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的前身是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創建於1953年,1955年劃歸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何其芳、沙汀、許覺民(潔民)、張炯等曾先後主持文學研究所工作。
(一)研究方向與任務 對中國文學進行全面、系統、深入的研究,包括美學、文藝理論、古代文學、近代文學、現代文學、當代文學、比較文學、民間文學等學科。堅持為人民、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執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方針,鼓勵探索和開拓,加強開放性和學術性,促進文學學科的建設和發展。
(二)人員與機構 文學研究所現任所長陸建德,在職人員133人。專業人員115人,其中高級研究人員79人。行政人員18人。文學所下設文藝理論研究室、古代文學研究室、現代文學研究室、當代文學研究室、民間文學研究室、比較文學研究室、 台港澳文學研究室、《文學評論》編輯部、《文學遺產》編輯部、《中國文學研究年鑑》,數字信息工作室,以及中國文學資料信息中心、圖書館 、人事處、科研處、辦公室。
(三)主要研究成果 從建所至今,文學研究所完成了一批重大的研究項目,出版專著數百種、論文數千篇。其中集體編撰的重要著作有:《中國文學史》(三卷)、《文學概論》、《美學原理》、《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卷》、《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文學思潮史》等;十四卷的《中國文學通史系列》,已出版了《先秦文學史》、《魏晉文學史》、《南北朝文學史》、《唐代文學史》、《宋代文學史》和《元代文學史》;《中國文學大詞典》八卷已全部出版。何其芳的《論〈紅樓夢〉》、陳荒煤的《回顧與探索》、錢鍾書的《宋詩選注》和《管錐篇》、蔣和森的《紅樓夢論稿》、錢中文的《文學原理一發展論》、蔡儀的《新美學》(一、二卷)、唐弢的《魯迅論集》、楊義的《中國現代小說史》(三卷)、侯敏澤的《中國美學思想史》(三卷)等大型著作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四)國內外學術交流 文學研究所與世界許多國家的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的學者進行了廣泛的學術交流.1986年以來,先後接待了各國來訪和進修學者120人,到國外訪問、考察和學習的學者130人。
(五)研究生的培養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研究系設在文學研究所,有博士生導師32人,碩士生導師99人,培養碩士研究生91人,博士研究生61人,接受進修學者百餘人。
(六)圖書館 文學研究所圖書館藏書45萬冊,文學圖書藏書之豐富,為中國各文學研究機構之冠。收藏的珍善本、孤本書和近代出版發行的各種報刊和文學雜誌,自1950年以來百餘種報刊,按文學專題和作家作品分類剪報資料近5000冊,為研究工作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七)刊物 出版《文學評論》(雙月刊)、《文學遺產》(雙月刊)和《中國文學年鑑》(年刊)。
圖書館簡介
文學所圖書館和資料室是以中國文學專業圖書和資料服務工作對象的業務機構。其中圖書館始建於1953年,2008年3月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是國內學術機構中文學藏書量名列前茅的專業圖書館,現擁有包括中文線裝圖書、平裝圖書、港澳台圖書、畫冊、中文期刊合訂本、報紙合訂本等在內的藏書40萬冊,書庫總面積1000平方米。本館的藏書具有專業性強、門類齊全、質量較高的特點,所藏善本書多達4000多種,其中海內孤本30種以上。朱熹的《資治通鑑綱目》(1172年宋代刊本)、袁樞的《通鑑紀事本末》(宋寶祐年刊本)等均已逾800年,堪稱國寶。
