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梗概
![《滾滾紅塵》](/img/6/a91/nBnauM3XwcTNzcTOzIzN2gzMxITM3ITN0kDMwADMwAzMxAzLyc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日偽時期,女作家沈韶華(林青霞飾)在報紙上連載她的自傳體小說《白玉蘭》,很多情節感同身受。某日,她接到了一位神秘的讀者來信。她對這個名叫章能才(秦漢飾)的男人充滿了好奇。終於,兩人見面,一見鍾情。然而,因為章是漢奸,常有外人滋事,令韶華很是不安。此時,她的閨中密友月鳳(張曼玉飾)因與男友(嚴浩飾)賭氣,來找她傾訴。韶華一邊規勸,一邊把愛人介紹給她。三人一起出遊,感情很好。然而,見到日本軍人凌辱中國人,月鳳頓覺章面目可憎。三人鬧得不歡而散。此後,時局動盪,日本投降,國共開戰,韶華的情感經歷了更加複雜的波瀾……
影片看點
這部電影是根據台灣女作家三毛最後一部作品改編的,帶有三毛獨有的女性視角和時代情懷,影片將這些特質完好地保留,呈現了一部令人不得不為之唏噓感嘆的經典之作。來易來,去難去,數十載的人世游……影片共有兩條線索。第一條是女作家沈韶華與章能才得分分合合,其中還穿插了她的好友月鳳與男友的故事,另一條線索是沈韶華筆下的人物玉蘭的命運。不過影片著重表現的依然是前者,後者卻與前者暗暗相合,給人以虛構與真實的對比,增強了沈章之戀的戲劇性。
影片的這段愛情故事之所以彰顯出撼動人心的力量,最主要的原因是牽扯進了半個多世紀的時代變遷。從抗日戰爭時期的相遇,到解放戰爭時期的背棄,再到解放前的生死離別,再到80年代末的兩岸關係解凍,個人命運與大時代背景僅僅相扣,從小人物身上看到大環境對個人的影響,而個人卻無力扭轉時代強加在自身上的作用。將這段愛情的不完美歸結到特殊的時代上,自有它的道理,原因正在於此。能稱為史詩的愛情電影,自然要有波瀾壯闊的歷史背景,而《滾滾紅塵》從其本身的藝術魅力上已足以看出史詩的氣質,稱其為愛情史詩當之無愧。
影片的編劇三毛筆下的沈韶華,實際上是根據著名女作家張愛玲為原型的。當年張愛玲與汪偽政府法制局長鬍蘭成的愛情故事被大眾渲染的轟轟烈烈,一代才女愛上漢奸,這樣懸殊的身份卻成就了一段愛情佳話。也正因為如此,該片在我國上映時還被當作是“漢奸電影”。但是畢竟真愛無罪,愛一個人不是因為他是誰,而是因為愛他的感覺。何況本片在處理這種歷史問題時,是本著客觀公正的態度來面對。這也體現出導演嚴浩客觀嚴謹的拍片態度。
影片的製作水準堪稱一流,畫面乾淨漂亮,在吉林實地拍攝的景色也是在香港影片中極少見到的。比如潔白晶瑩的雪地就令人心馳神往。電影的音樂也和情節配合的絲絲入扣,插曲《滾滾紅塵》更是電影歌曲中的經典之作。至於林青霞和秦漢這對曾經的金童玉女組合的表演就更不用說了。雖說兩個人此時已步入中年,但他們的演技顯然早已日臻成熟。就連當時的張曼玉都成為了片中最閃亮的配角。
演員介紹
![]() |
![]() |
影片賞析
![《滾滾紅塵》](/img/8/9aa/nBnauM3X0YDO2cTM3MzN2gzMxITM3ITN0kDMwADMwAzMxAzLzc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對於這部電影來講,導演的定位是成功的一半。也就是說,影片中無時無刻不透露著淡淡地憂傷,形成一種濃厚的知識分子氣質和人文氣息,並且結合著悲傷的愛情,更使得影片有了打動人內心情感的方式方法。影片將愛情放於亂世下表現,一方面是因為張愛玲的生活背景,另一方面,個人認為則是一種謀略。