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詞典》

《母親詞典》

以“諺語”為載體的《母親詞典》北京晉商博物館首發,這部長達40餘萬字的《母親詞典》的以“諺語”為切口,挖掘中華文明中“母親文化”廣博的內容。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母親詞典》《母親詞典》

作者:李建永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8-1
版次:1
頁數:374
字數:413000
印刷時間:2010-8-1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ISBN:9787511704450
包裝:平裝

作品概述

一部以“諺語”為切口挖掘五千年中華“母親文化”的《母親詞典》,2010年9月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北京晉商博物館首發。

這部長達40餘萬字的《母親詞典》以“諺語”為切口,挖掘中華文明中“母親文化”廣博的內容。《母親詞典》全書共輯40篇,每篇分為《時令·風俗》《人情·物理》《飲食·健康》三部分。每部分又由若干詞條組成,全書詞條總數為226條。此外,書中42幅水墨漫畫插圖出自著名漫畫家徐鵬飛先生之手。

內容簡介

按照字面理解,“母親詞典”意思就是來自母親的詞語。其實“母親”是個象徵,象徵著祖國;“詞”則是能夠體現深層文化底韻的語言。由此可知,所謂“母親詞典”,要挖掘的是祖國文化。
祖國文化的礦藏在何處?孔子說:“禮失求諸野。”“禮”就是文化;相對於政治、經濟等,文化一旦形成,就有了相對恆定性,且更多地積澱於民間。那裡不必靠董狐之類的直筆就能原汁原味地保存著天地之道的記憶,又不是某個領導隨意的指示即可篡改得了的。千百年來哺育這塊土地上的芸芸眾生,持之不懈地創建著人類文明。
為了發掘其中精粹,作者選擇了諺語作為入口。這是因為諺語是對生活的領悟和提煉,是處世為人的智慧、生活經驗的結晶,體現了中華民族的世界觀,同時也是一種價值評判——也就是“禮”。因此在民間,諺語往往承擔著一種社會教化功能。俗話說:老人不傳古,後生失了譜。不聽老人言,一世苦黃連。傳的“古”和老人的“言”,往往藉助諺語的形式。為此該書的“序”概括道:“諺語是一部口口相傳的文明史。諺語是一個民族的回想與記憶。”正是由於口口相傳的,因此大多通俗易懂、琅琅上口,而所含蘊意卻是實而又實,比如“水無魚依然是水,魚無水一日難活”,“財聚了,人散了;財散了,人聚了”,“嘗遍百果可成仙,吃全雜糧不生病”,“二月二,龍抬頭,生分媳婦發了愁”……所以我們說,它記憶的是中華民族的根。
作者對諺語顯然是下了一番功夫,在娓娓漫談之中隨手拈來,琳琅滿目且妙趣橫生。由諺語而談時令風俗、人情物理、飲食健康等,寫的都是“陳年舊習”,都是“老輩的故事”。但當通讀之後反芻,卻能在這些看似平淡無奇的老生常談背後,體味到一種綿亘不斷的浩然正氣。這種近似於“道統”的浩然正氣,更實在、更淳樸,更深厚,如春風細雨,潤物無聲——在世風日下的今天,這是不是久旱之甘霖?
中國是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國度。天不可畏、地不可畏、鬼神不可畏——這也許能讓人舒展開手腳想怎么乾就怎么乾,但其弊也鮮明——壞起來什麼都不可畏豈不可畏?
只要這個世界還不完美,還存在種種苦難,種種缺陷,就有宗教信仰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它能幫助我們找到人生的究竟歸宿,淨化自我的心靈,建立道德的規範,並引領我們踏上古聖先賢探索的求真之路。但是我們沒有。
還好,我們有敬祖的傳統,或稱之為祖宗信仰。天不可畏、地不可畏、鬼神不可畏,但是祖宗可畏。在本書里,我們就來聽聽祖宗是怎么說的吧。
諺語是散落在野的珍珠,在其核心之中,包含著中華文明真善美的因子。通過諺語來“完成傳統文化的拼圖”——這是作者寫作本書的意旨。

作者簡介

《母親詞典》的作者李建永是當代著名雜文家,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有雜文隨筆集《女人是水》《白紙黑字》等。

專家評價

專家認為,作者李建永以諺語作為題材是創作體式上的一次大膽創新。著名評論家雷達表示,《母親詞典》將諺語作為題材創作,取了民間文化與傳統文化的精華和營養,是諺語的集成。

著名雜文家焦加表示,諺語是一部口口相傳的文明史,是一個民族的記憶。要想了解一個民族,首先得了解它的文化,而在《母親詞典》里,諺語就是這個載體。

讀者評論

作者把百姓嘴裡流傳了幾輩子,我們大家可能從小就聽到老人們念叨的諺語收集起來,加以整理,作了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但作者還進一步地挖掘出這些話的歷史淵源,考證了他的出處,有的還探索了他的科學依據,這就變成了學問。
所以說,此書不僅僅是作了一項有意義的工作,重要的是好好地也作了一些學問。
這是一本有利於身心的書,既教人養心,也教人養生。這也是一本說情講理的書:有說情的也有說理的。這是一本既勸學也有勸善的書。有的能讓人會心一笑,比如“懶人嘴裡明天多”;有的能夠發人深思:“不認字是假瞎子,不認人是真瞎子”。
這本書里插入的漫畫非常好,有的和文章相映成趣,有的具有獨立的寓意。為這本書增色不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