圯橋授書

圯橋授書

圯橋授書,我國歷史事件,是張良成才的故事。

典故

據《史記》載:秦末,韓國少年張良為報滅國之仇,悉盡家財訪求刺客,在博浪沙謀刺始皇。不料,誤中副車,刺客被擒,觸柱而死。秦王大怒,下令通緝刺客之主使。張良在生死緊急關頭,更姓易名,逃匿下邳,有意結識各方豪傑,以待覆仇之機。後來張良行游下邳橋,偶遇一位身穿粗布褐色衣服的古怪老人。待張良來到面前,老人故意將自己的鞋墜落橋下,並傲慢地對張良說“儒子(小孩子)下去將鞋給我拾上來!”張良很生氣,但看在老人年邁的份上,還是勉強下橋將鞋撿上來。老人說“給我穿上。”張良想:既已把鞋拾上來,再給老人穿上有何不可。於是又跪下將鞋給老人穿上。老人看張良不但能忍辱下橋拾鞋,還能謙恭地跪下為其穿鞋,便讚賞其胸志。老人含笑而去。張良深感驚奇,望著老人遠去。 一會兒,老人又返回來道“儒子可教也!五日後清晨至此與我相會。”張良覺得此老人舉止不凡,便跪拜說:“是。”五天后的清早,天剛發亮,張良急忙趕到橋上,誰知那老人已站立橋上多時,對張良氣憤地說:“與老年人相會,為什麼遲到?”於是不悅而去。臨走時又對張良囑附說“五天后在此相會。”五天后,張良在雞鳴時即趕到橋上,可是又落在老人後面。老人又不悅的囑附說“後五日清晨再會。”過了五天,張良在半夜之前就趕到橋上,待了一會,那老人方到,遂高興地說:“應當如此。”接著從袖中掏出一部書授給張良,說道:“你讀了此書,就可做帝王的老師。再過十年,將會與兵起事,過十三年之後,你與我在濟北重遇,谷城山下有塊黃石就是我。”說完,飄然而去。天亮後,張良看老人所授之書,原是一部《素書》。 張良認真研讀此書,後來果真作了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軍師。從此他輔助劉邦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入鹹陽,滅項羽 。統一了天下,被封為留侯。功成名就以後,張良想功成身退,對漢高帝劉邦說:“我從平民起步,封萬戶侯,於願已足,我想拋棄人間的瑣事,隨從我的師傅黃石公,遨遊四海。”但漢高祖和呂后都不同意。恰在黃石公老人交待的十三年後,留侯隨漢高帝路過濟北,果然在谷城山下見一塊黃石,便搬請回家,如同珍寶似的供起來。留侯去世,就把這塊黃石安葬在他的墳墓里。後人每逢祭祀留侯,也一塊祭祀黃石公。這是史籍上所載的黃石公的故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