也就是說,導演在影片當中展現的亂世之下的凌亂的愛情,使得愛情和生命、愛情和社會聯繫在了一起,形成一種對比或者襯托,從而更顯出愛情的力量和偉大。沒有十分仔細的看過《滾滾紅塵》,但是在這種粗略的觀賞過程中,個人覺得影片的視聽是相當有魅力的。所以,對於這部電影而言,我覺得,值得欣賞的不僅僅是影片對於張愛玲的含蓄描寫,也不僅僅是導演在影片中營造的浪漫愛情和動亂年代的融合,更有導演獨特的視聽展示。有機會的話,還是想再好好看看。第一次看嚴浩的片子,不十分了解,但是卻有了一個好的印象。
夜深人靜的時候,驀然回首前塵,我們不難發現,在我們塵封多年的記憶里,總有一些人,是我們一直隱隱約約惦記著的;總有一些事,是我們一直想忘卻又偏偏忘不了的;亦總有一些電影,是我們一旦想起,便會情不自禁唏噓不已的……對我而言,《滾滾紅塵》就是這樣一部電影。電影的主要年代背景是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中後期,而那也正是近代中國時局動盪不安的年代,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大環境下,人能活著,已屬不易,倘若還想再來談及什麼感情,則似乎是件很奢侈的事情。然而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一旦動了心,動了情,往往也就身不由己了。都說亂世莫道兒女情,其實亂世兒女情更深。而《滾滾紅塵》說得正是這樣一個亂世情深的故事。
故事的女主角名叫沈韶華,她出身不俗,才華橫逸,對金錢沒有什麼概念。她的一生,完全是為了愛而生。如果她愛的是一名尋常男人,或許她就不必承擔命運上那淒艷的煎熬,然而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她最終愛上的是那個叫章能才的男人,於是她的人生也隨之變得跌宕起伏。說她幸運,是因為茫茫人海,知音難覓,而能才恰好正是懂她的那個人。韶華之前雖身為千金小姐,但少年喪母,父親對她又極為冷漠,因此在她內心深處,是非常渴望愛與被愛的。章能才溫文爾雅,成熟穩重,對她又彬彬有禮,細心體貼,百般呵護,物質上無需她過多言語,便知她的所愛所需,自行悄然買來,給她驚喜;精神上他是她的忠實讀者,三言兩語,即有共鳴……試問這樣知冷識熱的人兒如何能令她不為之心動?然而遇上能才,亦是她的不幸。首先是因為前者的身份過於敏感特殊:他是一個“漢奸”;其次是因為他的性格沉穩的有些懦弱,缺乏擔當,為了他,韶華曾被千夫所指,遭人欺負;為了他,韶華曾毅然拋下一切,不顧萬里情奔……她別無他求,她只要他愛她!可是誰料想到頭來,他終究是負了她。如夢人生芳心碎,空對落花清淚垂。如果說身體上的創傷可以由藥品與時間來治癒,那么心靈上的創傷則不是幾句“對不起”就能輕易拂平的。
![《滾滾紅塵》](/img/8/e15/nBnauM3X1IzNzQzM3QzN2gzMxITM3ITN0kDMwADMwAzMxAzL0czLz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而與能才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那位余老闆。他粗鄙、庸俗、外形委瑣……遠遠望之,已令人心生厭惡。然而在韶華受欺負的時候,揮著軍刀來保護她的人是他;在韶華窮困潦倒之時,細心照顧她的人是他;在韶華受傷時,經常來看望她的人是他;在韶華沒能坐上客船的時,毅然跳上岸誓與她同生共死的人還是他!反觀能才,他又為韶華做過什麼?!——真是絕妙的諷刺!這樣的男人,不要也罷!
