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力學基礎》

《土木工程力學基礎》

《土木工程力學基礎(少學時)》按44~62學時(少學時)編寫,可作為中等職業學校建築裝飾、水電設備安裝等土木工程非結構施工類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相關企業崗位培訓教材和土木工程類技術人員自學用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土木工程力學基礎(少學時)》是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劃新教材,經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土木工程力學基礎(少學時)》依據教育部2009年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土木工程力學基礎教學大綱》,並參照相關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和行業崗位技能鑑定規範編寫。
《土木工程力學基礎(少學時)》主要內容包括:力和受力圖、平面力系的平衡、直桿軸向拉伸和壓縮、直梁彎曲和受壓構件的穩定性。《土木工程力學基礎(少學時)》具有以下職業教育特色:以培養職業能力為主線,突出套用,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精選土木工程力學課程的基礎核心內容,降低理論難度,拓寬定性分析;貼近學生、貼近生活和工程實際。
《土木工程力學基礎(少學時)》配有學習指導與練習、多媒體課件、網路課程和電子教案、演示文稿、習題解答等立體化教學資源,為教學提供全面的支持。

目錄

概述
單元1力和受力圖
1.1力的基本知識
一、力的概念
二、力的三要素
三、平衡的概念
1.2靜力學公理
一、二力平衡公理
二、作用與反作用公理
三、平行四邊形法則
四、加減平衡力系公理
1.3約束與約束反力
一、約束與約束反力的概念
二、幾種常見約束及其約束反力
三、約束的簡化
1.4受力圖
一、單個物體的受力圖
二、簡單物體系統的受力圖
知識擴展荷載
一、體荷載簡化為均布線荷載
二、面荷載簡化為均布線荷載
崗位知識與技能要點
訓練
單元2平面力系的平衡
2.1力的投影
一、力在直角坐標軸上的投影
二、合力投影定理
2.2平面匯交力系的平衡
一、平面匯交力系的合成
二、平面匯交力系的平衡條件
2.3力矩
一、力矩的概念
二、合力矩定理
2.4力偶
一、力偶的概念
二、力偶矩
三、力偶的性質
四、平面力偶系的合成
五、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條件
2.5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
一、力的平移定理
二、平面一般力系的合成
三、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條件
四、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條件
知識擴展
崗位知識與技能要點
訓練
地震常識
單元3直桿軸向拉伸和壓縮
3.1桿件的四種基本變形及組合變形
一、軸向拉伸和壓縮
二、剪下
三、扭轉
四、彎曲
五、組合變形
3.2直桿軸向拉、壓橫截面上的內力
一、內力的概念
二、軸力的計算
三、軸力圖
3.3直桿軸向拉、壓橫截面上的正應力
一、應力的概念
二、軸向拉、壓桿橫截面上的正應力分布規律
3.4直桿軸向拉、壓的強度計算
一、許用應力
二、軸向拉、壓桿的強度條件
三、利用強度條件解決工程實際中有關強度的三類問題
3.5直桿軸向拉、壓的變形
一、彈性變形與塑性變形
二、縱向變形和胡克定律
3.6直桿軸向拉、壓在工程中的套用
一、斜拉橋
二、桁架
三、應力集中
崗位知識與技能要點
訓練
單元4直梁彎曲
4.1彎曲變形和梁的形式
一、彎曲變形
二、梁的形式
4.2梁的內力
一、剪力、彎矩的概念
二、剪力、彎矩的計算規律
三、運用規律計算梁指定截面的內力
4.3梁的內力圖——剪力圖與彎矩圖
一、剪力圖與彎矩圖的概念
二、梁內力圖的規律
三、繪製梁內力圖的步驟
4.4梁的正應力及其強度條件
一、梁的正應力
二、梁的正應力強度條件
三、梁的正應力強度條件的套用
4.5梁的變形
一、撓度的概念
二、梁的最大撓度所在位置及其影響因素
4.6直梁彎曲在工程中的套用
一、選擇合理的截面形狀,提高梁的抗彎截面係數
二、合理安排梁的受力情況,降低彎矩的最大值
三、採用變截面梁
崗位知識與技能要點
訓練
單元5受壓構件的穩定性
5.1受壓構件平衡狀態的穩定性
一、失穩的概念
二、受壓構件的三種平衡狀態
5.2影響受壓構件穩定性的因素
一、臨界力公式
二、壓桿穩定性的判別
三、提高壓桿穩定性的措施
5.3受壓構件的穩定性問題
崗位知識與技能要點
訓練
·查看全部>>

前言

《土木工程力學基礎(少學時)》是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劃新教材。
“土木工程力學基礎”是中等職業學校建築、市政、道路橋樑、鐵道、水利等土木工程類相關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是土木工程類相關專業學生未來從事施工員、質檢員、安全員、監理員等職業崗位工作,獲取相關資格證書的必修課程之一。為貫徹“以素質教育為基礎、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主體”的職業教育教學思想和辦學方針,適應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推進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的改革,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組織成立了土木工程類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大綱修訂工作組,對全國相關行業崗位技能要求及中等職業學校土木工程類專業力學課程教學現狀進行了廣泛的調研,制定了《中等職業學校土木工程力學基礎教學大綱》(以下簡稱“教學大綱”),並於2009年1月頒布。
本書是依據“教學大綱”,並參照國家相關職業標準和行業崗位技能鑑定規範編寫的。在內容的選擇、結構的設計上,以適應學生初次上崗需要、職業發展需要以及社會發展需要為目標,為學生學習土木工程非結構施工類相關崗位技能、考取相關職業資格證書提供必需的學習資源。同時,為適應我國職業教育“立交橋”的建立,以拓展的形式設計了學生繼續學習的相關內容。本書通過精選內容、巧設結構與完整配套,突出以下中等職業教育特色:
1.降低理論難度。拓寬定性分析
貼近學生、貼近生活,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特點,淡化定量計算與公式推導,注重定性分析。例如,組合變形內容部分刪去繁瑣的公式化計算,增加定性分析的類型,把組合變形與基本變形綜合在一起分析。
2.精選核心內容,夠用為度,具有彈性,可供選擇
教材內容與工程實際緊密聯繫,緊湊實用。教材的必學內容是各專業學生掌握專業技能所必備的基礎性知識,打“+”的內容可根據不同專業、崗位、地區和學校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
3.突出套用,加強實踐環節
實用為本,套用為主。教學內容選擇生活和工程中的套用實例進行分析,淺顯易懂,圖文並茂,使學生既能學到基本力學知識,又能掌握處理實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增強職業能力的培養力度。
4.體系新,好教易學
改變以往力學教材按理論邏輯關係平鋪直敘的呈現方式,通過〔觀察與思考〕、〔邊學邊做〕、〔討論與交流〕、〔試一試〕等教學活動引導教師改變以講述為主、以例為證的教學方法,代之以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與教師共同參與完成的導學模式,增強了教學過程中學生主動參與和探討的空間,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查看全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