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阿拉伯人的民族來源可以上溯到遠古的閃米特人部落。阿拉伯民族的血統後來融入了波斯人,突厥人,柏柏爾人等。根據閃米特諸教經書《聖經》,亞伯拉罕(阿拉伯語發音為易卜拉欣)有兩個兒子:
以實瑪利:(阿拉伯語發音為易斯瑪尼)亞伯拉罕和結髮妻子撒拉的侍妾夏甲生的兒子。《古蘭經》認為他是阿拉伯人的祖先,穆斯林們認為以實瑪利是他們屬靈上的祖先,但據科學研究表明,阿拉伯人的血統只有一小部分是來自於以實瑪利的。
以撒:亞伯拉罕與結髮妻子撒拉之子。以撒生育兩個兒子──雅各(後改名以色列;阿拉伯語發音為葉爾孤白)和以掃(以掃後來改名以東,翻譯沒有問題,以撒和以掃是兩個人)。
據《聖經·舊約》記載,雅各是猶太人的先祖,猶太教認為舊約是上帝和“以色列之子孫”的聖約;
以掃和以實瑪利的女兒結婚,是阿拉伯人的祖先。這一點和《古蘭經》中不一樣。
不管阿拉伯人的祖先是以實瑪利還是以掃,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認為亞伯拉罕(易卜拉欣)是他們的祖先。
歷史
7世紀初,伊斯蘭教興起後,各阿拉伯部落在伊斯蘭教旗幟下完成統一後,迅速向外擴張。8世紀中葉建立起東自印度河,西至大西洋,橫跨亞、非、歐三洲的阿拉伯帝國(中國史稱“大食”)。四大哈里發時期(632~661)建都麥地那,後移至庫法。倭馬亞王朝(661~750)遷都大馬士革;阿拔斯王朝(750~1055)遷都巴格達。10世紀起,國勢漸衰,並分裂為許多獨立的哈里發政權。1055年塞爾柱突厥人攻占巴格達,東部哈里發國遂亡。西部各哈里發國也隨之先後覆滅。但哈里發的名義一直延續到1258年。
阿拉伯人把伊斯蘭教和阿拉伯語帶到阿拉伯帝國各個角落,取代了當地語言和宗教,同時吸收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形成以巴格達、開羅和科爾多瓦為中心的阿拉伯文化,在文學、醫學、史學、數學、天文、建築等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對世界文化寶庫做出了重要貢獻。阿拉伯風格的建築物至今遍布於西亞、中亞和北非。早在阿拔斯王朝時期,阿拉伯人即與中國發生貿易關係,經海路到廣州、泉州、揚州等地經商,並有一些阿拉伯人留居中國。在巴格達還設有專賣中國貨的市場。
16世紀以來,絕大部分阿拉伯人受奧斯曼帝國的統治,在某些地區長達400年之久。19世紀起又相繼遭到英國、法國、葡萄牙、義大利等殖民主義國家的的占領和掠奪。阿拉伯人反對殖民統治的民族解放運動從未停止。自20世紀40年代起,各地區阿拉伯人分別建立了獨立國家。目前,各國阿拉伯人正為發展民族經濟而努力。不少阿拉伯國家石油工業發達,城市建設迅速發展,城市人口日益增多。
分布
阿拉伯民族泛指講阿拉伯語的各民族,主要分布在亞洲西部、非洲北部的阿拉伯國家,另有一部分分布在衣索比亞、索馬里、查德、坦尚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和印度尼西亞等國。
民族界定
阿拉伯民族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北非和南阿拉伯的一部分人混有尼格羅人種特徵。阿拉伯語為阿拉伯國家官方用語,屬閃含語系閃語族,分為眾多方言。自6世紀起使用源於阿拉米字母的阿拉伯文字。絕大多數信仰伊斯蘭教,多數屬遜尼派,少部分屬什葉派。此外,黎巴嫩、敘利亞、巴勒斯坦、約旦的極少數人信仰基督教。
風俗習慣
阿拉伯人絕大部分從事農業。耕地用駱駝或馬、驢,少數地區用水牛或瘤牛;許多地區開始採用現代農業技術。一部分阿拉伯人仍過遊牧或半遊牧生活。半遊牧民主要飼養山羊和綿羊,兼營農耕。
遊牧的阿拉伯人亦稱“貝都因人”,主要飼養駱駝,仍保留部落制度及血族復仇殘餘。盛行嫡堂婚姻,個別地方尚有交換婚和臨時婚。傳統住宅一般為泥土房、四合院。
南阿拉伯人多住塔式和堡壘式多層樓房;南伊拉克、巴勒斯坦及其他沿海地區居民多住用棕櫚葉和蘆葦搭成的茅屋或用珊瑚礁砌築的小房。遊牧民住羊毛或帆布四角帳篷。
傳統服裝為白長衫、粗毛呢斗篷、黑色燈籠褲;戴白布或方格布的蓋頭或纏頭。大部分地區的婦女外出戴面紗。婦女喜戴戒指、項鍊和鼻環等首飾;有的還在前額、脖頸、雙唇、雙頰、胸部、腳掌黥染藍色花紋。