其實韶華不是沒下過決心要與過去一刀兩斷的,可是多年後在那條紛亂的街道上,只因為能才的一句啞語“我,愛,你”,便又令她再次淪陷。不管怎樣,她,還是愛他。為了愛情,她毅然把生的機會也留給了那個懦弱的男人。碼頭人海中的那一放手,對於能才與韶華而言,既是生離,又是死別了。在之後的四十年里,能才是在無盡的回憶以及悔恨中度過的;而韶華呢,她又是以怎樣的心情去獨自面對那漫長寂寥的人生的呢?我不得而知。或許,他們誰都沒有錯。如果要怪,就怪生錯在了那個動盪的年代。在看盡人世間的生老病死,嘗盡了紅塵中的悲歡離合之後,彼此的生命已經浸透了歲月無力的感傷,唯一的欣慰,或許,就是自己曾真的愛過。
精彩影評
![《滾滾紅塵》](/img/2/755/nBnauM3XwEDO5UDO3UzN2gzMxITM3ITN0kDMwADMwAzMxAzL1czLx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三毛的編劇,林青霞與秦漢的情侶搭檔,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故事原型,張曼玉的出彩表演,再加上羅大佑那一曲柔腸寸斷的《滾滾紅塵》。這些,已足夠構成期待一部經典的理由了吧。
開始的時候,覺得老片子畢竟過時,帶著原諒的心情看,也好幾處都忍不住發笑,不敬地發笑。比如有一段林青霞夜半驚醒:“你愛不愛我?愛不愛我?”秦漢:“我在這,我在這。傻瓜,小傻瓜……”搞得像《亂世佳人》。幫我拷來這片子的隔壁MM大叫:“注意!注意!激情戲了啊!”只見二人相擁倒下,螢幕一黑。 直到張曼玉出現,我才開始進入這部電影。實在是要贊張曼玉的演技。縱然在此劇中見識到傳說中劍眉星目的玉女祖師青霞姐姐,可是,以客觀的眼睛看,青霞姐姐的表演,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間還是有花瓶的姿態的。而曼玉則通體靈動,簡直就是電影精靈。
她一出現,渾身散發的光華就讓人無法移開目光。不知道拍片是哪一年?那時的曼玉是否已算是演技派?她的俏皮自然,雙眸仿佛星星般會發亮,抱著病榻上的青霞又笑又哭的那段臉部特寫,覺得已然可以看到多年後她在《甜蜜蜜》最後一幕中,那奠定了她影后地位的百轉千回的帶淚的笑容。看著青霞曼玉拉著秦漢的手說說笑笑走在清香的陽光下的場景,不禁讚嘆,實在是兩個美女,現在看不到這樣的美女了,真真是膚若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很美好的感覺。
覺得很經典的一幕是青霞光腳踩在秦漢的鞋上,在陽台上相擁舞著,紅色的披肩將兩個人裹在一起,當一曲悲傷的《滾滾紅塵》的歌聲悠揚婉轉地響起,光影色澤,有種時光凝固的曼妙雋永的味道。管它亂世難料,管它命運多舛,只要這片刻的安寧,在你懷中共舞,此生便別無所求。“現世安穩,歲月靜好。”原是太美麗的奢望,不敢要。
影片著墨很重的還有最後一艘開往台灣的船啟航的一幕,人潮洶湧著撤離大陸。導演用了很大的篇幅來展現這幅壯觀的圖景。也許是為了襯托男女主人公亂世中的別離。但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撤離大陸時的景象,真的很讓人震撼。值得一看。
看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林青霞的電影就是《滾滾紅塵》她在其中的美麗讓我嘆服。前幾天還和同學討論,說她是長的很傳統很標誌的那種女人。的確,她的五官標誌得無懈可擊。而在這部電影裡她的美麗不僅是在容貌上面的,她從骨子裡透出來的清純高貴的氣質加上電影裡隱隱的悽愴,如一陣迎面而來的白色刺骨的雪。
![《滾滾紅塵》](/img/0/9d2/nBnauM3X1MTN4EjNzYzN2gzMxITM3ITN0kDMwADMwAzMxAzL2czL3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電影裡同樣出彩的另一個女人,是張曼玉,以至我現在回憶的時候總覺得這是一部黑白片。兩個女人都有強烈的純白氣質,在那個動亂時代的黑色背景上異常奪目。而另一個男主角秦漢,在我的記憶里只剩下了一個模糊的影子,最終與那黑色的背景融為一體,誰讓這兩個美麗不可方物的女人的光芒太強烈。
這部從三毛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據說是以張愛玲和胡蘭成為原型寫的。講述一個女人半生的傷心,而我驚奇的發現,三個女人的遭遇都與這部電影的情節宿命般的重疊。一個是張愛玲,一個是劇中的韶華。而另一個就是現實中的林青霞。
