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文學期刊]

《北斗》[文學期刊]
《北斗》[文學期刊]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北斗》是在左聯刊物屬被查禁的困難環境下創刊的,為了不至於一出世即遭查禁,刊物開頭幾期,較多刊載非左聯作家的作品;創刊號在扉頁刊出了魯迅特選並作說明的德國版畫家凱綏·珂勒惠支的木刻《犧牲》,表示了對柔石等遇害作家的悼念和對當局暴行的抗議。

基本信息

簡介

《北斗》——左翼作家聯盟機關刊物《北斗》——左翼作家聯盟機關刊物
現代文學期刊。月刊。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的機關刊物之一,丁玲主編,1931年9月20日創刊於上海,湖風書局發行。1932年7月發行第2卷第3、4期合刊以後被查禁停刊,共出2卷8期。是左聯第一個比較大型的刊物。

歷程

《北斗》是在左聯刊物屬被查禁的困難環境下創刊的,為了不至於一出世即遭查禁,刊物開頭幾期,較多刊載非左聯作家的作品;創刊號在扉頁刊出了魯迅特選並作說明的德國版畫家凱綏·珂勒惠支的木刻《犧牲》,表示了對柔石等遇害作家的悼念和對當局暴行的抗議。《北斗》月刊,創作與理論並重,也刊載譯文,設有“批評與介紹”、“世界名著選譯”、“文藝隨筆”等欄目。魯迅曾用冬華、隋洛文、豐瑜、長庚、不堂等筆名,在該刊發表了《我們不再受騙了》等十幾篇雜文和譯文。瞿秋白曾用董龍、陳笑峰、司馬今等筆名,分別以《笑峰亂彈》、《水陸道場》、《新英雄》、《財神還是反財神》的總題,在《北斗》上發表了多篇雜文,他翻譯的《被解放的堂·吉訶德》(盧那察爾斯基著),連載於該刊。創作方面,《北斗》還曾發表了冰心、陳衡哲、徐志摩戴望舒、凌叔華、沈從文的小品、詩歌、小說等,丁玲的中篇小說《水》張天翼的短篇小說《麵包線》、《豬腸子的悲哀》與童話《大林和小林》等,也都刊於《北斗》。 《北斗》注意發現和培養文學新人,葛琴、文君(楊之華)、耶林、白葦等的處女作,均通過《北斗》發表,詩人艾青正式發表的第一首詩作《東方部的會合》也刊於《北斗》。
《北斗》積極開展文藝批評與理論研究,朱璟茅盾)、李易水馮乃超)、丹仁馮雪峰)、阿英、寒生(錢杏邨)、沈端先(夏衍)、西諦(鄭振鐸)、起應(周揚)、何大白(鄭伯奇)、田漢等人的論文,涉及到文學運動研究、作家作品評論、文學史、文藝大眾化等方面。該刊第2卷第1期“創作不振之原因及其出路”的徵文欄發表了郁達夫、楊騷、胡愈之、戴望舒、陽翰笙等20多人的應徵文字,魯迅就“創作要怎樣才會好”的問題,總結創作經驗,寫成的《答〈北斗〉雜誌社問》,即發表於此欄。第 2卷第3、4期合刊“文學大眾化”問題徵文欄,刊登了陳望道、魏金枝、杜衡、潘梓年、沈起予等人的言論,推進了當時文藝界關於文藝大眾化問題的討論。此外,該刊還載有評介外國作家、文學運動及思潮流派的論文或譯文。

特點

《北斗》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除及時刊載魯迅、瞿秋白等剖析社會、抨擊時弊的雜文外,1931年的南方十數省大水災發生不久,創刊號上便發表了丁玲以上述水災為背景的小說《水》,繼而又刊出《漂流》(高植)、《水災》(匡廬)等作品,反映這一重大現實課題。“九·一八”事變後不久,《北斗》發表以此為題材的《白旗交響曲》(蓬子)、《多事之秋》(丁玲)、(最後一課)(李輝英)、劇本 《S.O.S》(適夷)、《北寧路某站》(白薇),詩歌《別鄉曲》(穆木天)等。上海“一·二八”事變以後,更有《總退卻》(葛琴)、《豆腐阿姐》(楊之華)、《牆頭三部曲》(白葦)、《米》(慧中)等小說發表,反對侵略,反對當局奉行不抵抗政策的氣氛十分濃厚。同時發表的沈起予、馮雪峰茅盾錢杏邨、丁玲等人的論文與隨筆,大力提倡作家寫“抗日文學”。
《北斗》作為左聯的機關刊物,在嚴重的白色恐怖下,為聯繫和團結作家,培養文藝青年,促進文學反映現實生活,表現工農民眾的鬥爭等方面,作出了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