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小說]

《河岸》[小說]
《河岸》[小說]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作家蘇童的長篇小說《河岸》呈現的是上世紀70年代的殘酷青春,故事展現了庫文軒、庫東亮父子的荒誕命運,展現了生命的卑微與頑強,青春成長的煩惱與歷史的荒誕不經。蘇童再度證明他是當代小說家中最有魅力的說故事者之一。”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河岸河岸
小說主要講述了一個烈士的後代“庫文軒”在文革時代,因其烈屬的頭銜遭到諸多質疑,便在被指有作風問題後剪了自己的陰莖。為了讓離開河岸的父親能與奶奶的紀念碑永遠在一起,庫文軒兒子庫東亮把象徵歷史光榮的紀念碑背到了船上,在岸上人的討伐聲中,庫文軒投河自盡。
故事展現了庫文軒、庫東亮父子的荒誕命運,展現了生命的卑微與頑強。青春成長的煩惱與歷史的荒誕不經。
小說展現了主人公庫東亮的殘酷青春與灰色記憶,這個來自香椿樹的少年漂泊者在河流之上,空曠、孤寂,歷史和現實如時間與空間一樣迷茫,烈士鄧少香和和當紅慧仙的沉浮榮辱,仿佛穿透了歷史煙雲而陷入現實迷障。質樸的船民和勢利的市民對立而又相似,傻子扁金屁股的魚紋和庫文軒的胎記,該消失的和不改消失的一樣無奈。

作家介紹

蘇童蘇童
蘇童,1963年生於蘇州,作家。1980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江蘇分會駐會專業作家。1983年開始發表小說,迄今有作品百十萬字,代表作包括《園藝》、《紅粉》、《妻妾成群》、《已婚男人》和《離婚指南》等。中篇小說《妻妾成群》被張藝謀改編成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蜚聲海內外。有文學評論家將其歸入先鋒派小說家行列。

文章目錄(節選)

上篇
兒子
隔離
生活作風
河流
天堂
 
下篇
少女
紅燈
名人
人民理髮店
理髮

文章節選

“一切都與我父親有關。別人都生活在土地上,生活在房屋裡,我和父親卻生活在船上,這是我父親十三年前作出的選擇,他選擇河流,我就只好離開土地,沒什麼可抱怨的。向陽船隊一年四季來往於金雀河上,所以,我和父親的生活方式更加接近魚類,時而
順流而下,時而逆流而上,我們的世界是一條奔涌的河流,狹窄而綿長,一滴水機械地孕育另一滴水,一秒鐘沉悶地複製另一秒鐘。河上十三年,我經常在船隊泊岸的時候回到岸上,去做陸地的客人,可是眾所周知,我父親從岸上消失
很久了,他以一種草率而固執的姿態,一步一步地逃離岸上的世界,他的逃逸相當成功,河流隱匿了父親,也改變了父親,十三年以後,我從父親未老先衰的身體上發現了魚類的某些特徵。”——(河岸01兒子)

相關書評

蘇童近乎病態的狂想曲,仿佛穿著黑漆外套,任性而優雅。——小說家 [美]約翰·厄普代克
蘇童的世界令人感到不能承受之輕,那樣工整精妙,卻是從骨子裡就掏空了的。在這樣的版圖上,蘇童架構或虛構了一種民族志學。蘇童再度證明他是當代小說家中最有魅力的說故事者之一。——哈佛大學教授
青春成長的煩惱與人性的變異妖孽般糾纏在一起,質樸的船民和勢利的市民對立而又相似,傻子扁金屁股的魚紋和庫文軒的胎記,該消失的和不該消失的一樣無奈。《河岸》是超越《妻妾成群》、《紅粉》、《米》的扛鼎之作,蘇童在世界文壇的影響因此更為深遠。——編後感言 王乾

書籍獲獎

第三屆曼布克亞洲文學大獎於2009年11月16日20:00在香港揭曉。中國作家蘇童以作品《河岸》摘得桂冠。曼布克獎是繼諾貝爾獎後的又一大獎。評審團由愛爾蘭小說家科姆·托賓、印度作家潘卡吉·米什拉和華裔美國女作家任碧蓮組成。

第八屆茅盾文學獎20部提名作品

2011年8月14日晚,第8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發布公告,宣布經過評獎委員會的第三輪投票,正式產生了第8屆茅盾文學獎的20部提名作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