林青霞和秦漢的故事我是前不久才聽說的,她在18歲的時候遇到了當時已有家室的秦漢。之後兩人相處了8年,最終分開。其中原因,外人無法確切的知道,但是秦漢的猶豫和軟弱是也世人有目共睹。正如電影裡他扮演的那個黏黏糊糊的角色一樣。
我一直疑心林青霞最終嫁給ESPRIT的老總是不是真的是所謂的“華麗轉身。”怎么都覺得有點“老大嫁做商人婦”的味道。只可惜豪門深似海,回頭已百年。如今,美人老了,各種傳聞風起。在百度上看她現在的照片,發福的身材早已沒有了當年的影子,再看張曼玉,瘦得滿臉褶子.上次同學說在某頒獎晚會上看到她,扎一眼還以為是邁克傑克遜。回想她們當年的驚世美麗,不禁感嘆:如花美眷,終究敵不過似水的流年。
電影花絮
本片是女作家三毛編劇的最後遺作,曾獲最佳劇情片等七項金馬獎,但也有批評它是意識不良的漢奸電影,真是見仁見智。單就影片本身的藝術表現而論,雖然並不算完美,倒也將動盪時代的兒女私情刻劃得盪氣迴腸,畫面也拍得相當漂亮。林青霞飾演的韶華影射女作家張愛玲,她生長在一個得不到父愛的封建家庭中,少女時代遭父親禁閉,憤而為文,獲讀者章能才傾倒,兩人迅速相戀。
而章能才是替日本人做事的文官,因“漢奸"身份暴露而躲避到農村去。兩人的愛情之路就是這條崎嶇路走下來,直至大陸淪陷終於面臨生離死別。導演嚴浩拍得相當認真,大陸實地拍攝的外景也豐富了故事的吸引力。秦漢與林青霞的配搭是典型的郎才女貌,但演好友的張曼玉更加搶戲。
幕後製作
這是由台灣著名作家三毛的最後一部作品也是唯一一部劇本改編而成的,影片描寫了一對青年知識分子在當時社會大環境下從相識到離別所經歷的感情磨難。在拍攝方面和鏡頭、音樂、映像運用上,與過往所拍的電影非常不一樣,運用了許多的實驗性的手法。隨著女主人公從精神上的歇斯底里到後來章出現,影片節奏漸趨輕快,而進入生離死別時,隨即轉入深沉。
影片將動盪時代的兒女私情刻劃得盪氣迴腸,畫面也拍得相當漂亮。林青霞飾演的韶華影射女作家張愛玲,她生長在一個得 不到父愛的封建家庭中,少女時代遭父親禁閉,憤而為文,獲讀者章能才傾倒,兩人迅速相戀。而章能才是替日本人做事的文官,因“漢奸"身份暴露而躲避到農村去。兩人的愛情之路就是這條崎嶇路走下來,直至大陸解放終於面臨生離死別。導演嚴浩拍得相當認真,大陸實地拍攝的外景也豐富了故事的吸引力。秦漢與林青霞的配搭是典型的郎才女貌,同時演好友的張曼玉也非常搶鏡。
獲獎情況
香港電影金像獎1991;第10屆
提名
·金像獎-最佳影片嚴浩HoYim
·金像獎-最佳導演嚴浩HoYim
·金像獎-最佳編劇嚴浩HoYim
·金像獎-最佳女配角張曼玉MaggieCheung
·金像獎-最佳攝影潘恒生Hang-SangPoon
·金像獎-最佳剪輯鄒長根CheungKanChow
·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羅大佑TayuLo
·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獎史擷詠ChiehYungShih
香港電影金像獎1990;第9屆
提名
·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獎魯世傑RichardLo羅大佑TayuLo
小說作者
![《滾滾紅塵》](/img/d/9d2/nBnauM3X4MzN4QzNwczN2gzMxITM3ITN0kDMwADMwAzMxAzL3c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三毛生性浪漫,三歲時讀張樂平《三毛流浪記》,印象極深,後遂以“三毛”為筆名。為了追尋心中的那棵“橄欖樹”,她踏遍萬水千山。然而,無論是異國都市的生活情調,還是天涯海角的奇風異俗,都不能消解她深埋於心中的中國情結。儘管她嫁給了一個深眼高鼻的洋人,但她仍是一個完整的東方女性。三毛從來不刻意追求某一種技巧和風格,一切都顯得平實與自然。然而在她信筆揮灑之中,卻又蘊涵無限,這也許是一種更高的技巧和風格吧。
有讀者認為“流浪”才是她的真正的名字,無論是她遺留下來的眾多作品、她的遊歷和她心靈情感的轉折,都是充滿一點點浪跡天涯的意味。
三毛的本名陳懋平,“懋”字是家譜的排行,至於“平”字則是父親期望和平特意而選取。筆名“三毛”更不知出自何處,只在她的《鬧學記》一篇序文中提及“三毛”二字暗藏一個《易經》的卦象,但這卦象又包含著甚麽玄機,序文也沒有進一步的交待。
