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里來與迪木奈》
是一本東方寓言故事集。公元750年,波斯人伊本·穆格法由巴列維文譯為阿拉伯文。本書是通過阿拉伯文譯本保留下來的。歷史學家對該書的來源看法不一。有人認為該書是伊本·穆格法編著的,然後佯稱是翻譯的,以便逃避對君王和權勢者教誨的責任。研究表明,該書的大部分篇章源於印度,其中許多故事以梵文散見於古印度書籍中,個別篇章確非譯品,而是伊本·穆格法創作的。“本書自問世以來,一再被翻譯研究,足以表明其功貫千秋和各民族對它的關注。”(阿拉伯文原版書“導言”)“除了《聖經》,這部書就是譯成世界各種文字最多的了。”(【 德】佛爾夫)“書中每個字都具有某種砥礪智慧、陶冶性情,準備適應今世和來世生活的哲理成分…它是罕有的東方哲理乃至人類哲理的瑰寶之一,儘管本書篇幅小內容少,卻集中了其他任何書籍所不曾集中的哲理。”(【阿拉伯】伊卜拉欣·雅茲基)“《凱里來與迪木奈》聲譽卓著,被輾轉傳抄,不同階層和主張的人們爭相閱讀,這足以證明它具有重要的歷史、哲學和文學價值。”(【黎巴嫩】漢納·法胡里)
“凱里來”、“迪木奈”是書中兩隻胡狼的名字。本書中大小約四十個故事,絕大多數故事通過飛禽走獸之口,講述了結交朋友、品德修養、君臣責任與義務等方面準則,但占篇幅很大的還是對君王的教誨,如體察下情、誠摯守信、寬容戒怒、品行端正、賞罰嚴明;精於內政、任人惟賢、知人善任、主持公道;善於安邦、維護和平、避免戰爭。這在《獅王與胡狼篇》、《伊拉澤、畢拉茲與王后篇》、幗王與芳茲鳥篇》和《行者與銀匠篇》中均可見到精彩論述。 研究家認為,《凱里來與迪木奈腫的許多觀點代表了當時比較先進的思想。其宗旨和寓意與中世紀阿拉伯的社會條件相吻合,幾乎可以把它看做當時阿拉伯社會環境的產物,內容和形式都極易為廣大阿拉伯民眾所接受。它對統治者提出批評。勸誡,表達了改良社會、道德的理想;它希望人與人之間建立相對平等的關係;它教誨人們在一個不公的社會中趨利避害的方法;它提倡真、善。美,斥責假、惡、醜。當此書初被從巴列維文譯成阿拉伯文出版時,阿拉伯人看到此書,無不驚讚,爭相傳抄閱讀。它的問世,對阿拉伯社會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影響。它採取寓言作為敘事方式,以哲理作外衣,曾對世界著名寓言有著很大影響。法國詩人拉封丹將它看成“具有不同內容的多場次的範圍廣闊的戲居”。
該書中的故事
是為哲理而創作的,其寓言只是為了表現有關道德。教育和教海萬面的內容,但哲理是其中心,其他都是附屬物。因此,它有時擴展,有時引申,有時交錯,從而使作者能詳盡表述哲理和暢所欲言,雖然不免顯得鋪陳和帶有憂傷情調,然而卻因它含有多彩多姿的場景,各種教誨和意想不到的情節而始終引人入勝。該節之所以傳播甚廣,也許是因為雅士愛其哲理,俗子戀其故事.堪稱雅俗共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