本館古籍圖書數量龐大,達16萬冊,除文學類外,兼有文化、歷史、政治、經濟、宗教各類,更以三大支柱--詩文集、戲曲、小說為主。詩文集方面:如陶淵明詩有60多種,其中善本就有40餘種;明代詩文集1000多種,其中善本有600多種;清人詩文集3000種,其中善本500多種;晚清及民國初年詩文集1000來種;“五四”運動前後及左聯、抗戰時期至建國前詩文集如魯迅、周作人、沈從文、郭沫若等著名作家當時原著就有400多種,其中善本書100多種。本館還收藏彈詞400多種,寶卷300多種。《破邪顯證鑰匙寶卷》為明萬曆年間刻本,已有400多年歷史。《天仙聖母源留泰山寶卷》為康熙鈔本,也近300年了。小說藏量極為豐富,有600種,其中孤本30多種,如《鎖海春秋》、《五更風》、《美人書》、《蕉葉帕》、《鳳凰池》、,《集詠樓》、《閃電窗》等。罕見珍本100多種,如《紅樓夢》(程甲本)、《儒林外史》(嘉慶二十一年藝古堂刻本)、《水滸》(容與堂刻本)等。特別是不被人注意的晚清警世小說、社會小說有較多的收藏。從版本方面來看,宋元版書14種,如宋刻本《五代史記》(宋歐陽修撰),元延祐間刻本《新箋決科古今源流至論》(宋黃履翁撰)。明刊本2100種,其中有100多種清代禁書,鈔本300種,稿本100多種。另有稀見明版家譜數種。本館特色藏品中的明毛氏汲古閣影宋抄本《石林奏議》(宋葉夢得撰),明抄本《莊子內篇》(周莊周撰、明王寵手書)被列入“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本館收藏的現代文學圖書種類繁多,其中有周作人著作的早期版本,俞平伯20年代的著作,鄭振鐸編的《中國版畫史》等。值得一提的是聞一多佚著稿本《古瓦集》,集中詩文大部分未見錄入朱自清編及近年編輯的《聞一多全集》,這部佚著是研究聞一多早年事跡及思想的重要文獻。另外本館收藏1919至1949年中國出版的文學期刊1780種,首倡中國新文學的刊物《新青年》(第一卷名為《青年雜誌》),新文學第一個詩歌專刊《詩》,大型文學月刊《小說月報》,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刊物《前哨》、《北斗》,《少年中國》,《每周評論》等很多現代文學刊物一卷不少完整地保存了下來。此外,新文學第一個戲劇專刊《戲劇》創刊號,茅盾主編的《烽火》(初名《吶喊》創刊號,抗戰期間上海"孤島"刊物《魯迅風》,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刊物《抗戰文藝》,抗戰初期的重要文學刊物《七月》,雜文刊物《野草》等千餘種期刊,它們從多側面全面記錄了有關現代文學運動的大量原始資料,是研究現代文學不可或缺的資料寶庫。
文學所資料室建於1958年,歷史上資料室與圖書館曾幾次合離,本室主要從事中國文學研究信息的蒐集、整理、存貯,其主要業務,是以幾百種中文報紙和雜誌作為信息源和加工對象,按文學學科、專題全面收集、整理和加工文獻信息。經過幾代工作人員的不懈努力,現擁有一整套較為系統的中國文學研究論文剪報資料,在國內同行中具有一定的權威性,現有1949-1999年文學研究方面的剪報資料合訂本約5000多冊,主要是從全國各大型報刊及大學學報上收集的有關中國文學研究論文和學術活動資料,剪貼後按文藝理論、古代文學、近代文學、現當代文學、戲劇、電影、民間文學等幾大類,具體又按某一作家生平、思想、作品、研究熱點與概況等類別裝訂成冊,查閱極為方便,這些珍貴資料在文學研究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室除剪報工作外,還編輯相關的論文索引。其中《魯迅研究論文索引》、《古典文學論文索引》(1949-1984年)、《中國民間文學論文索引》曾分別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0周年、中國圖書館學會成立10周年二次文獻二等獎和成果獎。目前經過10年編輯而成的《1949-1989年中國當代作家作品評論總目》已完成錄入。
文學所圖書館和資料室以其豐富齊備的圖書資料,已成為中國文學研究事業和培養優秀科研人才不可缺少的寶藏,越來越受到國內外中國文學研究工作者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