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對子部小說(筆記小說)和傳奇小說,志怪小說中的“拾遺”體、“搜神”體和“博物”體,軼事小說中的“世說”體、“雜記”體和“笑林”體,傳奇小說中的辭章化傳奇、話本體傳奇和中篇傳奇,其各自的文體特徵和審美追求做出了明晰精確的辨析。在本書的《軼事小說之“軼”與軼事小說之“小”》這部分,作者又深入一步,闡述了軼事小說之“軼”和“小”的文體特徵,揭示它和志怪小說、傳奇小說的差別,即軼事小說的美感魅力來源於“軼事”而志怪小說的美感魅力來源於“異聞”,軼事小說偏重“儒雅”而傳奇小說偏重“風流”。加深了我們對這些文體的認識。
作者簡介
陳文新,男,1957年8月生,湖北公安人。1977年考入武漢大學,獲文學學士、文學碩士、哲學博士學位。1982年1月留校任教。1991年破格晉升副教授,1995年破格晉升教授,1998年獲湖北省跨世紀學術帶頭人稱號,2004年獲湖北省優秀研究生導師稱號。現為武漢大學珞珈學者特聘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副主任、《人文論叢》副主編,兼任中國俗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紅樓夢學會理事、中國水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西遊記文化研究會理事、中國明代文學學會理事、湖北省水滸學會副會長、湖北省三國演義學會副會長等。主要著作有:《中國文學流派意識的發生和發展》、《明代詩學》、《中國文言小說流派研究》、《文言小說審美發展史》、《傳統小說與小說傳統》、《中國筆記小說史》、《中國傳奇小說史話》。主編國家重點圖書十八卷本《中國文學編年史》、《中華大典·文學典·明清文學分典·明文學部二》和大型叢書《中國古代文學流派研究》等。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其中數十篇為人大報刊複印資料等所轉載。目前正主持大型出版項目“歷代科舉文獻整理與研究”。多次赴海外講學或參加學術會議,在海內外頗有影響。
目錄
緒論
一漢代小說的目錄與綜合研究
二筆記小說的類型劃分與研究
三傳奇小說的審美研究與類型劃分
四唐前部分小說的文獻問題或史料問題
第一章志怪小說的萌芽與生長
一從《山海經》到《十洲記》(“博物”體)
二從《列仙傳》到《漢武內傳》(“拾遺”體)
三《異聞記》的問世及其意義(“搜神”體)
第二章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一):“博物”體
一魏、晉、南北朝志怪興盛的原因
二張華《博物志》
三郭氏《玄中記》
四任昉《述異記》
五“博物”體志怪的審美追求
第三章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二):“搜神”體
一舊題魏文帝《列異傳》
二乾寶《搜神記》
三舊題陶潛《搜神後記》
四劉義慶《幽明錄》
五劉敬叔《異苑》
六舊題吳均《續齊諧記》
七《孔氏志怪》等
八“搜神”體志怪的審美追求
第四章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三):“拾遺”體
一葛洪《神仙體》
二王嘉《拾遺記》
三“拾遺”體志怪的審美追求
第五章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四):“釋氏輔教之書”
一劉義慶《宣驗記》
二王琰《冪祥記》
三顏之推《冤魂志》
四侯白《旌異記》
第六章軼事小說的發生、發展、成熟與繁榮
一魏、晉、南北朝軼事小說興盛的原因
二“世說”體:“以玄韻為宗”
三“笑林“體:“遠實用而近娛樂”
四“雜記”體:意緒秀異的野史
五軼事小說的審美追求
第七章“至唐人乃作意好奇”
一傳奇釋名
二唐人傳奇的文體特徵