曾經,三毛的母親繆進蘭在一篇題為《我的女兒,大家的三毛》的文章提及,在四個兄弟姊妹里,次女三毛的性格最為特行卓立、不依常規,及不能忍受虛假。所以,父母要在她身邊看守著每一腳步是否踏穩。 事實上,三毛的作品,特別是由《撒哈拉的故事》開始,便是她遊歷的記敘,也是她情感的記敘。與荷西一道生活的年月,三毛的文章充滿歡笑、喜樂,讀者閱讀她的小說,彷佛感受著她愉快的婚姻生活,就是面對著大風沙的侵襲,她也是積極和樂觀;然而,自荷西死後,三毛的文章卻一下子“黑暗”起來,文字不再有笑容,代替的只是無盡的悲傷,這時候,作品塑造了三毛一個哀傷過客的形像。
在感情方面,三毛也是富於傳奇性。1990年,亦是三毛的電影劇本《滾滾紅塵》取得八項金馬大獎的時候,她與中國民歌大師王洛賓發生一段真摯的忘年情。當時,她甚至隻身跑到烏魯木齊和王洛賓一同生活。最後雖然三毛和王洛賓因各自背景懸殊的關係分開。然而,三毛那種敢愛敢為的性格,與她作品中充滿熾熱的感情是相互交融和一致的,也是兩岸三地無數讀者喜愛她作品的原因。
導演介紹
![嚴浩](/img/f/a4a/nBnauM3X1UDO2gzMzUzM5kzM2QTM5EDM3kzMwADMwAzMxAzL1MzLy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影片影響
![《滾滾紅塵》](/img/d/ebf/nBnauM3XwETO5ATN3kzN2gzMxITM3ITN0kDMwADMwAzMxAzL5czLw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船頭離別時,韶華的無限悲痛,能才在船上的用力掙扎,讓人心中無限傷感。在影片中另一個不起眼的男人------余老闆,最後時候他放棄了去台灣的機會,而是留下來照顧韶華直到能才回來的一天。我覺得余老闆雖不是像章能才那樣的文人,但他對韶華的一片痴心給人帶來心靈的悸動。
非常喜歡這部電影裡兩個女人的友誼,純真而細膩,讓人生感憐惜,兩個要好的朋友,是那么溫馨,真摯,深厚,相互依賴,相互關愛,相互照顧。還記得月鳳憤慨地大叫,他就是那個拿鞭子的人,以喚醒韶華對能才痴迷的心。能才當離開韶華後,月鳳再次與韶華相見時,她這樣說道:我回來了,因為他走了。韶華回來,韶華回來,在韶華沒有魂魄時,月鳳用表敲擊著盤子這樣說道:每當韶華需要她時,她總是陪伴在她的身邊,安慰她,照料她,鼓勵她。這樣的友誼在那個亂世里顯得是那樣的珍貴。
四十年後,能才回來了,他不再是曾經那個有文才的美男子了。而是一個滿鬢白髮的老頭,他是回來找韶華的,而韶華已經不再了,死在了那個動盪的文化大革命時代。能才最後見到她的東西是一本小說名叫《白玉蘭》小說里的故事好像剛剛發生一樣。在皚皚白雪的大地上,能才舉著拐掍一步一步走向遠方,朝著能看到韶華的方向走去。結尾處,,滾紅塵的音樂再次響起,將這紅塵中的情緣一一道來。
影片插曲
歌詞
起初不經意的你
和少年不經世的我
紅塵中的情緣
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語的膠著
想是人世間的錯
或前世流傳的因果
終生的所有
也不惜獲取剎那陰陽的交流
來易來去難去
數十載的人世游
分易分聚難聚
愛與恨的千古愁
本應屬於你的心
它依然護緊我胸口
為只為那塵世轉變的面孔後的翻雲覆雨手
於是不願走的你
要告別已不見的我
至今世間仍有隱約的耳語
跟隨我倆的傳說
滾滾紅塵里有隱約的耳語
跟隨我倆的傳說
世界經典愛情電影
愛情電影,一直是電影歷史上演繹的最多的故事種類。而經典的愛情電影,更是可以讓在在這個浮躁的都市給人以內心的安慰和懷念。所謂經典,就是當你第N遍看它時,心情仍然如初見面般難以平靜;就是哪怕劇中一句簡單的台詞,你也要反覆玩味才肯放手;就是不管什麼時候有人提到它的名字,你都會拉開話匣子滔滔不絕。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愛情電影,在回首這些過往時,點滴回憶,都會給人以溫暖和懷念。 |
中國十大愛情電影
愛情一直是人類永恆的話題,只要有人類的存在,愛情必然是人類共同追尋的目標。電影藝術的產生與發展,又將愛情的主題加工、潤色後,以浪漫及唯美的形式展現在我們面前,圓了一對對痴男怨女的夢。本文匯集了大陸及港台範圍內十大經典愛情電影的圖片、簡介及其個人的簡評,希望在這十大經典浪漫愛情故事裡,讓我們共同重溫那段美好的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