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松下幸之助的成功經驗說明:禪宗的智慧與企業管理是相通的,管理者修禪有利於做好企業管理。
如今,禪道管理已經成為國外企業管理的一種趨勢;而在我國,我希望本書能幫助您的企業領先於這種趨勢。
本書的製作結合了我多年的企業運作經驗,同時也整理了各種鮮活、生動的禪宗故事,旨在提升企業經營的智慧和境界,希望能幫助管理者釋放心靈壓力、更有效地管理企業人才、凝聚團隊精神。另外,本書還以獨特的視角、鮮明的觀點,指出了現今企業管理中可能存在和碰到的問題,並結合我的經驗,提出了一些相關的解決建議。
禪悟人,人為商;
以禪之大理,參領個人運勢;
以個人運勢掌悟商業大勢;
禪者,人也,而興商;
商禪之道,人立其中,運勢智慧,休戚與共;
乃禪之精髓!
商海沉浮,企業如艦,管理者如何做一個成功的舵手?希望本書能為您解答,以“禪道”等規律性知識及心理學為基礎,以禪學為修煉方法,達到輕鬆快樂做企業的最終目的!
最後,希望各位企業管理者從本書中不僅可以學到企業經營管理的知識,也能學到做人的道理,幫助您增加對人生的感悟。
作者簡介
王海倫先生,著名企業管理諮詢及培訓專家。現任博學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新瀚城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杭州韜睿企業管理諮詢公司執行董事。曾任杭州旺旺食品有限公司、浙江致中和酒業有限公司、杭州思美廣告有限公司、美生日化(杭州)有限公司總經理,應邀擔任上海交通大學CEO(總裁)高級管理研修班、湖南中南大學商學院(EDP)經理人研修班、西安交通大學EMBA特約講師,湖南經濟電視台“NBA大講堂”、湖南常德電視台“企業文化論壇”、中國成功線上及阿里巴巴商學院的主講嘉賓,2006至2008年度連續被湖南女性頻道邀請作為該台年度大型女性勵志節目“蝶變女人四十”、“蝶變粉領計畫”、“五星級女人’的心理指導講師。王海倫先生有多年的禪修經驗。2008年,他作為中國傑出佛商應邀成為《快樂禪·亞洲研究院》、《香海禪寺·梧桐社》、《自在禪佛商學院》首席客座教授。並提出當前企業的發展就是企業領導心靈成長的發展歷程,此觀點得到了北大博導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湛如法師及香海禪寺和躍龍禪寺住持賢崇法師的讚賞與認同。
目錄
上篇禪學管理之道
第一章心靈淨化,編制經營的禪理
從心靈中開始
念力之心,決定一切的力量
同理之心,為人處世之道
忍耐之心,萬事皆成
包容之心,勝過百萬雄兵
堅守之心,始終如一
感恩之心,滌盪萬物的塵埃
平常之心,亦可水到渠成
不爭之心,天下莫能與之爭
第二章心靈提升,獲得光亮智慧的德行
在認知中成長
在經營中修行
在節儉中修身
在敬業中參禪
在遵規守紀中提升
工場即道場,工作即修行
中篇禪學管理之法
第三章回歸現實,將心靈智慧落到實處
日有所思,在紛亂中得智慧
事有所為,在承擔中得悠閒
事有所言,在會言中得人心
時有所管,在束縛中得解脫
事有所威,在無聲中得擁護
管有所明,在明鏡中得和諧
第四章走向何處,搬走路中的石頭
不思妄念,方可斷迷悟理
不處處著手,方可萬事皆通
不胡言亂語,方可辭嚴義正
不事必躬親,方可朗然開悟
不無名發威,方可以柔克剛
不做難明之事,方可以智取勝
第五章方圓之道,擁有麵包和乳酪
無念而會,不思而通
無利而得,不為而為
無己而智,不言而喻
無管而安,不管而理
無躁而順,不怒而威
無明而淨,不明而清
下篇禪學管理之術
第六章識人之術,靜觀其變給足機會
下馬看花
慧眼擇人
思路至上
觀人於微
嘗鼎一臠
順藤摸瓜
第七章用人之術,解開待人之法的迷局
量才而用,人才互補
育才有道,用人有效
人盡其才,悉用氣力
開國元老“安置之法”
中層幹部“安撫之則”
基層員工“安心之道”
第八章提升之術,展現最好的自我
絕不拿原則做交易
少許權謀
在整合中超越
在變革中重生
在創新中騰飛
看破放下得自在
回歸生命的本質
懂得生命懂得愛
快樂幸福做企業
媒體評論
在當今,管理類書籍琳琅滿目,宏篇巨製充斥書市和企業家的書架案頭。一枝獨秀的《禪的智慧一高效管理的源泉》出版了,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行銷學教材。在倡導全社會大興讀書之風時,本書出版可喜可賀。本書的新意不僅在於從中國傳統的禪文化中,遴選出用於企業管理的精髓!更提醒中國的企業家如何將這一企管理秘笈套用到國人的企業管理中去。使中國企業做大做強,做優做長。永立世界企業之林不敗。湖南省市場行銷協會會長湖南行銷學院院長凍渭祺
試讀部分章節
上篇禪學管理之道
第一章心靈淨化,編制經營的禪理
從心靈中開始
禪宗修行注重的是心靈的修煉,然而我們做企業管理著重的是心靈的領導力,也就是對心靈的管理。
想要做到心靈的管理,那么就要從心靈中開始,運用禪理領悟經營的智慧以及人生的啟迪,以尋找到自我的價值,從而釋放自己的心靈。
這裡,我要講的從心靈中開始,是要從心靈中認識自己,改變自己,塑造自己。
一般情況下,我們很難做到在心靈中認識自己,也很難跳出自己管理的小圈子。
然而,禪理會讓我們明白如何才能達到認識自己的狀態。
古廟裡新來了一個小和尚,他主動地去見方丈,誠懇地說:“方丈,我新來乍到,不知先做什麼。請前輩指教。”
方丈微微一笑說:“你先認識、熟悉一下寺里的師兄們吧。”
第二天,小和尚又來見方丈說:“師兄們我都認識了,接下來該做什麼呢?”