三傳奇小說何以成熟於唐代
第八章初期唐人傳奇:唐初至代宗朝(618-799年)
一單篇傳奇的問世
二小說集所收傳奇
三初期唐人傳奇的審美追求
第九章盛期唐人傳奇:德宗至憲宗朝(780-820年)
一偏於史筆的傳奇
二偏重辭章的傳奇(沈亞之的創作)
三辭章與史筆兼重
四《玄怪錄》及《通幽記》
五盛期唐人傳奇的審美追求
第十章中期唐人傳奇:穆宗至懿宗朝(821-873年)
一《玄怪錄》的三部續書
二兩部《集異記》
三不平之鳴:《纂異記》與《博異記》
四亂世之音:《傳奇》與《甘澤謠》等
五《楊娼傳》、《無雙傳》與《東陽夜怪錄》
六“假小說以施誣衊”
七《異聞集》中的無名氏之作
八中期唐人傳奇的審美追求
第十一章晚唐唐人傳奇:僖宗初至五代初(874-910年)
一調侃崇高:《原化記》與《劇談錄》
二以議論為小說:《闋史》與《瀟湘錄》
三皇甫枚《三水小牘》
四《靈應傳》與《虬髯客傳》
五晚唐唐人傳奇的審美追求
第十二章唐代筆記小說(含五代)
一唐代志怪小說(含五代)
二唐代軼事小說(含五代)
第十三章宋代筆記小說(含金元)
一宋代軼事小說的審美追求
二宋代軼事小說的主要類型(含金元)
三宋代志怪小說(含金元)
第十四章宋代傳奇的衰落及其新變
一“率俚儒野老之談”
二詩向歷史傾斜
三話本體傳奇的世俗化追求
第十五章宋代傳奇小說
一有名氏之作
二無名氏之作
三幾部重要選集
四附論遼金元傳奇
第十六章明代傳奇小說
一古文的傳奇化
二“三燈叢話”及其他
三中篇傳奇小說
第十七章明代筆記小說
一神情疲憊的志怪小說
二“雜記”型、“世說”型與小品型
三笑話的崛起
第十八章《聊齋志異》前的清代傳奇
一清代傳奇小說興盛的歷史機遇
二古文家的傳奇
三筆記中的傳奇
第十九章《聊齋志異》的抒情精神與審美追求
一《聊齋志異》所展示的情感世界
二韻與氣的融合:《聊齋志異》的風度與力度
三文體:以抒情為基點的多樣化追求
四《聊齋志異》與社會審美風尚的變化
第二十章《聊齋志異》後的清代傳奇
一《聊齋志異》的後裔
二沈復《浮生六記》及其他
第二十一章清代志怪小說
一從《池北偶談》到《子不語》
二“著書者之筆”:《閱微草堂筆記》
三《閱微草堂筆記》之後
第二十二章清代軼事小說
一《今世說》及其他
二《板橋雜記》及其他
三《笑得好》及其他
結束語
後記
部分章節
第一章志怪小說的萌芽與生長
中國文言小說主要包括三種類型:志怪小說、軼事小說和傳奇小說。其中,志怪小說成熟最早,軼事小說其次,最晚的是傳奇小說。依照小說類型產生的先後,我們對文言小說審美發展歷程的考察從志怪小說開始。
從漢至唐,志怪長期隸於史部,直到宋代歐陽修等纂《新唐書•藝文志》,才將其歸屬於子部小說家類。從淵源上看,志怪小說的確是從史書中分化出來的。如唐代劉知幾《史通•書事》所說:“三日旌怪異……幽明感應,禍福萌兆則書之……若吞燕卵而商生,啟龍漦而周滅,厲壞門以禍晉,鬼謀社而亡曹,江使返璧於秦皇,圯橋授書於漢相,此則事關軍國,理涉興亡,有而書之,以彰靈驗,可也。”史書中含有志怪的成分,看來沒有疑問。
不過,《左傳》、《史記》等畢竟不是“小說”,因為:第一,作者記敘怪異的目的不是為了愉悅讀者,而是“事關軍國”、“理涉興亡”,是為了預示或驗證重大的歷史事變。第二,其體例以人事為經緯,怪異只是人事的附屬成分。志怪故事從史乘中分離出來成為志怪小說,必須在創作目的和體例兩方面均具備獨立的品格。以這個標準來衡量,戰國時代的《汲冢瑣語》、《山海經》等,標誌著志怪小說的初步階段,可視為準志怪小說;兩漢的《括地圖》、《神異經》、《洞冥記》、《十洲記》、《異聞記》等屬於基本成熟的志怪小說;魏、晉、南北朝是志怪小說的黃金時代,誕生了《博物志》、《搜神記》、《拾遺記》等彪炳史冊的名著。
……
值得一看的好書(三)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然縱觀統籌、全局策劃,則非好學深思者莫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