大門都從來不進的老人終於被勸說到攝影機鏡頭前,做為一代人的代表,講述一個傷感而又奮爭的故事。 因為參演的大多數演員都是業餘演員,導演柯胥西又對劇情場面的真實有苛刻的要求。結果在每場戲開拍前,劇組成員聚集在一起,不厭其煩地一次次排練。他們付出的艱辛是正常演出的幾百倍。拍攝期間,所有劇組的飲食就是片名中所指的蒸粗麥粉這種富有阿拉伯特色的食物全都是由扮演母親的演員布洛婭•馬祖克一人做的。按照她自己的說法,每天早上7點鐘就開始準備吃的,然後在10點鐘她又變回了演員的身份,在攝影機前坐到桌子旁吃自己準備好的麥粉。
媒體評論
《電影手冊》Jean-Michel Frodon:如果說劇情不可避免地涉及普遍的種族問題,但影片真正震撼人心之處是它所表現的社會分化和窮人邊緣化的問題,還有擺脫貧困的夢想和為這個烏托邦所付出的努力。《英國第四頻道》Anton Bitel:柯西胥充當了外來族群的觀察者,通過一場宴會來表達他們急切渴望獲得自由、平等和成功,相比在文化上被放逐,他們希望生活能遠離苦澀。
《首映》 Aaron Hilli:夜宴上的驚喜演出足夠成為今年電影中最偉大的時刻。
獎項榮譽
第64屆威尼斯電影節評審會大獎
第64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新人獎
第33屆法國愷撒獎最佳電影 最佳導演 最佳原創劇本 最佳女新人
2007年度法國《電影手冊》讀者評出年度十佳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