方丈望著小和尚,洞明睿犀地說:“一定還有遺漏的,繼續去了解、去認識吧。”
一個星期後,小和尚再次來見老方丈,非常有把握地說:“師兄們我都認識了,智達師兄,智慧師兄……”小和尚開始一一列舉。
方丈耐心地說:“還有一人,你沒認識,而且,這個人對你極其重要。”
小和尚滿臉狐疑地離開,一間屋一間屋地尋找著,一個人一個人地詢問著。他一遍遍地琢磨、一遍遍地尋思。仍是一無所獲。
不知過了多少個日夜,一頭霧水的小和尚,在湖邊洗衣服,看到倒映在湖面上自己的影子,豁然頓悟了,興奮地飛奔跑去見老方丈……
如果將禪理的境界運用到我們的管理工作之中,其肯定能夠編制出一本富有心靈智慧的書,在心靈中開始認知自己。
日本的禪道管理之父松下幸之助,就強調要有一顆禪心,不論是管理還是生活都是從心靈中開始,並不斷地認識自己,享受人生的快樂。
西方哲學理論的奠基者蘇格拉底,雖然是一個偉大的哲人,但他卻能認清自己,一直求證著自己的無知。
蘇格拉底有個交情極深的朋友,曾向神請教一個問題:世上還有誰比蘇格拉底更聰明?
神諭日:沒有誰比蘇格拉底更聰明。
朋友高興地向蘇格拉底告知神諭後,蘇格拉底並沒有喜悅,而是茫然和不安。
因為蘇格拉底認為自己並不是最聰明、最有智慧的人。
哲人蘇格拉底是管理者的一面鏡子,他的言行在告誡我們做事要從心靈中開始,求證自己的無知。
不論是卓有成效的企業家還是享譽盛名的先哲,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我們詮釋著工作是心靈的修為,工作要從心靈中開始認知自己。
但是,在心靈中開始認知自己是極具艱難的過程,它是人們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中自然流露出來的內在意識。
那么,想要做到在心靈中認知自己就必須時刻給自己提出疑問,然後一一解答。
我是誰?時常問問自己是誰,要弄明白自己的性格、品行、習慣,甚至自己想要什麼等。
我能做什麼?要弄清楚自己的興趣愛好,活著的目的,生活的意義,你能做什麼等。
我怎樣去做?任何時候都要想辦法採取措施解決問題,而不是推卸責任。
我做得怎么樣?一切靠結果說話,成者為王敗者寇。
我曾經給某企業的管理者講課時說道:“請用紙筆把你最得意的人生故事、最難過的人生經歷,以及自己的體驗、啟示愛好等用三分鐘的時間流利的表達出來。”
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他們更好地認知自己,這樣才能體會到管理的道理,才能把事情做到遊刃有餘。
一個人唯有在心靈中開始認識自己,才能改變自己。改掉劣根,才能進步,才有突破,才能適應這變幻莫測的社會。
有個年輕人一直不得志,於是他來找禪師尋求妙策。
他見了禪師,說明來意。禪師沉思良久,稍後舀起一瓢水,問:“這水是什麼形狀?”年輕人搖頭:“水哪有什麼形狀!”
