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在西方世界備受爭議,影響了人類文明發展進程的著作。朋霍費爾就是將神學請下神壇、把激動帶回人間的人。
面對死亡,有誰能比一個堅定的信徒更無所畏懼?
朋霍費爾就是將神學請下神壇、把基督帶回人間的人
他以生命見證了那個最黑暗的時代,以自己的良知、責任和實踐告訴我們:
信仰基督,關不意味對暴力與不公抱持寬容,基督的正義同樣適用於人間
《獄中書簡》在西方世界備受爭議,引起極大反響,影響了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
內容簡介
《獄中書簡》由朋霍費爾的好友埃伯哈特·貝特格在他遇難後整理出版,收錄朋霍費爾在獄中寫給親友的書信、詩歌和雜感斷簡。其中既有他對一生所學與所思的深沉回憶,也有他與父母朋友之間感情真摯的通信。如果說他以前的創作多是他神學思想的記錄,那么《獄中書簡》更像是他脫去神學家外衣之後更真實的自我表達。他明知生命將歇,卻依然正氣凜然,在納粹絞刑架下,發出一個聖徒最後的聲音,他說,“這,就是終點。對我來說,是生命的開端。”
作者簡介
迪特里希·朋霍費爾(DietrichBorlrioeffer。1906-1945),是20世紀傑出的德國神學家。他的悲情人生和獄中神學,對二戰後的基督教神學乃至整個西方產生了廣泛影響。他的生死言行,宛如基督教的殉道史,被視為“現代的使徒行傳”(R.尼布爾語)。
朋霍費爾1906年2月4日出生於德國布列斯勞一個具有深厚人文傳統和神學信念的家庭。他很早就立志於神學事業,曾受教於哈那克等名師門下並深受賞識,然而在思想淵源上他更傾向於卡爾-巴特的神學道路。1931年,他就任柏林大學系統神學講師,開始了學術生涯,直到1936年。
媒體評論
朋霍費爾絕不懷疑任何一種暴力的使用都是罪,但是,他堅持認為,基督徒在一種情況下,即出於對鄰人的愛,可以而且必須擔此罪責。所以在講道時,他指出,假若坐視國家政權的合法性暴力和不公,沒有積極地進行抗爭,卻宣稱在政治衝突中保持中立,其實這不再可能是中立。對於納粹政權,和平姑息還是暴力反抗?哪一種罪更大?朋霍費爾認為,凡是不準備謀殺希特勒的人,凡是不從根本上否定暴力的人,不管願意與否,都將與大屠殺的罪惡有關!
——林腎治
目錄
中譯本序
編者前言
一十年之後
我們腳下沒有根基—誰站在自己的根基之上?——公民勇氣?———關於成功——關於愚蠢——對人性的輕蔑?——內在的正義——關於上帝統治歷史的幾點信綱——信任——品質的意義——同情——關於苦難——眼前與未來——樂觀主義——不安全與死亡——我們仍然有用嗎?
二給父母的信
寄自特格爾:1943年4月14日-1943年5月15日
三來自單人牢房的婚禮講道詞
1943年5月
四給父母的信
寄自特格爾:1943年6月4日-1944年4月26日
五給一位朋友的信,詩歌、雜感斷簡
寄自特格爾的信,1943年11月18日-1944年8月
23日——為難友祈禱詞,1943年聖誕節——關於D.W.R.洗禮的斷想——詩歌:憂傷與歡樂——詩歌:我是誰?——詩歌:基督徒與不信者——通往自由之路上的各站——雜感——一本著作的綱要
六來自阿爾伯特親王街的生命徵象
給母親的信,1944年12月28日——詩歌:新年,1945年——給父母的信,1945年1月17日
《聖經》引文索引
精彩書摘
二給父母的信
1943年4月14日
親愛的爸爸媽媽:
你們要相信我,我一切都很好。很對不起,這是我第一次得到允許可以給你們寫信,不過這在頭十天裡簡直不算什麼事情。令我驚奇的是,你們通常會想到的監獄生活的那些艱難,例如肉體上的困苦之類,似乎一點兒也沒有落在我頭上。我甚至每天早上都能吃上一頓不錯的有乾麵包的早餐,有時還有一點額外的好吃的東西。我更不會為監獄中硬梆梆的床犯愁。從晚上8點到早上6點,我儘量使睡眠充足。最奇怪的是,自從我到這裡後,幾乎沒有感到需要抽菸。但我敢肯定這是精神上的種種因素造成的。這個變化太劇烈了,需要大量調整思想以適應這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