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彭習[1]:
關於擊滅胡宗南[2],奪取大西北,有兩個方案仍然值得考慮:(一)陳謝[3]縱隊照原議來邊區,從內線殲滅其相當數量,然後出外線(隴南),與邊區集團[4]直接協力完成任務。(二)估計到邊區人口稀少,糧食及各種供應頗為浩繁;又估計到鄂豫陝三省交界及平漢以西、漢水以北、渭水以南廣大地區敵力空虛;又估計到假如使用陳縱於該區,必然要吸引胡部一個軍(五個到八個旅)使用於該方面,而如果胡部有一個軍出該方面,則邊區敵力大減,利於邊區集團各個殲敵;又估計到劉鄧[5]十二萬人已渡河向隴海前進,如若陳縱到鄂豫陝邊開闢新戰場,對劉鄧亦有幫助,但陳縱基本任務是協同邊區集團擊滅胡宗南,奪取大西北,並不變更。以上兩案究以何者較為適宜,請予考慮。陳賡七日可到軍渡(部隊仍在曲、翼[6]整訓待命),在綏德停一二日,約於十二三日可到小河。你們二位是否可於鹽池收復後,令部隊在現地休整一時期,自己來小河會商一次。如若你們贊成開會,則我們擬電約賀龍[7]同志亦來開會,時間大約可定在十三日。
毛澤東
午支四時
注釋
[1]彭習,指彭德懷、習仲勛,當時分別任西北野戰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和副政治委員。
[2]胡宗南,當時任國民黨軍西安綏靖公署主任。
[3]陳謝,指陳賡、謝富治,當時分別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四縱隊司令員和政治委員。
[4]指西北野戰兵團。
[5]劉鄧,指劉伯承、鄧小平,當時分別任晉冀魯豫野戰軍司令員和政治委員。
[6]曲、翼,指山西曲沃和翼城。
[7]賀龍,當時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員。
出處
根據手稿刊印。
人物簡介
胡宗南(1896~1962)別名琴齋,字壽山,曾化名秦東昌,漢族,浙江鎮海(今寧波市鎮海區)人。陸軍一級上將,黃埔系一期生,是蔣介石最寵愛、最重要的軍事將領,其一生歷經黃埔建軍、東征、北伐、內戰、“剿共”、抗日戰爭,直到1947年指揮進攻占領中國共產黨的首府延安,轉戰西北,官至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西安綏靖公署主任,成為手握幾十萬重兵、指揮幾個兵團的二級上將與名震一時的“西北王”。
胡宗南是黃埔學生在國軍中的第一個軍長(1936.4),第一個兵團總指揮,第一個集團軍總司令,第一個戰區司令長官,第一個跨入將軍行列、也是唯一一個在離開大陸以前獲得第三顆將星的人,堪稱傳奇(第一個師長的名頭被范漢傑奪走,後范參加福建事變,不久重回蔣陣營充當胡的副手後,就再也追不上胡的晉升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