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微粒爆驚雷:核能科技》反映了航天、航空、核能、農業、生物、汽車等重要科技領域近百年來的發展歷程和科技成就。叢書為國家重點圖書,由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策劃、北京科普創作出版專項資金資助。叢書各分冊均由資深的記者編輯精心撰稿。
序言
在人類歷史中特別是自工業革命以來,科學技術已成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力量,已成為工農業生產的重要推動力。進入20世紀以後,科學技術愈益顯示出其“第一生產力”的功能,科技創新已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強大動力和基石。.
20世紀自然科學發展中有代表性的或里程碑式的工作有:
量子理論和相對論的創立與發展,堪稱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革命。
DNA雙螺鏇結構模型的建立,宣告人類在揭示生命遺傳的奧秘方面邁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
信息理論的發展為通信技術、跨國經營、全球金融乃至現代經濟和社會學研究等準備了理論基礎。
大陸漂移學說和地球板塊構造理論是20世紀地球科學中最偉大的成就。
新的宇宙演化觀念的建立堪稱20世紀宇宙科學的里程碑。
綜觀上述科學進程,我們不難發現,科學的重大突破往往基於傳統理論與新發現的現象和實驗結果以及新理論之間基本矛盾的解決;或源於對傳統理論的思想解放和充滿自信。同時,觀測和實驗手段的革新、發明往往為新的科學發現和理論創新提供新的實驗依據。
20世紀也是技術革命的世紀,在百年歷史進程中,我們可以列舉出無數改變了人類命運和生活方式的技術飛躍:
伴隨著世界工業化的進程,新的能源技術發展迅速,能源結構發生重大調整。由於汽油機(1883年)和柴油機(1892年)的發明,交通運輸得以迅速發展,因此促進了石油需求飛速增長,從而導致了新油田的大規模開發。至1974年石油已在世界能源結構比例中占據54%,並成為最重要的合成化工原料。
1942年12月,芝加哥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可控的鏈式核裂變反應裝置,宣告了人類利用核能時代的開始。如今,核技術在能源、農業、醫學、工業、環保等方面的套用獲得了迅速發展。
自20世紀上半葉開始的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出現,以及各種類型複合材料的問世,改變了19世紀以來人類對以木材、皮革、混凝土為代表的結構材料的依賴,為人類生產和生活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物質材料基礎。
自從1946年2月第一台計算機投入運行和後來以矽材料為代表的微電子、光電子功能材料的發明和套用以來,人類一步步邁進了資訊時代的大門。如今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信息化浪潮已經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在1903年莢國萊特兄弟製造的人類歷史上第一架帶發動機的載人飛機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升空後的近百年中,人類發明了噴氣發動機,製造了多用途的飛機、火箭和載人宇宙飛船,並在1969年成功地登上了月球。
維生素的發現、胰島素的分離與人工合成以及青黴素功能的發現等一系列醫學、生物和基因技術的發展,使人類的平均壽命在20世紀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並形成了頗具規模的生物高技術產業。
上述技術飛躍的一個顯著的特點是:現代高技術的發展往往源於基礎研究的重大突破,但也離不開社會需求和市場的巨大推動。如核子彈與氫彈的研製成功,既來源於20世紀以來核物理基礎研究的創新成就,同時也是反法西斯戰爭強力推動的結果;電子計算機的發明與迅速推廣離不開數學、物理等基礎研究成果,但軍事和民用市場需求的推動也不可忽視。
因此,20世紀一些重大科技突破導致規模產業化過程大大縮短。電晶體和雷射從發明到產業化都只用了2年,從核子彈爆炸到第一座核電站的建成也只不過9年時間。
但是科技的發展並非如此快捷和順利。20世紀人類在科技領域的不少誤區使不少人仍然在困惑和迷茫中逡巡。20世紀之初就誤入歧途的“永動機”,如今仍讓不少科技工作者殫精竭慮。“水變油”、“信息茶”等偽科學仍然占有一定市場,不能不引起人類的警惕。
另一方面,科技也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造福人類,也可以危害人類;它可以使人類文明獲得巨大的進步,也可以被用來製造毀滅性武器、破壞生態環境和導致資源枯竭。
要解決這些矛盾,不僅需要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更需要自然科學、工程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結合。只有這樣,人類才能與大自然和諧共處,妥善把握人類社會自身發展的未來。
目錄
和平,還是毀滅?走向核時代
曼哈頓計畫
地球上升起的“太陽”
震撼世界一驚雷
核潛艇與貧鈾彈
當代的頂級能源
安全、經濟、清潔的能源
震驚世界的核電站事故
核電光耀中華
核能三部曲
默默的朋友
核技術與我們的夢想
火眼金睛處處放光彩
實用農藝師
人類制服病魔的殺手鋼
幫助人類與環境友好相處
先驅者的足跡
先驅者的足跡
核科技發展展望
核科技發展展望
原子能技術方面的書籍
介紹國防科技工業行業政策和信息、國內外國防科技動態,傳播國防科技知識等。宣傳核工業、普及核科學技術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