禪師不語,默然地將水倒入杯中,年輕人恍然大悟:“我知道了,水的形狀像杯子。”禪師搖頭,仍不語,
然後又把杯子中水倒入桌上的花瓶,年輕人又說:“我知道,水的形狀像花瓶。”禪師搖頭,提起花瓶,又把水倒入盅滿沙土的盆中,水就看不見了。
年輕人大悟,最後成了一個成功的商人。
我們沒法改變世界,但是我們可以在心靈中改變自己。只有改變自己,才能在事業上有所成就。作為一個管理者你不要試著去改變你的員工,只有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處事技巧,才能在管理上有所作為。
蕭伯納說:“理智的人使自己適應這個世界;不理智的人卻硬要世界適應自己。”
兩個犯人在同一間牢房裡,陽光從窗戶外照進來射在了地面,由於外面的風大,樹葉有時擋住了陽光,產生了斑斑點點。
一個罪犯興奮地說:“你看,多好看的陽光斑點啊!”
另一個罪犯很生氣反駁:“這個時候你還有心情?難看死了,像蟾蜍的背。”
結果,第一個犯人表現出色,提前出獄。第二個仍在監獄蹲著。
同樣是犯人卻得到不一樣的境遇,為什麼?
答案也許每一位管理者都能察覺,那就是無法在心靈中改變自己,也無法改變自己的內心,這也成為管理者管理工作的一個極大的誤區。
在心靈中開始,認知自己,改變自己,給自己一個重塑的機會,同樣也是禪宗修煉的秘訣。
山上落成了一座新的寺廟。
老和尚告訴小和尚,要他們倆自己塑佛像。
“那得照寺廟裡的佛像比著塑吧。”小和尚說。
“不,照著我們自己的模樣塑就行。”
“師傅您還行,我這個樣子就免了吧。”
老和尚突然沉重地對小和尚說:“那你就應該重塑一個自己啊。”
小和尚滿臉驚訝。
老和尚語重心長地說:“相由心生啊!”
人的一切可以重新塑造。不論是對相貌還是神態的塑造都是其內心給予的結果。
和尚簡單有效的修煉方法,適用於每一個重塑自我的管理者。
我也極具贊同禪宗修煉內心的方法,在工作的過程中,選定一個目標,在心靈中開始,內心充滿著對求知慾的渴望。
重塑自己,最重要的是將經驗和教訓列出:曾經深切渴望的願望理想,為什麼卻從來沒有去實現?有什麼人對你影響最大?你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什麼?你仰慕誰?他們有哪些你也渴望擁有的特點?
然後從中吸取好的經驗,去掉不好的。每天積累,當身心和頭腦等各方面的能力提高時,你整個的人也就隨之壯大了。同時,伴隨自我成長,你永遠會站在比一般人更高的高度看待一切。你最終會成為一個成功者。
從心靈中開始,是禪理的精髓所在,也是修煉自我的本源,只有以本源作為根基,才能使管理者在修煉中認知自己,改變自己,重塑自己,使企業煥發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最終把企業打造成極具和諧的團隊。
念力之心,決定一切的力量
禪親中有個銘印法則,所提及的便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以及事物的因果關係。
“銘印的種子和得到的結果是同一性質的:正面/負面的銘印種子導致正面/負面的結果(快樂/痛苦)。”
“銘印種子會積累和增長。”
“播種和收穫一定是有時間間隔的。"
“不播下種子就不會帶來結果,播下種子一定會帶來結果。”
有一個抽泣不止的年輕人來到禪師面前,禪師問他:“年輕人,為什麼哭得這么傷心?”
年輕人說:“我父親昨天過世了!”
禪師說:“人死不能復生。你哭得再傷心也不能使他起死回生啊!”
年輕人:“我明白這個道理。雖然我不能使我父親再活過來,但我求您為我死去的父親做一些事。”
禪師說:“請講。”
年輕人:“您法力無邊,一定辦得到!我懇請您為我死去的父親作法,讓他順利升入天堂。”
禪師猶豫了一下,嘆了一口氣:“好吧!你且去拿兩隻壺來。”
年輕人見禪師答應了自己的請求,於是興高采烈地跑到市場買了兩隻壺回來。
“將一隻壺裝滿奶油,另一隻壺裝滿碎石子,然後將壺口都封住。”禪師說。
年輕人一一照做了。“很好!請將它們放入一個裝滿水的木盆中。”年輕人也照做了。
“好!你再去拿一塊大石頭來,將這兩隻壺敲破。”
年輕人非常高興,心想禪師正為他的父親舉行一個非常莊嚴的儀式,於是很快找來一個石頭敲破了兩隻壺。奶油立刻浮上了水面,碎石子散了出來,沉在了水底。
“年輕人,我能做的就是這些。現在你可以祈禱:讓石頭浮上來,讓奶油沉下去。”禪師緩緩地說。
“您不會是在開玩笑吧?讓石頭浮上水面,奶油沉入水底,這有違自然法則啊!”年輕人疑惑地說。
……
值得一看的好書(三)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然縱觀統籌、全局策劃,則非好學深思者莫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